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率不会,因为鲁肃在和关羽相处的时候,会站在高瞻远瞩的战略角度去考虑问题,即便出现矛盾,也不至于会下死手。
(一)白衣渡江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攻打驻守樊城的曹仁,关羽一开始取得胜利,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想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不想和关羽硬拼,司马懿和蒋济趁机建议曹操,勾结孙权,从关羽背后下手,偷袭荆州。
于是,孙权立即同意,派大将吕蒙执行这一偷袭行动,吕蒙随即“白衣渡江”,率军扮作客商,袭取了荆州。关羽在襄樊前线和曹军死磕,而背后中了孙权和吕蒙的阴谋诡计,腹背受敌,孤军奋战,也没有援军,最终兵败被杀。
(二)鲁肃其人
鲁肃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的顶尖战略家,他给孙权的帝业规划中荆州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占据荆州是东吴的国策。但鲁肃也是孙刘联盟的坚定支持者和维护者,当初借南郡给刘备也是他的主意,在刘备取得两川之地后多次讨要荆州的也是他。单刀赴会最后不欢而散,孙刘到了兵戎相见的时刻。但就在这个时候,曹操进攻汉中,鲁肃还是采取了隐忍的态度,没有趁机进攻荆州,而是与刘备平分荆州。
襄樊之战是荆襄地区重要的一次战役,关羽几乎出动了多半的荆州兵力去对付曹操而忽略了东吴,以为东吴都是鲁肃,可惜了吕蒙并不是鲁肃,没有鲁肃的政治眼光,一心只想要夺取荆州。假如鲁肃还在,对于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也会倍加关注,但是像吕蒙这种乘人之危、背后偷袭的手段鲁肃是绝不会采取的。荆州鲁肃当然想要,但他知道真正的敌人不是刘备,不是关羽而是曹操,孙刘只是是内部予盾,曹操才是敌我予盾,这便是鲁肃掌握的分寸,孙刘联盟不能破,破则两害,这边是鲁肃的政治战略眼光。
(三)孙刘联盟
按照鲁肃的战略眼光,夺荆州绝不会破坏孙刘联盟,先礼后兵是他最好的选择。趁关羽与曹军相持,遣说客向关羽索要荆州,并说明利害关系,签下合约。此时关羽的几乎没有选择,为了不两面受敌或许会答应将部分荆州地盘划给江东,这样鲁肃不动兵卒也算得进好处却不会动摇孙刘联盟的根基。即便关羽不答应鲁肃的要求,鲁肃出兵夺取荆州也算是给关羽下了战书,夺取荆州虽然算是乘人之危却是光明正大。
最会,即便关羽最后溃败,鲁肃也不会追击关羽,更不会擒杀关羽,放关羽回到西川,也算是给了刘备和诸葛亮的面子,同时也客观地维护了孙刘联盟,以鲁肃的战略眼光,为了抚慰刘备,会重新划定孙刘的领地界限,虽然荆州不会再还刘备,但为了联盟的稳固,一点小恩小惠鲁肃还是会给刘备的,即便刘备千般个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