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可怜的燕王,一生被战国四大名将轮番打击,牺牲太子丹也无济于事

可怜的燕王,一生被战国四大名将轮番打击,牺牲太子丹也无济于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丁汉军 访问量:2132 更新时间:2023/12/24 11:07:04

当燕国的太子丹作为编剧,荆轲嬴政作为主角的历史大戏“荆轲刺秦王”落幕后,燕国也受到了强大秦国君主的怒火。随后,秦国大将王翦率领秦军攻燕。此时的燕国君主燕王喜,在无法抵抗秦军的攻势下,逃到了现在的辽宁地区。可是身后的秦军并没有打算放过他,而他为了可以生存下去,就把自己的亲儿子太子丹杀死,并且把儿子的头颅进献给秦国,希望可以饶过他。结果显而易见,秦国并没有放过燕国,整个燕国也成为了秦国的国土。

纵观我国历史,历朝历代的最后一位君主,在城破逃亡之时,都会想办法让自己的骨血逃出去,以图有朝一日可以东山再起。可是燕王喜杀子求活的行为,却是极其少见。那为何他变得如此懦弱,曾几何时,刚刚继位的他,也是豪情万丈,现在对秦国害怕至此呢?

燕国在战国七雄当中,是和齐国一样存在时间长,有着悠久时间的诸侯国。不过齐国早已不是当年姜家的齐国,而成为了“田齐”,但燕国却一直还是那个一脉传承的燕国。燕国早在西周灭商的时候就已经建立,首位诸侯曾是周武王的姬发的弟弟。可以说燕国的血脉曾是周朝的王室血脉,而燕国从第一位诸侯开始,到被秦灭国,有八百多年,这比周朝的790年还要长。

在战国初期,燕国差点就被齐国吞并。当在外当质子的燕公子逃回燕国,并且成为燕昭王之后,励精图治,广纳人才,最终让燕国强盛起来。之后更是打败齐国,夺回被占领的土地,也让燕国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

可是,这位燕昭王去世后,燕国的国力也是逐渐下滑,燕王喜就是当初这位君主的重孙。当燕王喜继位的时候,燕国也是羸弱不堪,但是雄心万丈的他,要让燕国强大起来。此时燕国北边有长城防御,剩下接壤的就是和自己国家有仇的齐赵两国,要想扩张领土,难度还是很大的。于是他就一直等待着良机,结果真让他等到了一个机会。

当秦国的秦昭襄王去世后,六国就感觉一下轻松了不少。这位雄主不仅让秦国强大起来,更是一直准备东出灭六国的。杀神白起就是在这位雄主麾下,坑杀赵军40万降卒。于是燕国就派人前往赵国,探查赵国的情况。当消息回来后,燕王喜高兴不已。原来消息说,当时的赵国在长平之战和后面的邯郸保卫战中,男丁死伤无数,当下赵国剩余的男丁,都还是未长大的小孩,这个时期是最佳攻赵的机会。

于是,燕王喜就谋划吞并赵。结果,战国四大名将的廉颇用少于燕国的兵力,就把燕国大军打得狼狈逃窜。更是直接攻入燕国,直捣燕国都城。燕王喜大惊之下,立刻和赵国求和,并且割让土地,赔偿金钱,最终才让赵国收手。结果就是,燕王喜偷鸡不成蚀把米,他的第一次征伐也就很丢人的结束了。

几年后,廉颇被逼走,听到这个消息的燕王喜大喜过望。又准备进攻赵国,没想到赵国早已得到消息,直接派另一位战国四大名将的李牧提前攻燕,又夺得了燕国的两城。这下让燕王喜瞬间老实了,短期内是不敢再打赵国的主意。

当赵国的李牧去了北边抵御匈奴。这又让燕王喜有了想法,手下大将更是说剧辛更是说,此时赵国的守将庞煖不足惧,当年两人共事,了解颇深,绝对能打的过他。于是燕王喜就再次派兵攻打赵国,准备洗刷赵国带给他的耻辱。结果,剧辛被庞煖斩杀,带领的兵马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燕王喜可以说是心灰意冷,再没有一点自信,到死都不曾再发兵攻打其他诸侯国了。

但是,燕王喜不敢打别人,别人却是来打他了。当秦国东出,赵国灭亡后,燕国就成了秦国的目标。本来准备是让燕王喜投降就可以的,燕王喜也不敢和秦国抗衡。但是儿子太子丹,却要最后一搏,于是历史大戏“荆轲刺秦王”上演。结果秦王绕柱,让太子丹的希望落空。

随后王翦灭燕,燕王喜带着太子丹逃亡现在的辽宁地区。后面更是觉得,秦国灭燕就是因为儿子太子丹派遣刺客刺杀秦王所致,只要太子丹一死,就能让秦王消气,也就让燕国不至于灭国了。

但是,燕王喜的行为,并没有换来秦王的原谅,燕国依然灭亡,儿子也被自己杀死,他也成了天下的笑柄。可能,他到死都无法明白,秦国要的是整个天下,哪怕他献上自己的人头也无济于事。可怜自己的那点雄心壮志,那些燕国将士,早已被赵国打残,当在遇到秦国之后,也只能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的碾过。

