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诛灭曹爽三族的失信为什么间接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司马懿诛灭曹爽三族的失信为什么间接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鬼说天下 访问量:3340 更新时间:2024/2/16 10:04:59

延熙十二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在政变过程中派人对曹爽说:“唯免官而已,以洛水为誓”,导致曹爽主动投降,史称“洛水之誓”。然而曹爽投降后,司马懿却失信并杀了曹爽全家。本鬼个人认为:司马懿诛灭曹爽三族的失信间接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鲜为人知的是,因为曹爽掌权期间干了很多不得人心的事情,所以忠于曹魏的很多大臣对于曹爽也是非常不满的。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之变”得到了很多曹魏老臣(如蒋济高柔)的支持,就连曹睿的遗孀郭太后(曹魏明元皇后)也支持了司马懿,可见曹爽有多不得人心。

众多曹魏老臣的支持意味着“高平陵之变”中的司马懿不是代表他自己的家族,而是代表了整个曹魏老臣集团。同时也意味着“洛水之誓”不是司马懿个人的承诺,而是代表了曹魏老臣集团的承诺。比如有些史书记载:司马懿是和时任曹魏太尉的蒋济一起对曹爽“洛水之誓”的。

正因如此,司马懿诛灭曹爽三族不仅对曹爽背信弃义,也是对整个曹魏老臣集团背信弃义。蒋济在曹爽死后上书拒绝封赏并郁郁而终,据说就是因为司马懿对曹爽失信。换句话说,司马懿对曹爽的失信导致司马家有可能失去曹魏老臣集团的支持,司马懿父子对此心知肚明。

于是司马家为了对付曹魏老臣而不得不对士族阶层大幅让利,导致西晋迅速腐化堕落。为了制约士族阶层,西晋又大幅增强宗室力量,大封藩。而西晋灭亡的两个主要原因就是:宗室力量过大、统治阶层腐化堕落过快。

标签: 曹爽

更多文章

  • 高坪凌政变时曹爽假如迅速组织反击,翻盘的机会很大

    历史人物编辑:昆锅美食标签:曹爽

    高坪凌政变时曹爽如果马上组织反击成功翻盘的机会真的很大,曹爽是大将军又控制着皇帝,有大义名分,最主要的是可以合法地调动军队。而司马懿虽然征战多年,但被曹爽架空十年之久,洛阳城内外已没有多少嫡系军队,不然也不会率领几千家奴政变,以及包括司马师控制的拉拢的一小部分军队。司马懿是在赌,而且是豪赌,赌的是曹

  • 高平陵兵变,司马懿赌博胜算几何?猪对手曹爽让人痛骂

    历史人物编辑:孙成说历史标签:曹爽

    景初三年(239)正月初一,魏明帝曹睿去世。诏命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共同辅佐8岁小皇帝曹芳,曹叡一朝,司马懿还算忠诚。这时候司马懿遍观朝野,他已看到了曹氏家族的衰落,开始产生了不臣之心。论资历,他是辅佐曹睿的顾命大臣,而曹爽还是黄口小儿。论才干,曹爽根本不是他的对手,甚至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

  • 司马懿政变曹爽投降 期间就没有人反抗吗

    历史人物编辑:篮球一会标签:曹爽

    司马懿发动政变,曹爽投降,难道其他人就不反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魏明帝曹叡临死前,知道曹芳年幼无力掌控大局,所以托孤给司马懿和曹爽。曹叡一咽气,曹爽就开始排挤司马懿,自己独掌大权。看着老实本分的司马懿,也在正积蓄力量,并在正始十年(公元249

  • 司马懿杀曹爽,漏网一人,其后代成名将,亲手结束晋朝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也劲爆标签:曹爽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东汉末年诸侯争霸的历史故事,要说书里最聪明的人大家都会脱口而出诸葛亮,智谋无双。但其实可以与他诸葛亮比肩而立还有司马懿,甚至在我看来更胜一筹。 司马懿从小就显露出不同常人的聪慧,又在叔叔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教导下博览群书,到了青年时谋略过人。于是随着叔叔投靠了曹操的阵营,为当时野心勃

  • 高平陵之变中,曹爽真的是毫无取胜机会吗?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曹爽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的胜利究竟是实力使然,还是运气太好?高平陵之变是三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司马氏通过此次政变开始掌握曹魏政权,一步步进化为三国终结者。但是高平陵事变本身则是一个风险极大的赌博。根据记载,整个事件中司马懿有两次性命之危,但都被猪对手曹爽一一化解。事变当晚,司马懿率领三千死士夺取武库,但要到

  • 高平陵之变时,如果曹爽起兵反抗,胜算有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刘正标签:曹爽

    魏明帝曹叡临终时,因为太子曹芳年幼,所以任命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为辅政大臣,辅佐曹芳。在曹芳刚继位的时候,曹爽还挺尊重司马懿,两人合作得不错。但是后来曹爽在亲信丁谧等人的撺掇下,晋升司马懿为太傅,以明升暗降的方法夺取了他的实权。此后曹爽以大将军身份掌握了魏国的军权,又任命弟弟曹羲和曹训为中领军及武

  • 为什么说曹爽发起的正始改制,是曹魏政权覆灭的开始?

    历史人物编辑:钱宇豪标签:曹爽

    引言在三国时期,雄踞中国北方的曹魏政权实力最为强大,在曹氏三代人的努力之下,建立起了相对稳定的政治体系。尤其是魏明帝曹叡在其当政期间,采取了相对保守的政治政策,就是为了迎合当时权贵的利益诉求,保证曹魏政权的向心力。然而曹叡英年早逝,其子年幼,不能亲自当政,曹叡于是将司马懿和曹爽任命为顾命大臣,希望他

  • 三国最悲惨的皇帝曹叡,三个儿子全部夭折,妃嫔都被曹爽据为己有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曹爽

    三国时期三足鼎立,各方势力都有称霸之心,但是因为实力相当,相互之间割据了很长的时间。最终还是西晋的司马炎成为了拥有统一天下能力的的那个人。而司马炎的爷爷就是司马懿,曾经是北魏的托孤忠臣,对魏国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司马懿在魏国的历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曹丕是魏国的开山皇帝,但是曹丕英年早逝,所以为

  • 司马懿杀曹爽夺权,曹氏宗亲为何不反抗?反抗后又会是什么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小丽搞笑说标签:曹爽

    再到曹丕时代,他未上位的时候,司马懿就是曹丕的老师,在争储的时候,司马懿给曹丕很多建议,帮助他度过了很多危难,所以曹丕上位后,随对司马懿有所提防,但是却也对其委以重任,让其称大将军,大都督,率军出征,这段时期是司马懿的上升期,在军中建立了强大的威信,使得军中很多人信服他。到了曹睿时期,司马懿基本上是

  • 此人不被曹操赏识,被俘后归降刘备,后来一战击败曹爽十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曹爽

    《说唱脸谱》这首歌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其歌词中唱到的白脸的曹操,但我们知道在戏曲中白脸泛指那些阴险狡诈,善于计谋的人。当然在历史的评价中,曹操也确是个有能力的人,但再厉害的人也可能会有疏忽。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由于曹操疏忽了谁?又因此次疏忽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建安二十年,来自巴西宕渠的王平在机缘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