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资治通鉴》:面对挑唆怎么办?魏文侯的策略令人拍案惊奇!

《资治通鉴》:面对挑唆怎么办?魏文侯的策略令人拍案惊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南国一张 访问量:970 更新时间:2023/12/7 18:02:10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小时看《新白娘子传奇》对这两句话印象十分深刻。这两句话出自《孟子》:孟子见魏惠王,魏惠王开门见山就说我这个人嘛,既喜欢钱财有很好色,先生看还有救吗?孔孟学说在战国时期很不受待见,又怕落下轻慢贤士的罪名,以此来委婉拒绝,魏惠王也算是磊落之人啊。

魏惠王是三晋之一魏国的君三代,继位时国力强盛——魏国是当时的中原霸主,从小过惯了了富贵悠闲的生活,类似于后代的汉武帝、唐明皇、乾隆。魏惠王的享乐生活是建立在祖宗的多年奋斗基础上,他的爷爷魏文侯礼贤下士,善于用人,诚实守信,勤于国政,为魏国的百年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韩国、赵国看对方总觉得多余、不顺眼,都想把对方干掉,自己做老大。魏国居于韩、赵之间,双方都积极地拉拢,希望魏国能帮助自己。魏文侯雄才大略,极有远见,认为如果韩、赵、魏三家联合,那么东方齐国、南方楚国、西方秦国都不是对手,就无惧于天下;若是互相内斗,相互消耗,虎视眈眈的几个强邻必将来犯,三晋后患无穷。韩赵魏三家,合则称霸天下,散则沦为鱼肉!

韩国和赵国闹起了矛盾,韩国准备向赵国开战。看上面地图,韩国和赵国不搭界,想要进攻赵国,必须经过魏国,如果魏国反对,战争是打不起来的;反过来说,如果魏国帮助自己,修理赵国就不是难事了。说句题外话,战国七雄中,绝大部分时间里,韩国实力最弱,大家了解的不多,韩国凭什么向赵国开战?韩国处于黄河中游,有当时列国中最大的耕地面积和铁矿!韩国就派人游说魏文侯,希望魏国帮自己,魏文侯说:“魏国和赵国是兄弟之国,让我帮助你们攻打兄弟,实在恕难从命。”韩国使者悻悻地走了。

不久后,赵国就听说了这件事。赵国可不是好惹的,想当初连智伯都敢硬怼《资治通鉴》每日一读:智伯瑶水淹赵襄子,聪明反被聪明误!,韩国算什么东西?于是也派人游说魏文侯,既然他不帮韩国,那肯定就会帮自己。赵国失算了,魏文侯说了同样的话:“魏国和韩国同样是兄弟之邦,我怎能和你们一起去攻打兄弟呢?”赵使也吃了一鼻子灰。

由于魏文侯的不参与,韩国和赵国没能打起来。之后两国听到魏文侯的言辞,不禁大为敬佩,十分感动,都向魏国朝觐,心甘情愿的认魏国当大哥。

回过头来,我们分析一下:魏国当时居于列国中央,两头大中间小,手上的牌并不算好(居于中央,容易引起四邻侵袭;两头大中间小,容易被韩赵联手从中掐断!)。以当时情势,无论帮哪一家,都不妥:万一联军打败了,后果不堪设想;就算打胜了,形势会更糟!三晋本一家,有着悠久的合作历史,魏文侯深知,合则有百利无一害,随意插手瞎帮忙,无疑自掘坟墓。

事实证明,魏文侯这一步走对了,不仅折服了韩赵两国,而且利用和平态势,通过李悝变法,迅速成为战国初期最强的霸主。

标签: 魏文侯

更多文章

  • 魏国在魏文侯时期有多强,竟然可以雄霸中原百年之久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魏文侯

    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东边和齐国相邻、西南和韩国相邻、南面和楚国接壤、北面又有赵国相邻、西面就是秦国。在当时魏国处于四战之地,但是就这种忧患的环境竟然让魏国还成了雄霸中原的霸主,并且持续百年之久。我们看看魏国是如何崛起的,又是如何衰落的。魏国起源于三家分晋,当时韩魏赵三家并称三晋。三晋起初关系密切魏国

  • 李牧是赵国唯一的希望?如果赵王迁重用李牧,秦国还能灭了赵国么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赵王迁

    李牧如果没有被赵王杀害,那么秦国也能够灭掉赵国,只是过程更加艰辛罢了。其实从白起坑杀40万赵国降卒开始,赵国就已经无力和秦国相抗衡了。就算后来在魏无忌的帮助下,赵国苟延残喘了下来,却已经失去了争霸天下的实力。自保尚且实力不足,更何况他们还连续出了两个昏庸无能的君主赵悼襄王和赵王迁。人家秦国是奋六世之

