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那个自荐的毛遂,后来怎么样了?

那个自荐的毛遂,后来怎么样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旭阳 访问量:3809 更新时间:2023/12/15 4:40:07

说到自荐,大家都会想到毛遂。那么,他是在何种情况下自荐的?自荐之后,他又成功完成了任务吗?

01

公元前200年左右,秦国围攻邯郸,赵王派丞相平原君去楚国求援。

别以为这是个简单的事儿,打仗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楚国如果支援赵国,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物力兵力,而且还会跟强秦结仇。平原君想要说服楚王,还是得组建一个人才济济的团队。因此,在接手这个重大项目之后,平原君就开始精心挑选人才加入该项目组,希望可以圆满完成任务。

平原君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平时就喜欢招贤纳士,养了几千门客。他想带二十个人跟着自己出使楚国,然而,挑挑拣拣,还是只选出了十九人。

就在这时,毛遂站了出来,自我推荐道:“我听说您想去楚国谈合纵之事,只想带上自己门下的宾客二十人。如今少一人,不如带上我凑数吧!”

这就是成语“毛遂自荐”的典故。

这次去楚国谈合纵可不是个小事,马虎不得。平原君对毛遂毫无印象,不敢贸然带他,于是问他:“你在我这儿工作多久了?”

毛遂说:“三年。”

听到这,平原君是不太愿意带上他的,就说:“有才能的贤士生活在世上,就好比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锋尖会马上显露出来。如今你在我的门下三年了,我的左右近臣们从没有称赞推荐过你,我也从来没听说过你,这是因为你没有什么长处啊。你不能去了,还是留下来吧。”

这话说的挺有道理,换做了一般的人,可能就被问的哑口无言,只好作罢了。然而毛遂不同,我们后来都知道了,他成为了一个有名的纵横家、优秀的辩手,自然能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据《史记》记载,毛遂如此说道:“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意思是:“那今天把我放在袋子里吧,要是早点把我放在袋子里,我整个锥锋都露出来了,不会只露一点锋尖而已。”

这也就是成语“脱颖而出”的来源。

于是,平原君就带上了毛遂,以及另外十九人,一起来到了楚国谈判。

02

平原君跟楚王从早晨谈到中午都没谈下来,那十九个人就鼓动毛遂上前一试。

于是毛遂握紧剑柄,走向楚王。楚王看到后大声呵叱:“还不给我下去!我跟你主人谈判,你来干什么?”

毛遂居然敢剑指楚王,他不仅有谋,还有勇。

他握紧剑柄向前走去,说:

“大王敢呵叱我,不过是依仗楚国人多势众。现在我与你只有十步,十步之内大王是依仗不了楚国的人多势众的,大王的性命就控制在我的手中。我的主人就在面前,当着他的面你为什么这样呵叱我?

况且我听说商汤曾凭着七十里方圆的地方统治了天下,周文王凭着百里大小的土地使天下诸侯臣服,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士兵多吗?实际上是由于他们善握时势而全力发扬自己的威力。

如今楚国领土纵横五千里,士兵百万,这是争王称霸的资本。凭着楚国的强大,天下谁也不能挡住它的威势。秦国的白起,不过毛孩而已。他带着几万人的军队,与楚国交战,第一战就攻克了鄢城郢都,第二战烧毁了夷陵,第三战便使大王的先祖受到极大凌辱。这是楚国百世不解的怨仇,连赵王都感到羞耻,可是大王却不觉得羞愧。合纵盟约是为了楚国,不是为了赵国。我的主人就在面前,你凭什么呵叱我?”

