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湖南学者说舜帝葬宁远九嶷山是假的、不可信

湖南学者说舜帝葬宁远九嶷山是假的、不可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文君讲述 访问量:1272 更新时间:2024/1/15 11:50:03

作者:唐文德

全州湘源文化公园内的舜帝

湖南学者唐柏荣篡改湘江源头已少有名气了,他将潇水源改为湘江源,想当然地篡改历史,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让人唾弃!

近来,他又否定先秦古籍《山海经》记载的舜帝葬地的历史来了,他说湖南省舜帝文化研究会依据

《山海经》记载确定的舜帝葬地九疑山“是假的、不可信。”

舜帝葬在湖南宁远九嶷山的立论依据是《山海经》记载的舜帝葬地在湘江源地域。湖南省舜帝文化研究会就是根据《山海经》的记载来推翻舜帝葬在山西省运城鸣条山的。

山西运城舜帝祭祀陵

而今湖南学者永州记忆唐柏荣却说湖南省舜帝文化研究会根据

《山海经》的记载来确定舜帝葬在宁远九嶷山是假的、不可信。

唐柏荣在他的“永久记忆tbr”#全州打假# (系列之二十一)说:“

《山海经》是中国第一部神话小说,成书于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这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因为是神话,书内其历史记载基本上是假的、不可信。这部中国上古时代集奇幻与瑰丽之大成的想象之作,深刻反映了上古时代种种神话传说。然而,全州人总喜欢拿这部神话小说讲的故事来当历史史料,证明全州有“九疑山”,并一口咬定“舜葬全州”。但是,用假的来证明假的,其结果是什么?假上加假!”

那问题来了!湖南省舜帝文化研究会是依据《山海经》的记载为立论依据来认定舜帝葬宁远九嶷山的。

宁远九嶷山舜帝祭祀陵

如今,唐柏荣论定

《山海经》记载的舜帝葬地九疑山“是假的、不可信”,那这样也就从根本上彻底地否定了舜帝葬于宁远九嶷山。

唐柏荣从根本上彻底地否定了舜帝葬于宁远九嶷山,那他就是帮全州确定了舜帝葬于全州九疑山的历史是真实的了!

因为唐柏荣知道在东汉之前的文献记载舜帝葬于全州九疑山,而东汉以后的文献记载舜帝葬于宁远九嶷山,先前文献记载的历史往往比后来的文献记载的历史更可信。

其实,舜帝葬九疑山的历史真相是这样的:

舜葬九疑是为零陵,全州古称零陵。全州方志就记载了“零陵”这一古地名的由来是因舜帝崩葬于全州九疑山的这段远古历史。

《全州志》载:“《尚书》云:五月南巡至于南岳。《孔子家语》云:

舜嗣帝五十载,陟方死于苍梧之野,而葬焉。《山海经》《礼记》皆云。然(后)太史公谓: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全州地故零陵地。”

全州志:舜葬九疑是为零陵,全州古称零陵

《全州志》上写明了

全州在古时候之所以叫零陵,为零陵地,是因为舜帝“而葬焉”,原来是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的全州,而葬在了全州的九疑山。

全州方志载全州九疑山

舜帝葬于全州九疑山不仅有全州旧志记载,而且

先秦古籍《山海经》早就将舜帝葬地定位在全州九疑山。

全州地形图

《山海经·海内东经》:“

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其描述的舜帝葬地全州九疑山的东南就是湘水发源的海洋山。湘水的上游在古湘源地区的兴安县和全州县一带,湘水是沿湘水的发源地海洋山西环而流的。湘水最后往下流入洞庭湖。《全州志》记载在全州西北山地的越城岭支脉之上有九疑山。舜帝葬地全州九疑山与“湘水出舜葬东南陬”所描述的舜帝葬地方位相互吻合。

《山海经》记载的舜帝葬地在全州的方位

《山海经·大荒南经》载:“

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而清代嘉庆年间的《全州志》西延地图就根据全州西延扶夷苗地仍保留着先秦时期的“赤水”这个原始河名,将流经赤坨、赤水洞的夫夷水标注为“赤水”。这条赤水的东面就是苍梧之野的全州九疑山,二者也完全一致。

全州境内的零陵县

《山海经·海内经》:“

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这个长沙零陵唯一所指就是秦时的长沙郡零陵县,也就是现在的广西全州。

娥皇女英为舜帝殉情的全州湘川赤壁

娥皇和女英为舜帝殉情的全州湘川赤壁

舜帝葬地全州九疑山的东南角有娥皇、女英在为舜帝殉情的湘川“赤壁”,并建有祭祀舜帝二妃的湘源二妃庙。

全州湘源二妃庙

秦始皇为纪念舜帝葬于全州九疑山,而在今全州县地设置秦县建制零陵县。县治在全州县城西南78里处的咸水镇老拱桥头。秦始皇还曾南望古零陵县今全州境内的九疑山方位遥祭了舜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司马迁论定了舜帝葬地在全州九疑山。他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舜帝葬于全州这段历史: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司马迁是治学严谨的史学家,他为撰写《史记·五帝本纪》,“窥九疑,浮于沅湘”,亲临全州九疑山做了实地考察,并

根据西汉的前朝秦代的秦始皇为纪念舜帝葬于全州九疑山,而在今全州县地设置秦县建制零陵县的历史,而郑重地作出了这个历史结论。

秦始皇为纪念舜帝而在全州设零陵县

这个历史结论是说

零陵得名于舜葬九疑山,零陵地名最早出现在今广西全州,其原因就是零陵县内(今全州县地)有九疑山,舜帝就葬在零陵县境内(今全州县地)的九疑山。自此,舜帝与九疑、零陵便融为一体。

纪念舜帝的祀山和零陵屋

唐柏荣作为湖南学者,他这次讲了实话,他知道先秦古籍《山海经》记载舜帝葬于湘江源地域的全州九疑山,而宁远九嶷山是在潇水源地域,明显与史实记载不符,然后说舜帝葬宁远九嶷山是假的、不可信。他这次知错就改,大胆自我否定舜帝葬于宁远九嶷山的行为非常难得,是值得肯定的!

