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凤雏”庞统——一个乱世当中复杂的矛盾体

“凤雏”庞统——一个乱世当中复杂的矛盾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文史斋 访问量:2564 更新时间:2024/2/3 4:41:11

诸葛亮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完美的化身,智慧超群,身长八尺,风流倜傥,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和“卧龙”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的形象则显得有些模糊,《三国演义》中描写庞统长得很丑,性情忠厚朴钝,但同时却又建议刘备在宴席上杀掉刘璋。在我看来庞统是一个乱世当中纠结、复杂的矛盾体,是一个无奈又悲情的人物!

首先我想说明一下,虽然《三国演义》中说庞统”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因为长得丑,所以庞统不受孙权重视,一开始刘备也看不上他。但是在正史当中没有任何关于庞统长相的记载,所以庞统长得丑应该只是罗贯中的艺术加工。《三国志·庞统传》记载庞统“少时朴钝”,庞统是一个非常忠厚的人,他喜欢评价人物,培养别人的名声,所以被他评价的人,都往往超过该人实际的才能。人们对此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去问庞统,庞统说:“方今天下大乱,善人少而恶人多,我想要宣扬好的榜样,改善世风,如果不这样做,善人会越来越少。进而达到教育世人的目的,使有志向的人可以自己勉励自己。”

庞统曾经作为周瑜的功曹,周瑜病死之后,庞统到东吴去送丧。东吴人大多听说过庞统的名号,等到庞统准备回去的时候,一起送庞统到昌门,其中包括陆绩、顾劭、全琮等人。这些人都是东吴的名士,因为知道庞统善于品评人物,所以希望能够得到庞统的评价。庞统对他们都给予了赞誉、褒扬的评论。这些人通过和庞统的交流,对庞统深深的叹服,都和庞统结下了很深的友谊(深与统相结而还)。庞统在荆、楚之地算得上是高俊之才了,而且雅好人流,忠厚敦朴。

刘备取得荆州之后,庞统投入刘备帐下,开始刘备并不重视庞统,在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下,刘备才认识到庞统的才能。但就是忠厚仁义的庞统,当法正建议刘备谋取益州时,刘备犹豫不决,庞统劝谏刘备一定要取得益州才能成就事业。而且刘璋和刘备在涪城相会时,庞统劝刘备于宴席中挟持刘璋,但刘备以自己初来蜀中恩信未立为由而拒绝。这两件事正是庞统身上矛盾性的集中体现,刘备不管真仁义还是假仁义,但是对于取益州和宴会上挟持刘璋是有顾虑的,素来忠厚的庞统却直言不讳。

庞统内心矛盾和纠结还有更直接的表现,刘备攻取益州过程中。打到涪城时,刘备大会将士,置酒作乐,志得意满。他乘着酒兴对庞统说:“今日之会,可谓乐矣。”庞统却说:“把讨伐别国当作快乐,不是仁者之兵。”当时刘备已醉,怒道:“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难道不是仁义之师吗?你话说得不好,快点出去。”于是庞统起身退出。但是刘备马上后悔,请他回来。庞统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坐下,不看刘备,也不道歉,只顾自己吃喝。刘备问道:“刚才我们的争论是谁的过失?”庞统说:“你我两人共同的过失。”刘备大笑,酒宴上又恢复了欢乐的气氛。

虽然作为一个谋士,庞统清醒的知道尽快攻取益州,对于刘备才是最正确的选择,所以他才会坚定刘备取益州的信心,甚至不惜采取宴会上挟持刘璋的手段。但是这与庞统自己忠厚的本性是相悖的,所以面对刘备在志得意满时,庞统才会出言反驳刘备。此种所作所为正是庞统内心矛盾、纠结的外在表现。而且为了掩盖刘备得意忘形的过失,庞统说和刘备的争论是二人共同的过失,这其实是一种屈服,屈服于乱世的现实情况。所以庞统其实是一个无奈、悲情的人物。

身处乱世当中,庞统身为荆、楚之地俊杰,导人向善,道德高尚,忠厚敦朴,但是乱世之中,忠厚仁义有时候显得苍白无力。为了更好的实现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庞统选择了有仁义之名的刘备辅佐。惜乎庞统壮志未酬身先死,在刘备攻取益州的过程中流矢而亡,一个纠结矛盾的复杂体就此落幕,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感慨!

