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伯一再坑害侄儿项羽,却数次救助刘邦,那么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项伯一再坑害侄儿项羽,却数次救助刘邦,那么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蒋雅各 访问量:3339 更新时间:2024/1/26 12:58:01

项伯是项燕的儿子,是项梁的弟弟,他们兄弟二人都是项羽的叔父。项羽从小父母双亡,基本上是跟着项梁长大的。

至于项羽的父母是谁?怎么死的?基本上是没有多少相关资料记录的。不过,从项羽长大后的作为以及他的英勇,军事才能上来看,他的父亲很有可能也是战死在沙场之上的。

他们一家都是将军,战死疆场就是将军的命!同时,也是他们的荣耀。

项梁带领项羽的时候,是有教授他知识的,只不过项羽觉得没有意思,让项梁传授给他兵法。

在他看来带领千军万马打仗,那才叫威风!

即便是兵法项羽也没有学到多少,但是,他就是一个天生的将军,在项梁战死之后,他一举成名了。

他的名气甚至盖过了他所有的先祖。

尤其是他打了巨鹿之战,让他成为当时天下最知名的将军。所有的诸侯王在见他的时候,都是不敢直视他的。

可见,这些人对项羽的畏惧。

但是,在所有人当中,有一个人对项羽不但不怕,反而多次“出卖”他,帮助他的敌人逃跑,项羽对他竟然不敢说一个“不”字,这个人就是项伯。

说到项伯,很多项羽的粉丝就对项伯咬牙切齿,这就是典型的叛徒,吃里爬外的东西,若是没有他的话,刘邦恐怕早就被项羽杀了吧。

那么,项伯为何要数次救刘邦,坑害自己的侄子呢?

其实项伯救刘邦也是因为意外,我们来看一下他是如何救刘邦的,就说最为典型的鸿门宴前后吧。

刘邦先占领了关中,还派兵驻守关中,不让任何人靠近这里,刘邦的意思就是想要自己当关中王了。

可是,项羽要报仇呀,他必须要进关中把秦始皇的子孙给杀了,他要为自己的先祖报仇,毕竟项燕是死在了秦国人的手里,项梁也死在了秦国人的手里,搞不好他的父亲,也是死在秦国人的手里。

他起义的目的,不是当什么皇帝,而是报仇雪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个时候刘邦说不让他进,项羽当然是要杀了刘邦了,而且他还开了紧急会议,能参加会议的当然都是高层了。

其中,就有项伯。

项羽是晚上开的军事会议,计划早上去把刘邦给灭了。当时刘邦拥兵十万号称四十万,项羽拥兵四十万,号称一百万。

很显然这个战役一经打响,刘邦很大可能是死无全尸的。

那么,项伯为何要救刘邦呢?

说白了项伯不是去救刘邦的,他根本就不认识刘邦。他是去救张良的,原因是早年的时候,他杀过人张良救过他的命。

这个时候他得知侄子要杀刘邦了,刘邦阵营里的人都要当炮灰了,很显然若是不告诉张良,张良也死定了。

项伯觉得自己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不救张良心里过意不去。所以,他就连夜赶到了刘邦的阵营把消息告诉了张良。

张良跟刘邦的关系更铁,是张良把这个消息告诉刘邦的。因此,刘邦才逃过一劫,所以,这一次救刘邦的人是张良。

当然了项伯等于是间接的救刘邦的。

刘邦知道项羽要灭自己之后,做了三件事:

1、把项伯叫进屋喝酒

2、给项伯结成亲家

3、让项伯告诉项羽,他没有不让项羽进关中,都是误会,而且明天一早刘邦就会亲自到项羽这里来道歉。

项伯就把消息带给了项羽,项羽并没有追究项伯泄露军事机密的责任,反倒是接受刘邦的道歉。

所以说错不仅仅在项伯,也在项羽!

若是项羽知道有人泄露军事机密,按照法规把项伯给斩了,还是继续灭掉刘邦。刘邦也活不了了。

总之,项羽没有追究责任,这就是大错特错!

到了第二天鸿门宴上,刘邦见到了项羽,项羽消气了。本来在这一次宴会之前,项羽和范增商量还是要杀刘邦的。

但是,刘邦来了,项羽不想杀了,想杀刘邦的只有范增。

项伯也不想杀刘邦,因为他和刘邦有亲戚关系了,这个局也是他促成的。若是刘邦被杀,显得他这个人不仗义。

因此,这个宴会上的较量,就是项伯和范增之间的较量了。一个是想杀,一个是不让杀。

范增让项庄舞剑趁机杀了刘邦,但是项伯也有剑,他就如同刘邦的羽翼一样,护卫着刘邦的安全。

因此,鸿门宴上刘邦也没有被杀。

这一次刘邦死里逃生了,以后,项羽也就没有单独见刘邦杀刘邦的可能了。当然了之后项伯也有几次救过刘邦和刘邦的家人。

这个看来似乎项伯更像是刘邦安插在项羽身边的一个卧底。

那么,刘邦成了皇帝之后,他是如何对待项伯的呢?

1、赐项伯极其跟随他的项家人姓刘

要知道能够被皇帝赐姓的,这都是莫大的荣幸呀。刘姓当时就是国姓,是很有面子的

2、封侯

项伯和刘邦手下里的功臣一样,都是被封侯了的。尽管说他是刘邦的敌人,但是,胜过刘邦的亲人呀。

3、赦免项家的所有罪过,并且是永不追究,这就是为了表达刘邦的大度。

总之,项伯就是有意无意间,帮助刘邦称帝了,坑死了自己的侄子。要说项伯是真心坑自己的侄子吗?

