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羽自刎乌江之后,长期“胳膊肘外拐”的叔父项伯,最终结局如何

项羽自刎乌江之后,长期“胳膊肘外拐”的叔父项伯,最终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香茗史馆 访问量:2809 更新时间:2024/1/26 13:09:13

在“楚汉争霸”时期,项伯可以说完全就是个反面典型,他虽为项氏宗族,深受项梁项羽的信任,然而在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却多次“胳膊肘往外拐”,甚至不少人将项羽的败亡怪罪于项伯。那么,项羽被消灭后,项伯的最终结局又是如何呢?

胳膊肘往外拐的项伯,曾挽救刘邦和刘太公性命

项伯本名项缠,出身楚国贵族项氏,史料虽未记载其具体出身,但应与项梁和项羽血脉关系较近,为项梁的堂兄弟和项羽的叔父。项梁于秦末起兵后,项伯前往追随,后项梁拥立楚国宗族熊心为王,项伯被楚怀王任命为左尹。

汉元年(前207年)十一月,“巨鹿之战”后,项羽率领诸侯联军西进至函谷关,却发现先行入关的刘邦竟然派兵驻守,并拒绝自己入关,项羽一怒之下派兵破关而入。之后,刘邦麾下左司马曹无伤又向项羽透露,说刘邦有割据关中称王之心,顿时令项羽大怒,当即便表示要出兵攻灭刘邦。

项伯当年因杀人被追捕,于下邳被张良所救,于是便连夜跑到刘邦军中,将消息告诉了张良,张良则将消息告知了刘邦。刘邦判断形势后,果断选择了向项羽低头道歉,表示并无背叛项羽之意,成功化解了危机。

“鸿门宴”时,虽然项羽对刘邦已经没有了杀意,但看出刘邦志向远大的亚父范增,却一心想要置刘邦于死地,在数次向项羽示意没有获得准许后,范增找来项庄,借着舞剑助兴的借口,想要趁机刺杀刘邦。

当时的刘邦不知项庄是否受命于项羽,虽然形势危急却也不敢轻易离席,担心因此触怒项羽。又是项伯在危急时刻出手,同样起身舞剑,始终挡在刘邦面前,帮助其化解了性命之危,给张良思考对策争取了时间。

时间来到汉四年(203年),韩信开辟北方战场后又攻陷齐地,项羽派项佗、龙且率兵救齐,结果于“潍河之战”惨败。之后,刘邦封韩信为齐王,韩信则派灌婴南下攻楚,梁地的彭越也趁机攻击楚军后方的砀郡,导致前线楚军与楚地联系彻底被切断,而项羽自己则被刘邦死死牵制在了广武。

为了摆脱困境,项羽多次向刘邦挑战,但刘邦却凭借广武涧的防御工事坚守不出,项羽一怒之下便以身陷楚营的刘太公性命相要挟,希望刘邦与自己决战,但仍被刘邦所拒。项羽眼见刘邦如此绝情,一怒之下便要真的处死刘太公,项伯却以“杀刘太公没有任何作用”为由,救下了刘太公的性命。

除了救刘邦和刘太公之外,英布被刘邦派随何策反后,被项羽派项声、龙且击败,之后项羽派项伯前往九江收编军队,项伯则诛杀了英布的妻子和孩子,结果导致英布彻底倒向了刘邦。

当然,项伯之所以救刘邦和刘太公,也并非完全是吃里扒外,例如鸿门宴,项羽其实并没有完全把握击溃刘邦的十万大军,刘邦逃出生天实际上是双方妥协的结果。又如救刘太公,在刘邦宁愿舍弃父亲也拒不出兵的情况下,杀之不仅毫无用处,只能是徒增杀戮。

项羽自刎于乌江之后,项伯的最终结局如何?

汉五年(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突围至乌江后自刎而死。项羽死后,项伯、项佗等项氏宗族将领投降刘邦,由于项羽已死,刘邦为了安定人心,不仅赦免了项氏族人,而且对项伯、项佗、项襄等全部封侯。

刘邦虽然没有处罚项氏族人,但却将其全部赐予刘姓,而不许他们再使用项姓,也就是说西汉立国后,项伯已经改名为刘缠。

汉六年(前201年)正月,刘邦第三次封赏功臣,项伯与张良、萧何、樊哙、周勃等十三位开国功臣被确立爵位和封邑,项伯正式被册封为射阳侯,但具体食邑数量失考。

刘邦虽然赦免了项氏族人,也对项伯等人予以封侯,但双方毕竟曾是敌人,因此不可能对他们予以全面信任。因此,项伯归汉之后虽然生活无忧,但却无法参与朝政。

西汉时期的项伯(刘缠),虽然没有了任何权力,但项伯对此也没有什么追求,凭借着列侯的封号和食邑,生活倒也悠闲,最终于汉惠帝三年(前192年)去世,倒也算是善终。不过,由于他的儿子刘睢犯罪,没能承袭爵位,射阳侯国被废。

标签: 项伯

更多文章

  • 鸿门宴上背叛项羽的项伯,最后下场如何?是否成了刘邦亲家?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项伯

