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师兄庞涓砍了膝盖骨的孙膑,后面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被师兄庞涓砍了膝盖骨的孙膑,后面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七秋往事 访问量:2579 更新时间:2024/2/14 22:22:16

文|四季文史

遥想那些远去的历史,有些已经如日暮疏影变得斑驳模糊,而有些总能够让人记忆犹新。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不仅仅可以看到事物表象,还能透过它看到历史背后的发展规律。所谓读史明智、知古鉴今,可见一斑。

说起孙膑,读者可能一下难以检索,但说起《孙膑兵法》你一定不会陌生。没错,他就是于齐国居功至伟的一位核心人物。如此“鬼才”,可谓出身不凡。孙膑与庞涓师出同门,皆为鬼谷子坐前弟子。彼时,师兄庞涓先于孙膑到魏国出仕,随后邀请孙膑一起辅佐魏王。岂知庞涓此人善妒且居心叵测,孙膑到魏国后不久,就被以私通齐国的罪名,挖去了膝盖骨,成了一个废人。

而孙膑为了逃出庞涓的魔掌,一度装疯卖傻,直至庞涓放下警惕,最后孙膑瞅准时机逃到齐国,在经历了两次大战之后,最终大仇得报。

从昔日的同窗到拔剑相向,兄弟二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说起来这不但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也是一个大彻大悟、人情冷暖、杀人诛心的真实故事。

“相约富贵”,却遭暗算

所谓名师出高徒,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的传奇人物,他手下的门徒座下弟子有庞涓、孙膑、苏秦张仪、商鞅,都是当世的雄才俊杰。庞涓和孙膑就是众多徒弟当中,学兵学的佼佼者,两人的关系也非常要好。

作为师兄的庞涓,自以为谙熟师父的学问,急于下山施展抱负。自出仕魏国之后,由于出色的功绩,颇受魏王器重,成为显赫一时的魏惠王的将军。

但庞涓此人生性好妒,尤其当他得知自己下山后,师父秘传师弟孙膑《孙子兵法》的时候,更是怒不可遏,认为师父偏心。所以他打算从孙膑那里找到平衡。

巧的是,魏惠王从墨子那里得知庞涓还有一个聪明的师弟叫孙膑,所以他就让庞涓说服孙膑下山,一起辅佐自己。庞涓正好看到了机会。不过,一丝邪念也随之而升。

为了请来孙膑,于是庞涓就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同窗之谊,骗孙膑下山,一起辅佐魏王建立基业。不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庞涓正是春风得意之时,所以他绝对容不下孙膑。孙膑当时也没有多想,在学完课程之后,就拜别了师父。可是让孙膑万万没想到是,来到魏国,堪称是来到了人间炼狱。

来到魏国之后,庞涓表面上处处罩着孙膑,可暗地里却是各种监视和诋毁。由于孙膑的才能在庞涓之上,所以当庞涓探得魏惠王试探的一些军事谋略时,提前向孙膑请教了答案,所以当魏王向孙膑出题时,当得到相同的答案时,魏王觉得孙膑的才能也不过如此。

但庞涓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为了以绝后患,他就在梁惠王面前说孙膑的坏话,甚至一度把孙膑说成是齐国派来的间谍。魏王听信谗言,同意庞涓将孙膑抓捕收监。庞涓对孙膑进行了严酷的拷打,更是对其施以膑刑(挖出膝盖骨)和黥刑(脸上刺字),孙膑受尽了侮辱。让孙膑心寒的不是身体疼痛,而是手足相残。

九死一生,逃亡齐国

公元前355年,魏国国都的上将军府内正在大摆宴席招待齐国的使者。宴会现场,没有管弦歌姬,也没有酒令猜拳,有的只是一场以活人为靶的射猎游戏。而这个活靶子不是别人正是孙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座上客庞涓,正在把酒言欢。

“目光呆滞”的孙膑,已经被折磨的不成人形,他趴在地上,嘴中疯言疯语。他没有正眼看庞涓,而是偷偷看着齐国来的使者,心想,此人或许是他跳出火坑的救星。

齐国使者看到这等情形,于心不忍,便对庞涓直言道:“庞将军,他毕竟是条人命,活人做靶,实在是不妥不妥。”不过庞涓却说,此人只不过是一个疯子而已,使者不必介意。

自孙膑被剜除膝盖骨之后,加上庞涓的各种酷刑,导致孙膑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俨然成了废人。在外人看来,孙膑已经成了彻头彻尾的疯子,但孙膑心似明镜,他在等待一个机会。而且心机颇深的庞涓也不认为孙膑是个疯子,所以处处试探,处处谨小慎微。

那么,孙膑是如何躲过这一劫的呢?我们都知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孙膑在庞涓眼皮子低下装疯卖傻,而且没有露出丝毫破绽,最终绝处逢生,这也多亏了这位齐国的使者。

