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曹操更能哭:典韦、陈宫、袁绍、郭嘉

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曹操更能哭:典韦、陈宫、袁绍、郭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黄静圆 访问量:500 更新时间:2024/3/14 20:30:27

有一个歇后语说的是,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在《三国演义》的刻画下,刘备似乎特别容易哭哭啼啼,其实刘备也是堂堂燕赵男儿,没那么容易哭。真实的历史上,曹操比刘备能哭多了!

陈宫

提起陈宫,大家就容易想起曹操的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史料中其实并没有曹操说过这句话的相关记载。陈宫这个人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曹操与陈宫的关系说起来也比较复杂,曹操能够接任兖州牧,陈宫和鲍信功不可没,但是后来因为曹操杀了边让,所以陈宫才背叛了曹操。

192年,兖州刺史刘岱在讨伐青州黄巾时战死,陈宫等人主张曹操接任兖州牧因而被曹操视为心腹。但此后陈宫因曹操杀害边让等汉末名士而与曹操反目,并游说张邈背叛曹操迎吕布入兖州,辅助吕布攻打曹操并先后取得兖州与徐州。公元198年,曹操攻吕布,下邳城中,吕布不听陈宫两面互补之计,陈宫被曹操活捉。曹操一直想劝陈宫投降,替自己效力,陈宫坚决不同意,并且对曹操说:杀了我以明军法。

陈宫受刑前,曹操舍不得杀于是就问陈宫:“公台,你死了后你的母亲怎么办呢?”陈宫答:“我听说以孝治天下的人,是不会杀别人的母亲的。”曹操又问:“公台,你的儿子怎么办啊?”陈宫又答:“我听说以仁治天下的明君,是不会杀别人的儿子的。”曹操听完没有再说话,哭着把陈宫送上了刑场(太祖泣而送之),后来陈宫的的家人一直由曹操供养。

典韦

典韦相貌魁梧,膂力过人,本属张邈,曾单手举起牙门旗。后转投曹操,在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阵,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典韦武艺卓越,被史学家潘眉评价为:雄武壮烈,不在张辽、许褚之下。典韦之死,完全是由于曹操好色所导致的,还搭上了自己的长子曹昂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南征宛城张绣,张绣迎降。本来如果没有什么意外,曹操这次军事行动将完美收官,可是曹操却看中了张绣的婶婶(张济的妻子),当天晚上就要和人家同床。张绣感觉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在贾诩的策划下,降而复叛,偷袭了曹操的军营。结果典韦为了保护曹操战死。曹操退住舞阴,闻典韦已死,为之痛哭,招募间谍取回他的尸体,亲自临哭(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

袁绍

曹操和袁绍是发小,从小交好,长大后即是朋友,也是盟友,自公元190年天下诸侯讨董之后,曹操和袁绍两人背靠背,以黄河为界,一个向北,一个向南,不断发展壮大。到官渡之战前夕,袁绍并河北青、冀、并、幽四州,曹操兼并河南司、豫、兖、徐四州。一山难容二虎,袁曹争雄必然爆发。后来的故事就是我们熟悉的官渡之战了,发小、好友、盟友最终疆场对决。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最终击败了袁绍。公元202年袁绍病死,袁绍诸子不和内斗,曹操趁机进攻河北,公元204年曹操攻占邺城。攻下邺城后,曹操亲自来到袁绍墓祭祀,痛哭流涕(公临祀绍墓,哭之流涕)。曹操还安慰袁绍的妻子,送还他家的仆人和珍宝,又赐给各种丝绸棉絮,令官府供给他们衣食。

郭嘉

郭嘉这个就更出名了,虽然曹操帐下有荀彧、荀攸、贾诩等顶级谋士,但在我看来曹操最喜欢的恐怕就是郭嘉了,因为郭嘉是最懂曹操的那个人。公元196年,戏志才死后,曹操让荀彧再推荐一个谋士,荀彧向曹操推荐了郭嘉。曹操与郭嘉交谈很久,像极了三顾茅庐时的诸葛亮和刘备隆中对。交谈完,曹操赞叹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郭嘉则感叹说:“真吾主也。”

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班师途中,郭嘉病逝,曹操非常哀伤,对其他人说,因为郭嘉年龄小,曾经都准备把后事托付给郭嘉。赤壁之战后,曹操感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曹操还大哭一场,感叹"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估计此时曹操不止是在哭郭嘉,也是在哭自己吧。

荀攸

荀攸虽然名声不显,但却是低调的战术大师。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在官渡之战中,计斩颜良,又计斩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又力劝曹操采纳许攸之计奔袭乌巢,又力劝曹洪接纳张郃、高览,皆立下大功。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在曹操伐吴途中去世。曹操每次提起荀攸,都忍不住流泪(太祖言则流涕)。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我最喜欢曹操的一点就是真性情、不矫揉造作,奸诈就是奸诈,该杀就杀,错了就是错了。陈宫、典韦、袁绍、郭嘉、荀攸都是能够让曹操动感情的人,所以流下英雄泪也非常正常,你觉着呢?

