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皇帝在曹爽身边,手上也有人和司马懿抗衡,为何曹爽还是投降了?

皇帝在曹爽身边,手上也有人和司马懿抗衡,为何曹爽还是投降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罗炜 访问量:803 更新时间:2024/1/5 8:44:21

历史一:皇帝在曹爽身边,手上也有人和司马懿抗衡,为何曹爽还是投降了?

曹操是标准的乱世枭雄,同时也是最明智的。可惜他却忘记了“报应”一词,他当初是如何对待汉室皇帝的,他的后人就会怎样被司马家族对待,看来上天并没有厚待曹氏家族。曹家的江山到了后期,基本上已经被司马家控制了,皇帝虽然保住了名头,权力却被架空。江山到了曹芳手里时,皇帝已经成了傀儡,司马懿才是真正掌握大权的人。司马懿的做法和他主子的做法相同,通过掌控皇帝来掌控天下。他趁着皇帝外出祭祀先祖时发动政变,把持了京城,然后要求陪同皇帝外出的曹爽投降,并要求他把皇帝送回城内。

在司马懿控制城内时,身为大司农的桓范成功逃脱,到城外和曹爽汇合,准备再杀回来。大司农觉得曹爽全力反抗,还是极有可能成功的。在大司农看来,皇帝在他们手里,不管他们做出哪种决定,都可以把责任推到皇帝身上。只要搬出皇帝,做什么事情天下百姓都不敢不从。虽说司马懿掌控住了大本营,但是中领军却没被掌握住,洛阳典农也没被控制住,两股势力都归曹爽管理。而且离他们不远的许昌还有武器库,里面所储存的武器足以让他们和司马懿对战了。桓范本人手中有大师农印,可以调集天下任何一处的粮草。只要曹爽敢下令冲回城里,一定可以打败司马懿,重新夺权。

可是曹爽想了大半夜,最终却决定投降,这可把桓范给气惨了,直骂曹爽是蠢猪,白白连累了他。大司农确实有生气的理由,因为他和曹爽的关系,原本也只有一些利益关系而已。在司马懿占领城内时,原本他也想归顺的,不过他的儿子却认为,应该出城投奔曹爽和皇帝才对,在儿子的劝说之下,大司农这才决定逃出城外,寻找曹爽和皇帝。也就是说他之所以和司马懿作对,完全是相信曹爽有本事打赢这场仗。可是谁知曹爽竟然如此窝囊,明明有机会战胜却放弃,反而连累自己一家老小,天知道他的内心有多愤怒和后悔。那么曹爽到底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在小编看来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曹爽放不下家眷。曹爽兄弟虽然和皇帝在城外没有被控制住,而且以他当时的实力,也可以和还未站稳脚跟的司马懿对战。可是他们的家眷却掌控在司马懿的手里,只要他们敢进城对战,司马懿绝对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的家人。哪怕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家眷,曹爽也不敢轻易反抗。

第二、曹爽判断失误,当时他在打压司马懿时,虽然把权力抢走了,但是却并没有下杀心。所以在他看来,自己和司马懿之间并没有所谓的血仇,回到城里之后司马懿再怎么针对自己,最多也就把自己手里的权利拿回去而已,但是自己的生命和富贵还是可以保住的。而且他觉得司马懿并不是嗜杀之人,做事方式向来比较低调,完全不像会杀人的样子。再加上他自己还是皇族中人,司马懿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名誉,也不可能轻易杀他。

第三,曹爽没信心战胜司马懿,虽然桓范给出了充足的理由,可是曹爽的心里依然没有把握能够战胜司马懿。要知道司马懿可是经历过三代皇帝的智囊,早些年随着曹操四处征战,不知道帮助曹操取得了多少成就,单凭司马懿的带兵经验,自己就绝对不是他的对手。司马懿带领军队帮助曹操四处征战,立下了那么多功劳,再反观自己,带兵和蜀国对战,却打了个大败仗,所以他本人在带兵打仗方面毫无信心。如果抛开个人情感,曹爽的这种顾虑确实没错,一个打了败仗的将领,和一个经常打胜仗的将领相比,不管是能力还是现在军队的威信,都完全无法相比。在曹爽看来,虽说自己手里也有军队,但毕竟不是主力部队,真正的部队都掌握在司马懿手里,自己手中的两股势力都属于附属势力。真正的部队比上杂牌军,实力悬殊可想而知。最后一点,虽说曹芳是正统皇帝,可是这个皇帝年纪太小,他的威望甚至比不上司马懿这么多年积累的威望,而且对方的背后是太后,太后的号召力可比皇帝强多了。