一番话,引经据典,阐明形势,分析利弊,说得头头是道。

楚王很快被他说服,同意了他的观点。毛遂却并没有掉以轻心放松下来,而是趁热打铁,立马让两国当场签了合同,以免夜长梦多,中途有变。

回到赵国之后,平原君对毛遂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於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并且将毛遂当做上宾来对待。

这也就是“三寸不烂之舌”的典故来源。

03

毛遂的自荐,并不是盲目的自荐,而是建立在自己的实力基础之上的。从他后来一举说服楚王也可以看出,他是有这份才能的。

那么,为什么他没有早点被平原君挖掘呢?斗胆推测一下,平原君的门客有几千人,可以说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组织了。这种地方,一般都会有各种明争暗斗。你能力强,别人不一定会举贤荐能,说不定还会嫉恨你,暗中给你使绊子。

前段时间有一篇很火的职场文,谈的就是领导是否愿意雇佣能力比自己强的下属,大多数领导在回答的时候都是当然愿意啊,然而实际上他们大多都不会雇佣能力比自己强的下属,因为他们怕老板发现自己的下属更有能力,从而让下属替代了自己的位置。

因此,很有可能是一些颇有心计的门客,故意不让那些贤士崭露头角,以免盖过了自己的锋芒。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一部分见状就走了,而像毛遂这种则是先留下来,之后再伺机而动。

包括后来劝说平原君毁家纾难的李同,也是自己跑去平原君跟前力谏的,而不是平原君自己发现此人的,可以说是跟毛遂自荐如出一辙了。

识人用人上,平原君确实有不足之处。

另外,自荐诚可贵,自知价更高。

如果你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知,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你有十分的把握可以抓住,那么就勇敢自荐吧,说不定也会脱颖而出;

如果你对某事并不十分擅长,就不要随便冲到一线,企图一战成名了,否则像马稷那样失街亭就惨了。

可惜,最终赵国还是灭亡了,由秦国统一了天下。

对于毛遂的老板平原君,司马迁是这样评价的:“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说的是平原君的格局不够大。

良禽择木而栖,如果毛遂能够跟一个格局更大的人,说不定除了留下“脱颖而出”“毛遂自荐”“三寸不烂之舌”这些典故之外,还会有更大的成就吧。只是,他为人正直,一心为国,恐怕做不出这种“不忠”之事。

策划:鱼羊史记监制:鱼公子

撰文:方采采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文由「鱼羊史记」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欢迎转发朋友圈。

标签: 毛遂

更多文章

  • “毛遂自荐”中的毛遂后来怎么样了?一年之后自杀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暴暴说历史标签:毛遂

    文/晚风暮雨“毛遂自荐”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但毛遂成名之后的事迹却很少有人知道,因为,毛遂人生的后半段是一场实实在在的悲剧!毛遂凭借一己之力促成赵国和楚国结盟,楚国同意派部队救援被秦军包围的赵国首都邯郸。目的达成之后,毛遂从此深受平原君的信赖,还得到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 别等伯乐发现你,千里马应该主动站出来:向毛遂先生致敬

    历史人物编辑:小航说美食标签:毛遂

    公元前258年,秦赵长平之战的硝烟还没有散去,秦王又命王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邯郸被围,赵王慌了,赶忙招来平原君商量。赵王说:“兄弟,咱们扛不住秦国的虎狼之师啊!怎么办呢?”平原君说:“咱们是干不过秦国,但是,咱们可以拉拢盟友,一起对抗秦国。”赵王听了,连忙说:“对对,找谁呢?魏国,他们早被秦国打怕了

  • 毛遂从自荐到自刎,这一年时间他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马娱乐标签:毛遂

    毛遂自荐的故事,大家或许都耳熟能详。这个故事发生在邯郸,毛遂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的名人。但大家或许不知道,就在毛遂自荐一年之后,毛遂就自刎了。从自荐到自刎,毛遂这一年都经历了什么?据历史记载,公元前257年,秦国出动大军攻打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这时候平原君计划到楚国求救,并打算带上自己的20个优

