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排挤魏延的真实动机:不是魏延有反骨,而是诸葛亮有私心

诸葛亮排挤魏延的真实动机:不是魏延有反骨,而是诸葛亮有私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滕飞说历史文化 访问量:1373 更新时间:2024/2/21 3:26:56

魏延,字文长,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魏延的军事水准和他在蜀国武将中的地位,仅次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几个人,蜀汉后期,魏延的官职和爵位一度超过赵云。他的军事才能为世所公认,但令人费解的是,魏延在蜀国的发展之路却充满坎坷困顿。

《三国志》对魏延的出身和早年经历语焉不详,他是在刘备发动益州之战时,才第一次登场。魏延作战勇猛,善于驾驭管理士兵,在夺占益州之战时屡立战功,声誉鹊起,逐渐受到刘备重视。但直到此时,魏延仍然只扮演辅助主将作战的中下级军官,从未独当一面。

刘备夺占汉中后,魏延的人生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刘备对他的能力和忠心进行了全面考察之后,认为魏延是大将之材,决定对他委以重任。汉中,是蜀汉继荆州、益州之后的第三大战略基地,处在曹魏的关中和蜀汉的益州之间,是蜀汉的门户与屏障,不容有失,必须选派得力武将镇守。

当时关羽受命镇守荆州,人们都认为,汉中这样的军事重地,刘备肯定会派张飞驻守。谁知道命令下达之日,一军皆惊,汉中太守的人选竟然是魏延,可见刘备对魏延的能力非常认可。

魏延在汉中太守任上的表现,也没有令刘备失望,让那些怀疑他的能力的人无话可说。魏延根据汉中根据地山环水绕的地形特点,创造性提出“错守诸围”的防守战术,在汉中盆地周围的险关要隘之处布防兵力,充分利用地形优势,把汉中防守的固若金汤,曹魏多次发兵进犯,都对魏延无计可施。魏延的军事才能至此得到充分证明。

但遗憾的是,刘备死后诸葛亮上台,魏延的良好发展势头也从此戛然而止。诸葛亮对待魏延的态度,与刘备正好相反。刘备对魏延放手重用,委以重任,诸葛亮却对魏延百般排挤压制,有意让魏延边缘化,很少让魏延独当一面。

按常理而言,诸葛亮上台后,五虎大将中有四个相继辞世,只剩下一个老迈年高的赵云,蜀国武将集群缺兵少将,青黄不接,正是魏延这样的少壮派大显身手之际。诸葛亮精明过人,对魏延非常了解,为什么他不肯重用魏延,反而处处对他排挤压制?

《三国演义》中对此给出了解释,说是诸葛亮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忠诚度不够,日后必定犯上作乱,所以才会雪藏魏延。实际上这种说法完全是罗贯中的艺术渲染,正史中根本没有记载魏延有“反骨”之类不靠谱的说法。

实际上,诸葛亮之所以对魏延不肯重用并进行排挤,是由于他自己的私心作祟。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刘备死后,刘禅年幼,谁来充当蜀国实际上的掌门人,是一个非常微妙的问题。按照刘备生前的布局,充分考虑到防止出现权臣篡位的风险,因此采取了多元化布置的方案。

诸葛亮和李严被任命为托孤大臣,二人共掌朝政。武将中赵云此时已经年老,魏延作为冉冉升起的新星,也在蜀国具有崇高威望,未来极有可能成为蜀国武将中的领军人物。蜀国军政大权就在刘备留下的诸葛亮、李严、魏延三驾马车掌握之中。

但诸葛亮此时却表现出极强的权力占有欲,渴望实现大权独揽的目标。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首先成为他的攻击目标,两人之间摩擦不断,最终诸葛亮技高一筹,把李严撤职免官,发配边疆。

而魏延作为武将中的领军人物,不可避免地成为诸葛亮的下一个攻击目标。因为只有拿掉魏延,诸葛亮才能使得蜀汉朝廷成为他的一言堂。于是,魏延受到诸葛亮的有意排挤与冷落,比如在第一次北伐前,魏延提出的很有创意的奇袭子午谷之计,被诸葛亮不假思索的否决。在第一次北伐中,诸葛亮宁肯重用马谡这样的新手镇守街亭,也不肯让魏延上阵,都成分证实了这一点,魏延就这样沦为诸葛亮权力之争的牺牲品,最终死在马岱刀下,令人惋惜不已。

参考资料:《三国志》

标签: 魏延

更多文章

  • 为何刘禅感慨“魏延不死蜀汉不灭”,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魏延

    刘禅可曾有过“魏延不死,蜀汉不亡”的感觉?恐怕不是,至少没有史料可以证明!恐怕不是刘禅动情,而是后人借刘禅之口为魏延发情!今天的人有点担心古人!要知道,魏延死于公元234年,而蜀国灭于263年。虽然魏延生年不详,但魏延是在211年投靠刘备的,那时候魏延的年龄绝对不会小于20岁老的。照此推算,他至少死

