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真实的陈宫有多厉害?玩转过曹操、刺杀过吕布,致力于称雄

真实的陈宫有多厉害?玩转过曹操、刺杀过吕布,致力于称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增涛 访问量:1168 更新时间:2024/3/14 20:05:27

引言:

受益于《三国演义》广为流传和影响深远,三国成了国人心中长久的话题。

是个人都可以说一句,以至于不谈三国,不足以语历史,不知刘关张,都难说自己是国人。

这影响力除了影响东瀛外,因为游戏的输出,还让外国朋友中有了无数三国爱好者!

也因此,三国无双中的吕布,成了最让人念叨的话题,一个勇将封神,就是三国演义弄的。

同样,跟吕布关系莫逆的陈宫也因为《三国演义》的流行完全成了另一个人。

那么真实的陈宫到底如何?我们继续看!

(游戏中的陈宫)

一:演义中的陈宫。

演义中的陈宫,是《三国演义》前期着墨很多的一个人物,他一出场就救下了三国雄主曹操,成了曹操的救命恩人。

两人一番夜谈志趣相投,有了救国安民的心思,成了一对浪迹天涯的伙伴。

可这关系,仅仅数天后就变了!

曹操投奔吕伯奢家,那因为多疑而做的狗屁事,让陈宫开始寻思这货是不是个名主。

在曹操悲痛解释下,陈宫决定考察曹操,可惜这曹操还是让他失望了,面对欣喜回来的吕伯奢他又一次痛下杀手,最后居然留下了一段《三国演义》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罗贯中老爷子的妙笔生花,让一个奸雄形象跃然纸面,也让小说中的陈宫悲愤莫名。

这货啥玩意,简直就是垃圾!

(吕伯奢之死)

就此以后两人没了交集,大家各奔东西!

后续曹操因为老爹之死在徐州准备泄愤屠城,弄得徐州生灵涂炭,看着徐州一片萧索,陈宫本着劝诫的心思又去找了一次曹操。

这次怒火攻心人多势众的曹操对陈宫那是一点不客气,两人话不投机吵了一架,就此彻底闹掰成了死敌。

一看曹操作恶,陈宫就投奔了吕布,成了吕布帐下第一谋士,目标只有一个,干死曹操。

随后岁月,吕布在陈宫辅佐下成了曹操的心腹之患,弄得曹操恼羞成怒不知多少次,历经各种波折终于干趴下了吕布。

面对被束缚的吕布,在刘备一句话之后,曹操悍然杀掉了,面对不屈的张辽,在关羽打个哈哈之后,就从善如流地放了,面对孤傲的陈宫,曹操心生过往念想,寻思放一马也算了结曾经的恩义,但陈宫是个标准的士人,留下一句善待我孤儿寡母的话之后,就准备从容就义了。

曹操一看陈宫如此,狠下心来杀死了陈宫,后续又将陈宫母亲和孩子视同己出,当做家人。

三国演义的陈宫半真半假,就义时跟曹操说的那句话,则是史有所载出自《典略》之中。

罗贯中老爷子胡说了一大半,写了个真实的结尾。

太祖曰:卿如是,奈卿老母何?

宫曰:宫闻将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存否,在明公也。

太祖曰:若卿妻子何事?

宫曰:宫闻将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妻子之存否,亦在明公也。

太祖未复言。宫曰:请出就戮,以明军法。"遂趋出,不可止。太祖泣而送之,宫不还顾。宫死后,太祖待其家皆厚于初。

那么陈宫真实的前半生又是如何呢?我们继续看!

(陈宫)

二:真实的陈宫,豪族!

罗贯中笔下的陈宫,是一个刚烈多谋之人,可真实的陈宫完全不是那样,身份也不仅仅是县令而已,历史上的陈宫,是兖州士族!

兖州就是曹操发家的那个州。

当时汉朝地方上都是士族天下,也因此士族都是有权有势存在,陈宫是士族当然也是如此。

黄巾之乱后,士族虽然有权有势,但架不住乱军的进攻,也抵挡不了起义军的烽烟!

原本的兖州刺史刘岱,更是被黄巾军给杀了,于是陈宫和其他士族子弟商议后,觉得要给兖州找个可靠的保护人,借助这个人的能力,抵抗黄巾军的进攻。

商议来商议去,这群人选择了当时还没啥地盘,但是名气很大的曹操。

原因无他,地盘没有这是曹操有需要。

名气很大,这是能镇得住场子,换言之相对好合作也好控制。

(曹操到第一桶金)

从这个层面看,曹操崛起的最早地盘,是陈宫还有一群人商议之后,主动招呼他过来取的。

基于此可以看出,曹操和陈宫最早的关系是合作关系,陈宫的心意是让曹操对抗黄巾军,至于以后,他或许思考过,但没想那么多,如果曹操干的合格,将兖州给他也不是不可以。

可惜的是,曹操的心思很野啊!

