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汉灭亡后,暴君孙皓统治下的东吴为何还能存续十七年?

蜀汉灭亡后,暴君孙皓统治下的东吴为何还能存续十七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邓海春 访问量:4923 更新时间:2023/12/10 8:00:01

黄武八年(229),孙权在武昌登基称帝,标志着东吴政权的正式建立。尽管实际上从曹魏黄初二年(221)孙权被曹丕封为“大魏吴王”起东吴就已经进入了独立状态,但直到孙权在既没有通过汉帝禅让,又并非汉室宗亲的情况下坚持称帝,狭义上的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鼎力局面才算是终于正式确立。

蜀汉景耀六年(263),曹魏将领邓艾兵临成都城下,刘禅出城投降,蜀汉宣告灭亡。蜀汉灭亡的次年,东吴迎来了末代皇帝孙皓。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孙皓在位期间东吴国力日渐衰微,但尽管如此,东吴还是坚持到了天纪四年(280)才被西晋消灭。那么,为何暴君统治下的东吴还能在蜀汉灭亡后仍旧存续十七年呢?

作为三国当中存续时间最长的政权,东吴前后历经四位君主,国祚五十二年,而想要达成这一点,首要依仗就是长江天险。建安十二年(207),面对三顾茅庐真心实意前来寻求平定天下之策的刘备诸葛亮曾表示:“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到了宋代,大词人辛弃疾也在作品中形容孙权道:“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虎踞长江天险“坐断东南”,这是古往今来无数人对东吴政权所处地理环境的共同描述。诚然,对于东吴政权而言,长江就是天然的屏障,在限制自身对外扩张的同时,它也保障了东吴的绝大部分领土不会直接遭受敌人陆军的进犯。

结合实际,在晋灭吴战争中,益州刺史王濬提前数年修建战船、操练水军,在昔日蜀汉水师的基础上打造出了一支颇具战斗力的水军。随后,他亲率大军沿长江顺流而下,接连攻克丹阳、西陵、夏口、武昌等东吴在长江上设立的重镇,随后轻松进入号称“东吴第一要塞”的石头城,这才逼得孙皓主动出城请降。

长江防线的全面溃败可以说是东吴灭亡的最直接因素,反过来讲,在西晋水军操练完毕前,东吴大体上都是安全的。而说到东吴的防线,就不得不提及一个重要人物,那便是陆抗。陆抗乃是先后担任过东吴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的陆逊之子,他继承父亲的才能与遗志,常年镇守位于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西陵,也就是当年刘备伐吴兵败的夷陵。

在镇守西陵与西晋对峙的过程中,陆抗曾多次以弱胜强化解对方的攻势,且凭借高超的人格魅力深受将士、百姓们的爱戴。甚至,陆抗还与镇守襄阳的西晋名将羊祜互相尊敬,双方一直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愿采取阴谋诡计,史称“羊陆之交”。凤凰三年(274),年仅四十九岁的陆抗去世,自此东吴再无名将。四年后,羊祜去世,临终前推荐杜预代替自己,并留下平定东吴的诸多部署。

再次结合晋灭吴之战的实际情况,羊祜指定的接班人杜预率领襄阳兵马向江陵进军,而上文提到率领水军直取石头城,逼迫孙皓出城投降的王濬同样是在羊祜的安排下担任益州刺史、大力组建水军。羊祜死后,西晋仍然人才济济,加之国力强大,因此可以分六路大军攻吴,而东吴在陆抗去世后彻底失去了与西晋抗衡之力,自然走向了灭亡。

最后还有一点不得不说,上文提到羊祜、陆抗曾经一度形成相安无事的局面,这一方面是由于羊祜深知陆抗的过人才能,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西晋朝廷内部对于是否要南下伐吴的分歧。尽管西晋王朝奠基人司马昭早在还是曹魏权臣时就定下了消灭蜀汉三年后顺势灭吴的战略方针,但他过早病逝,其接班人司马炎急于篡位,计划因此暂时搁置。

后来,司马炎顺利篡权建立西晋,辅佐他即位有功的贾充地位不断攀升,到泰始七年(271)时更是官居太尉。对于伐吴之事,贾充一直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他曾以担心时机尚未成熟作战失利、担心来自西方和北方的威胁、担心军民因连年战争而疲惫不堪、担心气候炎热导致士兵感染瘟疫等理由反对对吴作战。

或许是因为位高权重,又或许确实代表了当时许多大臣的观点,贾充反对伐吴的主张影响力不可谓不大。经过多年犹豫,司马炎才终于在杜预、王濬等将领的多次上书请求下决意伐吴。

综上所述,东吴之所以能够在蜀汉灭亡后仍旧存续十七年,主要原因有三:其一、东吴坐拥长江地利,在西晋水军成型之前可谓高枕无忧;其二、东吴拥有名将陆抗,为原本行将就木的政权注入了最后一点活力;其三、西晋内部关于伐吴分成了主战、主和两派,由于主和派一度占据话语权,东吴这才得以多苟延残喘了几年。

