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名人称赞过的伍子胥,为啥要鞭楚平王的尸呢?

被名人称赞过的伍子胥,为啥要鞭楚平王的尸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麦麦提伊敏 访问量:2853 更新时间:2024/1/21 21:22:54

伍子胥本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受楚太子太傅费无忌陷害父兄皆被楚平王所杀。他逃楚奔吴,保得一命,后得吴王阖闾的重用,率领伐楚,攻破郢都,掘楚平王之墓并鞭尸三百。太史公的《史记》赞其:“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伍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可是,伍子胥真的掘墓鞭尸了吗?

春秋时期尚未完全“礼崩乐坏“,宋楚泓之战中宋襄公曾有“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的宣言。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尊崇礼乐,伍子胥引贼入室,鞭笞君王,在孔子看来无疑是罪大恶极的,如果伍子胥真的掘墓鞭尸,为何孔子对此事会一语不发?同时,按春秋笔法的惯例,会对忤逆君王的事件大书特书,可是《春秋》定公四年对吴兵入郢这件事的记载却极其简赅,仅仅只有5个字:“庚辰,吴入郢。”完全没有对伍子胥鞭尸的描写。

再者,屈原曾经夸伍子胥:“吴信谗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忧。”对于忠于王室并“自投汨罗”以殉国的三闾大夫,怎么可能大加褒扬一个掘墓鞭尸的逆臣呢?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也赞颂:“胥执忠信,死贵於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公羊传》有伍子胥这样一段话:“事君犹事父,亏君之义,复父之仇,臣不为也。”从这段话来看,伍子胥是重君臣大义的,不太可能为了“复父之仇”而“亏君之义”。

历史在流传中总是或多或少改变原来的样子,在《吕氏春秋》中记载的是伍子胥“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而在《史记·伍子胥列传》中则是“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吕氏春秋》与《史记》两书前后相差不过百余年,但一个是鞭坟,一个是鞭尸,有如此出入,实在不能令人信服。不仅如此,在离伍子胥生活年代较近纂写的史书,对着掘墓鞭尸的大事不提一字,实在让人怀疑伍子胥掘墓鞭尸的真实性。

《吕氏春秋》一书是战国末期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下的食客所著,此书共分为12纪、8览、6论,共12卷,116篇,20余万字,又名《吕览》。相传此书写成后,吕不韦将其挂在咸阳城城门,宣称有谁能改一字便赏千金。人们蜂拥而至,却无人能改一个字。

标签: 楚平王

更多文章

  • 人之将死,方大彻大悟,可惜为时已晚,楚灵王饿死路边无人问

    历史人物编辑:洪莉标签:楚灵王

    公元前541年,楚令尹公子围,楚王的叔叔,掌管楚国大军,这年,公子围和大夫伍举出使郑国,中途听闻楚王生病,让伍举独自前往郑国,自己打道回府,进宫探望楚王病情,趁机用帽带勒死了侄子,自立为王是为灵王。灵王想学齐桓公图霸中原,在申邑与会诸侯,签订盟约后灵王骄傲得不得了,率诸侯兵伐吴,杀庆封,灭其族,灭陈

  • 此国被楚庄王灭了一次,被楚灵王灭了一次,又被楚惠王灭了一次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瞭望标签:楚灵王

    引言自平王东迁之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王朝进入了以大国争霸为主旋律的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不光是大国的舞台,许多小诸侯国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例如卫国,其于公元前660年为戎狄所灭,后顽强不屈的卫人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复国;其后卫国又在战国末期为魏国所灭,卫人依旧没有屈服,在秦国的帮助下第

  • 从楚灵王的大度到嘉靖帝的不杀海瑞

    历史人物编辑:侍雅丽标签:楚灵王

    很多人知道,春秋最为残暴的诸侯国君莫过于楚灵王,他以弑君上位,在位期间又穷奢极欲,草菅人命,穷兵黩武,不恤人民,最后落得个孤家寡人郁郁上吊而死,并且死后还得了一个恶谥“灵”。其人在历史上的名声恐怕只有夏桀与商纣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就是这么个看起来十恶不赦的暴君却也有他的好处,比如说他有容人之雅量。

