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秦赋:赵姬又开作,受太子丹蛊惑,派人杀赵偃,气得嬴政咆哮!

大秦赋:赵姬又开作,受太子丹蛊惑,派人杀赵偃,气得嬴政咆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生活找乐趣 访问量:3312 更新时间:2024/1/7 2:25:15

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朱珠、辛柏青、邬君梅主演的《大秦赋》正在热播,在大臣们的进谏下,嬴政终于把母亲赵姬接回咸阳与他团聚,但是吧,这接回来,还不如不接回来呢,赵姬是个不闲着的主,又给嬴政添乱了。

为了当下形势,嬴政邀请昔日敌人赵偃来咸阳,商量结盟一事,而这时昔日朋友太子丹也来了,他想阻止秦赵结盟,只有这样燕国才会安全,但这显然不符合嬴政的选择,怕赵偃要求他以杀太子丹为条件,谈结盟一事,嬴政特意安排渭阳君把太子丹留在自己府中,不让他与外界接触。

可太子丹也是个不能闲着的主,某天他趁机溜出来,跑到秦宫太后赵姬那里,开始煽动赵姬搞事情,他告诉赵姬:“昔日欺负嬴政的赵偃来秦国了”,一听这个消息,赵姬想起往日屈辱日子,再加上自己父亲也被赵偃杀死,此等仇恨,她岂能坐视不管,于是她擅自找人行刺赵偃。

一听这个,嬴政懵了,内心OS:“这母亲净会给我找事啊”,他解释:“赵偃是我请来的,与他结盟是想稳住局势,等日后良机出现,寡人便能一举灭了赵国,母后如此鲁莽行事,会坏了我秦国的军国大事的”。

赵姬不听,嘴着一直嘟囔着:“杀了赵偃,杀了赵偃”,说到激动时,她抓住嬴政的衣服:““你忘记你申越先生和你外祖父是怎么死的吗?你可是在他们墓前发过誓的,你替他们报仇,你杀了赵偃”。

气得嬴政下跪咆哮“阿母,邯郸之仇,申越先生和外祖父的死,我一刻也不敢忘,请阿母耐心等待,我一定会将赵偃的头颅和赵国献给阿母”,赵姬依然反复说:“我就要赵偃的头颅,你现在就杀了他”,然后发出魔幻的笑声走出去了,只留下嬴政呆坐在那里。

不得不说,有这样的一位母亲,嬴政是心累啊,之前整出个嫪毐和两个私生子,让他的江山不稳,如今又给了添堵。这结盟一事又增加了难度,最后嬴政利用赵偃多疑的性格,告诉他,杀他的幕后主使是自己的母后,他不能追究,然后太子丹来秦国一事告诉了赵偃,最后找了个假太子丹的头颅骗过赵偃才达成结盟一事。

至于,赵姬日后会再弄出什么幺蛾子,这还真不好说,毕竟疯疯癫癫的人,不能用常理去分析,嬴政心里苦啊!

标签: 太子丹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和太子丹,他们两个人以前是好朋友?真让人感到意外!

    历史人物编辑:湘人李说标签:太子丹

    大家好,小编今天要来讲一下秦始皇和燕国太子丹之间的爱恨情仇。提到太子丹,也许我们立刻想不起来他是谁?但是一说到荆轲刺秦,我估计大家都知道这件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悲凉的歌声经过千百年的传诵,依旧回荡在人们的耳边,荆轲刺秦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不错,荆轲背后的主使者就是燕国

  • 《大秦赋》赵国兵败,燕太子丹误闯禁地,赵姬为救他向大王求情

    历史人物编辑:樱花飘落标签:太子丹

    嬴政回了秦国成为大王,而且秦国日渐强大,成为六国中实力最强的大国。但此时的燕太子丹必须在秦国维护燕国的利益,早就不复当初的年少懵懂,惺惺相惜,只有着理由相交。赵国和秦国要签订盟约的时候,大王知道燕太子丹来咸阳的目的,所以他一直避而不见,等盟约签订后再见故人。燕太子丹沉不住气,自己买通侍从进宫见了太后

  • 战国第一刺客荆轲,刺杀秦王三次均失败,原因与太子丹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太子丹