标签: 孙皓

更多文章

  • 十八线艺人孙亮开出镜无人打赏,就算不关闭打赏,也没人送礼

    历史人物编辑:向耀标签:孙亮

    演员孙亮挺是有自知之明的。拍摄室内,打开打赏功能和关闭效果一样,他尴尬地笑了起来。说起孙亮,很少有人知道他是18级演员,但他也演过很多小配角,比如《天下粮仓》、《少帅》等,这就是18级演员和一级演员的差距——评价演员。几乎没有人认识你。最近,孙亮突然开始出现在镜头前。两个小时后,没有人买礼物。突然,

  • 怪不得孙权把皇位传给小儿子孙亮,一件小事,就看出他聪明过人

    历史人物编辑:刘中华标签:孙亮

    老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天生会打洞”,三国枭雄孙权之子孙亮就是这样,从小就聪慧过人,有成人之鉴。孙亮是孙权的第七子,也是孙权最小的儿子,按照顺序来说,孙权死后,怎么也轮不到他做皇位,但历史的发展总是那么的出人意料。孙权的长子孙登本是一位出色的太子,但在33岁时不幸早亡。孙登死后,东吴朝中

  • 孙权有7个儿子,为何要传位给平庸的孙亮?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姚姚时尚标签:孙亮

    孙权建立了吴国,能够和曹魏,刘蜀三国鼎立,足以证明孙权本人的文治武功有独到之处。可是这样一位英明的君王为什么会选择平庸的孙亮当继承人,导致了东吴大权旁落呢?孙权有七个儿子,可是这七个儿子到了最后只剩下了两个。长子孙登也就是第一个孙权所立的皇太子,一直很受孙权的器重,还曾经监国,不幸在三十三岁的时候因

  • 东吴乱象谱之孙亮:没能成功铲除“鳌拜”的悲催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王梓浩标签:孙亮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子渊在前面几篇文章中已经讲到,吴主孙权执政晚期为打压江东士族,不惜以两个儿子的夺嫡之争为诱饵,一举重创朝堂之上的士族力量。在此之后,孙权将最宠爱的幼子孙亮立为太子,并将其生母潘氏立为皇后,给了孙亮一个嫡子的身份。然而令孙权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仓促离世,却让孙亮成为了

  • “我们第一胖”孙亮体重六百斤,生命最后时光都用来治病漂亮

    历史人物编辑:轻叹花开标签:孙亮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瘦的人是很漂亮的,而胖的人一直都受不到人们的欣赏。在我们这个经济发达的社会,人们早就没有了温饱问题,就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才会存在,“吃不饱、穿不暖”的事情。2014年一个22岁

  • 孙亮鲁莽冲动,刘禅大智若愚,为何都不如曹操的儿子优秀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孙亮

    孙权、刘备、曹操三人分别是三国时期东吴、蜀汉、曹魏的开创者,凭借能力在三国开创了一片基业而青名留名,正所谓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然而关于他们的儿子们,却没有父辈的那份雄心壮志和功成名就,几乎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说到孙权的儿子,能够被记住的就是孙权的幼子孙亮,说到刘备的儿子,青史留名的就是刘备的长子刘禅

  • 寻甸县成立丁云川、孙亮、王爱萍专家工作站

    历史人物编辑:强吕旅行标签:孙亮

    云南网讯(记者期俊军)7月6日,寻甸县第一网民医院举行丁云川教授(超声医学科)、孙亮教授(胃肠与疝外科)、王爱萍教授(儿童生长时尚)专家工作站挂牌仪式。专家工作站的成立,标志着医院在加强多学科、多层次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和建设群众满意的综合性医院方面进入加速推进阶段,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网民群众。仪式上,

  • 刘备听“水镜先生”前一句三分天下,只可惜后一句没听,白送基业

    历史人物编辑:美食齐聚汇标签:水镜先生

    刘备听“水镜先生”前一句三分天下,只可惜后一句没听,白送基业三国时代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曹操、刘备、孙策势要称霸中国,一统天下。于是纷纷广纳英雄豪杰,有谋之士。话说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水镜先生曾经送给刘备这样的一句话: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刘备在一次次地招纳贤才中幸运的得到卧龙凤雏。可谁知,这蜀

  • 水镜先生明明知道孔明未得其时,为何不直接在他出山之时劝阻呢?

    历史人物编辑:雷家昊少标签:水镜先生

    司马徽者,水镜先生也;水镜先生者,妙人也!为什么说此人是妙人呢?因为根据历史记载,此人乃是东汉末年的名士,真正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之人,可以说在三国乱世的年代,才学没有能出其右者,诸葛亮只是未出茅庐便知道天下三分,而水镜先生闲居山野却知道天下名士所在,此人才是大大的不简单啊,绝不是一个普通的糟

  • 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说了4个字,几十年后果然应验了

    历史人物编辑:初夏听花开标签:水镜先生

    三国时期的那些谋臣猛将中,关羽和诸葛亮在死后都被传的神乎其神。关羽就不说了,已经被民间封神了。诸葛亮原本也只是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一个谋士,和法正、庞统他们一样,都是凡人。但是在民间传说中,诸葛亮却变成了半人半仙的形象,甚至还拥有仙术。这主要也是因为在百姓眼中,诸葛亮实在是太过于聪明了。不但能掐会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