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鲜为人知的广西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广西历史,我是阿威!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广西风情!
上联:讲东讲西讲古仔
下联:写南写北写传奇
横批:阿威执笔
舜帝南巡迷踪
前言
“舜帝南巡,死于苍梧之野,葬于九嶷山”。
在上集《广西传奇35:舜帝南巡的真相是什么?为什么最后会死于广西梧州?》中,阿威分析了舜帝南巡的真相。那么在他死后,他又会被葬在哪里呢?
关于舜帝的葬身之处,在史学界有三种争论,一说是就地安葬在梧州;一说是葬在永州宁远九嶷山;一说是葬在广西全州!那么真相又是如何?
很多专家引经据典写了很多文章各自印证和争辩,阿威无意加入,只是想通过合理的分析剖解出这个真相而已!
1
先说支持舜帝葬在永州宁远九嶷山的。
这个说法非常直接,上面那句话出自史书,就很清晰地写了舜帝“
葬于九嶷山
”。而宁远正好有九嶷山,并且如今有黄帝陵。另外,皇帝南巡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到道县来看他病重的弟弟的,并且他动身去广西的梧州,也是从这里出发的。
舜帝从道县出发入潇贺古道(那时候还没这条道,是舜帝和随从趟出来的),出贺水,一路到达封开和梧州,就是为了在“苍梧之野”重新寻觅一处安身之所(为什么这么说?这已经在上集分析过了,这里就不累叙了)。但不幸的是,他死于梧州,毕竟是百岁老人了,这身板去岭南这雾瘴肆虐,湿气重重之地,怎么可能受得了?
好了,问题也就是在这里出现了!
他死后,他的随从们是把他随地安葬?还是原路返回到道县?或者走另一条道?
2
原地安葬的说法也不是说没有,其实,梧州也有很多故事和传说,说舜帝安葬在梧州。但是,梧州很低调,就无意去抢这个人文历史!在梧州城的白云山,对岸的龙圩,还有下辖的藤县,都有舜帝坟的传说,是真是假先不说,但从合理性来说,毕竟可能性没有永州和全州大。
因为作为德孝的开创者,他的去世不是小事,葬在荒郊野外算什么回事?于是关于怎么把舜帝的灵柩运回去,这个就是要讨论的问题了。
原路返回到道县,正好就符合宁远有九嶷山黄帝陵的说法,看似合情合理,皆大欢喜。但是,最大的问题也是在这里。运回去的时候走贺水,这个没有问题,那到
萌渚岭
之后呢?走潇贺古道?
潇贺古道,是秦始皇南征岭南的时候,在舜帝趟出来的这条山道基础上扩建的,当时称之为“新道”,山路崎岖不说,关键还窄,从如今残存的潇贺古道来看!当时宽不过2米,走人可以,走车运粮就够呛了。更何况是在秦朝之前的两千多年前,扛着舜帝的灵柩翻越
萌渚岭
?别开玩笑了!
阿威不知道专家们是怎么理解的,就算是现代,让一群人扛着一副寿材翻越
萌渚岭
试试,看容易不?更何况那么热的天,舜帝的尸身不会臭吗?受得了吗?
3
那么原路返回不行怎么办?
走桂江!
因为桂江的上游是漓江,漓江上游是全州!而全州正是古零陵的治所所在地!(零陵代表什么意思,已经有很多专家作解释了,这里就不重复啰嗦了)
首先,桂江比贺水要宽,水流要缓;其次,桂江就在梧州边上,不像贺水还要下到封开才能进入。这都给运灵柩带来极大的便利啊!更重要的是,灵柩散发尸臭不要紧,把灵柩单独放一船上挂后面,人住一船,灵柩一船。船到达全州境内就好办了,就算是要走陆路也只是一小段,何况有车,不像
萌渚岭
翻越那般需要人抬肩扛。
那个时候,舜帝把她们留在洞庭,是不想她们跟着奔波,原来是想找到安身之所再接她们。听说舜帝身死,她们前来寻夫。
走的哪里?湘水!
湘水连洞庭,而湘水上游对应的是哪里?是全州!
公元前119年,秦始皇派史禄修灵渠连接的是什么?湘江和漓江!这恐怕很多人都没想过这个因果关系吧?可以这么说,舜帝南巡和死后所走的路线,正是秦始皇在两千年后征岭南之路!
只可惜,那时候越城岭成了二女和舜帝生死相隔的障碍。最后二女投江殉情。要是有灵渠,或者故事又要另说了!
4
随从们把舜帝的灵柩送到达全州,还继续北上吗?越城岭那时候还是山高林密,难以通行。于是葬在全州,全州也不差啊!
不要以为“零陵”在湖南,其实,最初的零陵,指的就是以全州为治所驻地的古零陵,其中的复杂,很多史书和专家都有呈现,这里阿威就不啰嗦了!毕竟,太史公他可是亲自来考察过的!
下集更精彩,敬请关注阿威广西传奇人文历史系列37!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讲述广西人文!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