庞涓对孙膑的折磨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不但在身体上伤害孙膑,精神上也是各种摧残。严刑拷问之后,庞涓将孙膑关进猪圈,秘密观察孙膑的举动,将孙膑弃之大街上,暗中看看孙膑的行为,种种做法,孙膑都完美地诠释了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所以这让庞涓放松了警惕。

最终,乘盯梢不注意时,孙膑偷偷来到齐国使臣的住地,见到母国使者之后,孙膑将自己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向使者和盘托出。他希望借助使者的力量,将自己带离魏国。

对于孙膑的大名,齐威王田因齐有所耳闻,而且得到孙膑,就等于得到了绝世兵书,所以使者也乐意帮助孙膑。经过一晚密谈之后,两人商量好了出逃的计划。

虽然庞涓对此事一无所知,但庞涓觉得使者前来不单单是为了互通有无,说不定跟孙膑有关。所以当齐国使臣离去时间渐近的时候,他叫眼线仔细观察孙膑的一举一动。但当得知孙膑依然在大街上披头散发、疯疯癫癫的时候,庞涓这才放心了。

齐国使臣的离开,眼线依然在紧盯着“孙膑”。庞涓觉得使臣前来与孙膑没有关系,孙膑也确实是疯了。可是,让庞涓意料之外的是,此“孙膑”已经非彼孙膑了。

桂陵、马陵两败魏国,庞涓羞愤自尽

原来,在大街上流浪的“孙膑”,已经被齐国使臣给掉包了。当发现孙膑不见之后,庞涓便觉得大事不妙。心想,原来孙膑的种种疯癫,都是装给他看的,同时也对这位师弟的隐忍刮目相看,同时也对自己的疏忽懊恼不已。无疑,这已经是放虎归山了。

逃回到齐国的孙膑受到齐威王的重视,因为他知道孙膑的大名,尤其是对他腹中饱学的《孙子兵法》更是抱有很大幻想。

随后,齐国使者将他推荐给了大将田忌。当齐国众人对孙膑这个“瘸子”不屑一顾时,由于一场赛马,让众人对其刮目相看。这便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田忌赛马”。

当时,齐王与田忌赛马,由于田忌的马整体状况不如齐王,所以只打算小赌,但孙膑却让他投掷千金,并对田忌保证说肯定能赢。孙膑的办法是,用自己的上等马与齐王的中等马比,中等马与齐王的下等马比,下等马与齐王的上等马比。这场有名的比赛,田忌以2:1获胜。对于这把赌局,齐威王觉得孙膑确实是难得的将才,第一时间将其收到麾下,并希望他辅佐自己一统霸业。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公元前353年,魏国派兵攻打赵国,作为同盟国的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发兵救赵。按照田忌的想法,他想直接单刀直入,引兵进入赵国,与魏国大军正面交锋,但孙膑阻止了。孙膑后来采取的办法是,以虚师进入赵国邯郸,再以精锐之师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庞涓肯定率兵回援,再在路上(桂陵)设下埋伏,将庞涓等人一举歼灭。

正是此计,让庞涓正中下怀。孙膑这一招虚实结合的打法,就是三十六计里的第二计“围魏救赵”的来源。

但此战并没有让魏国元气大伤,很快他们又卷土重来,向西边的秦国发起了进攻,收复了很多失地。公元前341年,魏王再次下令攻打韩国,韩国招架不住,向齐国求救。为了遏制魏国的虎狼之心,齐国欲再次插手。齐威王再次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援。

照理说吃一堑会长一智,但庞涓没有,在接下来的交锋中,庞涓被孙膑用“减灶”之计引入马陵道,并在深谷中设下埋伏,庞涓最终死于乱箭之下,这正应了“遇马而瘁”之语。因为孙膑太了解庞涓的个性了,庞涓自认为孙膑不会再设陷阱,所以才中了孙膑的埋伏。

庞涓死后,齐军乘胜追击,歼灭了十万魏军。经此一战,魏国实力迅速衰退。公元前334年,魏王在徐州朝见齐王,尊齐王为王。自此之后,齐国称霸东方。不过,此后孙膑辞去官职,选择了归隐,开始潜心研究起他的《孙膑兵法》了。

(为了顺利逃脱,孙膑装疯卖傻、忍辱负重,对于师兄庞涓的折磨,孙膑心痛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理上的。虽然师出同门,但庞涓为了自己的仕途和利益,不惜将孙膑踩在脚下,对于这样的人,孙膑到最后没有心慈手软,庞涓的死完全是咎由自取。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点评关注,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标签: 庞涓

更多文章

  • 水浒传石宝活用孙膑杀庞涓的计谋,差点把宋江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味美乡里标签:庞涓

    前面,给大家讲了石宝的能力,他不仅看破了吴用的计谋,还杀了梁山四个将领,称得上是智勇双全。今天我们再讲讲石宝真正的智谋。杭州城被宋江军攻下之后,石宝、邓元觉等人退守乌龙岭,继续抵抗梁山好汉。打杭州的时候,梁山好汉死了四个,打乌龙岭阵亡的好汉也比较多。攻打乌龙岭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梁山水军攻击乌龙

  • 鬼谷子告诫庞涓说“遇羊而荣,遇马而瘁”,你知道其中的含义吗?