  • 都要国破家亡了,赵王迁为什么还要杀死李牧?答案就在《史记》中

    历史人物编辑:孙聪标签:赵王迁

    自战国中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赵国用先进的骑兵代替了落后的车兵,赵国的军事实力格外强壮,除了秦国无人可挡。赵国不仅有一支具有很高战斗力的部队,还涌现出一些名将李牧,活跃于赵幽缪王时代,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也是赵国继廉颇以来最优秀的将军。他对骑兵的巧用在四大名将里独树一帜,可以说是用兵如神。赵国,在经

  • 赵悼襄王要召某娼女进宫,李牧劝阻无果,十几年后,赵国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史话笑侃标签:赵悼襄王

    赵悼襄王要把一个娼妓弄进宫里,大将李牧直谏:“大王不可啊,这么个来路不正的女人,会污染王室血液,严重者会害得国家倾覆,您忘了她已经祸害过一个赵氏大宗族了吗?”可惜美色当前,这些话赵悼襄王根本没听进去一个字,他道:“国家是否混乱,在于寡人,和女人有何干系?”十几年后,李牧被杀,赵国灭亡,原因正出在这个

  • 长平之战的起因,求胜心切的赵孝成王,终究是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历史人物编辑:付如艳标签:赵孝成王

    长平之战的起因,求胜心切的赵孝成王,终究是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在长平之战中,廉颇负责的是赵国上半场的主将,是其率领赵国儿郎开赴上党与秦军展开对决的,并且成功地将秦军给拦在了丹河以西。在这里形成了秦赵之间对垒的局势,战事也是在这里陷入了胶着,然而正在秦赵之间的攻守之势已经大面积展开之后,等待了许久时间的

  • 《皓镧传》公子蛟查无此人,历史上的赵孝成王儿子是赵偃

    历史人物编辑:娜乐趣生活标签:赵孝成王

    《皓镧传》公子蛟一出场就挺招人恨,为了权利抛弃皓镧,转而迎娶岫玉。经过查证,历史上的赵王只有一个儿子,并非公子蛟,所以,公子蛟很有可能是电视剧虚构人物。《皓镧传》公子蛟父亲是赵国国君赵丹,母亲是王后厉夫人,他虽然出生就是皇族,但赵丹儿子并不只有他一位,所以赵王之位最后由谁继承还是个未知数。公子蛟原本

  • 秦赵长平之战:赵孝成王亲自为赵国兵卒挖的深坑

    历史人物编辑:徐慧说历史标签:赵孝成王

    导读:古代战争的胜负,因天时地利人和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同等的条件下,战争的决策者的能力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了,往往能决定几十万人的生死。先来看看长平之战的起因?这场战事发生在公元前260年前后,事件的主要原因就是上党郡的归属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也可以说是韩国的上党郡太守冯亭借刀杀人,也可以说是冯亭

  • 《大秦赋》之赵孝成王:赵国最后的“倔强”,被一场美梦彻底击碎

    历史人物编辑:神通天下标签:赵孝成王

    近日,大型历史剧《大秦赋》上线,剧中服装、道具十分精致,再加上演员的演技在线,可以说每一帧都是一幅历史画卷。然而,这里面有个人物不得不提,因为此人是秦国统一六国必须击败的敌人,他就是赵国国君——赵丹(赵孝成王)。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结束,赵国惨败,40万赵国将士被秦军坑杀,惨不忍睹。消息传出后,

  • 战国末期,长平之战赵国名将如云,为何赵孝成王唯独选择赵括?

    历史人物编辑:爱屋标签:赵孝成王

    在秦昭襄王时期,秦昭襄王任用范雎为丞相,并认同范雎“远交近攻”的政治策略。而这一政治策略的兵锋也直逼距离秦国较近的韩赵魏三国,对于较远的齐国与楚国暂时置之不顾。事实上范雎的这一策略也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仅巩固了秦国攻占的领土,还数次破坏了东方各诸侯国之间的“合纵连横”,为秦王政开启灭国大战提供了

  • 赵奢死后3年,赵括损兵45万,赵孝成王:赵奢若在,赵国何至于此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天地标签:赵孝成王

    公元前260年,秦将王齕与赵括对峙于长平,互相攻伐已有月余。在秦国秘密换将后,白起示敌以弱,诱使赵括轻敌突进,进而俘杀45万赵军。一时间,赵国从硬撼秦国的军事强国,沦为哀鸿遍野的妇孺小国。然而,在赵孝成王赵丹启用赵括前,赵奢就已看清他的实力。在说到赵括时,赵奢全然不顾父亲的身份,毫不掩饰的叹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