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国曾是战国初期最强国家,为何在庞涓被孙膑打败后就衰败下去了

魏国曾是战国初期最强国家,为何在庞涓被孙膑打败后就衰败下去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文治 访问量:3214 更新时间:2023/12/8 20:45:52

春秋末期,最强诸侯国晋国被士大夫韩赵魏三家瓜分,史称三家分晋,这也代表着东周的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史称战国七雄,战国初期七雄之中最强的是魏国。

魏国变法图强

魏国位于天下之中,四战之地,但随着魏文侯变法,魏国诞生了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如李悝乐羊西门豹、吴起等,特别是吴起,一手创建了战国最强军事组织“魏武卒”,一时间魏武卒方阵所向披靡,天下无人能及。

在魏文侯、魏武侯时期,魏国风头无两,这父子俩可谓打出了大魏国的威风,然而,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到了第三代魏惠王手里,魏国开始悄无声息的走向下坡路。

第一个危机,迁都大梁

为什么说迁都大梁是一个危机呢,公元前361年魏惠王将都城从山西南部的安邑迁往东部的大梁城,魏惠王本意是想把战略中心搬到离中原核心地带更近的大梁,以便图谋中原,但实际上这里藏着更大的风险。

魏国迁都示意图

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到,大梁离齐、宋、卫、楚等国更近,魏国迁都大梁,把军事重心放到东边,无疑加剧了和齐国、楚国等大国的摩擦,特别是此时齐国正经历了齐威王齐宣王时期,史称威宣之治,处于战略上升期,而宋一直是齐国意图染指的大国。实力也是很强的,号称战国第八雄,魏国迁都大梁一是跟东边大国关系紧张,另外还忽视了西边秦国的崛起,为后来失去河西埋下了伏笔。

雄鹰坠落,两败于齐国

危机马上就来了,魏惠王妄图恢复原来晋国的霸业,一统三晋,所以陆续向原来的兄弟赵国和韩国开刀了。公元前353年和公元前341年,魏国上将军庞涓奉命分别围攻赵国首都邯郸和韩国首都新郑。而两次赵和韩都像东方的大国齐国求救,此时齐国正是齐威王当政,他马上任命田忌和孙膑率领齐军救援赵国和韩国,孙膑更是巧妙的运用了围魏救赵和围魏救韩的计策,两败庞涓。魏军大败,损失了十多万精锐部队,庞涓也死于军中。

马陵之战

秦国崛起,真正的刺客

虽然齐军两败魏军,但此时的魏国还未伤筋动骨,毕竟地处中原肥沃之地,人口众多,经济繁荣,仓廪丰实。魏惠王还没到发愁的程度,然而他所忽视的正是西边的猛虎-秦国。

此时的秦国,正是秦孝公主政时期,他早就任命了商鞅进行变法,秦国经过变法的洗礼,早就悄悄的成为了西边的强国。实力对比其实已经发生了变化,秦军二十万“锐士新军”枕戈待旦,意图收复河西地区,一雪前耻。

秦国锐士

原来吴起担任魏国河西太守之时,一口气占领了黄河以西繁宠、临晋、元里、洛阴、郃阳等地。通过临晋,魏军可以随时西进,灭亡秦国,然而此时吴起早已不在,

公元前364年,秦军兵出河西,在石门大败魏国守军,斩首6万,魏河西军大败。

公元前352年,

秦军东出函谷,一举攻克魏国故都安邑,逼迫魏国不得不加紧修补南起陕西华县,经渭水、洛水之澄城的长城,以加强对秦国的防御。战略形势逆转。

秦军东出

好汉难敌四手,魏国被群殴

秦军占领安邑之后,魏国的战略空间被压缩的十分厉害,公元前323年,楚国和魏国大战,在襄陵击败魏军,魏国此时陷入齐、楚、秦、赵、韩的包围之中,最终一拳难敌四手,逐渐在战国中期的争霸中败下阵来。

总结魏国衰落的根源,一是轻视秦国,做视秦国强大,无动于衷,最终被赶超。

二是树敌太多,和齐秦赵魏楚同时开战,不懂邦交合纵。

三是轻视人才,从最初的人才基地变成人才输出地,一个个的精英为对手所用,自己却没有贤才。

所以魏惠王没有把祖宗的基业发扬光大,魏国也彻底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秦国才迎来了崛起的机会。

标签: 庞涓

更多文章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其膝盖骨,孙膑是怎么报的仇?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庞涓

    战国时期,庞涓和孙膑两人师承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兵家之法。为同门师兄弟,二人学成之后先后入仕,都渴望在这乱世之中建立一番不朽的功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后来竟演变为庞涓孙膑斗法,师兄弟相残。师出同门,显与乱世传说,孙膑是大名鼎鼎的孙子的后代子孙,但是此时家中已经没落。后上云梦山求学于鬼谷子时偶遇庞

