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同样“吃里扒外”帮刘邦,为何项伯得以善终,而丁公却被处死?

同样“吃里扒外”帮刘邦,为何项伯得以善终,而丁公却被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吴秀红 访问量:254 更新时间:2023/12/17 5:38:50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以后,刘邦项羽奉怀王之命战秦国,这个时候他们是盟友。秦国灭亡以后,他们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从曾经的盟友演变成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项羽入关以后准备第二天用军事手段解决刘邦,却被糊涂虫项伯泄露了军事机密,使得刘邦得以脱身。

彭城之战刘邦惨败以后,带着十几个随从逃跑,项羽派丁公追击刘邦,丁公追上刘邦以后,却将他们放走。刘邦登基称帝以后,封项伯为侯,并赐刘姓,却将昔日的救命恩人丁公处死,这是为何呢?

(一)项伯为什么要背叛侄儿项羽?

项伯是项羽最小的叔父,因拥立楚怀王有功,授楚国左丞相。刘邦进入关中以后,派重兵把守函谷关,阻止项羽进入关中。项羽打败秦军主力以后,引兵西进取关中,却在函谷关受阻,项羽大怒破关而入,并驻扎在鸿门。不久刘邦手下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告诉项羽:刘邦想做关中王,他任命秦朝投降的子婴为丞相,把关中的金银珠宝占为己有。

项羽听后越发的气愤,决定第二天讨伐刘邦,这个时候项羽手上有40万军队,而刘邦只有10万,自然是刘弱项强。项伯知道后快马加鞭连夜通知张良逃命,项伯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在秦帝国统治时期,项伯犯下死罪,是张良救了他,项伯夜见张良并不是有意背叛项羽,而是为了报答张良的救命之恩。

张良知道项羽第二天的军事行动以后,告诉了刘邦,刘邦随即忽悠项伯,表示自己对项羽绝无二心,并提出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项伯听后大喜,相信了刘邦,临走前告诉刘邦让他务必第二天亲自向项羽赔礼道歉。项伯回到项营以后替刘邦说情,项羽取消了第二天的军事行动。

第二天刘邦一早来到鸿门见项羽,用忽悠项伯的那套,继续忽悠项羽,项羽也相信了,并设宴款待刘邦。在宴席上,虽然项羽糊涂,但是他手下的谋士范增可把刘邦的狼子野心看得清清楚楚。于是他便叫项庄以舞剑为名刺杀刘邦,项伯看出项庄舞剑的目的,于是拔剑而起,与项庄一起舞剑,并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刘邦。在这种情况下,刘邦借口上厕所,逃出了项营。

按照怀王之约,刘邦应为关中王,但是项羽却依仗着自己大权在握,将刘邦徙封为汉王。刘邦被封为汉王以后,张良便向他告别,他要去辅佐韩王成,张良临走时刘邦为表感谢,赠送他金百镒,珠二斗,然后再送了一份厚礼感谢项伯鸿门救命之恩。

没想到张良把刘邦送给自己的礼物全部转手送给了项伯,请托项伯游说项羽将汉中郡划给刘邦。在项伯的劝说下,项羽将整个汉中郡划给了刘邦。后来刘邦能够还定三秦,收复关中,汉中成为了跳板,没有汉中,就没有未来的大汉天子,可见项伯有多吃里扒外。

刘邦登基称帝以后,下令赦免项氏一族,并赐刘姓,因项伯曾经护驾有功,被封为射阳侯。

(二)丁公为什么要背叛项羽?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刘邦不满项羽徙封自己为汉王,率领五国联军攻占了西楚国都彭城,此次的项羽在齐地平叛,听闻彭城失守后率领三万精兵回援,将汉军打得溃不成军。据史书记载,汉军纷纷跳河而逃,死亡人数多达十几万。刘邦往南败退,楚军乘胜追击,双方在睢水一带又打了一仗,汉军为了逃命跳入睢水,又死亡十几万人。

随后,刘邦军队被项羽层层包围,眼看刘邦没戏了,就在此时,突然挂起来了沙尘暴,而且还是迎着楚军吹打,所以说刘邦一直很幸运,在紧要关头有人替他出谋划策,连生死关头老天爷都护着他。

