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感觉诸葛亮处处压制着魏延呢?

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感觉诸葛亮处处压制着魏延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趣评读史 访问量:3896 更新时间:2024/2/21 5:33:44

诸葛亮并没有处处压制着魏延,毕竟这是诸葛亮的职责,他根本没有去压制魏延首先是没有必要,毕竟他们蜀汉的臣子,魏延的形象被《三国演义》完全塑造的不成样子,本来是一个忠臣良将,硬生生的被刻画成为了一个反贼。刘备当时是非常器重魏延的,不然不会让他担任汉中太守。诸葛亮如若不信任魏延就是在自己生前将其灭掉,怎么可能还会像罗老爷子写的利用马岱将其杀死呢?

魏延之死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孔明死后,魏延并不服杨仪,当时孔明将军权以及政权全部交给了杨仪。杨仪与魏延的脾气又合不来,杨仪命令全军后撤,魏延殿后。魏延认为丞相虽然死了,但是北伐大业并不能耽误,苦于没有军权只能像汉中逃去。并且他之前做过汉中太守,除了汉中他没有任何去处。

杨仪命令马岱率领铁骑五千去追杀魏延,魏延不敌被杀,头颅被马岱割下带回成都。杨仪将头踩到地上愤怒的说:庸奴还敢作恶否?

对于魏延的死慕容认为是非常惋惜的,魏延身为一个武将想要报效国家有错吗?魏延是非常佩服孔明的,孔明也是非常器重魏延的,若是拿孔明不采纳魏延奇兵出子午谷取长安的计谋来说的话,慕容认为也是说不通的。魏延本身就是一个武将,他想的是武将的想法。

孔明一生谨慎,所以自然不会去采纳他的奇兵计策,原因是这道计谋如果成功,蜀汉问鼎中原,如若失败两代君臣的努力付诸东流,因此孔明才会坚持兵出祁山,一城一城的战领杀下去,可以说魏延生前与孔明并没有矛盾,魏延不会因为这次事件对孔明有任何的看法。

魏延非常有可能会抱怨,不过他对孔明的计谋言听计从,并没有一次去违背孔明的意愿,因此慕容的观点是诸葛亮与魏延各位其政根本没有很直接的利益冲突,魏延非常尊敬孔明,孔明也非常器重魏延,只不过在某些时间段没有展现出来。孔明也没有明面上去责罚魏延,他是一个赏罚分明的人,因此可以看出魏延并没有大错或是一丁点的错误让孔明知道。

魏延野心勃勃

魏延的确是有野心的这个我们无可否认,他的野心与孔明是相同的都是想要光复大汉,让蜀汉成为第三个汉朝(西汉、东汉、蜀汉)这个梦想不光与孔明相同与大多数蜀汉子民是一样的,因此野心勃勃放在这里并不是贬义词而是褒义词,魏延的军事能力绝对能够配得上他的野心。

魏延的能力很强,不然不会一次又一次的成为曹魏的头号敌人,面对魏延,曹魏是恐惧的,尤其是孔明与魏延的双人组。

孔明压制魏延说可能源自于魏延对孔明言听计从以及孔明的驭下态度是非常强硬的。

魏延的军事能力毋庸置疑这一点先前就已经说过了,孔明对蜀汉的付出是巨大的。孔明对于蜀汉实施的政策是依法治国,在这里要提一点,刘备死后蜀汉的大权全部由他包揽,刘禅需要做的事情只不过是祭祀等皇帝必做的事情,不然也不会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因此蜀汉才能发展的那么好,魏延作为蜀汉后期的军事方面的领军人物,能够乖乖的听命于孔明,也算是不容易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标签: 魏延

更多文章

  • 如果诸葛亮不杀魏延,让魏延对战司马懿,蜀汉有多大胜算?

    历史人物编辑:黑马娱乐标签:魏延

    “大江东去,波涛冲刷,千古风流人。”在《三国演义》中,有无数风流人物在时间的长河中被世人铭记,魏延就是其中之一。魏延,字长,三国时期蜀汉大将,深得刘备器重。而魏延本人也是勇猛善战。打仗喜出奇招,剑斜,性格孤傲,与长史杨义格格不入。而这样的性格,也为他日后的结局埋下了伏笔。魏延任汉中太守建安十六年,刘

  • 魏延其实很有才能,刘备早就看出,而诸葛亮却没看透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魏延

