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延子午谷奇谋如果成功,蜀国必然大获全胜,诸葛亮为何没有采纳

魏延子午谷奇谋如果成功,蜀国必然大获全胜,诸葛亮为何没有采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 访问量:3815 更新时间:2024/2/21 3:27:40

子午谷奇谋一直都是关注三国历史的焦点之一,裴松在给《三国志》做引注中是这样说的,魏延诸葛亮建议,“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影视剧中的魏延

此语一出,大多数痴迷军事的爱好者必然会拍手称快,果然奇谋,然而诸葛亮认为这个计划太危险“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而没有采纳魏延的计策。

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

陈寿在《诸葛亮集》中评价诸葛亮:“ 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在《三国志·诸葛亮传》评价诸葛亮:“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肖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钦卫”。

影视剧中的诸葛亮

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较为公允,一方面是肯定了诸葛亮的政治能力和治军能力,另一方面也认为诸葛亮缺乏奇谋。

当然,缺乏奇谋并非认为诸葛亮不善于带兵打仗,而是单纯的缺乏出奇制胜的谋略,这也是一直以来人们对诸葛亮没有采纳魏延子午谷奇谋的重要原因。

关于诸葛亮缺乏奇谋,连他自己也是承认的,诸葛亮擅长的宏观战略分析,而不是擅长战术当中的千变万化。

诸葛亮是以谋士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的,从宏观战略角度为刘备谋划了“隆中对”,并且制定了先三分天下,再等天下有变,北上伐魏。

影视剧中的刘备与诸葛亮

尤其是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主张孙刘联合共同对抗曹军,最终取得了赤壁之战的重要性胜利,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战略思想,我们是必须佩服的。

“奇谋为短”是因为“诸葛一生惟谨慎”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 先帝知臣谨慎,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这一句话突出的反应了诸葛亮的性格特点。

刘备在带兵打仗的时候,从来不会与诸葛亮一起,而是让诸葛亮坐镇后方,统筹全局,这种军师坐镇后方,主帅前线拼命的搭配,自古以来就很少。

影视剧中的刘备

那么,刘备出征的时候带着谁呢?蜀郡太守法正!诸葛亮对法正的评价是“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素称”。

诸葛亮在刘备夷陵之败后更是感叹,“ 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

陈寿对诸葛亮与法正的评价是:“ 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

可见,法正才是刘备在具体行军打仗过程中较为信赖的人。

不止是刘备知道诸葛亮的性格,就连司马懿也是十分清楚的“诸葛亮平生仔细谨慎”,实际上,司马懿比诸葛亮还要仔细谨慎,在与蜀国的交战中,不求获胜,只求不败,最终拖垮诸葛亮。

影视剧中的司马懿

行军打仗,要没有点谨慎,打得还是仗吗?所以,诸葛亮中规中矩的行军风格,也没有毛病,这并不能成为诸葛亮否定子午谷奇谋的原因。

子午谷奇谋看似简单,实际上冒着巨大的军事冒险,诸葛亮轻易不会冒这个风险的。

子午谷奇谋的风险并非蜀国可以承受的

在《三国志·魏延传》中诸葛亮对于子午谷奇谋的态度是:“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子午谷奇谋

很多人会说,实现子午谷奇谋,魏延不过是要五千兵马,诸葛亮连这点风险都不敢冒吗?

这是对子午谷奇谋的狭隘认识,真正的子午谷奇谋并非五千人马那么简单,魏延的子午谷路线是要求精兵五千,运粮的五千,这就一万多人,在三国时期,尤其是三国末期,一万多人真的不是少数。

而根本上,子午谷奇谋要求的并非只是这一万人,实际上子午谷奇谋并没有什么可奇的,当时从蜀国到关中的路线总计就四条,子午道、骆谷道、褒斜道、陈仓道,哪一条道诸葛亮能不事先推演,子午谷肯定也是多次推演,最终被否定的。

魏延的策略是,诸葛亮率主力出褒斜道,而自己率领精锐从子午谷而出。

魏延子午谷线路

实际上,四条道上,只有褒斜道相对好走一些,能够让大军穿过,魏延的计策拥有太多的假设,让诸葛亮大军为其铺垫,把致胜的法宝放在他这偏师上,放谁也不可能轻易行动。

一旦主力有失,即使魏延取得成功,以其五千人马又如何能守得住一座孤城。也就是魏延的计策冒的风险太大,即使诸葛亮一生不谨慎,也很难采取这种计策。

对于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还是需要重新评估。

魏延进攻路线与诸葛亮进攻路线的对比

就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所起到的效果,绝对比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还要奇。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实际上是采取主力从褒斜道而出,奇兵出子午谷。

影视剧中的魏延

实际上,主力出褒斜道为什么凶险呢?因为魏国也判断蜀军如果北上必然从褒斜道而出,为什么?因为褒斜道是四条道里面唯一相对宽一点的道,傻子都知道啊!当时魏军统帅曹真就率军在斜谷口等着诸葛亮。

而诸葛亮采取的进攻策略是,主力出祁山,而偏师由赵云率领偏师从斜谷道而出,吸引魏军统帅曹真的注意。

当时蜀军从褒斜道而出的时候,曹魏大军已经摆开了阵势,当听闻诸葛亮大军从祁山而出,十分震惊“卒闻亮出, 朝野恐惧, 陇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时应亮”。

实际上,蜀国早就有攻取陇右的打算,陇右是曹魏政权下的定时炸弹,一直处于叛乱、镇压的过程,其中也必然有蜀国的挑拨,不然刘备为何如此重要马超,完全是为了将来行军陇右作打算,马超死后,诸葛亮带马超之弟马岱北伐,也是这个道理。

