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以卫宣公、蔡景公、楚平王霸占儿媳为例、谈古代“抢妻之恨”

以卫宣公、蔡景公、楚平王霸占儿媳为例、谈古代“抢妻之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正 访问量:1303 更新时间:2024/1/21 9:51:24

在旧社会,中国人把“抢妻之恨”和“杀父之仇一起,视为人生的深仇大恨,不报此仇,不雪此恨,就不算血性男儿,也为世人所不齿。

其实,在群婚制时期,抢婚是一种流行习俗,个体婚制确立以后,劫夺妇女,仍然是妻妾的重要来源之一。

《易经》中有这样几条爻辞:

顿如遭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

《屯.六二》

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贲.六四》

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脱)之弧。匪寇,婚媾。

《睽.上九》

骑马迎亲的队伍欲进又退,会被误认为是一帮强盗;迎亲队伍策马飞奔,也会被误认为是一帮强盗;迎亲的车辆遇到大雨,车上人溅了一身泥,又会被误认为是一帮装鬼的强盗,以致险遭冷箭。

婚嫁吉日产生这种种误会,必然和抢婚的盛行有极大关系。

远在《易经》以前,已有抢妻夺妾的不少记载。

羿夺占了夏代第四个君主的王位后,寒浞又杀了羿,并夺占了羿的妻妾。《史记.夏本纪》

攻打有施氏,有施人把美女献给夏桀做妾,作为求和的条件。《国语.晋语七》。

这两起个体婚制确立后不太久的抢婚事件,一是个人武力劫夺,一是大规模武力的“副产品”,实际上代表了早期抢妻夺妾的两种基本方式,一直为后世的权势者所沿用。

个人以武力抢夺妇女做妾,春秋以前的典籍中少见记载,这可能是因为,对于奴隶主来说,既然拥有对他的臣仆、奴隶包括人身在内的一切权力,个别地抢掠妇女做妾,就是一种很平常的事情,不会引起史官的注意。

春秋时代被记载下来的此类行径,实际上也都是因为和国家大事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尽管如此,仍然可以看出劫夺者竟是那样毫无顾忌。

宋国太宰华父督,路遇司马孔父嘉的妻子,对她的美貌非常吃惊,盯着看个不停。

不久,华父督公然带着家将闯入司马府,杀死孔父嘉,把孔父嘉的妻子劫去做妾。

宋殇公对孔父嘉的被杀很生气,华父督又杀死宋殇公,另立国君.《左传.桓公》。

齐懿公当太子时,发现小民间职的妻子漂亮,就夺占为妾,并让阎职为自己驾车,进行侮辱。《左传.文公》。

鲁庄公从宫中的高台上发现党氏家的姑娘漂亮,虽然姑娘已有婆家,却仍被抢去做妾。《左传.庄公》。

楚国公子圉身居令尹高位,发现大司马的妻妾比自己的漂亮就杀了大司马,把死者的妻妾和家财全部占为己有。这比华父督更加肆无忌惮。《左传.襄公》。

和上述事件相比,郑国公孙黑抢夺族弟公孙楚的妻子,更可以看出权势者肆无忌惮地抢妻夺妾,实际上是对奴隶主法律的保护。

公孙楚聘定了徐吾犯的妹妹,公孙黑听说徐家姑娘美丽出众,就仗着自己是族兄,又是上大夫,也派人硬送聘礼。徐吾犯很为难,求执政子产作主。子产说,让你妹妹自己挑选。

结果,姑娘仍然挑选了公孙楚。但成婚不久,公孙黑就内披盔甲,外罩礼服,假装祝贺,上门抢人,结果被公孙楚打出了大门。

事情又闹到子产那里,子产说:两人都有错,但公孙楚的错误更大,因为公孙黑是上大夫,又是族兄,伤害他就是贱犯贵,幼凌长;在大街上伤人,更是违犯国法。

结果,公孙楚被放逐到遥远的吴国,抢人的公孙黑却不受任何处置。《左传.昭公》。

原来,触犯贵贱、长幼、上下有别的森严的等级制度,对奴隶主来说,比公然劫掠他人妻妾的行为更加严重。

这就难怪,前述贵者抢夺贱者妻妾的事件,没有一个受到过惩罚,只是因为这些抢夺者后来与重大政治事件有关,才被追记下来。

因此,贵者、长者凭着权势霸占贱者、幼者的妻女为妾,也就成为夺占妻妾的一种常见方式。

卫宣公为儿子急子娶了个齐国姑娘,新娘来到卫国,宣公发现很漂亮,立即把新娘占为自己的妾。《左传.桓公》

蔡景公为儿子从楚国娶来个妻子,先是上演扒灰丑剧,后来公然把儿媳变为自己的妾。儿子一怒之下,把景公杀死。《左传.襄公三十年》。

楚平王也是一路货色。他为了改善与秦国的关系,亲自决定让太子建娶个秦国妻子。

新娘子迎到半路,他听说新娘很美,就径直接入自已的后宫做妾。

他为了防止蔡景公扒灰被杀的丑史在自已身上重演,就以加强边防为名,把太子建安置在遥远的边城。《左传.昭公十九年》

国君能够霸占儿媳,哥哥就可以夺占弟妻。

鲁国穆伯已在莒国娶了姊妹二人,长妻病死,穆伯又要从莒国再娶继室。

莒国拒绝,穆伯耍了个花腔,说是为族弟聘娶。不久,穆伯到莒国会盟,顺便迎娶弟媳,却在半路上占为己妾。

族弟大怒,扬言要联合莒国攻打穆伯。鲁昭公担心引起两国的战争,让穆伯把此女还给族弟而了事。

在古代奴隶社会,“人有十等”,“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台还可以臣子弟。上臣下,下事上,是奴隶制社会的根本法则,下者的一切都隶属于上者,夺占下者妻妾,也就是必然的社会现象。

