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丢荆州,如果当时东吴鲁肃活着,关羽还会被杀吗?大概率不会

关羽丢荆州,如果当时东吴鲁肃活着,关羽还会被杀吗?大概率不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杨平说历史 访问量:2463 更新时间:2024/6/17 17:05:31

大概率不会,因为鲁肃在和关羽相处的时候,会站在高瞻远瞩的战略角度去考虑问题,即便出现矛盾,也不至于会下死手。

(一)白衣渡江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攻打驻守樊城的曹仁,关羽一开始取得胜利,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想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不想和关羽硬拼,司马懿蒋济趁机建议曹操,勾结孙权,从关羽背后下手,偷袭荆州。

于是,孙权立即同意,派大将吕蒙执行这一偷袭行动,吕蒙随即“白衣渡江”,率军扮作客商,袭取了荆州。关羽在襄樊前线和曹军死磕,而背后中了孙权和吕蒙的阴谋诡计,腹背受敌,孤军奋战,也没有援军,最终兵败被杀。

(二)鲁肃其人

鲁肃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的顶尖战略家,他给孙权的帝业规划中荆州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占据荆州是东吴的国策。但鲁肃也是孙刘联盟的坚定支持者和维护者,当初借南郡给刘备也是他的主意,在刘备取得两川之地后多次讨要荆州的也是他。单刀赴会最后不欢而散,孙刘到了兵戎相见的时刻。但就在这个时候,曹操进攻汉中,鲁肃还是采取了隐忍的态度,没有趁机进攻荆州,而是与刘备平分荆州。

襄樊之战是荆襄地区重要的一次战役,关羽几乎出动了多半的荆州兵力去对付曹操而忽略了东吴,以为东吴都是鲁肃,可惜了吕蒙并不是鲁肃,没有鲁肃的政治眼光,一心只想要夺取荆州。假如鲁肃还在,对于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也会倍加关注,但是像吕蒙这种乘人之危、背后偷袭的手段鲁肃是绝不会采取的。荆州鲁肃当然想要,但他知道真正的敌人不是刘备,不是关羽而是曹操,孙刘只是是内部予盾,曹操才是敌我予盾,这便是鲁肃掌握的分寸,孙刘联盟不能破,破则两害,这边是鲁肃的政治战略眼光。

(三)孙刘联盟

按照鲁肃的战略眼光,夺荆州绝不会破坏孙刘联盟,先礼后兵是他最好的选择。趁关羽与曹军相持,遣说客向关羽索要荆州,并说明利害关系,签下合约。此时关羽的几乎没有选择,为了不两面受敌或许会答应将部分荆州地盘划给江东,这样鲁肃不动兵卒也算得进好处却不会动摇孙刘联盟的根基。即便关羽不答应鲁肃的要求,鲁肃出兵夺取荆州也算是给关羽下了战书,夺取荆州虽然算是乘人之危却是光明正大。

最会,即便关羽最后溃败,鲁肃也不会追击关羽,更不会擒杀关羽,放关羽回到西川,也算是给了刘备和诸葛亮的面子,同时也客观地维护了孙刘联盟,以鲁肃的战略眼光,为了抚慰刘备,会重新划定孙刘的领地界限,虽然荆州不会再还刘备,但为了联盟的稳固,一点小恩小惠鲁肃还是会给刘备的,即便刘备千般个不愿意。

标签: 鲁肃

更多文章

  • 鲁肃:从谋略家到鼠辈、老实人,只需要几部演义、平话就够了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玮聊娱乐标签:鲁肃

    鲁肃鲁肃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政治家、战略家,他有奇才,为孙吴的壮大和三国之势的形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论是陈寿还是司马光,还有其他史家,都对他赞扬有加。元代以降,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现象,鲁肃的形象逐渐被贬低,从一位奇才战略家的形象降为忠厚老实人甚至胆小怕事之辈。鲁肃形象的转变离不开广为流传的《三国

  • 三国演义:鲁肃的人物形象及为人哲学,其人客观上促成了天下三分

    历史人物编辑:久史微鉴标签:鲁肃

    三国时代,群雄逐鹿,英雄辈出。在东吴,有一位很特殊的人物,他既没有关羽降龙伏虎的武艺,也没有诸葛亮提兵布阵的计谋,在大多数读者眼中,他只是一个忠厚平庸的老实人。然而,他却于东汉群雄四起的乱世中,散财结贤,收获了周瑜这样的挚友。他在早于诸葛亮七年之时,便提出了可与《隆中对》相媲美的战略构想(榻上策)。

