几代门神的变迁史:从神灵到凡人
前文说到了门神后来发展到第二阶段,就是开始出现有形象、有专职的门神。既然有专职,那自然会有门神的“上任”与“退休”。那么门神经历过几代的演变呢?且看下文分解。
第一代门神:出身神明的神荼和郁垒对形象化、专职化的门神记载,最早的大概就是神荼和郁垒吧。根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的记载,大概从黄帝时期就已经将两位神明当做门神祭拜。据说,这两位门神分别镇守在度索山西南的神门和东北的鬼门,一旦有邪神或恶鬼企图偷吃仙桃,他们两位就会以木剑和神通击杀,然后投到山中喂食猛虎。
按理说,如果仅仅是这个神话,似乎还很难和门神关联起来,但《黄帝书》就创造性的将两位神明与保护人类结合起来,将神荼和郁垒描写为会对无端祸害人类的鬼怪施加惩罚。至此,神荼与郁垒正式登上第一代门神的宝座。
神荼与郁垒
第二代门神:从勇士中选拔而出的成庆与荆轲到了汉朝时,民间开始将成庆和荆轲等勇士当作门神,这是现实中的人正式作为门神开始出现的时候。不过,当时门神的数量可能并未统一为现在常见的一左一右两位门神,所以围绕着门神是成庆还是荆轲还是产生过争议的。换句话说,那时候门神并不都是成双的,有时候门神是以单数的形式出现的。
据《汉书》记载,当时广川王的殿门画了成庆,身着短衣长裤,并手持长剑,是汉朝时最初的门神。然而根据该书其他地方记载,又提到了门神是战国时期刺杀秦始皇未能成功的荆轲。尽管从记载来看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但是足以说明二者都在一定范围内担任过门神之职。
荆轲刺秦王
第三代门神:唐玄宗创造出来的钟馗说起钟馗,想必不少人都知道这位民间盛传的捉鬼大师。在沈括所写的《历代神仙通鉴》中记载了唐玄宗与钟馗的故事。
话说开元年间,唐玄宗因为疾病发作,御医看了个遍却都束手无策。有一次,他白天梦到了一个小鬼,正在偷杨贵妃的香囊和玉笛,还在殿中奔跑嬉戏。唐玄宗见状后大怒,正欲呼喊守卫驱逐,不曾想这时候一个胡髯黑面大鬼出现,抓住小鬼直接吃下。唐玄宗急忙问大鬼名字,得知是为了报皇恩的钟馗。
这个梦做完后,唐玄宗请来吴道子,将梦中的钟馗画成一张像,日夜悬挂在门上,希望可以用来驱邪镇鬼。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连唐玄宗这样的真龙天子都选择了钟馗来保佑自己平安,百姓们自然也会纷纷效仿供奉钟馗,钟馗也就成为了门神中的知名人物:
《补笔谈》:钟进士食鬼之说盛行,甚至朝廷之上,每岁暮以钟馗与历日同赐大臣。
备注:上面引文中的钟馗其实指的是钟馗像,反映了钟馗像居然成为了抢手货的情况。
钟馗
第四代门神:忠臣良将却成为看门人到了宋元时期,民间的门神开始从钟馗演变到其他各式门神了,这些门神有一个总的特点,那就是大多为当时或前朝的忠臣良将。
说起来,也许秦琼和尉迟恭是最为人所知的。根据《历代神仙图鉴》的传说,当时的皇帝有疾病,晚上睡不着,怀疑是有鬼祟作怪,于是就命尉迟恭和秦琼侍卫,结果鬼祟果然消失了。这想必就是两位名将成为门神最早的由来,这个故事后来也被吴承恩所采纳,写在了《西游记》当中。
秦琼、尉迟恭
当然,其实忠诚良将成为门神的其实不止秦琼和尉迟恭,其实还有大名鼎鼎的岳飞元帅和晋朝时期名将温峤。有意思的是,其实三国时期的赵云因为救过阿斗的性命,被认为可以护主,也当过一段时间的门神。甚至,战国时期的孙膑和庞涓这对冤家也成为一对门神,可谓令人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