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同样是“通敌卖主”,为何项伯能得到刘邦的敬重,丁公却被处死?

同样是“通敌卖主”,为何项伯能得到刘邦的敬重,丁公却被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读古今书 访问量:575 更新时间:2024/1/19 6:49:36

楚汉时期的西楚霸王项羽手下有两个吃里扒外的人,一个是项伯,另一个是丁公。鸿门宴之前,手握四十万大军的项羽欲伐灭刘邦,仅有十万大军的刘邦命悬一线,项伯先是劝说项羽放下杀心,后又在鸿门宴上充当和事佬,帮助两人化干戈为玉帛。刘邦为了报答他,与他结下了男女亲家。高帝四年,项羽欲杀刘邦家室吕雉刘太公等人,项伯极力向项羽陈说厉害,又劝他放下了杀心。

高帝二年爆发了彭城之战,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在彭城附近被项羽的三万精锐击溃,在战斗中,刘邦和他的亲卫侍从一度被楚军层层包围,围困刘邦的楚军将领是丁公。刘邦派人向丁公送去了一封信,上面写道:“两贤岂相厄哉”,大意是:“英雄何苦为难英雄”。丁公见信大喜,自己身为一个小小的将领竟能被一国之君如此抬举,就带领部下撤围,放了刘邦一命。

项伯对刘邦有救命之恩,丁公对刘邦有不杀之恩,这两种都是大恩大德。项羽战败身死后,刘邦对项伯厚待有加,不仅没有对项氏赶尽杀绝,还“赐”他们为刘姓,项伯被封为射阳侯,成为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丁公认为自己也对刘邦有恩,必受厚待,主动找到刘邦领赏。谁料不仅没领到赏赐,反而被刘邦处死,尸身还在军营里被游街示众。刘邦杀丁公的理由是:“作为人臣,他对自己的君主不忠,导致项王丢失天下的祸首正是丁公。”

同样是“通敌卖主”,同样都对刘邦有大恩,为何丁公与项伯受到的待遇截然不同呢?项伯是项羽的叔父,项羽死后他就是项氏和项羽残余势力的代表人,刘邦取得天下后为了拉拢人心、安抚项羽余部,必然需要厚待项伯,这是他厚待项伯的次要原因。

项伯力保刘邦的出发点

刘邦和项羽入关前,楚怀王已经立下过一个盟约:“先入关中者为王”,抢先一步入关的人是刘邦,按照盟约,诸侯们应该拥立他做秦王。项羽向关中进发时不知道这个消息,把秦国封给了向他投降的三个秦朝将领。刘邦知道项羽私自把秦国封给其他人后,就派军队驻防函谷关,不放项羽入关。一直到项羽兵临函谷关时才知道刘邦已占据关中,见刘邦的军队不肯放自己入关,不禁勃然大怒,令英布等人破关,然后带着四十余万大军行进至“戏”,与驻扎在霸上的刘邦大军对峙。

在此之前,刘邦与项羽的关系从来都不是敌人,他们都是楚怀王派往国外作战的将领,是同一个阵营的人。两人之所以走到剑拔弩张的地步,主要还是因为一些不必要的误会,项羽瓜分秦国时不知道刘邦已经占据了关中,刘邦决定驻防函谷关时也不知道“项羽不知道自己已经占据了关中”。

按照盟约,刘邦应该获得秦国,而项羽却私自把秦国封给了其他人,刘邦为了保住自己的秦国派兵驻防函谷关,不放项羽入关,项羽误以为刘邦此举是要与自己为敌,于是才准备攻打他。这件事无论怎么看,项羽还是要更理亏一点。

刘邦的生死对于项伯来说无关紧要,项羽的成败对于项伯来说才是利益攸关的事。项伯哪里是在帮刘邦,他是在帮项羽。最开始,楚怀王让宋义率领五万人去救援巨鹿,项羽在半路上杀死宋义窃夺兵权,在巨鹿将秦军击溃后,其余救援巨鹿的诸侯军队加入了项羽的队伍,项羽向关中进发时又陆陆续续有诸侯的军队加入,行进到关中时汇聚了40万人。这四十万人之中,有多少人唯项羽之名是从?连那五万楚军都未必对项羽心服口服,就更别提各怀鬼胎的诸侯们了。

刘邦也是诸侯阵营的一员,如果项羽因为一些名不正言不顺的理由杀死刘邦,其余诸侯会怎么看待项羽?难道项羽就是这样对待与自己并肩作战的有功之人吗?他们还愿意听从项羽的号令吗?