刘邦趁着楚军被沙尘暴吹打,开始散乱之时,趁机带着几十个人突围逃跑,项羽派手下大将丁公追击刘邦。刘邦在逃亡途中遇到自己的一双儿女,并带着他们赶路,刘邦为了让马车跑得快点,先后几次将自己的儿女踹下马车,每次都是车夫夏侯婴将两个孩子抱上马车。

结果刘邦一行人还是被丁公追上了,两军短兵相接,刘邦是寡不敌众,对丁公说:“我们都是英雄好汉,非要互相残杀吗?”丁公听后心里美滋滋的,有人称他是好汉,满足了他的虚荣心,于是丁公放了刘邦一家三口。

项羽兵败以后,刘邦对项羽的部下发出追杀令,他们为了逃命几乎全部躲了起来,唯独丁公不但不躲起来还胸有成竹的跑去见刘邦,丁公为什么敢跑去见刘邦?因为他认为自己曾经救过刘邦一家三口的命,现在刘邦发达了,自己怎么着也能弄个官当当,加之刘邦追杀项羽部下,并没有对自己下必杀令。

可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刘邦见到他以后却说:“丁公对项王不忠,使得项王失去天下,斩立决。”丁公死后,刘邦还以此来警告天下臣子要忠于自己的主子,不要向丁公学习。

(三)同样是刘邦的救命恩人,为什么项伯得以善终,丁公却被杀?

刘邦杀丁公的原因是因为他不忠于自己的主子,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那项伯他怎么解释?项伯也是吃里扒外,还向刘邦透露军事机密,请封汉中郡,还解救刘邦父亲于危难之中,这难道不是不忠吗?那么刘邦为什么对待他的救命恩人区别这么大呢?

因为情况不一样,虽然两个都是刘邦的救命恩人,但是项伯比较糊涂,他为了一个“义”字泄露军事机密,后来被刘邦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而背叛项羽,加之项伯没有让刘邦难堪和为难,没有让刘邦失去尊严,给足了刘邦面子。

但是丁公不同,他在追杀刘邦的时候,把刘邦追得很狼狈,刘邦不得不把自己的儿女踹下车,让刘邦露出了原型,后来算是丁公大发慈悲放了刘邦,让刘邦丢尽了颜面。

刘邦虽然豁然大度,但是作为皇帝他还是需要有尊严。其实当刘邦下令通缉项羽的部下时,没有对丁公下诛杀令,此时丁公就应该对刘邦感恩了,他不应该跑去找刘邦讨要一官半职,自己找个地方隐居起来就可以了。

刘邦登基以后,没有对项氏一族赶尽杀绝,而是赐项氏刘姓,在封建社会跟着仇人姓,无疑是让他们背叛自己的族人。虽然很多小伙伴都认为刘邦这样做很残忍,但是不得不承认刘邦对待敌人确实很宽容。

标签: 项伯

更多文章

  • 项伯和张良有啥交情,让他不惜背叛亲侄子?原来两人都是重义游侠

    历史人物编辑:鲲鹏历史阁标签:项伯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一、项伯与张良项伯是项羽的伯父。项梁和项羽起兵会稽,项伯在下相项氏老家聚集项氏一族,响应项梁。项梁军渡江北上,到下相会集项氏一族后,项伯就一直在项梁军中协助项梁,官任楚国的国相令尹。项梁战死后,项伯成

  • 同样是吃里扒外,为何项伯得到了善终,而他却被刘邦处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项伯

    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为了获得全国最高统治权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由于项羽刚愎自用,而刘邦知人善任,项羽很多的将领都投降了刘邦,项羽死后,很多楚将也听闻刘邦的仁义,纷纷放弃抵抗前来投奔刘邦,他们大部分都得到了重用或封赏,例如英布、季布、项伯等,但也有一个例外,有个楚将曾经救过刘邦的

  • 鸿门宴中,项伯为何私放刘邦脱险,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子?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项伯

