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临终前,为何任命李严为托孤大臣,是用来制衡诸葛亮吗?

刘备临终前,为何任命李严为托孤大臣,是用来制衡诸葛亮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丑丑鱼游戏 访问量:485 更新时间:2024/1/15 23:46:01

公元219年,东吴为了让自己不沦为三国中实力最弱一方,违背了与蜀汉的盟约,在背后给了蜀汉致命的一击。吕蒙白衣渡江夺取了荆州三郡,将关羽生擒,杀害。

使得蜀汉政权,失去了和曹魏抗衡的基地—荆襄地区。刘备一怒之下,公元221年7月,举全国之力讨伐吴国,结果公元222年8月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击败,刘备兵败白帝城。

刘备悲愤交加,急火攻心,得了重病,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了一段我们耳熟能详的遗言,刘备病重找来了丞相诸葛亮,将儿子阿斗托付给他,还说了如果阿斗能力不行,丞相可以取而代之,让诸葛丞相深感责任重大。

当时除了诸葛亮,还有一位托孤大臣尚书李严。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刘备的托孤就是一正一副,诸葛亮为主,李严为辅。

这位李严并不是刘备托孤的主要对象,那么他的作用是什么呢,难道是制衡诸葛亮的吗?

李严其人

李严,字正方,出身荆襄,刘表手下,年少有为,刘表对他期望很高。

曹操南下赤壁大战之前,荆襄阵营分裂为投降派,主战派,李严却没有站队,他是一个异类,选择去了西川投奔刘璋

刘璋对于这个外来的才俊很重视,任命他为成都令,一个很重要的职位。

刘备攻打西川时,李严再一次选择投降,又到得到重用,封为辅汉将军。

刘备对于李严十分信任,派他和诸葛亮一起去平定益州,为蜀汉开疆扩土。平定益州之后,发现当地律法混乱,百姓怨声载道,于是诸葛亮、李严、法正等人将情况上报刘备,然后修订了当地的律法,为益州百姓做了件大好事。

夷陵之战后,刘备病重,没有回成都,留在了永安。

他出人意料的,在222年封李严为尚书令,下诏让李严赶到永安。尚书令这个职位权力很大,又得有资历,能力也要突出,让李严担任出乎诸葛亮的意料。

李严属于东州派,性情孤僻,傲慢,与同事的关系并不好。其实这个人最重要的特征是精致利己主义,两次投降就可以看出,他并不忠于任何人,他只要保证自己的享乐和利益,谁做老大无所谓,为人格局太小。

这些到了刘备去世,诸葛丞相北伐时就可以看出,为了一己私利,居然可以破坏北伐的进程。

刘备为什么这么看重李严

作为托孤大臣,李严的官职没有诸葛亮高,在托孤遗言中,刘备明确授予了诸葛亮“取而代之”的权力,如果刘禅不能胜任,诸葛亮可以直接取代刘禅,或者另立刘备的其他儿子为皇帝。

这就让诸葛亮有了董卓一样的权力,可以随意废立皇帝,遗诏中李严并没有得到也有这样的权力。

李严与诸葛亮一起作为托孤大臣,辅佐少主刘禅。李严的内心一定有小疙瘩,他孤傲的性格,觉得自己最厉害,偏偏要屈居在诸葛亮之下。

之后刘备又下了一系列命令,给予了李严至高的荣誉,李严升为中都护,管理蜀汉禁军,并留在永安管理皇宫禁卫。公元223(建兴元年),李严被封为都乡侯。

李严掌管了禁军,主要是拱卫皇宫和都城的,那是皇帝的近臣,是保护皇帝安全的,刘备将自己的性命都交托给他了。

蜀汉的全部兵马,并不归李严调遣,蜀汉官职中没有大将军或是都督一职,管理军队,所以丞相诸葛亮可以调动蜀中人马北伐的。

禁卫军与蜀国军队管理权分开,也是刘备统筹安排,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历史上托孤的顾命大臣结局往往不好,要么自己作死,要么被皇帝弄死。