  • 如果魏延当初全盘接管诸葛亮的权利,魏延能打下中原一统河山吗?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经典沸标签:魏延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欢迎观看今日文章,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有着超强的智慧,尽心尽力辅佐刘备,在刘备去世之后,他还尽心辅佐刘禅这样一个毫无能力的人,丝毫没有起过谋反之心。这也是因为当初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于是他便记了一辈子这个恩情。而且在他活着的时候,他的手中握有大量的权利,可

  • 终于知道为什么刘备喜欢用魏延,而诸葛亮不喜欢用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摩尔历史标签:魏延

    今天终于知道为什么刘备喜欢用魏延,而诸葛亮不喜欢用魏延?这中间的着重点并不是魏延到底是不是忠于蜀汉的,到底会不会反,而是魏延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刘备欣赏魏延的主要原因是,魏延这个人是一个脾气大且有主见的人,而且性格傲慢,与自己的下属,同级,甚至是顶头上司也经常是吵吵的不行,从这个方面来看,魏延就

  • 如果当时诸葛亮死后,魏延紧接着接管大权,魏延会打下中原吗?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魏延

    公元234年,诸葛亮死后,魏延与长史杨仪交火,未被击杀。如果魏延获胜,斩杀杨仪,接过蜀汉大权,一心灭魏,能否收复中原?就算魏延在诸葛亮死后掌权,也无法打败中原。下面分析三个原因。第三个原因是最好的时机早已过去。魏延只能凭借自己的武功胆识继续北伐,勇往直前。魏延信比关羽狂妄,但没有关羽的名望和功绩,他

  • 若刘备派魏延当关羽副将,荆州还会丢吗?或万无一失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魏延

    历史上著名的“桃园三兄弟”想必大家都知道吧。当时的刘备正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但关羽和张飞仍然死死跟随他,不罢休。这份兄弟情深得人心。在关羽失守荆州被斩首后,刘备不顾众人反对,决定杀吴为关羽报仇。此举不仅加速了刘备和张飞的死亡,也加速了蜀国的灭亡。对于蜀国来说,这是历史的转折点。如果刘备派魏延做关羽的

  • 魏延之死的罪魁祸首

    历史人物编辑:杨峰品车标签:魏延

    魏延魏延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不是很好,在书中他是一个头后有反骨的这么一个人物形象。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历史上的魏延是怎么死的吧。说到现在魏延的粉丝不少,其实最大的原因恐怕不是他那停留在设想上的子午谷之策,而是他最后的悲剧命运:一个满心北伐曹魏,兴复大汉的将军,最后居然是克敌未果,死于军中内讧,而且还被夷

  • 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感觉诸葛亮处处压制着魏延呢?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魏延

    诸葛亮并没有处处压制着魏延,毕竟这是诸葛亮的职责,他根本没有去压制魏延首先是没有必要,毕竟他们蜀汉的臣子,魏延的形象被《三国演义》完全塑造的不成样子,本来是一个忠臣良将,硬生生的被刻画成为了一个反贼。刘备当时是非常器重魏延的,不然不会让他担任汉中太守。诸葛亮如若不信任魏延就是在自己生前将其灭掉,怎么

  • 如果诸葛亮不杀魏延,让魏延对战司马懿,蜀汉有多大胜算?

    历史人物编辑:黑马娱乐标签:魏延

    “大江东去,波涛冲刷,千古风流人。”在《三国演义》中,有无数风流人物在时间的长河中被世人铭记,魏延就是其中之一。魏延,字长,三国时期蜀汉大将,深得刘备器重。而魏延本人也是勇猛善战。打仗喜出奇招,剑斜,性格孤傲,与长史杨义格格不入。而这样的性格,也为他日后的结局埋下了伏笔。魏延任汉中太守建安十六年,刘

  • 魏延其实很有才能,刘备早就看出,而诸葛亮却没看透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魏延

    原来的魏延其实很有才华,刘备早就看出来了,但是诸葛亮没有。比一般人的素质。有的人可以成为强者,有的人可以成为万人敬仰的王者。现在,我们知道,这些成为我们眼中的英雄,不仅有能力,还有那种刻骨铭心的精神。小编今天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位历史上的伟人立下了汗马功劳。事实上,三国时期如此动荡,我们如何在这样的社

  • 因为诸葛亮对魏延有偏见,所以诸葛亮临死前要除掉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金冠华标签:魏延

    说到魏延这个家伙,也算是生不逢时,他作为三国后期蜀国的第一虎将,本来骁勇善战,忠心不二,放在三国前期妥妥的大有作为,说不定还能混个六虎将的称号。可是他生在了三国后期,最开始是效命于荆州刘表,后来转投他处,在关羽攻城时,义斩太守,救下老将黄忠,一举成名。但是偏偏《三国演义》里把他说成“脑后有反骨”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