标签: 舜帝

更多文章

  • 众说纷纭的谜团:上古时期被舜帝流放的“四凶”,究竟是人是兽?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舜帝

    上古时期,魑魅魍魉横行,精魔鬼怪为害世间,给百姓带去了不小的麻烦,人人自危,惶惶度日,于是身为部落首领的舜帝就流放了“四凶”,将他们驱逐到边远的四方边疆,用来抵御在那里为害百姓的怪物妖精们。但是关于这“四凶”究竟是哪四凶。学界一直以来都有着不同的说法。首先是最为流行的“凶兽”说,分别是穷奇,混沌,饕

  • 秦始皇为纪念舜帝而设零陵县,县治在全州县咸水镇

    历史人物编辑:付如艳标签:舜帝

    秦零陵县治考作者:蒋咸喜(广西桂学研究会特聘研究员)秦零陵县治地理位置舜葬九疑是为零陵。”秦始皇为纪念舜帝,而在今广西全州县境内以舜帝葬所舜陵零陵之名设立了零陵县,其县治何在?在全州和兴安二县之间却出现了争执。二县的学者都根据《旧唐书·地理志》:“湘源(今全州县),汉零陵县地,属故城在今县南七十八里

  • 运城舜帝公园,看牡丹,赏樱花,周末好去处!

    历史人物编辑:寒江爱动漫标签:舜帝

    牡丹绽放,樱花盛开,四月的舜帝公园春满园!位于运城市区西北鸣条岗上的舜帝陵(舜帝公园),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4A级景区,园内花卉品种有百余种之多,一年四季皆可欣赏到不同风景。仅在舜帝庙陵区内,牡丹园与樱花园即是春意浓浓,景色宜人。特别是舜帝庙自2019年4月30日起免费向公众开放后,

  • 舜帝南巡的终极之地在广西

    历史人物编辑:邝志龙标签:舜帝

    文/唐容舜帝是我国上古时期的五帝之一,中华民族的始祖,华夏文明的奠基人,距今约4000多年。在中华文明史上,舜帝开创了“德治”文明的新时代,代表了中华文化的最高成就。史书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这是对他的最高评价。尧舜禹时期,我国的部族分野,大致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古华夏部族分为黄帝、

  • 关于舜帝相邻村庄村名的传说由来

    历史人物编辑:大大餐饮标签:舜帝

    关于舜帝相邻村庄村名的传说由来:辛营:由薪营演变而来,传说中,舜帝存放粮秣的地方,传说中舜帝被其父、后母和其弟所害,火烧而不死的传说故事便发生在这里,现在的辛营村是因黄河改道迁徙而来的,原村址在瞽叟坟遗址南约1000米偏东的地方;龙行:舜被其母以金簪掉入井中为借口,让舜下井为其捞取,当舜帝入井后,其

  • 舜帝湘妃九嶷山,洞庭长岛芙蓉国

    历史人物编辑:白浪情标签:舜帝

    ——敬读毛泽东《七律 . 答友人》作者:卢忠仁(教授)毛泽东:《七律 . 答友人》一九六一年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湧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伟人毛泽东《七律.答友人》,是一篇既高华壮丽又深情绵邈的伟大诗篇。笔者写一敬读伟

  • 舜帝与常德德山的传说:舜帝枉山“论德”,枉山改名德山可也

    历史人物编辑:王增涛标签:舜帝

    舜帝离开洞庭湖中的小山洲,本该进入湘江直接去衡山的,却因为船队走岔了,进入了资江。舜帝访问了尧天坪和善卷溪,听一个耄耋老翁说了尧帝访贤的的故事。老翁说,当年帝尧到湘山祭祖,南方各部落诸侯、酋长均来到了这里参见尧帝并一同参与祭祖。尧帝昭告天下,要选天下贤能,将帝位禅让给他。当得知当地有一个名叫善卷的人

  • 舜帝家事与人力资源开发

    历史人物编辑:小鹏说穿衣搭配标签:舜帝

    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解读舜的家事,也许我们可以有其他的解释。《史记》上有:“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这里着重说明舜的群众威信比较高,得到了各方的普遍认可。然而,舜之所以受到各方的认可,并能够经受住尧的二女九男等多重考验,不仅在于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

  • 山海经:西周之国是帝喾后裔?商与周两个仇敌忽然变成了亲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毅标签:帝喾

    西周,在历史上与东周相对,指的是周平王东迁洛阳之前的王朝,定都于镐京。这是一段众人熟知的知识,但在《山海经》中,竟然也出现了“有西周之国,姬姓”这样的记载,那么这里所说的“西周之国”与后世取代商朝的“西周”是一回事吗?我是阳Sir,深耕考古,也曾流观山海图先看《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对于这段话的记载:

  • 帝喾背后的女人们,古老的部族去了哪里?|史记她次元

    历史人物编辑:做菜的肥哥标签:帝喾

    帝喾娶过几个女人呢?在《史记》次元的记录有四个,大概是因为她们有特殊的贡献,才被记录下来。她们的贡献就是生下了儿子,而且儿子在《史记》中的地位很不平凡。尽管如此,关于她们的记录都很模糊,好像不去记录她们,也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司马迁还是说了。他是在含糊的语义之中有意在强调什么呢?陈锋氏女和娵訾氏女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