参考:《三国志》、吕思勉《三国史话》

标签: 陈宫

更多文章

  • 陈宫叛逃曹操后,选择投靠吕布而并非刘备,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刘奥迪标签:陈宫

    陈宫之智亦足与操相敌,但布不能用,亦未到出神入鬼妙处这是后人李贽对东汉末年名士陈宫的一段评价,点评得非常好。在本人看来陈宫的智谋确实能和曹操相提并论不分上下,但是作为他的主子吕布却对陈宫不是很信任,导致未能发挥出陈宫该有的能力。从《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熟知,陈宫原本和曹操相识并认为曹操有成大事的

  • 陈宫那么聪明,为何看不上曹操,反而死心塌地跟着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石华强标签:陈宫

    陈宫是兖州的士族名士,他足智多谋,帮助吕布多次打败曹操,深受吕布信任。不过,最开始他跟随的并不是吕布,而是曹操。在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天下大乱。兖州牧刘岱,与黄巾军战斗过程中,被黄巾军杀死,导致兖州一时无主。陈宫代表着兖州的士族,决定推选曹操成为兖州牧。在曹操得到兖州之后,曹操自然视陈宫为心腹之人

  • 陈宫和曹操是过命的交情,为何二人却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陈宫

    文/寂寞的红酒陈宫和曹操是一对令人纠结的人物。两人可以说是过命的交情,陈宫为了救曹操抛家舍业跟随他一同亡命天涯。而曹操对他信任有加,喜欢梦中杀人、对谁都没有安全感的曹操却在逃跑路上和陈宫“行数里”,共同“投宿”,并且“先睡”,把身家性命都交给了陈宫,可以看出陈宫和曹操关系有多铁。但就是那么一对过命的

  • 陈宫背叛曹操,而去追随吕布,是真心辅佐还是利用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陈宫

    陈宫追随吕布是真心辅佐的,同时也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才能,多少还有点对曹操的不满在里面。辅佐曹操智取兖州曹操任东郡太守时,陈宫前往辅佐。《世语》:岱既死,陈宫谓太祖曰:“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明府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业也。兖州刺史刘岱被青州黄巾杀死,陈宫此时自告奋勇替曹操说服

  • 陈宫为什么不选择刘备或者袁术,而偏偏选择吕布呢

    历史人物编辑:古藤枯树小桥标签:陈宫

    为什么陈宫不选刘备、袁术,而选吕布?Period是一位著名的辅导员。《三国演义》都说陈宫是个正直的人,但他并不在意汉朝的复兴,因为他有自己的判断力,对时局也有清醒的认识。同时,陈宫似乎也是那种喜欢让自己的师傅当自己的傀儡,喜欢凌驾于师傅之上的感觉。他的主人最好服从他。当时他可以选择的高手有很多,曹操

  • 正说三国5、捉放曹的并不是陈宫

    历史人物编辑:梦想美食标签:陈宫

    捉放曹的故事,被人们广泛传颂,还被编成戏剧和影视。说的是曹操刺杀董卓未遂,在逃跑的路上,被中牟县令陈宫捉住。陈宫感念曹操忠义,释放了他,并弃官与他一同逃走,后见曹操心狠手辣,滥杀无辜,又弃曹而去。曹操在中牟县被捉,又被释放,这是有史书记载的,但是,捉放曹的并不是陈宫,陈宫与这事没有关系。《三国志》记

  • 寻枪——赌徒陈宫(漫弹《三国演义》人物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劲松历史标签:陈宫

    还是把你简单介绍一下——陈宫,字公台,汉末名士,智机绝伦逸群。因遇人不淑,上错了“三姓家奴”吕布吕奉先的花轿而终致志不能展、功败垂成而送命,可惜可惜!真可惜欸?未必!俗话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陈宫先生,你孙、吴之学肯定学了一大箩筐,想去兑现,去换点银子并实现光宗耀祖的远大目标。这不怪你俗气,有

  • 为什么昔日救了曹操的陈宫,最终却要与曹操为敌?

    历史人物编辑:郑玉佼标签:陈宫

    陈宫字公台,早先放走曹操后弃官跟随于他,助其控制兖州。只是之后陈宫又叛变曹操,转投到吕布麾下。而这并不是《三国演义》里说的那样,因为曹操杀害了吕伯奢一家,陈宫才因此开始痛恨曹操。他们之间情谊的破碎,全都是因为徐州一座城市的毁灭,还有边让这个人的死亡。陈宫相助入驻兖州公元192年时,曹操正担任东郡太守

  • 明知吕布是二杆子,为何陈宫还要死心塌地的跟着他

    历史人物编辑:朱明桂标签:陈宫

    文/寂寞的红酒吕布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大军阀,素以反复无常、有勇无谋而著称。虽然吕布名声不好,又是个二杆子,但却得到了顶级谋士陈宫的辅佐。陈宫对他尽心尽力,不离不弃,吕布兵败后仍然拒绝降曹,最终被曹操所杀。那么明知吕布是个二杆子,为何陈宫还要死心塌地的跟着他?第一,陈宫有大才,却怀才不遇,一直未遇明主,

  • 三国里边,有位悲情英雄叫陈宫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陈宫

    1.却说董卓晓得曹操假托献刀而实欲行刺之时,大怒,遂令遍行文书,画影图形,大索天下,以捉拿曹操。而与擒献者甚厚,有胆敢窝藏者罪同。操匹马逃难,路经中牟县时,为守关士兵所获,擒与县令陈宫。彼时曹操尚自辩解,不料陈宫却与他有过一面之缘,于是缄口默认。是夜,陈宫却又私见曹操。操自比鸿鹄,大义凛然,一副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