    众所周知,《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荆轲是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人,他自幼喜欢读书和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被田光推荐给了太子丹。秦国灭赵后,太子丹有些惶恐,便派了荆轲入秦去刺杀秦王。但最终,荆轲刺秦王不中,反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被秦侍卫所杀。如此后果,实在令人唏嘘不已。不过

  • 太子丹与秦王有私仇,荆轲有从政之心,私欲过重导致了刺秦的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亮亮老唐标签:太子丹

    荆轲是一位剑客,但他刺秦用的不是剑,而是匕首,成语“图穷匕见”的主人公就是荆轲。当然,他的剑术也不好,失败的原因还是用荆轲的话来总结一下吧:“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意思是说,他之所以没办成大事,本意是想活捉秦王,献给太子,以报太子之恩。也就是说,他想要的太多了,思想复杂了,

  • 太子丹打算派三人刺秦,谋臣一看,顿时摇头:这三人不靠谱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太子丹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早在汉代就已经很有名,一些汉代画像石上就绘有刺杀过程,而且各不相同。到现在,这个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不过还有一些疑问:燕太子丹真的只找了荆轲和秦舞阳作为刺客吗?刺秦之前,有没有考虑过失败了怎么办?这些问题,史书上都有记载。首先,太子丹准备刺杀秦王的刺客,不止荆轲和秦舞阳。太

  • 荆轲想要活捉秦始皇?低估了秦始皇的武力值,不怪燕太子丹太自私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点点乱标签:太子丹

    导语:中原多豪杰之士,荆轲是卫国人,不是燕国人,但是他却为燕国卖了命。是在什么情况下,荆轲选择走上这一条让人不解之路的呢?有人生存为了利禄,有人生存为了名。荆轲之所以放弃生存的机会,选择去刺杀秦王,显然不是因为他对燕国的高官厚禄有什么想法,他是为了名扬天下。01荆轲刺秦王纯粹就是一条不归路。秦始皇一

  • 可怜的燕王,一生被战国四大名将轮番打击,牺牲太子丹也无济于事

    历史人物编辑:丁汉军标签:太子丹

    当燕国的太子丹作为编剧,荆轲、嬴政作为主角的历史大戏“荆轲刺秦王”落幕后,燕国也受到了强大秦国君主的怒火。随后,秦国大将王翦率领秦军攻燕。此时的燕国君主燕王喜,在无法抵抗秦军的攻势下,逃到了现在的辽宁地区。可是身后的秦军并没有打算放过他,而他为了可以生存下去,就把自己的亲儿子太子丹杀死,并且把儿子的

  • 荆轲明知刺杀秦王有去无回,为何还要送死?太子丹:多亏我的阳谋

    历史人物编辑:付如艳标签:太子丹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句诗是荆轲刺杀秦王前,在易水与太子丹等人诀别时所作。可见,荆轲也明白刺杀秦王的风险性,基本上是有去无回。难道他真的不怕死么?其实并非如此。如果他真的视死如归,那他诗歌的风格应该是豪迈壮阔,而不是带有一丝凄凉。他之所以会接下刺杀秦王的这个任务,完全是因为中了太子

  • 骑士荆轲刺秦的结局早已注定,只有太子丹还抱着渺茫的希望

    历史人物编辑:史张文长标签:太子丹

    大家都知道秦朝,统一其他六个国家之前,曾经有个国家,派遣荆轲去刺杀秦王。荆轲当时在燕国,是一位剑术非常高超的人,当时燕国朝廷中的高官田光,向大王举荐了他,后来就把荆轲就效力与燕国的太子丹。当时荆轲跟随太子时,正好秦国派军队攻打燕国,当时秦国的军队,已经到了易水。燕国的太子很清楚燕国不是秦国的对手,没

  • 荆轲武功那么差,燕太子丹选他刺秦王,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小白趣侃标签:太子丹

    太子丹倚仗老师鞠武,是因为此前一直在外国当人质——先在赵后去秦,刚逃回燕国不久,对本国的熟悉度不高。而这事又不能公开招募,选择范围就很窄。鞠武推荐田光,是因为太子丹太过急切,否定了他西结三晋、南连齐楚、北和匈奴的防秦战略,认为那样“旷日弥久”,战线太长。等不及又催得紧,鞠武这才把皮球踢给田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