参考:《三国演义》、《三国志》

标签: 庞统

更多文章

  • 庞统被射杀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庞统

    刘备在打天下的初期,总是带着诸葛亮。但是刘备在攻打益州时,却只带了庞统。刘备为什么在攻打益州的时候,只带了刚刚加入自己麾下的庞统而不是心腹诸葛亮呢?而且我们知道,庞统在即将拿下益州的时候中了曹操的埋伏而身死。这仅仅是巧合吗?还是谁想让庞统死?那这个人是诸葛亮吗?著名的赤壁大战,大家都知道时周瑜和诸葛

  • 如果庞统没死,刘备能否统一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庞统

    ''卧龙卧凤可安天下''这是小说式的说法。小说着重突出二人的才华和刘备的声望。但在正史中,刘备'以诸葛亮为他的股票,而规律就是他的策略“主人”。刘备在世的时候,对孔明很信任,但是军事上的决策大部分都是他自己做的。相反,他尊重法正的意见。法孝智死后,孔明说了一句话:“孝智若有,必能制师东行,若再东行,

  • 庞统临终前的话,断定刘备统一不了天下,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庞统

    汉末三国,刘备的崛起,有一定的巧合,巧合中也蕴含着一定的必然。早在黄巾起义时期,刘备就已经有了统一天下的第一块拼图,猛将如云。在衣带诏事件后,刘备又有了统一天下的第二块拼图,大义。直到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刘备的第三块拼图谋主,终于凑齐。后来凤雏庞统投奔,也是认定了刘备将是那统一天下的雄主,可是在

  • 刘备取西川, 随行的为何是庞统黄忠魏延三人 其实这里面大有文章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庞统

    刘备攻下西川时,庞统、黄忠、魏延为何随行?时不时地告诉刘备,荆州是他的。这是第一个。第二,按照诸葛亮龙的谋略,下一步应该是西取西川,拿下益州之地。不过,刘备素来以仁人见称,荆州并没有站稳脚跟,便无名拜西川为师。恰在此时,张松与曹操碰壁,找到刘备送来西川地图,简直让刘备大喜过望。这时,张鲁大兵攻入益州

  • 三国风云人物:飞不高的凤雏-庞统

    历史人物编辑:清宫史说标签:庞统

    后世人多将庞统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甚至还有人认为他的才能超过了诸葛亮,何以如此?大概是受了小说家言的影响!《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自然这一阵营的人物都被拨高了不少!人们把目光盯在诸葛亮身上,或许是因为他的主角光环太明晃耀眼了,所谓的专家学者便恨不得剥他一层皮,以体现其独特的研究成果,但实际上诸葛亮的

  • 庞统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庞统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东汉末年襄阳郡(治所在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时名士庞德公称其为“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当时俗语有云:“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首任为南郡功曹,后为刘备重臣谋士,历任耒阳令、治中从事,官至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

  • 庞统临死前,终于看透刘备真实面目!宴席上暗示魏延,可惜他不懂

    历史人物编辑:婷艳读书标签:庞统

    《隆中对》的意气风发、鸿鹄之志,《前出师表》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淋漓尽致地映射出了诸葛亮从挥斥方遒到日落西山的无奈和悲凉。被世人尊称为一代军事奇才的“卧龙”尚落得这般田地,由此可以窥见出相貌不怎么出众的“凤雏”之境遇。《三国演义》中年仅36岁的庞统为何会死于落凤坡?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何

  • 棋盘戏谑一语成谶,诸葛亮、庞统各有死地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简读标签:庞统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所以又叫卧龙先生,是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曾隐居于湖北襄阳隆中,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文学家。后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为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蜀汉开国后,被封为丞相、武乡侯。诸葛亮一生以复兴汉室为己任,

  • 庞统跟诸葛亮齐名,为化么惨死在落凤坡?真想实在令人预料不到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庞统

    今天小编继续给大家讲历史。看过《三国演义》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在三国里的顶尖谋士是哪两位吧?没错就是众人熟知的卧龙、凤雏。说起名气响铛铛的卧龙,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华竟他是刘备的在背后强大的智囊,全力为刘备等划。孔明先生不但智计超群,而且还神机妙算,仿佛所有的事情都在学握之中。关于他的事迹相信不用小编多说

  • 如果是诸葛亮死在落凤坡,庞统活着辅佐刘备,他能打赢司马懿吗?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庞统

    三国时期,庞统是和诸葛亮齐名的顶级谋士,水镜先生曾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可见庞统的才华在司马徽眼中,不次于诸葛孔明,他同样具有经天纬地之能,能够帮助君主实现统一天下的宏图霸业!遗憾的是,庞统出山不久就死在了落凤坡上,不像诸葛亮那样帮助刘备实现了天下三分的战略构想……许多人说,庞统就是因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