  • 周瑜死时陆逊已27岁,完全可以挑大梁,周瑜为何偏偏指定鲁肃接班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鲁肃

    三国时代,魏蜀吴连年征战,都想一统河山成为天下之主。三国争霸战,看似是武力比拼与地盘之争,实则从深层次分析,人才竞争才是三国大乱战的核心所在。得人才者得天下,已成为曹操、刘备、孙权三个雄主的共识。论及三国人才储备的厚度与广度,曹操一方毫无疑问力拔头筹。无论谋士与武将,曹操手下都汇聚了当时稳居人才第一

  • 孙权是如何评论鲁肃的?提出了怎样的战略构想?如何联刘抗曹的?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鲁肃

    孙权与鲁肃秘密商议建立帝业的大事,他说:“如今汉朝政权衰微,四方混战,我继承父兄余业,很想像春秋战国时齐桓公、晋文公那样建立霸业,君既惠顾,该怎样辅佐我呢?” 鲁肃回答说:“从前汉高祖刘邦本想拥立义帝,但没有实现,原因是项羽反对。现在的曹操,就像从前的项羽。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能效法齐桓公晋文公成为

  • 幼年丧父的鲁肃,却是东汉末年战略家,外交家,去世时让人感慨

    历史人物编辑:飞碟历史说标签:鲁肃

    除了在如今有一些人的出生不是很好以外,在历史当中也有一些人的出身不是特别好,比如在东汉末年时期的鲁肃,因为那个年代战争特别多,还有三国鼎立的局面,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立场,其中鲁肃他就是一个在孙权手下做事的人,曾经的他也做出了很多的事情,只是在46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让很多的人都为之感慨,甚至也

  • 百科词条中鲁肃为什么被称为战略家?三国中他是最被低估的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汉字背后的故事标签:鲁肃

    三国中英雄辈出、谋臣似海,堪称超一流谋士的就有郭嘉、贾诩、法正、庞统等,但为何独说鲁肃是超谋士一等的“战略家”?而且还是“最被低估”的,没有之一?且听小编细细道来!鲁肃其人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川人,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事母至孝。据记载鲁肃体貌魁伟,面如冠玉、目若朗星、兼之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

  • 东吴四任大都督能力排行,鲁肃只能屈居第二,第一名毫无疑问

    历史人物编辑:电工与机械维修标签:鲁肃

    在三国这样的乱世,群雄争霸,出现了很多的能人志士,在最后各位诸侯都被消灭,之后孙权的吴国,曹操的魏国,刘备的蜀国平分天下,达到三足鼎立的局面。而现在我们纵观吴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吴国有四位大都督一直以来被大家熟知。第一个就是火烧赤壁的周瑜,第二个是促使孙刘合作的鲁肃,第三位是夺取荆州的吕蒙,最后一

  • 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放火箭?鲁肃:幸好没放,诸葛还留了一计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鲁肃

    “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三国演义》东汉末年出现了诸侯割据的情况,各诸侯交战期间,最受影响的就是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曹操也是“挟天子令诸侯”,用了10多年的时间拿到了半壁江山。就当曹操准备统一天下的时候,诸葛亮草船借箭,最终在赤壁联合东吴大

  • 草船借箭时曹操为啥没放火箭?鲁肃:幸好没放,孔明还有一计未用

    历史人物编辑:张杰谈历史标签:鲁肃

    夜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谈论起三国时期,中国人就没有几个不知道的。一部《三国演义》将东汉末年推向了我国的文学领域。到了现代,甚至流传到了外国去了。虽然,外国人将我们的四大名著翻译得让我们都有点无语。如:《水浒传》被翻成了《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在山上的故事》。

  • 根据三国正史,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谁最厉害?答案出乎意料

    历史人物编辑:孙婷婷标签:鲁肃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乱世纷争从七国争霸到三足鼎立,无数人才踊跃而出,就三国而言我们已经熟读百遍。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们从小就要接触的读物,看着里面的英雄为了皇图霸业,不惜丧失生命。有的为了兄弟义气,即便身在曹营,心却想着曾经的桃园结义。但是正因为我们熟读历史,才知道《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