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正说三国5、捉放曹的并不是陈宫

正说三国5、捉放曹的并不是陈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梦想美食 访问量:1762 更新时间:2024/1/6 7:44:25

捉放曹的故事,被人们广泛传颂,还被编成戏剧和影视。说的是曹操刺杀董卓未遂,在逃跑的路上,被中牟县令陈宫捉住。陈宫感念曹操忠义,释放了他,并弃官与他一同逃走,后见曹操心狠手辣,滥杀无辜,又弃曹而去。

曹操在中牟县被捉,又被释放,这是有史书记载的,但是,捉放曹的并不是陈宫,陈宫与这事没有关系。

《三国志》记载,曹操觉得董卓残暴不仁,不愿依附他,便悄悄溜出洛阳城,改名换姓,乔装打扮,沿着小路,向东疾行。曹操是想去陈留郡,因为陈留太守张邈,是他的好朋友。陈留郡在今河南开封一带。

曹操快要到达陈留的时候,路过中牟县,被一个亭长所怀疑,把他抓起来,押送到县上。亭长,是乡以下负责一片治安的低级官吏,刘邦就曾经当过亭长。曹操被押送到县里以后,遇到了极大危险,因为偏偏有人认出了他。大概董卓的通缉令到了,曹操性命堪忧。

想不到的是,那个认出他的人,反而向县令求情,说如今天下混乱,不宜拘捕豪杰。县令觉得有道理,便把曹操放了。这事符合当时的情况,当时天下已乱,朝廷没有权威,董卓又不得人心,他的命令,下边不会认真执行的,何况曹操已经很有名气了,所以曹操躲过了一劫。至于那个说情的人和县令是谁,叫什么名字,《三国志》没有记载,但肯定不是陈宫,因为陈宫从来没在中牟县任过职。

陈宫,是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人。他足智多谋,性情刚直,疾恶如仇,喜欢结交名士,他本人也是名士。曹操在陈留起兵,参加了伐董联军,联军失败后,占领了东郡,当了东郡太守。这个时候,陈宫投靠了曹操,成为他早期的谋士,为他出谋划策。曹操在创业初期,兵少将寡,十分艰难,陈宫设计为他谋取了衮州,站稳了脚跟,立有大功。曹操对陈宫很信任,视为心腹。曹操第二次率兵攻打徐州的时候,让陈宫留守东郡。

没有想到的是,在曹操兵发徐州之后,留守后方的陈宫突然反叛,不仅陈宫反叛,连曹操的好朋友张邈,也与曹操反目了。陈宫与张邈合谋,迎接吕布占据了衮州。从此,陈宫投靠了吕布,成为吕布的主要谋士。

关于陈宫反叛曹操的原因,《三国志》没有说。有学者研究认为,这与曹操杀害衮州的名士有关。曹操历来手段强硬,他占据衮州、当了衮州牧以后,仍然采取强硬手段治理。当时衮州有许多名士,凡是名士,很多都自视清高,爱发议论,谁都看不起。

其中有个著名的名士,叫边让。边让满腹学问,擅写文章,他写的《章华赋》名噪一时。但边让恃才傲物,当初,他连大将军何进都看不起,因为何进是屠户出身,而曹操是阉人之后,边让就更不放在眼里了。曹操可不是吃素的,他连蹇硕叔叔都敢杀,何况几个书生呢?于是,曹操下令,诛杀了边让和几个名士。陈宫与边让等人都是好朋友,觉得曹操残暴不仁,就背叛了曹操。笔者认为,按照陈宫的性格,这个可能性是很大的。

陈宫投靠吕布以后,与曹操为敌,打了好几年。吕布有勇无谋,刚愎自用,不听陈宫计谋,最终被曹操打败,吕布和陈宫都被活捉。

《三国志》记载,曹操见到被俘的陈宫以后,想起过去的情谊,不禁动容,好言劝说陈宫投降。不料,陈宫挺着脖子,不肯屈服。曹操又拿陈宫的母亲和子女相威胁,说如果投降,老母和子女都可以活命。

陈宫仍然不为所动,说:“以孝治天下的人,不会杀害别人的父母;仁德之人,不会灭绝别人的后代。我母亲和孩子的死活,在你而不在我。我死意已决,甘愿受刑。”

陈宫说完,扭头就往外走,准备赴死,谁都阻拦不住。曹操无奈,只好哭着送出门去。陈宫死后,曹操将他厚葬,并把他的母亲接来,供养终身。陈宫的家人也一直由曹操供养,曹操还为陈宫的女儿操办了婚事。曹操还是讲仁义的。

《三国演义》对陈宫的描写,前半截是虚构的,后半截基本符合史书记载。《三国演义》把捉放曹的事情安在陈宫头上,是为了显示曹操忘恩负义。这样写,确实起到了贬低曹操的艺术效果,只是与历史真实不符。

标签: 陈宫

更多文章

  • 寻枪——赌徒陈宫(漫弹《三国演义》人物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劲松历史标签:陈宫

    还是把你简单介绍一下——陈宫,字公台,汉末名士,智机绝伦逸群。因遇人不淑,上错了“三姓家奴”吕布吕奉先的花轿而终致志不能展、功败垂成而送命,可惜可惜!真可惜欸?未必!俗话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陈宫先生,你孙、吴之学肯定学了一大箩筐,想去兑现,去换点银子并实现光宗耀祖的远大目标。这不怪你俗气,有

  • 为什么昔日救了曹操的陈宫,最终却要与曹操为敌?