影视剧中的吕布

这才有了诸葛亮的祁山出兵“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

可以说,诸葛亮的出兵路线,不止比魏延的要出奇,还稳扎稳打,在取得陇右为根据地,从西北而东进也对曹魏造成了很大的震慑作用。

标签: 魏延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排挤魏延的真实动机:不是魏延有反骨,而是诸葛亮有私心

    历史人物编辑:滕飞说历史文化标签:魏延

    魏延,字文长,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魏延的军事水准和他在蜀国武将中的地位,仅次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几个人,蜀汉后期,魏延的官职和爵位一度超过赵云。他的军事才能为世所公认,但令人费解的是,魏延在蜀国的发展之路却充满坎坷困顿。《三国志》对魏延的出身和早年经历语焉不详,他是在刘备发动益州之战时,才第一次登

  • 为何刘禅感慨“魏延不死蜀汉不灭”,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魏延

    刘禅可曾有过“魏延不死,蜀汉不亡”的感觉?恐怕不是,至少没有史料可以证明!恐怕不是刘禅动情,而是后人借刘禅之口为魏延发情!今天的人有点担心古人!要知道,魏延死于公元234年,而蜀国灭于263年。虽然魏延生年不详,但魏延是在211年投靠刘备的,那时候魏延的年龄绝对不会小于20岁老的。照此推算,他至少死

  • 如果魏延当初全盘接管诸葛亮的权利,魏延能打下中原一统河山吗?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经典沸标签:魏延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欢迎观看今日文章,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有着超强的智慧,尽心尽力辅佐刘备,在刘备去世之后,他还尽心辅佐刘禅这样一个毫无能力的人,丝毫没有起过谋反之心。这也是因为当初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于是他便记了一辈子这个恩情。而且在他活着的时候,他的手中握有大量的权利,可

  • 终于知道为什么刘备喜欢用魏延,而诸葛亮不喜欢用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摩尔历史标签:魏延

    今天终于知道为什么刘备喜欢用魏延,而诸葛亮不喜欢用魏延?这中间的着重点并不是魏延到底是不是忠于蜀汉的,到底会不会反,而是魏延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刘备欣赏魏延的主要原因是,魏延这个人是一个脾气大且有主见的人,而且性格傲慢,与自己的下属,同级,甚至是顶头上司也经常是吵吵的不行,从这个方面来看,魏延就

  • 如果当时诸葛亮死后,魏延紧接着接管大权,魏延会打下中原吗?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魏延

    公元234年,诸葛亮死后,魏延与长史杨仪交火,未被击杀。如果魏延获胜,斩杀杨仪,接过蜀汉大权,一心灭魏,能否收复中原?就算魏延在诸葛亮死后掌权,也无法打败中原。下面分析三个原因。第三个原因是最好的时机早已过去。魏延只能凭借自己的武功胆识继续北伐,勇往直前。魏延信比关羽狂妄,但没有关羽的名望和功绩,他

  • 若刘备派魏延当关羽副将,荆州还会丢吗?或万无一失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魏延

    历史上著名的“桃园三兄弟”想必大家都知道吧。当时的刘备正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但关羽和张飞仍然死死跟随他,不罢休。这份兄弟情深得人心。在关羽失守荆州被斩首后,刘备不顾众人反对,决定杀吴为关羽报仇。此举不仅加速了刘备和张飞的死亡,也加速了蜀国的灭亡。对于蜀国来说,这是历史的转折点。如果刘备派魏延做关羽的

  • 魏延之死的罪魁祸首

    历史人物编辑:杨峰品车标签:魏延

    魏延魏延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不是很好,在书中他是一个头后有反骨的这么一个人物形象。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历史上的魏延是怎么死的吧。说到现在魏延的粉丝不少,其实最大的原因恐怕不是他那停留在设想上的子午谷之策,而是他最后的悲剧命运:一个满心北伐曹魏,兴复大汉的将军,最后居然是克敌未果,死于军中内讧,而且还被夷

  • 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感觉诸葛亮处处压制着魏延呢?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魏延

    诸葛亮并没有处处压制着魏延,毕竟这是诸葛亮的职责,他根本没有去压制魏延首先是没有必要,毕竟他们蜀汉的臣子,魏延的形象被《三国演义》完全塑造的不成样子,本来是一个忠臣良将,硬生生的被刻画成为了一个反贼。刘备当时是非常器重魏延的,不然不会让他担任汉中太守。诸葛亮如若不信任魏延就是在自己生前将其灭掉,怎么

  • 如果诸葛亮不杀魏延,让魏延对战司马懿,蜀汉有多大胜算?

    历史人物编辑:黑马娱乐标签:魏延

    “大江东去,波涛冲刷,千古风流人。”在《三国演义》中,有无数风流人物在时间的长河中被世人铭记,魏延就是其中之一。魏延,字长,三国时期蜀汉大将,深得刘备器重。而魏延本人也是勇猛善战。打仗喜出奇招,剑斜,性格孤傲,与长史杨义格格不入。而这样的性格,也为他日后的结局埋下了伏笔。魏延任汉中太守建安十六年,刘

  • 魏延其实很有才能,刘备早就看出,而诸葛亮却没看透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魏延

    原来的魏延其实很有才华,刘备早就看出来了,但是诸葛亮没有。比一般人的素质。有的人可以成为强者,有的人可以成为万人敬仰的王者。现在,我们知道,这些成为我们眼中的英雄,不仅有能力,还有那种刻骨铭心的精神。小编今天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位历史上的伟人立下了汗马功劳。事实上,三国时期如此动荡,我们如何在这样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