标签: 楚平王

更多文章

  • 楚国派谁去晋国求亲?太子建为何恨费无忌?楚平王为何疏远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楚平王

    楚平王当政之时,当时晋国的力量越来越大,楚国非常害怕,就听了朝中大臣的计谋,联秦抗晋,于是派了朝中最巧言善辩的费无忌去秦国为太子建求亲。 秦王就把自己最漂亮的女儿孟嬴嫁给楚国的太子建。费无忌一看这女子长得这么漂亮,心里就暗暗高兴,这下讨好国王的机会来了。 他就骑快马,先赶回郢都,来到宫中,对平王说:

  • 楚平王听信费无忌谗言,欲杀伍奢一家,伍子胥成功逃跑

    历史人物编辑:刘奥迪标签:楚平王

    楚平王当政之时,当时晋国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楚国非常害怕,就听了朝中大臣的计谋,联秦抗晋,于是派了朝中最巧言善变的费无忌去到秦国,为太子建求亲,秦王把自己最漂亮的女儿孟嬴嫁给楚国,费无忌一看这女子长得这么漂亮,心里就暗暗高兴,这下讨好国王的机会来了,他就一人骑快马,先赶回郢都,来到宫中,对平王说:“君

  • 蔡国忠臣为何竭尽全力帮助楚平王登基,这背后有什么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历史标签:楚平王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数千年以来被熬成了无数次鸡汤文。不过,在春秋战国时期,类似的故事并不是仅仅发生在了越王勾践身上。比方说,在越王勾践的故事发生的几十年之前,就有一群蔡国的忠臣,费尽心力,帮助楚平王弃疾取得了楚王的宝座,而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光复蔡国,这背后究竟是一段怎样的故事呢?01楚平王是楚共王(

  • 杀兄长、灭诸国、娶儿媳、诛伍奢,“巅疯”楚平王

    历史人物编辑:书儿游戏日记标签:楚平王

    曾灭掉陈、蔡两国而为“陈蔡公”,为登大宝先后“诈弑”两位当君王的兄长,贪图美色强娶准儿媳,怨杀伍奢父子逼走伍子胥而死后遭鞭尸……这一系列疯狂之举汇集于一身,他就是楚平王熊居。神奇预言逐一应验 楚平王是楚共王熊审的儿子。楚共王生养了五个儿子,长子招(康王)、次子公子围(灵王)、三子子比(初王)、四子子

  • 另类的盗尸案—伍子胥鞭尸楚平王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楚平王

    古代人相信自己死后,迷信自己墓中的殉葬品可以带去另外一个世界;生前享尽荣华富贵,吃尽珍馐美馔,死后也希望能继续延续前世的荣耀和享受,因此天子诸侯们厚葬成风。而墓中价值连城的殉葬品,又无时无刻诱惑着后世的盗墓者如飞蛾扑火般争相盗掘。孰是孰非?许是穷人为果腹,富人为炫耀。今天咱们聊的这个人不是为财富也不

  • 伍子胥-被楚平王忽视的狠人

    历史人物编辑:聊聊知识标签:楚平王

    渡江之后,伍子胥头昏脑胀,一头摔倒在地。是的,伍子胥病了。如果没有复仇信念的支撑,他恐怕会就此一病不起;一路出逃,胆战心惊,食不果腹,像过街的老鼠惶惶不可终日;一个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哪里会料到今时的遭遇……伍举,伍子胥的爷爷,以直言劝谏而闻名于世。“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比喻最早是伍举用来劝谏楚庄王

  • 被名人称赞过的伍子胥,为啥要鞭楚平王的尸呢?

    历史人物编辑:麦麦提伊敏标签:楚平王

    伍子胥本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受楚太子太傅费无忌陷害父兄皆被楚平王所杀。他逃楚奔吴,保得一命,后得吴王阖闾的重用,率领伐楚,攻破郢都,掘楚平王之墓并鞭尸三百。太史公的《史记》赞其:“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伍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可是,伍子

  • 人之将死,方大彻大悟,可惜为时已晚,楚灵王饿死路边无人问

    历史人物编辑:洪莉标签:楚灵王

    公元前541年,楚令尹公子围,楚王的叔叔,掌管楚国大军,这年,公子围和大夫伍举出使郑国,中途听闻楚王生病,让伍举独自前往郑国,自己打道回府,进宫探望楚王病情,趁机用帽带勒死了侄子,自立为王是为灵王。灵王想学齐桓公图霸中原,在申邑与会诸侯,签订盟约后灵王骄傲得不得了,率诸侯兵伐吴,杀庆封,灭其族,灭陈

  • 此国被楚庄王灭了一次,被楚灵王灭了一次,又被楚惠王灭了一次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瞭望标签:楚灵王

    引言自平王东迁之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王朝进入了以大国争霸为主旋律的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不光是大国的舞台,许多小诸侯国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例如卫国,其于公元前660年为戎狄所灭,后顽强不屈的卫人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复国;其后卫国又在战国末期为魏国所灭,卫人依旧没有屈服,在秦国的帮助下第

  • 从楚灵王的大度到嘉靖帝的不杀海瑞

    历史人物编辑:侍雅丽标签:楚灵王

    很多人知道,春秋最为残暴的诸侯国君莫过于楚灵王,他以弑君上位,在位期间又穷奢极欲,草菅人命,穷兵黩武,不恤人民,最后落得个孤家寡人郁郁上吊而死,并且死后还得了一个恶谥“灵”。其人在历史上的名声恐怕只有夏桀与商纣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就是这么个看起来十恶不赦的暴君却也有他的好处,比如说他有容人之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