标签: 太子丹

更多文章

  • 荆轲明知刺杀秦王有去无回,为何还要送死?太子丹:多亏我的阳谋

    历史人物编辑:付如艳标签:太子丹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句诗是荆轲刺杀秦王前,在易水与太子丹等人诀别时所作。可见,荆轲也明白刺杀秦王的风险性,基本上是有去无回。难道他真的不怕死么?其实并非如此。如果他真的视死如归,那他诗歌的风格应该是豪迈壮阔,而不是带有一丝凄凉。他之所以会接下刺杀秦王的这个任务,完全是因为中了太子

  • 骑士荆轲刺秦的结局早已注定,只有太子丹还抱着渺茫的希望

    历史人物编辑:史张文长标签:太子丹

    大家都知道秦朝,统一其他六个国家之前,曾经有个国家,派遣荆轲去刺杀秦王。荆轲当时在燕国,是一位剑术非常高超的人,当时燕国朝廷中的高官田光,向大王举荐了他,后来就把荆轲就效力与燕国的太子丹。当时荆轲跟随太子时,正好秦国派军队攻打燕国,当时秦国的军队,已经到了易水。燕国的太子很清楚燕国不是秦国的对手,没

  • 荆轲武功那么差,燕太子丹选他刺秦王,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小白趣侃标签:太子丹

    太子丹倚仗老师鞠武,是因为此前一直在外国当人质——先在赵后去秦,刚逃回燕国不久,对本国的熟悉度不高。而这事又不能公开招募,选择范围就很窄。鞠武推荐田光,是因为太子丹太过急切,否定了他西结三晋、南连齐楚、北和匈奴的防秦战略,认为那样“旷日弥久”,战线太长。等不及又催得紧,鞠武这才把皮球踢给田光——一个

  • 刚烈儿子碰到了无能老爹,太子丹的悲剧早已注定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太子丹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征战不断,而除了战场上的直接交锋之外,各国暗地里使用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明面上有说客游历各国合纵连横,暗地里各国的贵族也都有自己的死士刺客去做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而我们最熟悉的刺客无疑就要数荆轲了,当年他孤身进入秦宫,险些就成功刺杀秦王,如果他可以得手,那么历史的进程也将改写

  • 荆轲刺秦失败,太子丹难辞其咎

    历史人物编辑:张勇说历史标签:太子丹

    荆轲,姜姓,庆氏(古时“荆”音似“庆”)。战国末期卫国人,战国时期著名刺客,齐国大夫庆封之后,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提到荆轲,大家在脑海中就不由自主的浮现出那首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秦国叛将樊於期首级,前往咸阳刺杀秦王。临行前,燕太子丹、高

  • 燕太子丹的做法是否是错误的?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太子丹

    秦王嬴政和燕太子小时候都在赵国为质,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但是成年后的嬴政和太子丹,却是不同的境遇,14岁的嬴政成为秦王,而太子丹还是那个太子丹,这就是一个不可比的身份,一个是王,一个只是臣而已,也正是因为身份的不对等,让太子丹不得不铤而走险,选择阻挠秦国东出,不惜和昔日的对头赵国为伍。为打消秦国对燕国

  • 秦始皇与太子丹:本是患难兄弟,为何相煎太急

    历史人物编辑:小武趣说历史标签:太子丹

    燕太子丹通过隐士田光,结识了剑客荆轲,上演了一场荆轲刺秦王。那么太子丹同赢政的“积怨”是怎么回事?原来,燕国趁赵军四十万尽被秦将白起坑杀之机,攻打赵国。结果被赵将廉颇大败。燕只好将太子丹送到赵国为质子,并遇到了同在赵为质的赢政,两人年龄相仿,境遇相同,自然相交甚欢,关系很不错(秦王政生于赵,少时与丹

  • 《大秦赋》之燕太子丹:战国著名“导演”,匹夫之勇注定不能救国

    历史人物编辑:清浅之说标签:太子丹

    距今3000多年前,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后商朝灭亡,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大封功臣,其中,周武王的弟弟周姬奭被封于燕地,是为燕召公。约600多年后,燕昭王任用乐毅、秦开等为将,燕国合纵攻齐,盛极一时。然而,战国末年,秦国傲视群雄,燕国不能自保,最终被秦国所灭,国祚822年。作为燕国最后一位太子,燕太子丹

  • 战国时期秦国的嬴华真的是张仪的夫人吗,其实并不是!

    历史人物编辑:梁娜标签:嬴华

    文|飞鱼说历史的存在就是让我们借鉴古人的智慧,每个喜欢读历史的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不可对外言传的世界,我们现代人看历史,总会用有色的眼光来评判历史人物,好也罢坏也罢,我们只要能从古人的故事中找寻到我们该具备的智慧就行,每个时期的历史都有各自的特点,战国时期的历史更是如此。秦国强大六国衰弱其实就是天下大

  • 《芈月传》嬴华:他下场凄凉,深爱他的母亲难辞其咎

    历史人物编辑:马永卿标签:嬴华

    嬴华,是秦惠文王嬴驷的庶长子,要比其他兄弟都大。作为长子,嬴华很得到嬴驷的看重,他也有这个能力与品德让嬴驷看重。在个人能力上,他战功赫赫,为国家社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朝堂上也得到了一批支持者,作为公子,他对得起自己的身份;在品德上,嬴华其实也不赖。作为儿子,嬴华很孝顺,无论母亲魏琰做错了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