  • 楚灵王不过是偏爱身材苗条的臣子,结果后人叙述不详细,造成以讹传讹,说他好

    历史人物编辑:元历史标签:楚灵王

    我们都知道,古文是极其精炼的,对文章遣词造句无不考究,寥寥数语就告诉了我们一个高深莫测的含义。但随着时间的迁移,往往简短的一个历史典故,其历史形象和原义,在历史的长河里,往往会引申出或变化成别的含义。比如“楚王好细腰”这个典故最早出自《墨子·兼爱中》: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

  • 只有现代人才减肥?其实在楚灵王时期,就连男人也在“跟风”

    历史人物编辑:余小斌标签:楚灵王

    生命不息、运动不止!在当今这个普遍爱好健身和减肥的时代,运动也成了时尚的标志之一。虽然大多数人对于运动和减肥都抱着支持的态度,但是真要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却是极其考验人的意志的。毕竟,爱好吃喝享乐是绝大多数人的本能,逃避流汗和运动才是常态。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减肥在中国可谓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活动。

  • 楚康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海叔说春秋标签:楚康王

    楚康王是楚庄王的孙子,也是楚共王的嫡长子。在楚共王而后,楚国整体的发展是呈现有衰落之势的,朝廷中的贵族们对国家的发展有着自己的议论。楚康王即位后,就曾因为担心“国人谓不谷主社稷而不出师,死不从礼”,而派遣大兵供攻打郑国。楚康王刚刚即位的时候,吴国人就曾发动攻打楚国的战争,而且楚国人的公子宜谷还被俘虏

  • 楚共王三子争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历史人物编辑:云夕客标签:楚共王

    楚共王没有嫡出的儿子,五个儿子都是庶出。王位的继承人无法遵循立嫡的原则,只有在五个庶子中产生。楚共王想借助神灵的指示来选出楚王的人选,命人将象征王权的玉璧藏于祖庙之中,令五子按长幼之序进入跪拜,看谁能跪在玉璧之上。最先进来的是老大公子招,跪拜时膝盖正好在玉璧之上;其次是老二公子围,胳膊肘在玉璧之上;

  • 楚共王面临的第一次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海叔说春秋标签:楚共王

    任何时代都会选择少数的君王,作为这个时代的象征。至于其他君王,则往往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只有在探寻历史踪迹的时候,才会发现那些被淹没掉的君王的蛛丝马迹。比如,楚国的楚庄王,其光辉就掩盖了前后几代君王,即便其祖父楚成王,也无法与之相比。今天我们要讲的,正是一位被楚庄王光芒掩盖的君王。他是楚庄王的儿子,

  • 如果楚国一直都是楚穆王坐镇,会发展的多可怕?

    历史人物编辑:为你倾尽天下标签:楚穆王

    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人通过烽火台传递军情这段历史的主要脉络是晋楚争霸,其中晋地处中原腹地,在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土地十分富庶,适合人类居住和农耕,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成为了天下最富饶和人文沉淀最丰厚的地区,天下财富和人才基本都出自中原地区,而中原地区的最强者晋国也凭借这一优势成为了当仁不让的霸者。南方的楚国

  • 「春秋故事」一代雄主楚穆王-杀父继位,谋求楚国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民间故事会标签:楚穆王

    楚成王四十六年,太子商臣发动政变,逼得自己的父亲楚成王自缢而亡,太子商臣继位,是为楚穆王。楚穆王在位后,继续奉行父亲楚成王的战略,即北上和晋国争霸。此时晋国因为崤之战与秦国结仇,于是楚穆王和秦穆公这两位谥号都是“穆”的国君开始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对手晋国。但是秦穆公是真的恨晋国,因为有秦军将士的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