可惜的是曹爽判断错了司马懿的性格,在他向司马懿投降以后,不但没有受到优待,反而被灭族了。

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战国策》,《三国演义》等

历史二:假如庞统没有死于意外,蜀汉会有怎样的结局?答案非常明确

纵观三国,在无数谋士中,庞统的能力足以跻身一流。不幸的是,刘备进攻益州时,庞统不幸被36岁的流矢击中。庞统的意外身亡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局势,给后来的蜀汉集团带来了颠覆性的后果。

庞统字士元。继庞氏之后,他的叔父庞德公也是襄阳著名的批评家。庞统年轻时就出名了。他曾致力于周瑜的指挥,并作出了一点贡献。庞统见无路可走,雄心勃勃,只好去找刘备。鲁肃、诸葛亮推荐他后,刘备开始重视庞统,把他当作自己的军师:“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

庞统虽然英年早逝,但他也不能太显赫自己的才华。但从他仅有的几次表现来看,庞统确实是一位顶级战略家。假设性问题很难回答。如果你想了解庞统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不死会怎样呢?那我就不能回答了。这本小说本身是虚构的,如果不有趣的话。

公元214年,刘备包围罗城。庞统率军攻城。在战斗中,他被乱箭射杀。他很小就死了。如果庞统还活着会怎么样?刘备攻占益州时,庞统给了刘备很多主意。根据《三国志》中的庞统传,益州牧刘章和先行者傅定下统一的战略,说:“如果你现在能做到,你就可以做到,将军就可以在没有士兵帮助的情况下坐在一个国家里。”,“初入异国,若无风度与信任,不可为之”,可见庞统早就给了刘备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让刘备利用与刘章的会面,伺机到宜州工作。

刘备一向以仁义著称。当然,他不会像左荣那样,用这种卑鄙的手段谋划益州。庞统别无选择,只好把占据益州的三大战略交给刘备。刘备接受了庞统打开宜州第一扇门的计划。有了庞统的聪明才智,如果还存在的话,那么西川有刘备+庞统,荆州有关羽+张飞+诸葛亮就不完美了。曹操、刘备+庞统挡足,孙权到诸葛亮+关羽顶足。

蜀汉何愁不兴,甚至都有可能先灭掉孙权,再干掉曹魏,轻轻松松拿下天下,一统三国,刘备做梦都会笑死然而,这是很难实现的!庞统虽然直截了当,但也很善于劝谏。据《三国志·庞统传》记载:(刘备)在涪江会议上设酒取乐时,他说:“今天的会议是一种快乐。”“我们攻打一个国家,我们认为它是快乐的。”。当我们不仁慈的时候,我们会战斗。”可以看出,刘备在取得一些成绩后,开始喝酒、娱乐。

刘备选择根据地时,庞统提出了极为明智的建议,但刘备没有采纳。因为诸葛亮和庞统在这件事上有分歧。诸葛亮建议刘备以荆州为中心,谋划天下。如果庞统不死,诸葛亮就留在荆州,吕蒙的计划就不会成功。当时,蜀中的士兵还没有全部死去。当时蜀国的形势一定很好,不会以失败告终。按照当时蜀国的布局,诸葛亮不会安排去淅川,而是守卫荆州。

因为诸葛亮是刘备三个师的前三名,但是庞统的死改变了他的计划。诸葛亮不得不放下在荆州的工作,去了淅川,这使得关羽独自守卫荆州,被吕蒙的白衣渡江计划俘虏,然后死在麦城。关羽死后,刘备不惜一切代价攻打吴国,被鲁迅打败,烧了700里进营,烧毁了蜀中的大部分家产。后来一代箭神黄忠被箭射杀,张飞被人砍了头。

李芳和甘的儿子,刘备的知己,背叛了他。虽然他们以前不顺风顺水,但这是一个平局,因为这些事件扭转了蜀国的局面。综上所述,刘备缺少股东兼肱部部长庞统,也对蜀汉集团的后期发展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如果庞统没有遭遇意外,整个三国的局势很可能被改写。

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战国策》,《三国演义》等

标签: 曹爽

更多文章

  • 曹爽和司马懿斗争,关键不在于高平陵,而是曹爽过早地得意忘形

    历史人物编辑:飞碟历史说标签:曹爽

    曹爽和司马懿的斗争,关键不在于高平陵,而是曹爽过早地得意忘形 司马懿作为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得权的道路是不光彩的,毕竟曹操,刘备,孙权都是自己打天下,司马懿却是坐享他人成果,趁着曹魏皇室孤儿寡母无人帮助的时候趁机夺权。 其建立的西晋王朝更是导致后世的八王之乱,中原汉人惨遭屠戮,十不存一。中国汉文化都

  • 司马懿带兵造反?曹爽被打得措手不及,曹爽为何斗不过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曹爽

    过了不久,曹爽奏请曹芳,跟自己一道前往高平陵,拜谒魏明帝的陵墓。到了那一天,曹爽跟三个弟弟,以及何晏等许多心腹,共同护卫着曹芳出城去了。临行之前,大司农桓范扣马拦住曹爽,对他说:“主公,您兄弟几人既然都掌管着军队,就不能一块儿出去。您想,万一这时候有坏人作乱,把城门关上了,可怎么好?”曹爽没当回事,

  • 曹爽是如何架空司马懿的?司马懿退职闲居,曹爽是否同意?