  • 曹瑞瑛欲擒故纵?周成之事峰回路转!赖寿章毛遂掷言:三天抓到人

    历史人物编辑:有温度的美食标签:毛遂

    当赖寿章在两年前用200大洋上下打点将有赤化性质的周成(邹叔宝)从必死的监牢里弄出来那个因开始,就注定了要被注意到这件事的寻根究竟之人所找上门的结局。那个人就是心思深沉如水的大埔站长曹瑞瑛!自打注意到周成事件的档案之后,曹瑞瑛就像猫儿闻到腥味一般死咬着不放,但驻军马团长和县长的守口如瓶、敷衍了事的态

  • 毛遂自荐救了赵国,受到重用,次年为啥毛遂自杀?难怪老师不敢说

    历史人物编辑:电工与机械维修标签:毛遂

    一剑横阶气若何,平原轻侠尽削磨。铜盘热血惊蛮楚,锥颖英魂壮滏河。碑自苍苍看独峙,世多碌碌许谁过。几回凭吊郊南墓,野树虹光满碧萝。毛遂自荐,以此成名,流芳百世,备受重用,为何一年之后毛遂就自杀身亡,这背后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我们一起来来探讨一些毛遂不为人知的秘密!那一年,毛遂究竟经历了什

  • 齐景公嫌自己还没活够流泪哭泣,一个小官多看了他几眼竟差点丧命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无涯标签:齐景公

    春秋时期齐国君主 齐景公 ,姓姜名杵臼,是齐灵公的儿子,齐庄公的异母弟。姜杵臼之所以能当上国君,那是因为他的哥哥 齐庄公 在做了国君之后犯下了一个重大的错误。齐庄公倚靠崔杼即位,君臣关系非同一般,所以庄公经常出入崔杼家中,但是不久就与崔杼的妻子棠姜私通。 崔杼得知之后,就联合 庆封 一起弑杀了庄公,

  • “孺子牛”,典出齐景公与其爱子。这一倍受宠爱的孺子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乔群能标签:齐景公

    鲁迅先生的《自嘲》一诗中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之句。其中的“孺子牛”,典出《左传》,与齐景公有关系,说的是齐景公溺爱自己的小儿子荼之事。那么,这个被齐景公喜爱的“孺子”的历史结局是怎样的呢?齐景公的夫人燕姬,曾生养过一个儿子,但夭折了,自此再无生育。为此,齐景公膝下虽有六个儿子,但都是

  • 用600匹活马来殉葬,墓中之人是齐景公吗?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齐景公

    1964年,临淄文物工作队在河崖头村54米长的地段内清理出145具马骨。村里老人说,清末修围子时此处就曾掘出过许多马骨。到了抗战时期,村民们还专门跑来这里挖马骨换日用品。考古人员判断,这可能是一处贵族墓的殉马坑,主墓应该离此不远。果然,经详细探索后,考古人员在殉马坑南部发现一座大墓。出人意料的是,在

  • 田穰苴受到齐景公的重用,为什么最后被贬

    历史人物编辑:肖邦青史谈标签:齐景公

    田穰苴认识的人不多,他是春秋时期,齐国的著名军事家,田完的后代。晋,燕两国联合入侵齐国时,田穰苴被委以重任,率军击退了晋燕联军,这让齐景公非常高兴,封赏了田穰苴。然而不久,齐景公却贬黜了田穰苴,那么齐景公为什么这样做呢?其主要原因有两点。1、遭人嫉妒田穰苴受到其他大臣的嫉妒,这为田穰苴后来被贬,埋下

  • 越王勾践有多冷酷?他携妻入吴为夫差做了什么?灭亡吴国不是偶然

    历史人物编辑:胡轻松标签:夫差

    导语:勾践是越国比较有种的王子,他的父亲还在位的时候,勾践就已经开始监国。并且勾践带领越国大军,击败了吴国。越国大将灵姑浮更是斩断吴王阖闾脚趾,最终导致阖闾因感染去世。吴国经历了一场夺位动荡以后,在伍子胥的支持下,夫差夺取王位。夫差继承父亲遗志,一举荡平整个越国,将勾践给抓了回来。勾践被抓回吴国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