    《鸿门宴》这个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可以说,这场宴会的结果对后来的楚汉相争以及项羽败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时范增早已认识到了刘邦的危害性,并亲自安排了对刘邦的刺杀。而项羽也因为刘邦抢先一步入关,对他恨之入骨,打算杀了他泄愤。如果故事都按照范增等人设计的剧本走,那就不会有项羽垓下自杀的惨剧。可惜,

  • 是不是帮错人了?项伯是项羽叔父,为何三番五次帮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史事如烟标签:项伯

    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在项羽成为西楚霸王的道路上,这一位叔父一直是他身边强有力的追随者和协助者。但是作为项羽的叔父,项伯却曾经三番五次地帮助过项羽最大的对手刘邦,甚至在刘邦登上皇位之后,与项羽关系十分亲近的项伯还依旧安享太平。项伯的身份地位允许项伯投机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在几个比较特殊的情况下,项伯

  • 项梁项伯兄弟俩为什么助刘邦得到了天下,却不帮自己的侄子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项伯

    项梁和项伯都曾经帮助过刘邦,但是出发点不是协助刘邦夺取天下,因此说项梁和项伯吃里扒外其实是个天大的误会,到底怎么回事呢?刘邦在沛县起义,算是农民起义军中的一部分,实力非常的弱小。即使这样,队伍里面也有人叛变。谁呢?雍齿。雍齿是沛县的世族大家,因此看不起刘邦这个小亭长。刘邦率军攻下丰邑后派雍齿来守卫。

  • 项羽的叔父项伯,先后4次救下刘邦性命,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耿金涛标签:项伯

    刘邦能够打败项羽、建立汉朝,项羽的叔父项伯是功不可没。要不是项伯,那刘邦早就被项羽杀害,也不会有后来的汉朝,更不会有后来的汉高祖。而项羽也不会想到,自己的亲叔叔竟然会站在敌人那边,多次去帮助自己的敌人。不然的话项羽早就可以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中,自己也不会兵败亥下,乌江自刎。在历史上,项伯先后4次站在项

  • 始料未及,项羽被亲人出卖,项伯为何与刘邦联手给项羽下套?

    历史人物编辑:耿金涛标签:项伯

    项羽士兵40万号称百万,沛公士兵10万号称20万,力量不能相抵。项羽叔叔左尹项伯平时与张良关系较好,晚上急忙来见张良,告诉他所有的真相,劝他一起离开,不要白白死去。张良说:“我不能说,我派韩王菲公来,所以张良和项伯可以看到裴公、裴公和项伯约结婚,我进了门,秋不敢等个人账户登记,没收国债,将军”。所以

  • 项王欲杀了太公让汉王投降,汉王不听从,项伯来劝说

    历史人物编辑:诸葛侃史标签:项伯

    公元前203年,项王带领着自己的军队攻打瀚文所在的都城,但是汉王在他手下的帮助一下安全的逃走了,他独自一人和另外一位大臣逃到韩信的军营,他们一路渡过黄河,风餐露宿,终于到了这里。剩下的将领们发现连皇帝都跑了,自己留在这有什么用,也就陆陆续续的带着一些财宝,从安营扎寨的地方逃走了,也一同去追随汉王。当

  • 如果项羽抛弃妇人之仁,将叔父项伯杀死,历史会不会重写?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缘人标签:项伯

    如果项羽抛弃妇人之仁,将叔父项伯杀死,历史会不会重写?两千多年前,两个在乌江岸边争得死去活来的男人,一位活成了有争议的帝王,一个活成了英勇就义的战神,不说他们是谁,大家也猜到了他们就是刘邦和项羽。刘邦做了大汉开国皇帝,但是他抛妻弃子、背叛兄弟,以非常手段登上皇位,让人所不齿。而项羽自刎乌江,与虞姬的

  • “人生污点莫须有,功劳项羽很清楚”,项伯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项伯

    “人生污点莫须有,功劳项羽很清楚”,项伯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项伯这个人。在笔者看来,项伯实在是一个愚蠢的家伙,他的种种行径为刘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认为他是刘邦安排在项羽军中的卧底。可实际上,他只是一个愚昧无知的蠢人罢了。项羽有两个叔父,一个是项梁,一个

  • 项羽身边最大的间谍,其实并不是项伯,而是默默无闻的他

    历史人物编辑:老蔡搞笑集标签:项伯

    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人说是实力。这个回答是对的。那除了实力以外呢?我认为是孙武所说的:知彼知己。要想了解自己,这个只要主帅头脑清醒,勤于军务,一般来说,问题不是很大。但是想要了解敌人就难了,而针对这种难事,人们一般采取的解决方法,就是派间谍。楚汉相争的时候,也不例外。刘邦手下有一个叫曹无伤的人,跟

  • 鸿门宴上保护刘邦的项伯,在侄子项羽死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项伯

    楚汉之争最后以刘邦大获全胜为结局,本来凭借项羽的兵力和能力战胜刘邦是易如反掌的事,但无奈最后却落得个乌江自刎的结局,而这一切与项伯脱不了干系。项伯还是项羽的亲叔父,按这关系来说,项伯怎么会这么糊涂,身在楚营心却向着汉中,帮着刘邦最后害死了自己的亲侄子呢?在亲侄子项羽死后投靠刘邦,还被刘邦封为射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