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怪不得孙权把皇位传给小儿子孙亮,一件小事,就看出他聪明过人

怪不得孙权把皇位传给小儿子孙亮,一件小事,就看出他聪明过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中华 访问量:868 更新时间:2023/12/6 16:26:46

老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天生会打洞”,三国枭雄孙权之子孙亮就是这样,从小就聪慧过人,有成人之鉴。

孙亮是孙权的第七子,也是孙权最小的儿子,按照顺序来说,孙权死后,怎么也轮不到他做皇位,但历史的发展总是那么的出人意料。孙权的长子孙登本是一位出色的太子,但在33岁时不幸早亡。

孙登死后,东吴朝中大臣为选立新太子分为两派。其中,陆逊、顾谭、吾粲朱据、诸葛恪等都支持孙和,而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和孙弘等都支持鲁王孙霸,最终孙权把三儿子孙和立为太子。但因选择储君问题,孙和及鲁王孙霸之间产生了极大的矛盾,东吴朝中大臣党争骤起。

更出人意料的是,九年后,孙权又废除了孙和,赐死孙霸,改立孙亮为太子,又两年后,孙权去世,孙亮成为东吴的第二位皇帝。

孙亮登基为帝时年仅10岁,15岁便开始亲政。孙亮一个小孩子,怎么能得孙权的这般宠爱呢,为了把皇位传给他,孙权竟然不惜废除孙和,赐死孙霸。

孙亮之所以能得到这个皇位,除了后宫、大臣的争夺外,其实和孙亮的聪慧过人也有关系。历史记载,孙亮从小聪明颖悟,虽然年幼却有成人的判断能力,和之前的刘弗陵很相似。

其中,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老先生写的《智囊全集》一书中,就记载了孙亮机智过人,善于推理的一个典故。

亮出西苑,方食生梅,使黄门至中藏取蜜渍梅,蜜中有鼠矢。亮问主藏吏曰:“黄门从汝求蜜邪?”曰:“向求,实不敢与。”黄门不服,侍中请付狱推。”亮曰:“此易知耳。”令破鼠矢,里燥。亮曰:“若久在蜜中,当湿透,今里燥,必黄门所为。”于是黄门首服。

孙亮从皇家游玩打猎的西苑走出来,正在吃生梅,于是差遣宦官去仓库拿一些蜜,用蜜来浸泡梅子吃。不料拿来的蜜中有老鼠屎,这可让人吃的恶心了。

如果这种事情,放在其他小皇帝身上,可能直接二话不说,就把仓管员拉出去斩了。但孙亮没有这么做,非常冷静的问管理仓库的官员:“宦官从你这里取过蜜吗?”

管理仓库的小官就说:“他刚刚来找我拿,但我没有敢给他。”宦官不认,和仓管争执,孙亮身边的大臣想着两边都不认账,多麻烦,建议孙亮把这事交给监狱官去审理吧。

孙亮说,这事简单,命人刨开老鼠屎,众人一看老鼠屎里面还是干的。便说:“如果老鼠屎一直在蜜里泡着,那么里面肯定是湿的,但如今里面是干燥的,一定是宦官所为,故意设计陷害仓管的。这下宦官不得不认罪了。

从这一件小事上,就充分地看到了少年天子孙亮的确是聪明过人,怪不得孙权会如此宠爱他,最终把皇位传给他。只不过遗憾的是,孙亮没有遇到像霍光那样的辅臣,亲政才一年就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后又被贬为候官侯,在前往封地途中自杀,也有说被毒杀,年仅18岁。

而这个典故就收录在《智囊全集》卷九·得情篇,书中还有众多类似的高智商小典故,让读者领略到了古人如何运用智慧和谋略创造历史,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读起来真是痛快淋漓。下面的这套《智囊全集》全套6册,都有白话文翻译,读起来非常方便,大家不妨一阅。

标签: 孙亮

更多文章

  • 孙权有7个儿子,为何要传位给平庸的孙亮?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姚姚时尚标签:孙亮

    孙权建立了吴国,能够和曹魏,刘蜀三国鼎立,足以证明孙权本人的文治武功有独到之处。可是这样一位英明的君王为什么会选择平庸的孙亮当继承人,导致了东吴大权旁落呢?孙权有七个儿子,可是这七个儿子到了最后只剩下了两个。长子孙登也就是第一个孙权所立的皇太子,一直很受孙权的器重,还曾经监国,不幸在三十三岁的时候因