    历史人物编辑:郑玉佼标签:陈宫

    陈宫字公台,早先放走曹操后弃官跟随于他,助其控制兖州。只是之后陈宫又叛变曹操,转投到吕布麾下。而这并不是《三国演义》里说的那样,因为曹操杀害了吕伯奢一家,陈宫才因此开始痛恨曹操。他们之间情谊的破碎,全都是因为徐州一座城市的毁灭,还有边让这个人的死亡。陈宫相助入驻兖州公元192年时,曹操正担任东郡太守

  • 明知吕布是二杆子,为何陈宫还要死心塌地的跟着他

    历史人物编辑:朱明桂标签:陈宫

    文/寂寞的红酒吕布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大军阀,素以反复无常、有勇无谋而著称。虽然吕布名声不好,又是个二杆子,但却得到了顶级谋士陈宫的辅佐。陈宫对他尽心尽力,不离不弃,吕布兵败后仍然拒绝降曹,最终被曹操所杀。那么明知吕布是个二杆子,为何陈宫还要死心塌地的跟着他?第一,陈宫有大才,却怀才不遇,一直未遇明主,

  • 三国里边,有位悲情英雄叫陈宫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陈宫

    1.却说董卓晓得曹操假托献刀而实欲行刺之时,大怒,遂令遍行文书,画影图形,大索天下,以捉拿曹操。而与擒献者甚厚,有胆敢窝藏者罪同。操匹马逃难,路经中牟县时,为守关士兵所获,擒与县令陈宫。彼时曹操尚自辩解,不料陈宫却与他有过一面之缘,于是缄口默认。是夜,陈宫却又私见曹操。操自比鸿鹄,大义凛然,一副慷慨

  • 陈宫与曹操不是老交情吗?为何白门楼曹操一心留陈宫却仍然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陈宫

    千万不要被曹操的假象迷住了,无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在正史中,曹操抓住陈宫后,都是想杀了他,绝无留下陈宫之心。说到陈宫与曹操的交情,其实两人并没有什么深厚交情,不过是落水相逢,陈宫在没有完全了解曹操之前,就投靠曹操一起从事反对董卓的大业。陈宫原本是中牟县县令,而曹操当时是刺杀董卓未遂的刺客,被董卓下令全

  • 曹操与陈宫属于“塑料兄弟情”吗,为何陈宫会弃曹操而去?

    历史人物编辑:石庆松标签:陈宫

    陈宫之所以要弃曹操而去,主要是陈宫跟曹操两个人的世界观跟价值观不同导致的,当陈宫以为自己得遇明主想要跟随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跟随的人居然是一个只为自己的“小人”,自然会感到非常失望,这个时候选择离开也在情理之中。东汉末年,由于宦官跟外戚之间的斗争进入白热化,为了解决宦官的问题,何进引外军进京,最终何

  • 如果吕布听陈宫的,能不能战胜曹操,答案是依然不可能

    历史人物编辑:浮玉织史标签:陈宫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被描绘成一个猛男大帅哥的形像,手拿一个方天画戟,战场上来去如风,杀敌如同砍瓜切菜,称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破关东联盟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到现在还有人为吕布可惜,为什么他当时不听陈宫的,一步一个脚印,完全能成就一番事业。但我不这样认为。如果吕布听陈宫的,我的答案是:依然战胜不了

  • 曹操杀了陈宫,为什么还要供养陈宫一家老小,留下这种后患呢?

    历史人物编辑:郭运说历史标签:陈宫

    曹操这种老狐狸,怎么可能留下这种后患。此事看似简单,实则疑点重重,就让我一步步给你推理出真相吧。 陈宫和曹操的恩恩怨怨 历史上真实的陈宫,并不像《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他出身于兖州当地的世家大族,懂谋略,且人脉广泛。他的成名作,便是帮助曹操得到了兖州。在此之前,曹操虽然担任东郡

  • 三国“宁死不降”的谋士:除了陈宫,你还知道哪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陈宫

    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诞生了众多勇猛的武将。而对于这些武将来说,如果还具有宁死不降的气节,自然是更加吸引人们关注和讨论。比如高顺、张任、庞德等人,都是非常具有气节的武将。当然,除了武将之外,三国也有一些“宁死不降”的谋士。一、陈宫陈宫(?-199年2月7日),字公台,东汉末年吕布帐下首席谋士,东郡东

  • 陈宫是吕布的谋士?恐怕没那么简单。用史书重新解析两人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陈宫

    说起陈宫,算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了,因为他和曹操组成的CP实在是太经典了,这一切,应该是源自《三国演义》中的陈宫形象。在罗贯中笔下,陈宫和曹操还有过结伴逃亡的故事,途中路过成皋县时,在故交吕伯奢家中投宿,因为曹操生性多疑,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导致陈宫与曹操分道扬镳。多年后陈宫与曹操再次在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