    原来的魏延其实很有才华,刘备早就看出来了,但是诸葛亮没有。比一般人的素质。有的人可以成为强者,有的人可以成为万人敬仰的王者。现在,我们知道,这些成为我们眼中的英雄,不仅有能力,还有那种刻骨铭心的精神。小编今天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位历史上的伟人立下了汗马功劳。事实上,三国时期如此动荡,我们如何在这样的社

  • 因为诸葛亮对魏延有偏见,所以诸葛亮临死前要除掉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金冠华标签:魏延

    说到魏延这个家伙,也算是生不逢时,他作为三国后期蜀国的第一虎将,本来骁勇善战,忠心不二,放在三国前期妥妥的大有作为,说不定还能混个六虎将的称号。可是他生在了三国后期,最开始是效命于荆州刘表,后来转投他处,在关羽攻城时,义斩太守,救下老将黄忠,一举成名。但是偏偏《三国演义》里把他说成“脑后有反骨”的反

  • 如果诸葛亮死后,魏延能接管蜀汉的大权,魏延会打下中原吗?

    历史人物编辑:司明岩标签:魏延

    无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历史中,诸葛亮在病重的时候,对于身后的安排先是蒋琬,再是费祎,并没有安排魏延的计划,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并不认为魏延有能力接管大权,那就更不用说打下中原了。我们一起分析一下魏延的缺点,根据这些缺点来分析一下,他为何不会成功。魏延有机会接管大权吗?按照军中的资历来看,魏延是仅次于诸

  • 魏延真的谋反了吗?魏延之死,是否是诸葛亮的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刀白眉标签:魏延

    魏延是蜀汉大将,其勇猛不亚于关羽、张飞、马超等人。刘备取得汉中后,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防备曹魏。魏延以善战闻名,曾经击败过曹魏大将费瑶、郭淮等。诸葛亮北伐时,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他请求别领一军,经子午谷出其不意的攻打长安,再与诸葛亮会师。可见魏延是既勇猛,又有谋略的。魏延官至征西大将军、

  • 诸葛亮派将抵挡张郃,目视魏延,魏延为什么会低头不语呢?

    历史人物编辑:汪家兵标签:魏延

    魏延之所以不去请令抵挡张郃,并不是怕张郃,他是在闹情绪,他知道张郃是魏国名将,蜀营里能抵挡张郃的第一人选,肯定非魏延莫属,但任凭你诸葛亮怎么看着我,我就不去接这个令。魏延对诸葛亮有意见,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做下的病。诸葛亮用兵比较谨慎,他从陇右大路进兵,魏主曹睿派夏侯楙前来迎敌。魏延来见诸葛亮说:夏侯

  • 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为何不用?专家:诸葛亮一生最大败笔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魏延

    相信大家都读过或者欣赏过《三国演义》的小说和电视剧,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它在中国章回体小说里面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如果要评价出三国里面最完美的一个人物,那么不少人肯定会认为是蜀汉丞相诸葛亮。诚然,诸葛孔明足智多谋,在军阀纷争的乱世力挽狂澜,扶汉室之将倾,帮助刘备奠定一国之君的霸业,如果非要吹毛求疵挑出

  • 诸葛亮为何临死还要设计杀掉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原因很现实

    历史人物编辑:老虫侃历史标签:魏延

    在三国时期,蜀军阵营可谓是人才的聚集之地。智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武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不过其中还有一个人却受到了极大的忽视,此人在刘备眼里的重要性甚至能够与五虎上将相媲美,最后却被诸葛亮的遗命所杀,此人正是为蜀汉立下了赫赫战功的魏延。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率领所部投诚刘备,

  • 蜀汉大将魏延为什么宁死不投曹操,魏延是有什么打算吗?

    历史人物编辑:彩虹文史标签:魏延

    “宁愿”为什么打引号呢,显然魏延并不知道自己会被杀,当然如果他知道,我估计他也不会去投降曹魏的。诸葛亮的多次北伐,魏延基本都是参与的,而且是主要将领。但魏延和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意见不同,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被驳回,诸葛亮坚持稳扎稳打。就事论事,并不像演义中那样,诸葛亮对魏延有严重偏见,他俩小矛盾还是有的

  • 看懂魏延的死因才明白,子午谷奇谋,为啥诸葛亮就是不同意?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魏延

    事实上,只有看懂魏延的死因,才知道为何诸葛亮就是不答应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子午谷奇谋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延曾经提出过一个非常出名的战术谋略,那便是子午谷奇谋。在这份谋略中,魏延准备率军五千走子午谷,突袭杀往长安,打魏军一个措手不及! 原文:魏延上帐献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