    历史人物编辑:张钒标签:庞涓

    从古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命运的话,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就像水镜先生告诉刘备“卧龙凤雏得一看得天下”一样,大家都看着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而后半句“子初孝直亡一汉室难兴”或许就是刘备没能一统天下的原因,而作为一代高人的鬼谷子,曾经收过的弟子都叱咤江湖搅动风云,庞涓自鬼谷学有所成后,他的老师告诫他“遇羊而

  • 遇羊而荣,遇马而瘁,鬼谷子送给庞涓的“八字箴言”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任世麒标签:庞涓

    文|飞鱼说史孙膑学艺,才高被忌。刖足致伤,黥刑使废。谁知载归,反为齐利。救赵趋梁,已夺其气。减灶诱之,自奔速毙。万弩马陵,岂容回避。竖子成名,是谁之意?——黄道周《广名将传》春秋战国,精彩纷呈,而又众说纷纭。诸侯并起,各自为政,这也导致了诸侯国之间的攻伐不断,不过既然说到了春秋战国,有一人就不得不提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并挖掉其膝盖骨,看孙膑如何复仇!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庞涓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正值分裂时刻。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也涌现出了很多的英雄人物。但也就是在此时,因为打破了原有的奴隶制的旧秩序,也给很多普通老百姓带来了痛苦和磨难。今天要说的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位人物,庞涓和孙膑。说到庞涓和孙膑就不能不说说鬼谷子,两人都拜在鬼谷子门下,庞涓是孙膑的师兄。两人原本一起拜了

  • 庞涓不杀孙膑的原因,司马迁早已给出答案,只有区区四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新移说娱乐标签:庞涓

    庞涓将孙膑处以刑刑,还在他脸上刻字,差点毁掉了孙膑,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孙膑绝路逢生,在齐国得到重用,最终反杀了庞涓,上演了一出经典的复仇记。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如果庞涓真的杀了孙膑,想必他的命运极有可能会改写。问题在于,庞涓为何不直接杀了孙膑,以绝后患?关于庞涓不杀孙膑的原因,后人有很

  • 孙膑为何推辞做主将?为何阻止田忌出兵?作战时庞涓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程彪说历史标签:庞涓

    决心已定,齐威王立即想到了孙膑。孙膑精通兵法,多谋善断,又熟悉魏国国情,且痛恨庞涓,这正是他报仇雪恨、建立战功的极好机会,于是准备任命孙膑为主将,率兵救赵。孙膑却辞谢说:“我是受过刑的人,做主将万万不可。”齐威王不解其意。孙膑解释说:“做主将,就要打出我的旗号,庞涓得知,必然会引起高度警惕。再说,做

  • 孙膑被庞涓脸上刺字,挖膝盖骨,他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历史人物编辑:党荣刚标签:庞涓

    导语:在我国古代,发生了不少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的历史事件,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尤其是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至今仍为我们所用的经典案例,孙膑的"围魏救赵"就是其中之一。孙膑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

  • 宁可杀孙膑,却放过商鞅,难道庞涓良心大发现?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元历史标签:庞涓

    熟悉战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庞涓和孙膑本来是一对师兄弟,然而庞涓为了权力却选择陷害孙膑,差点让孙膑惨死!同样的大才,为何庞涓宁可杀孙膑,却唯独放过了商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庞涓和孙膑都是著名贤人鬼谷子的徒弟,由于庞涓是师兄,早早下山投奔了魏国,后来又接自己的师弟孙膑一同来到魏国同享荣华富贵

  • 孙膑被挖膝盖事出有因,山东出土一组竹简,证实庞涓并没冤枉他

    历史人物编辑:赵新华标签:庞涓

    人类史与战争息息相关,无论是现代战争还是古代战争,战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体现,更是对社会进步和蜕变的一种蜕变。虽然如此,但战争的场面总是十分惨烈的,有无数的士兵和战士在战场上流血流汗流泪,也有无数的将领为了带领军队走向胜利,使用各种各样阴险的手段。今天我们谈及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小有名气的人物,孙

  • 减灶之策有何深意?孙膑用围魏救赵两战庞涓,为何他一再上当

    历史人物编辑:陈坤说历史标签:庞涓

    孙子兵法之所以被后世两千多年的人多尊崇,主要就在于,其中的计策有千变万化的功效。在孙膑对抗庞涓的故事里,其实孙膑就两次用到了围魏救赵的计策。第一次桂陵之战,孙膑佯攻魏国都城大梁,迫使庞涓撤离赵国国都邯郸,转身解救大梁。结果被孙膑安排在桂陵的人马伏击,损失惨重,庞涓被俘。第二次马陵之战,孙膑其实依旧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