项羽入关后,他的地位十分尴尬,他只是一个窃夺了兵权的“乱臣贼子”罢了,灭秦之战已经结束,他要回国向楚怀王复命,如果运气好,楚怀王不会追究他杀死宋义的事,只会夺去暂时供他指挥的军队,如果运气不好可能会被处死。

他没有属于自己的国家,也没有属于自己的军队,却想夺取楚怀王的楚国,如果在没有获得诸侯支持的前提下贸然与楚怀王为敌,变数实在太大。所以他才没有自立为帝,而是建立一个十八路诸侯瓜分天下的新秩序,诸侯们作为既得利益者,必然会支持项羽夺取楚国。

“狡兔死,走狗烹”,彭越与英布之所以背叛刘邦,是因为担心自己成为第二个韩信。如果刘邦被项羽杀死,其余的诸侯恐怕就都要背叛项羽了。四十万联军的支持是项羽唯一的底牌,他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所以项伯力保刘邦的做法,实则是有利于项羽的明智之举。在项伯的劝说下,项羽才想清楚了这些,所以在鸿门宴上他没有杀死刘邦。

高帝四年,刘邦已经与项羽走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项羽想杀死人质吕雉和刘太公泄愤,项伯对他说:“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言外之意就是:谁成谁败还不一定,你今日敢杀死刘邦的家室,与他结下死仇,他日刘邦若打败了你,恐怕要对你的家室做出更残忍的举动。项羽当然也有后顾之忧,就放过了吕雉和刘太公,项伯这次的劝谏同样明智。

项伯与丁公不是同一类人,项伯是项羽的亲叔叔,在项羽阵营内的地位非同一般,丁公则是一个外人,史书对丁公的记载只有一处,可见他在楚汉战争中的存在感很低,在项羽阵营内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陈平和韩信都说项羽吝啬,舍不得封赏手下。彭城之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人是项羽,关环都在项羽头上,丁公即便是杀死刘邦,也无法获得太多的封赏。相比较而言,放刘邦一命,卖给刘邦这么大的一个人情,能从刘邦那里获得的好处要多太多了!丁公想通过卖给刘邦人情的方式为自己谋后路,却没料到刘邦最痛恨他这种不忠不义之人。

项伯和丁公都曾帮助刘邦转危为安,这一点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项伯是站在项羽的立场上为项羽考虑的,他的决定就算是愚蠢的,那也是好心办了坏事,无可厚非。丁公放走刘邦却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的出发点不同。项伯唯一的错误,就是不能像现代人那样能站在上帝视角,通过史书的记载得知最后杀死项羽的人是刘邦,如果他知道这些,又怎会救刘邦呢?现代人站在上帝视角嘲笑局中人,是否比救活了敌人的项伯还要愚蠢呢?

标签: 项伯

更多文章

  • 项伯是个两面三刀的家伙吗?他是项羽的叔叔,却被刘邦封为射阳侯

    历史人物编辑:吴林利说历史标签:项伯

    楚汉争斗时期的第一大反派,肯定就是项伯。这家伙两面三刀,吃两家聘礼,脚踏两只船,害死了项羽不说,自己还改姓刘,成了大汉的侯爵,不要脸到这种地步,实在是让人痛心疾首。项伯是项羽的叔叔,就算能力比不上自己的哥哥项梁,那也应该尽心尽力辅佐自己的侄儿项羽才对。可是项伯偏偏要两边押宝,一边跟着项羽打天下,一边

  • 项伯身为叔叔,他为何要吃里扒外帮助刘邦,害惨自己的侄子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昊燊河东行标签:项伯

    俗话说得好:乱世出英雄。中国古代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动乱的年代了,且不说乱世天下。就是相对和平的年代里,底下的一些子民也会因为统治阶层赋予他们太重的税务,所以他们实在是喘不过气来。最后只能起来造反,以求得摆脱朝廷无情的剥削。因此,在这样动乱的年代里,很容易能把英雄给锻造出来。而在乱世之中,英雄才有了真正

