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天生会打洞”,三国枭雄孙权之子孙亮就是这样,从小就聪慧过人,有成人之鉴。
孙亮是孙权的第七子,也是孙权最小的儿子,按照顺序来说,孙权死后,怎么也轮不到他做皇位,但历史的发展总是那么的出人意料。孙权的长子孙登本是一位出色的太子,但在33岁时不幸早亡。
孙登死后,东吴朝中大臣为选立新太子分为两派。其中,陆逊、顾谭、吾粲、朱据、诸葛恪等都支持孙和,而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和孙弘等都支持鲁王孙霸,最终孙权把三儿子孙和立为太子。但因选择储君问题,孙和及鲁王孙霸之间产生了极大的矛盾,东吴朝中大臣党争骤起。
更出人意料的是,九年后,孙权又废除了孙和,赐死孙霸,改立孙亮为太子,又两年后,孙权去世,孙亮成为东吴的第二位皇帝。
孙亮登基为帝时年仅10岁,15岁便开始亲政。孙亮一个小孩子,怎么能得孙权的这般宠爱呢,为了把皇位传给他,孙权竟然不惜废除孙和,赐死孙霸。
孙亮之所以能得到这个皇位,除了后宫、大臣的争夺外,其实和孙亮的聪慧过人也有关系。历史记载,孙亮从小聪明颖悟,虽然年幼却有成人的判断能力,和之前的刘弗陵很相似。
其中,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老先生写的《智囊全集》一书中,就记载了孙亮机智过人,善于推理的一个典故。
亮出西苑,方食生梅,使黄门至中藏取蜜渍梅,蜜中有鼠矢。亮问主藏吏曰:“黄门从汝求蜜邪?”曰:“向求,实不敢与。”黄门不服,侍中请付狱推。”亮曰:“此易知耳。”令破鼠矢,里燥。亮曰:“若久在蜜中,当湿透,今里燥,必黄门所为。”于是黄门首服。
孙亮从皇家游玩打猎的西苑走出来,正在吃生梅,于是差遣宦官去仓库拿一些蜜,用蜜来浸泡梅子吃。不料拿来的蜜中有老鼠屎,这可让人吃的恶心了。
如果这种事情,放在其他小皇帝身上,可能直接二话不说,就把仓管员拉出去斩了。但孙亮没有这么做,非常冷静的问管理仓库的官员:“宦官从你这里取过蜜吗?”
管理仓库的小官就说:“他刚刚来找我拿,但我没有敢给他。”宦官不认,和仓管争执,孙亮身边的大臣想着两边都不认账,多麻烦,建议孙亮把这事交给监狱官去审理吧。
孙亮说,这事简单,命人刨开老鼠屎,众人一看老鼠屎里面还是干的。便说:“如果老鼠屎一直在蜜里泡着,那么里面肯定是湿的,但如今里面是干燥的,一定是宦官所为,故意设计陷害仓管的。这下宦官不得不认罪了。
从这一件小事上,就充分地看到了少年天子孙亮的确是聪明过人,怪不得孙权会如此宠爱他,最终把皇位传给他。只不过遗憾的是,孙亮没有遇到像霍光那样的辅臣,亲政才一年就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后又被贬为候官侯,在前往封地途中自杀,也有说被毒杀,年仅18岁。
而这个典故就收录在《智囊全集》卷九·得情篇,书中还有众多类似的高智商小典故,让读者领略到了古人如何运用智慧和谋略创造历史,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读起来真是痛快淋漓。下面的这套《智囊全集》全套6册,都有白话文翻译,读起来非常方便,大家不妨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