    历史人物编辑:王梓浩标签:曹爽

    谋士何晏出计道:“升司马懿为太傅,太傅是皇帝的老师,地位尊贵,却是一个闲职。以后尚书奏事,先由你来决定,不要受司马懿的牵制。这样,大权就不致旁落了。”曹爽依计而行,入奏曹芳,曹芳一切都听曹爽的,立即升司马懿为太傅。曹爽削弱了司马懿的实权,接着又命其弟曹善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从此

  • 曹爽身边最强谋士,被司马懿称为“智囊”,因何事痛骂曹爽是猪?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曹爽

    在《虎啸龙吟》当中,大将军曹爽被塑造成一位骄横跋扈、志大才疏的“草包将军”形象,论智识权谋的水平,跟心机似海、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相比,差的不是一个档次。然而曹爽虽然愚笨,但身边却不乏智识深远的谋臣,可惜都不能得到他的重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被司马懿称为“智囊”的桓范。桓范字元则,出身于龙亢桓氏家族

  • 三国鼎立:曹爽无谋兵败三岭,韬光养晦司马装病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曹爽

    三国鼎立:曹爽无谋兵败三岭,韬光养晦司马装病是时,蜀后张氏已殁,更立后妹为继后,长子刘璇为太子,次子刘瑶为安定王,改建兴十六年(公元238年),为延熙元年。车骑将军吴懿又病亡出缺,诸军皆归蒋琬节制,监军姜维为副。蒋琬与姜维分驻汉中及涪城。至延熙六年(公元243年),蒋琬抱病甚重,因令姜维屯涪城,另简

  • 三国鼎立:曹真去世曹爽袭爵,诸葛亮大败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曹爽

    三国鼎立:曹真去世曹爽袭爵,诸葛亮大败司马懿话说魏大将军曹真收复南安、天水、安定三郡,自恃有功,尚想出师报怨,于是上书曹叡请由斜谷攻蜀,数道并进,可以大克。真是贪心不足。曹叡依了曹真之言,便命大将军司马懿溯汉西上,与曹真会合攻汉中。司空陈群上言,斜谷险阻,转运为难,不宜遽听从曹真建议。实系不欲攻蜀。

  • 如果司马懿不杀曹爽,曹爽能否翻盘?

    历史人物编辑:小丽搞笑说标签:曹爽

    首先,司马懿通过高平陵政变,控制朝政,抓住曹爽,剩下的就是杀不杀的问题。实际上,无论杀不杀,曹氏都难有翻盘可能了。假如不是曹爽掌握朝政,换成其他宗族子弟,也是一样的待遇。首先,司马氏掌握了朝廷,包括禁卫军、重要政府部门,把皇帝也看得死死的。在京师一带实行白色恐怖,在这种高压政治环境中,不仅掌握兵权的

  • 孙策把吴国交给孙权后,他如何对待嫂嫂大乔?网友:果然是亲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道史说雅标签:大乔

    导读:孙策把吴国交给孙权后,他如何对待嫂嫂大乔?网友:果然是亲兄弟哈喽大家好,今天咱讲三国中的吴国!不知道大家对孙权怎么看?孙权在小的时候还是蛮聪明的,但是在他成年也就比较平常,当然不会像蜀国刘禅那么废柴!他有个哥哥叫孙策,孙坚死后把吴国交给了孙策,可惜的是孙策外出打猎被杀,也是比较蛮仓促的!孙策临

  • NBA速递丨独行侠希望渺茫 热火锁定赛区冠军 大乔有望破3000分钟

    历史人物编辑:舟瑜标签:大乔

    关注NBA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一共有5场比赛,有4场比赛已经打完。骑士轮休了大部分主力,但是还是大胜魔术,格林得到21分。热火狂胜76人,巴特勒24+6,恩比德21+6。马刺2分险胜开拓者,凯尔登24+5。雷霆大胜爵士,进一步稳固了第10名的排名,独行侠已经希望不大,亚历山大得到22+7+7。下面

  • 孙策去世后,孙权是如何对待大嫂大乔的?讲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大乔

    孙策是东吴的创始人,他拿着传国玉玺,从袁术手里换来数千匹兵马开始出征江东。先以庐江郡为基地,然后过河攻击江东刺史刘瑶,借着江东士族的力量破城。吞下刘瑶部曲后,继续讨伐吴郡、会稽郡,统一江东用了6年。公元200年孙策病危,临终前把江东和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孙权。孙权为人刻薄,非常残忍,连有功的大臣都舍得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