  • 项伯是项羽的亲叔叔,为啥帮助刘邦坑自己的侄儿呢?他有什么好处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项伯

    项伯是项羽的叔叔,准确来说,后世应该称他为刘伯。为啥?因为这哥们通过出卖自己的侄子项羽,赢得了刘邦的赏识,从而被赐为刘氏。刘氏是汉朝皇族姓氏,所以说后世姓刘的人中,有那么一小撮,就是项伯的后代。作为项羽的叔叔,项伯有多么想不开,为啥要帮刘邦坑自己的侄子呢?跟着侄子混,难道不香吗?这就要问问他的好哥们

  • 鸿门宴上项伯为何帮助刘邦?因为一个字:义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项伯

    题/鸿门宴上项伯为何要帮刘邦、坑项羽?两个字:情义文/唐晋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前言:项伯,名缠,表字伯。说实话,项伯在整个楚汉相争的历史上,并不占有什么重要的地位,就连汉朝建立之后也只是勉勉强强混上了一个射阳侯的爵位,也无

  • 项伯和项羽到底有多大仇?他为何要再三地害自己的亲侄子?

    历史人物编辑:小倾文史轩标签:项伯

    文|爆炸君今天爆炸君来给大家讲讲历史上最坑侄子的叔叔,他就是项伯。项羽自刎乌江项伯,名缠,字伯。是项羽最小的叔叔。大家都知道项羽的父亲死得比较早,他是被叔叔项梁抚养大的。当年项梁和项羽在吴中起义的时候项伯也加入了进来。其后他跟着项梁和项羽参加了义军大多数的重要活动。比如拥立熊心为楚怀王,北上救援赵国

  • 平定了项羽,封赏了项伯,安排了韩信,刘邦宣布当皇帝了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项伯

    项羽死了刘邦算是了却了一件大事。楚地作为项羽的地盘,在项羽自杀后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投降。没有投降的地方还有一个,刘邦为了早日统一全国,当个皇上。开始下令,全军前进,务必要干掉这个刺头。挡我者死,如今项羽都已经被我干掉了。我倒要看看,这个不识抬举的地方是哪?要说起没有投降的这个地方,那可是大大的有名。此

  • 项伯一再坑害侄儿项羽,却数次救助刘邦,那么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项伯

    项伯是项燕的儿子,是项梁的弟弟,他们兄弟二人都是项羽的叔父。项羽从小父母双亡,基本上是跟着项梁长大的。至于项羽的父母是谁?怎么死的?基本上是没有多少相关资料记录的。不过,从项羽长大后的作为以及他的英勇,军事才能上来看,他的父亲很有可能也是战死在沙场之上的。他们一家都是将军,战死疆场就是将军的命!同时

  • 项羽自刎乌江之后,长期“胳膊肘外拐”的叔父项伯,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香茗史馆标签:项伯

    在“楚汉争霸”时期,项伯可以说完全就是个反面典型,他虽为项氏宗族,深受项梁和项羽的信任,然而在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却多次“胳膊肘往外拐”,甚至不少人将项羽的败亡怪罪于项伯。那么,项羽被消灭后,项伯的最终结局又是如何呢?胳膊肘往外拐的项伯,曾挽救刘邦和刘太公性命 项伯本名项缠,出身楚国贵族项氏

  • 鸿门宴上背叛项羽的项伯,最后下场如何?是否成了刘邦亲家?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项伯

    《鸿门宴》这个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可以说,这场宴会的结果对后来的楚汉相争以及项羽败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时范增早已认识到了刘邦的危害性,并亲自安排了对刘邦的刺杀。而项羽也因为刘邦抢先一步入关,对他恨之入骨,打算杀了他泄愤。如果故事都按照范增等人设计的剧本走,那就不会有项羽垓下自杀的惨剧。可惜,

  • 是不是帮错人了?项伯是项羽叔父,为何三番五次帮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史事如烟标签:项伯

    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在项羽成为西楚霸王的道路上,这一位叔父一直是他身边强有力的追随者和协助者。但是作为项羽的叔父,项伯却曾经三番五次地帮助过项羽最大的对手刘邦,甚至在刘邦登上皇位之后,与项羽关系十分亲近的项伯还依旧安享太平。项伯的身份地位允许项伯投机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在几个比较特殊的情况下,项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