根本不可能,不会傻到这个地步。只不过他没有想到,小小的刘邦,竟然能够靠着自己逆袭,只能说项伯大意了。

标签: 项伯

更多文章

  • 项羽自刎乌江之后,长期“胳膊肘外拐”的叔父项伯,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香茗史馆标签:项伯

    在“楚汉争霸”时期,项伯可以说完全就是个反面典型,他虽为项氏宗族,深受项梁和项羽的信任,然而在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却多次“胳膊肘往外拐”,甚至不少人将项羽的败亡怪罪于项伯。那么,项羽被消灭后,项伯的最终结局又是如何呢?胳膊肘往外拐的项伯,曾挽救刘邦和刘太公性命 项伯本名项缠,出身楚国贵族项氏

  • 鸿门宴上背叛项羽的项伯,最后下场如何?是否成了刘邦亲家?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项伯

    《鸿门宴》这个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可以说,这场宴会的结果对后来的楚汉相争以及项羽败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时范增早已认识到了刘邦的危害性,并亲自安排了对刘邦的刺杀。而项羽也因为刘邦抢先一步入关,对他恨之入骨,打算杀了他泄愤。如果故事都按照范增等人设计的剧本走,那就不会有项羽垓下自杀的惨剧。可惜,

  • 是不是帮错人了?项伯是项羽叔父,为何三番五次帮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史事如烟标签:项伯

    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在项羽成为西楚霸王的道路上,这一位叔父一直是他身边强有力的追随者和协助者。但是作为项羽的叔父,项伯却曾经三番五次地帮助过项羽最大的对手刘邦,甚至在刘邦登上皇位之后,与项羽关系十分亲近的项伯还依旧安享太平。项伯的身份地位允许项伯投机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在几个比较特殊的情况下,项伯

  • 项梁项伯兄弟俩为什么助刘邦得到了天下,却不帮自己的侄子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项伯

    项梁和项伯都曾经帮助过刘邦,但是出发点不是协助刘邦夺取天下,因此说项梁和项伯吃里扒外其实是个天大的误会,到底怎么回事呢?刘邦在沛县起义,算是农民起义军中的一部分,实力非常的弱小。即使这样,队伍里面也有人叛变。谁呢?雍齿。雍齿是沛县的世族大家,因此看不起刘邦这个小亭长。刘邦率军攻下丰邑后派雍齿来守卫。

  • 项羽的叔父项伯,先后4次救下刘邦性命,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耿金涛标签:项伯

    刘邦能够打败项羽、建立汉朝,项羽的叔父项伯是功不可没。要不是项伯,那刘邦早就被项羽杀害,也不会有后来的汉朝,更不会有后来的汉高祖。而项羽也不会想到,自己的亲叔叔竟然会站在敌人那边,多次去帮助自己的敌人。不然的话项羽早就可以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中,自己也不会兵败亥下,乌江自刎。在历史上,项伯先后4次站在项

  • 始料未及,项羽被亲人出卖,项伯为何与刘邦联手给项羽下套?

    历史人物编辑:耿金涛标签:项伯

    项羽士兵40万号称百万,沛公士兵10万号称20万,力量不能相抵。项羽叔叔左尹项伯平时与张良关系较好,晚上急忙来见张良,告诉他所有的真相,劝他一起离开,不要白白死去。张良说:“我不能说,我派韩王菲公来,所以张良和项伯可以看到裴公、裴公和项伯约结婚,我进了门,秋不敢等个人账户登记,没收国债,将军”。所以

  • 项王欲杀了太公让汉王投降,汉王不听从,项伯来劝说

    历史人物编辑:诸葛侃史标签:项伯

    公元前203年,项王带领着自己的军队攻打瀚文所在的都城,但是汉王在他手下的帮助一下安全的逃走了,他独自一人和另外一位大臣逃到韩信的军营,他们一路渡过黄河,风餐露宿,终于到了这里。剩下的将领们发现连皇帝都跑了,自己留在这有什么用,也就陆陆续续的带着一些财宝,从安营扎寨的地方逃走了,也一同去追随汉王。当

  • 如果项羽抛弃妇人之仁,将叔父项伯杀死,历史会不会重写?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缘人标签:项伯

    如果项羽抛弃妇人之仁,将叔父项伯杀死,历史会不会重写?两千多年前,两个在乌江岸边争得死去活来的男人,一位活成了有争议的帝王,一个活成了英勇就义的战神,不说他们是谁,大家也猜到了他们就是刘邦和项羽。刘邦做了大汉开国皇帝,但是他抛妻弃子、背叛兄弟,以非常手段登上皇位,让人所不齿。而项羽自刎乌江,与虞姬的

  • “人生污点莫须有,功劳项羽很清楚”,项伯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项伯

    “人生污点莫须有,功劳项羽很清楚”,项伯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项伯这个人。在笔者看来,项伯实在是一个愚蠢的家伙,他的种种行径为刘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认为他是刘邦安排在项羽军中的卧底。可实际上,他只是一个愚昧无知的蠢人罢了。项羽有两个叔父,一个是项梁,一个

  • 项羽身边最大的间谍,其实并不是项伯,而是默默无闻的他

    历史人物编辑:老蔡搞笑集标签:项伯

    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人说是实力。这个回答是对的。那除了实力以外呢?我认为是孙武所说的:知彼知己。要想了解自己,这个只要主帅头脑清醒,勤于军务,一般来说,问题不是很大。但是想要了解敌人就难了,而针对这种难事,人们一般采取的解决方法,就是派间谍。楚汉相争的时候,也不例外。刘邦手下有一个叫曹无伤的人,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