  • 东吴乱象谱之孙亮:没能成功铲除“鳌拜”的悲催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王梓浩标签:孙亮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子渊在前面几篇文章中已经讲到,吴主孙权执政晚期为打压江东士族,不惜以两个儿子的夺嫡之争为诱饵,一举重创朝堂之上的士族力量。在此之后,孙权将最宠爱的幼子孙亮立为太子,并将其生母潘氏立为皇后,给了孙亮一个嫡子的身份。然而令孙权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仓促离世,却让孙亮成为了

  • “我们第一胖”孙亮体重六百斤,生命最后时光都用来治病漂亮

    历史人物编辑:轻叹花开标签:孙亮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瘦的人是很漂亮的,而胖的人一直都受不到人们的欣赏。在我们这个经济发达的社会,人们早就没有了温饱问题,就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才会存在,“吃不饱、穿不暖”的事情。2014年一个22岁

  • 孙亮鲁莽冲动,刘禅大智若愚,为何都不如曹操的儿子优秀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孙亮

    孙权、刘备、曹操三人分别是三国时期东吴、蜀汉、曹魏的开创者,凭借能力在三国开创了一片基业而青名留名,正所谓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然而关于他们的儿子们,却没有父辈的那份雄心壮志和功成名就,几乎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说到孙权的儿子,能够被记住的就是孙权的幼子孙亮,说到刘备的儿子,青史留名的就是刘备的长子刘禅

  • 寻甸县成立丁云川、孙亮、王爱萍专家工作站

    历史人物编辑:强吕旅行标签:孙亮

    云南网讯(记者期俊军)7月6日,寻甸县第一网民医院举行丁云川教授(超声医学科)、孙亮教授(胃肠与疝外科)、王爱萍教授(儿童生长时尚)专家工作站挂牌仪式。专家工作站的成立,标志着医院在加强多学科、多层次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和建设群众满意的综合性医院方面进入加速推进阶段,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网民群众。仪式上,

  • 刘备听“水镜先生”前一句三分天下,只可惜后一句没听,白送基业

    历史人物编辑:美食齐聚汇标签:水镜先生

    刘备听“水镜先生”前一句三分天下,只可惜后一句没听,白送基业三国时代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曹操、刘备、孙策势要称霸中国,一统天下。于是纷纷广纳英雄豪杰,有谋之士。话说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水镜先生曾经送给刘备这样的一句话: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刘备在一次次地招纳贤才中幸运的得到卧龙凤雏。可谁知,这蜀

  • 水镜先生明明知道孔明未得其时,为何不直接在他出山之时劝阻呢?

    历史人物编辑:雷家昊少标签:水镜先生

    司马徽者,水镜先生也;水镜先生者,妙人也!为什么说此人是妙人呢?因为根据历史记载,此人乃是东汉末年的名士,真正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之人,可以说在三国乱世的年代,才学没有能出其右者,诸葛亮只是未出茅庐便知道天下三分,而水镜先生闲居山野却知道天下名士所在,此人才是大大的不简单啊,绝不是一个普通的糟

  • 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说了4个字,几十年后果然应验了

    历史人物编辑:初夏听花开标签:水镜先生

    三国时期的那些谋臣猛将中,关羽和诸葛亮在死后都被传的神乎其神。关羽就不说了,已经被民间封神了。诸葛亮原本也只是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一个谋士,和法正、庞统他们一样,都是凡人。但是在民间传说中,诸葛亮却变成了半人半仙的形象,甚至还拥有仙术。这主要也是因为在百姓眼中,诸葛亮实在是太过于聪明了。不但能掐会算,

  • 水镜先生:卧龙凤雏得其一便可安天下!为啥刘备两者皆得却没做到

    历史人物编辑:川剧男孩小严标签:水镜先生

    三国时期,曹操、刘备等人的实力都非常强大,从他们其中的人员配备来看,刘备的军队人才很多,各种类型的人才应有尽有,而且都是出类拔萃的。武将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等,这些人都是勇猛过人,以一当百的将军;而文臣也是不甘示弱,诸葛亮、庞统、法正、马良、杨仪、费祎等人,他们要么是治世能臣,要么是计

  • 水镜先生的一句话,暗示诸葛亮辅佐刘备不合时势,而且注定要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伊哲的生活标签:水镜先生

    公元206年冬到次年春,刘备(161-223年)在“水镜先生”司马徽和被迫离开刘备而投奔曹操的徐庶的先后推荐下,三顾茅庐,请“卧龙”诸葛亮(181-234年)出山,为其出谋划策。时年26岁的诸葛亮为刘备的诚意所打动,遂以《隆中对》向刘备展望了三分天下的宏伟蓝图,并确定了日后从荆州和益州两路并进、克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