李严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他在蜀汉没有什么朋友,名声不好,不会结党。

作为一个孤臣,没有根基,无法形成庞大的家族势力,当刘禅的羽翼丰满时,他不会造成威胁。因此成了刘备托孤的理想人选。

刘备是一个有着有着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的人,他一定是思虑万全,为儿子留下最安全可靠的人选。

用李严也是为了防止诸葛亮专权,诸葛亮是荆州派的领军人物,蜀中很多人都是他提拔使用的,他有可能将刘禅架空。

所以增加一个没有什么人脉根基的李严,他可以依靠刘禅与诸葛亮争权,这样三个人只能相互依存,对于刘禅来说,就可以左右逢源,有一个良好的执政环境。

李严在军事上的才华得到了刘备的赏识,当然刘备在托孤时,也考虑到永安这里如果发生战争,李严作为一个重要将领,有托孤大臣的身份,可以方便调兵遣将。

蜀汉复杂的形势

蜀国是刘备建立在刘璋地盘上的一个政权,产生了三大派,本地的益州派,刘璋父子的东州派,刘备的荆州集团。

刘备来到别人地盘,不用当地的士族,就无法统治蜀,另一方面如果不用自己荆州带来的那批人,制衡当地氏族,自己就无法统治下去。

荆州派也分裂成关羽、张飞为代表的元老派,诸葛亮为代表的荆襄派,蜀汉内部分裂成了四派,这些客观矛盾无法在短期内消除,始终埋下了隐患。

东州派就成了一个中间地带,是两方都要争取的。

在蜀汉内部,本地的益州派虎视眈眈,李严、孟达、法正、黄权等人属于东州派。诸葛亮、魏延杨仪等荆襄派,在政权建立初期,两者可以和谐共处,刘备可以控制、平衡两派。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州派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孟达投了曹操,法正去世。

夷陵之战后,黄权发生叛乱,就在成都不足百里的地方,最终被平定了,但也敲响了警钟,东州派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对刘备产生了怀疑。

在这种形势下,本土的益州派开始崛起,各派的人物都在密切关注局势,刘备如何平衡几派关系成了最重要的。

刘备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同盟者就此离开,让本土益州派崛起,有可能会动摇他的统治。因此这时启用李严,名义上东州派仅剩的代表人物,就是要团结曾经的战友,一起压制本土派,稳固政权。

夷陵之战后,益州派频频动作,刘备病重时,他也无法预料益州派将来会有怎样的举措,他要保证东州派和荆州派团结一致,在蜀中继续生存下去。

刘备重用李严,也有防备诸葛亮的心思。

可见李严受到重用并不是针对诸葛亮,只是当时蜀中复杂形势所迫。

标签: 李严

更多文章

  • 命李严和诸葛亮共同托孤的刘备,为什么却不信任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生活春哦草标签:李严

    刘备真的把兵权交给李严?刘备将李严抬高到与诸葛亮并列的地位,这不但可以与诸葛亮抗衡,而且还可能进一步取代诸葛亮,成为蜀汉首屈一指的人物。在当时形势下,李严以都护屯江州,实际上是总揽蜀汉东部军政,与成都分陕而治。李严以尚书令受遗诏辅政,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李严何以得骤居此职,陈寿未作交待,它书亦无说明

  • 李严和诸葛亮不和,但他听说诸葛亮去世以后,居然“心痛至死”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李严

    作为刘备的临终托孤的大臣,除了诸葛亮之外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李严,公元234年10月8日,诸葛亮在和司马懿僵持了100多天以后,愤恨的病是在五丈原的军营之中,那么诸葛亮去世几天之后,李严也带着对世间的眷恋离世了,难道李严的感情和诸葛亮这么深?深到可以“伤心致死”。李严和诸葛亮同朝为官,一个管军事,一个

  • 当初刘备为什么会选择李严作为托孤大臣呢?原因在这里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李严

    当初刘备为什么会选择李严作为托孤大臣呢?原因在这里刘备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相当的有名气,相信大家对于他的世界都有所耳闻。今天我们要为大家讲解的就是他在白帝城托孤的事件。在我国的名著《三国演义》当中对于这一段的描写也是费了不少功夫,刘备是如何苦口婆心的告诫他的儿子,一定要亲贤臣远小人。把蜀汉大业托付给诸葛