    在我国漫漫历史长河中,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一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楚汉之争的开端则是那场非常有名的宴席鸿门宴。鸿门宴是项羽杀刘邦最好的机会,也是刘邦由弱变强、项羽由强变弱的开始。其实项羽本来是要直接进攻刘邦的,之所以出现鸿门宴,是因为项伯的通风报信。那么项伯当时为什么要帮助刘邦?其一是因为项伯要报答刘

  • 鸿门宴中,项伯放走了刘邦,刘邦称帝之后,最终他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项伯

    古来成败有根由,何必遥寻广武沟。项伯帐中姻汉祖,萧何月下劝韩候。鸿门宴可以说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饭局了,这一个饭局就定下未来天下的主人。本来项羽有实力,成为天下之主的几率非常大。鸿门宴便是他谋士范增给他出的计谋,只要他杀了刘邦,就会少一个强大的对手。可他没有,一个是因为他本身的原因,而另一个,就是他军中

  • 历史中的小人物,项伯,不站在上帝视角也许你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小思思爱视界标签:项伯

    项伯,一个影响了历史进程的小人物,鸿门宴的时候,因为他偷偷告密人,让刘邦提前知道项羽的态度,最终在张良、樊哙等人的谋划下成功的脱险。但是如果你站在项伯的视角来看这场历史故事,也许就能体会在那个时代项伯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了。我们故事开始之前,先说说项羽、项伯、项梁的的关系,单单从三个人的姓氏上来看

  • 鸿门宴刘邦如何脱身?曾帮助过他的项伯,最终又是怎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聊史标签:项伯

    话说天下大势,必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经春秋战国数百年战乱洗礼,终归于秦。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楚汉争霸势如水火,最终又归于汉。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跃成为了统御天下的皇帝,这样的人生历程实在是令人神往。然就在刘邦成就伟业的过程中,却有几次差点丢了性命。其中最著名的当鸿门宴

  • “鸿门宴”中,为什么项伯要“胳膊肘往外拐”保护刘邦呢?

    历史人物编辑:曹颖标签:项伯

    一提到胳膊肘往外拐的人,估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这个项伯了,但其实说到底,他并没有想把自己的胳膊肘往外拐,他只是一个可怜的受害者!(项伯影视形象)项伯本名项缠,是项羽最小的叔叔。他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比较喜欢行侠仗义,为了朋友可以不顾一切,这个既是他的优点,同时也是他的缺点。项伯在秦朝统治时期就

  • 鸿门宴前夜,刘邦与项伯约为儿女亲家,后来兑现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圣文看生活标签:项伯

    没有,鸿门宴前刘备和项伯约为儿女亲家只是迫于形势,随便许下口头承诺,实际上一直到汉朝建立以后,这个承诺都没有人履行,也没有人提起过!刘邦一般在政治中都是将嫡出子女许配来表明重视,高后吕雉育养了两个孩子,分别是刘盈和鲁元。首先,鲁元比起刘盈年纪要稍大一些。二来,通常被动的一方会选择嫁女。所以,最大的可

  • 同样是“通敌卖主”,为何项伯能得到刘邦的敬重,丁公却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读古今书标签:项伯

    楚汉时期的西楚霸王项羽手下有两个吃里扒外的人,一个是项伯,另一个是丁公。鸿门宴之前,手握四十万大军的项羽欲伐灭刘邦,仅有十万大军的刘邦命悬一线,项伯先是劝说项羽放下杀心,后又在鸿门宴上充当和事佬,帮助两人化干戈为玉帛。刘邦为了报答他,与他结下了男女亲家。高帝四年,项羽欲杀刘邦家室吕雉、刘太公等人,项

  • 项伯是个两面三刀的家伙吗?他是项羽的叔叔,却被刘邦封为射阳侯

    历史人物编辑:吴林利说历史标签:项伯

    楚汉争斗时期的第一大反派,肯定就是项伯。这家伙两面三刀,吃两家聘礼,脚踏两只船,害死了项羽不说,自己还改姓刘,成了大汉的侯爵,不要脸到这种地步,实在是让人痛心疾首。项伯是项羽的叔叔,就算能力比不上自己的哥哥项梁,那也应该尽心尽力辅佐自己的侄儿项羽才对。可是项伯偏偏要两边押宝,一边跟着项羽打天下,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