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第一刺客荆轲,刺杀秦王三次均失败,原因与太子丹有关?

战国第一刺客荆轲,刺杀秦王三次均失败,原因与太子丹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申伟 访问量:186 更新时间:2024/1/7 2:31:33

众所周知,《荆轲刺秦》出自《战国策》。荆轲是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人,他自幼喜欢读书和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被田光推荐给了太子丹。秦国灭赵后,太子丹有些惶恐,便派了荆轲入秦去刺杀秦王。但最终,荆轲刺秦王不中,反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被秦侍卫所杀。如此后果,实在令人唏嘘不已。不过,相信很多人都很疑惑,荆轲为会刺杀失败呢?

虽然,出发前的荆轲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魄,令无数人为他感动。但作为一名刺客,他并未完成刺杀秦王的任务,虽说死的壮烈,但并不值。要说太子丹对荆轲可以说是掏心掏肺,只要是荆轲想要的,他都会想办法给予他。在野史小说《燕丹子》中曾记载过,太子丹和荆轲共乘千里马,荆轲说闻着千里马的肝味美,太子丹便叫人将马杀了取出马肝给了荆轲。虽说荆轲的刺杀任务实际上就是送死任务,但太子丹能做到这个份上,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不仅如此,在太子丹为荆轲挑选的匕首上,还沾了剧毒,只要在秦王身上留一点伤痕,秦王也必死无疑。但荆轲却连这个都没有做到。究其原因,自然跟荆轲本身的能力有关。据记载,荆轲刺秦王总共刺了三次。第一次是“图穷而匕首见”,荆轲拔出匕首照着秦王的胸口刺去,但被秦王躲过。第二次,秦王绕着柱子跑,荆轲在后面不但没追上,还被秦王拔出长剑砍断了左腿。第三次,荆轲用尽力气将匕首扔秦始皇,依旧被躲过。如此可见,荆轲的能力不足,最起码不如秦王,甚至可说差得很远。

当然,除了荆轲自身能力的问题,还有猪队友秦舞阳,平日里闹哄哄的样子,关键时刻却害怕了起来,让秦王觉察到了异样,并且在荆轲第一次刺杀失败时,只是在一旁看热闹,却不上前帮忙。这让荆轲再无回天之力,只得送死。另外,刺杀失败其实跟太子丹也有一定的关系。原本荆轲打算等一个朋友共同前往,这样可以增加胜算。但太子丹等不及了,人还未到,便催促着荆轲上路。荆轲只能带着秦舞阳这个猪队友上路了。最终造成了行刺失败还惨遭杀害的下场。对此,你如何认为呢?

标签: 太子丹

更多文章

  • 太子丹与秦王有私仇,荆轲有从政之心,私欲过重导致了刺秦的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亮亮老唐标签:太子丹

    荆轲是一位剑客,但他刺秦用的不是剑,而是匕首,成语“图穷匕见”的主人公就是荆轲。当然,他的剑术也不好,失败的原因还是用荆轲的话来总结一下吧:“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意思是说,他之所以没办成大事,本意是想活捉秦王,献给太子,以报太子之恩。也就是说,他想要的太多了,思想复杂了,

  • 太子丹打算派三人刺秦,谋臣一看,顿时摇头:这三人不靠谱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太子丹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早在汉代就已经很有名,一些汉代画像石上就绘有刺杀过程,而且各不相同。到现在,这个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不过还有一些疑问:燕太子丹真的只找了荆轲和秦舞阳作为刺客吗?刺秦之前,有没有考虑过失败了怎么办?这些问题,史书上都有记载。首先,太子丹准备刺杀秦王的刺客,不止荆轲和秦舞阳。太

  • 荆轲想要活捉秦始皇?低估了秦始皇的武力值,不怪燕太子丹太自私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点点乱标签:太子丹