  • 三国疑云大揭秘:李严为什么背着诸葛亮给刘禅进献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研经讲史标签:李严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李严,李严刘璋时期就一直在益州跟着刘璋,在蜀地的影响力很大,在刘璋时期就是差不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后来在跟随刘备,在益州本土派里很得刘备欢心,刘备兵败后,在永安宫一起和诸葛亮被刘备任命为托孤大臣,受到重用,要是说他不想蜀国好那是不可能的。李严是蜀国的重臣,阿斗是皇帝。按说皇帝

  • 诸葛亮病逝,为何李严哭得最伤心,随后激愤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史密记标签:李严

    诸葛亮于公元234年病逝于五丈原,当时蜀汉举国震动。在刘备死后,孔明无疑成为了最后的顶梁柱,可在当时刘备永安托孤时,他还指定了一名辅佐刘禅的人。那就是在政治斗争中陨落的李严。李严作为东洲派的代表,他的地位无异于荆州派的孔明。 在刘备进军成都后,益州分三派,东洲派便是先前刘璋留下的部下,土著派便是成都

  • 刘备临终前为什么托孤诸葛亮和李严,而没有托孤赵云呢

    历史人物编辑:谈史论文标签:李严

    严格地说,刘备托孤的只有诸葛亮,李严只是个陪衬,而赵云则另有安排。在刘备临死的时候,确实下旨命令诸葛亮和李严一起辅佐刘禅。其中李严被任命为中都护,总领内外军事。粗粗一看,诸葛亮和他是一文一武各管一摊。不过刘备的安排很有意思,李严虽然和诸葛亮一起成为顾命大臣,但是却被留在了永安。 永安是蜀汉和东吴边境

  • 刘备在临终为什么要提拔李严,真的是为了制约诸葛亮吗?

    历史人物编辑:谭永来标签:李严

    刘备提拔李严不是为了制约诸葛亮,而是为了提拔蜀汉国内的东州势力,以便他们能够更好的为蜀汉的发展和壮大服务。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刘备在临终为何要提拔李严,以及为什么不是用他用来制约诸葛亮的缘故。刘备为何要提拔李严?在分析刘备为何要提拔李严之前,需要厘清一下蜀汉国内的利益集团。在刘备建立蜀汉国后,在益州这

  • 诸葛亮废李严,普通的朝堂斗争而已,无需过分解读!

    历史人物编辑:史学无涯标签:李严

    公元223年,刘备临终前白帝城托孤,诸葛亮为正,官职为丞相、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并领益州牧。李严为副,官职为光禄勋、中都护、尚书令。9年后,在公元231年,李严被废为民,流放梓潼郡。历来对诸葛亮废李严有很多争论,比较主流的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李严被废,是他争权夺利自取灭亡。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

  • 《山河之影》改编哪个小说?李雾身世是什么人?李雾是不是李严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仙道聊娱乐标签:李严

    山河之影改编哪个小说?该剧没有原著小说,因为是电影改编而来的,想知道李雾身世是什么人?李雾是不是李严的儿子呢?最后结局李雾和谁在一起了?山河之影不是小说改编的,是根据同名系列电影《绣春刀》改编的,讲述了李雾和陆铮联手破解迷局,寻找真相的故事。李雾身世可怜,从小无父无母,在鸡鹅巷街坊邻居的接济下长大。

  • 刘备临终前,为什么不把兵权交给诸葛亮,反而要交给李严?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李严

    在刘备临终前,白帝托孤,他把自己的儿子刘阿斗,托付给了诸葛亮,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他将兵权交给了李严,而不是诸葛亮,这是为什么呢?这就得从李严的出身说起。李严,这个人一开始是在刘表手下,后来来到了四川,投靠了刘璋,在这里混得风生水起,成为了刘璋极为倚重的人物。这个人也非常有才,在投靠了刘备之后,他是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