  • 被庞涓砍了膝盖骨,还刻字在脸上的孙膑,复仇时有多狠?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庞涓

    孙膑出自兵法之家,和庞涓一起在鬼谷子门下学习,两人之间原本应该有深厚的情谊。但是自从庞涓在魏国当上了将军之后,他很担心自己的同学孙膑会取代自己。于是,他有计谋将昔日的同学骗到了魏国,并对其实时监视。随后,他编造了罪名陷害孙膑,导致对方失去双膝,再也无法行走,最后还在对方的脸上刻了字。此时孙膑才发觉自

  • 山东发现竹简,揭露孙膑擒庞涓的真相:为报私仇曾牺牲两士大夫

    历史人物编辑:丁汉军标签:庞涓

    引言:每个人都,终究都难逃死亡的命运。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认为,即使我们的生命都会终结,但有些人却“死得其所”,他的死“重于泰山”。这句话用于评价司马迁自己也再好不过。司马迁一生受尽折磨,不过他却凭借坚强的意志写出《史记》,为后人了解历

  • 门神的人选居然有过孙膑、庞涓,甚至还有赵云,谈门神党的演变

    历史人物编辑:李行娱乐标签:庞涓

    几代门神的变迁史:从神灵到凡人前文说到了门神后来发展到第二阶段,就是开始出现有形象、有专职的门神。既然有专职,那自然会有门神的“上任”与“退休”。那么门神经历过几代的演变呢?且看下文分解。第一代门神:出身神明的神荼和郁垒对形象化、专职化的门神记载,最早的大概就是神荼和郁垒吧。根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 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的徒弟,为什么两人最终会相互残忍呢?

    历史人物编辑:王富刚标签:庞涓

    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的徒弟,只是两人一正一邪,最终造成两人互相残杀!孙膑是有名的军事家,其祖上孙武创造了《孙子兵法》!虽然孙膑名气没有孙武大,但军事才能也是响当当的!在战国!孙膑师从鬼谷子,与他一起学的还有一位,叫庞涓!在三年的学习当中,庞涓慢慢的发现孙膑的才能在他之上,而且每次推演,孙膑都能完美的

  • 庞涓废掉孙膑的双腿,孙膑的报复更狠,直接要了他的命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庞涓

    同窗之谊应该是非常难忘的,特别是年少之时的那些日子,总有很多值得回忆的地方。庞涓和孙膑最初的情感大概也是很纯洁的,他们一同拜鬼谷子为师,一同度过了青葱岁月,当庞涓来请孙膑出山时,孙膑的心情一定是愉悦的,要不然他怎么能欣然而往呢?庞涓成为了魏惠王的大将军,孙膑还在山中苦学,彼时的庞涓春风得意,可是他很

  • 孙膑被庞涓迫害其实并不冤,山东出土1份竹简,揭开了其中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庞涓

    孙膑真名没有记载,后世之所以都叫他孙膑,是因为他生前遭受了一种非常严重的刑罚,被庞涓挖去了髌骨,所以史料中记载他的名字为孙膑。对于庞涓设计陷害孙膑一事,史册记载他“嫉贤妒能”,如果庞涓真的嫉贤妒能,为何不直接处死孙膑,以绝后患呢?原来孙膑和庞涓师出同门,二人同为鬼谷子高徒!庞涓先于孙膑在魏国得到了重

  • 庞涓下山前,鬼谷子送他八字:遇羊而荣,遇马而瘁,最后果然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庞涓

    在我们中国有许多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之中,最为当得起这句话的就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百家争鸣,让我们整个中国大陆在文化思想都呈现出了一种异常活跃的状态。而这里面,最“神”的人既不是孔子,也不是墨子,而是鬼谷子。他洞察天机,料事如神,一生未出鬼谷,但是他的弟子们却能搅动天下局势,影响各国

  • 被师兄庞涓砍了膝盖骨的孙膑,后面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庞涓

    文|四季文史遥想那些远去的历史,有些已经如日暮疏影变得斑驳模糊,而有些总能够让人记忆犹新。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不仅仅可以看到事物表象,还能透过它看到历史背后的发展规律。所谓读史明智、知古鉴今,可见一斑。说起孙膑,读者可能一下难以检索,但说起《孙膑兵法》你一定不会陌生。没错,他就是于齐国居功至伟的一位

  • 水浒传石宝活用孙膑杀庞涓的计谋,差点把宋江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味美乡里标签:庞涓

    前面,给大家讲了石宝的能力,他不仅看破了吴用的计谋,还杀了梁山四个将领,称得上是智勇双全。今天我们再讲讲石宝真正的智谋。杭州城被宋江军攻下之后,石宝、邓元觉等人退守乌龙岭,继续抵抗梁山好汉。打杭州的时候,梁山好汉死了四个,打乌龙岭阵亡的好汉也比较多。攻打乌龙岭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梁山水军攻击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