    导语:中原多豪杰之士,荆轲是卫国人,不是燕国人,但是他却为燕国卖了命。是在什么情况下,荆轲选择走上这一条让人不解之路的呢?有人生存为了利禄,有人生存为了名。荆轲之所以放弃生存的机会,选择去刺杀秦王,显然不是因为他对燕国的高官厚禄有什么想法,他是为了名扬天下。01荆轲刺秦王纯粹就是一条不归路。秦始皇一

  • 可怜的燕王,一生被战国四大名将轮番打击,牺牲太子丹也无济于事

    历史人物编辑:丁汉军标签:太子丹

    当燕国的太子丹作为编剧,荆轲、嬴政作为主角的历史大戏“荆轲刺秦王”落幕后,燕国也受到了强大秦国君主的怒火。随后,秦国大将王翦率领秦军攻燕。此时的燕国君主燕王喜,在无法抵抗秦军的攻势下,逃到了现在的辽宁地区。可是身后的秦军并没有打算放过他,而他为了可以生存下去,就把自己的亲儿子太子丹杀死,并且把儿子的

  • 荆轲明知刺杀秦王有去无回,为何还要送死?太子丹:多亏我的阳谋

    历史人物编辑:付如艳标签:太子丹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句诗是荆轲刺杀秦王前,在易水与太子丹等人诀别时所作。可见,荆轲也明白刺杀秦王的风险性,基本上是有去无回。难道他真的不怕死么?其实并非如此。如果他真的视死如归,那他诗歌的风格应该是豪迈壮阔,而不是带有一丝凄凉。他之所以会接下刺杀秦王的这个任务,完全是因为中了太子

  • 骑士荆轲刺秦的结局早已注定,只有太子丹还抱着渺茫的希望

    历史人物编辑:史张文长标签:太子丹

    大家都知道秦朝,统一其他六个国家之前,曾经有个国家,派遣荆轲去刺杀秦王。荆轲当时在燕国,是一位剑术非常高超的人,当时燕国朝廷中的高官田光,向大王举荐了他,后来就把荆轲就效力与燕国的太子丹。当时荆轲跟随太子时,正好秦国派军队攻打燕国,当时秦国的军队,已经到了易水。燕国的太子很清楚燕国不是秦国的对手,没

  • 荆轲武功那么差,燕太子丹选他刺秦王,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小白趣侃标签:太子丹

    太子丹倚仗老师鞠武,是因为此前一直在外国当人质——先在赵后去秦,刚逃回燕国不久,对本国的熟悉度不高。而这事又不能公开招募,选择范围就很窄。鞠武推荐田光,是因为太子丹太过急切,否定了他西结三晋、南连齐楚、北和匈奴的防秦战略,认为那样“旷日弥久”,战线太长。等不及又催得紧,鞠武这才把皮球踢给田光——一个

  • 刚烈儿子碰到了无能老爹,太子丹的悲剧早已注定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太子丹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征战不断,而除了战场上的直接交锋之外,各国暗地里使用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明面上有说客游历各国合纵连横,暗地里各国的贵族也都有自己的死士刺客去做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而我们最熟悉的刺客无疑就要数荆轲了,当年他孤身进入秦宫,险些就成功刺杀秦王,如果他可以得手,那么历史的进程也将改写

  • 荆轲刺秦失败,太子丹难辞其咎

    历史人物编辑:张勇说历史标签:太子丹

    荆轲,姜姓,庆氏(古时“荆”音似“庆”)。战国末期卫国人,战国时期著名刺客,齐国大夫庆封之后,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提到荆轲,大家在脑海中就不由自主的浮现出那首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秦国叛将樊於期首级,前往咸阳刺杀秦王。临行前,燕太子丹、高

  • 燕太子丹的做法是否是错误的?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太子丹

    秦王嬴政和燕太子小时候都在赵国为质,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但是成年后的嬴政和太子丹,却是不同的境遇,14岁的嬴政成为秦王,而太子丹还是那个太子丹,这就是一个不可比的身份,一个是王,一个只是臣而已,也正是因为身份的不对等,让太子丹不得不铤而走险,选择阻挠秦国东出,不惜和昔日的对头赵国为伍。为打消秦国对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