这很野的心思就和他不待见世家大族有关,那么他到底干了什么,让陈宫不满了?

(曹操和陈宫)

三:曹操下狠手。

曹操在入主兖州之后,安分了仅仅一年,就开始抓权。

这是枭雄必定会有的特质,那么抓权找谁要,当然是士族啊,随后大士族边让遭殃了。

别小看这边让,这人可是老资格名士,曾经的作品《章华赋》在汉末名噪一时。

文章写得好,出身也是士族当然有官当,汉灵帝的时候,就出任过令史,锻炼几年后还当过九江太守,后来回家养老也没闲着,而是整天在名士堆里面混着。

大家都是名士都是士族,就形成了一个圈子,这圈子能量之大,不在那时代估计无法理解。

曹操杀了边让,不是杀了一个人,而是得罪了一个圈子,整个兖州士族都怒了,原本找个保镖结果来了个狼头。

除了这之外,曹操当时和袁绍也是盟友,而袁绍跟兖州士族的矛盾也很深,这就让陈宫有了跟曹操翻脸的两大理由。

于是,陈宫开始背刺了。

(洛阳纸贵)

四:联络张邈迎来吕布。

那时候的曹操,因为平定兖州黄巾军,收了一批部队,虽然不算大势力,但也是兵强马壮。

陈宫一个士族,当然惹不起曹操,于是他就寻思着故技重施,找个可靠的保镖,为了稳妥起见,他先去找了曹操的好友兖州地方豪强张邈。

张邈字孟卓,这个人也是一个有意思的人。

少年时,一身游侠范式,仗着自己家有钱,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仗义疏财很有水浒风范,帮助别人倾家荡产在所不惜,因此不少青壮士都听命与他,在地方上有“八厨”的名号。

厨者,言能财救人也

这样的壮士,还有士族身份,当然会受到另眼相看,因此青少年时候的他在京城当官,跟浪迹京城的曹操和袁绍关系都不错,长期吹牛打屁,后续还被任命为陈留太守。

张邈对于曹操非常敬重,在曹操讨伐董卓时,他派遣自己的部将卫兹跟随作战,在袁绍当了盟主目中无人的时候,他也经常直言责备,弄的袁绍气不过要杀他,要不是曹操说:

(张邈)孟卓是我们好友,无论如何都该容下他。如今天下大乱,不应自相残杀!

张邈估计要挂,由此可见这两人的感情有多好?

但就算这样好的感情,在陈宫求助张邈那一刻,张邈依旧帮助了陈宫。

原因无他,士子之义比私人情感更重要而已。

(戏说历史都是瞎整)

有了张邈的帮忙,两人一起寻思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拉吕布进来遏制曹操,或者这两人互相制衡共治兖州,当然最好是能赶跑曹操。

这算计和之前拉拢曹操进攻黄巾军一模一样。

由此可见,这陈宫对吕布并非真心实意,仅仅起的是算计的心思。

今州军东征,其处空虚,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兗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此亦纵横之一时也。——《三国志 》

经过这样一轮梳理,陈宫这个人的历史形象应该是出来了。

他跟曹操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合伙人关系,同样的他跟吕布也是合伙人关系。

陈宫和曹操决裂,根源在于曹操的言行触动了士族的利益,跟吕布合作,也是为了拉拢一个能保全士族利益的人而已。

多了算计少了真心,就谈不上道义的谴责了。

至于罗贯中描述中的陈宫,那是一个理想主义文人,他自己情怀中的士子而已!

(罗贯中的情怀)

五:吕布时代。

吕布在陈宫的帮助下,给曹操拖了很长时间的后腿,但吕布受限于实力依旧败给了曹操。

为了获得立足之地,吕布决定投靠刘备,面对吕布的选择陈宫没有表达异议,这点上和三国演义又不一样,演义中是陈宫建议吕布投靠刘备的。

那么陈宫为何不表态投靠刘备咧?

原因很简单,他的家在兗州啊,他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兗州士族的利益,最后这事没干成,自己还成了浪迹天涯的人,跟着吕布去了徐州。对于当时的陈宫而言,跟着谁混他都不愿意,如果能自己做主,有这个能力的话,他肯定会自起炉灶夺回被曹操霸占的家乡。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能力不够只能曲线救国,于是在他的算计之下,吕布夺走了徐州,他也假手吕布有了一州之力。

(吕布的心态)

有了徐州之后,站稳脚跟没多久,看似老实人的陈宫,还曾经策划一场针对吕布的政变,指望能弄死吕布,自己掌握徐州,完成复仇,结果这政变无果而终,只在史料中留下一句话:

布问性,言萌受袁术谋。“谋者悉谁?”形言“陈宫同谋。时宫在坐上,面赤,傍人悉觉之。

这话的意思是,在兵变暴露后,吕布问曹性:郝萌是不是受袁术鼓动而造反,随后追问,同谋的都有谁?曹性回答说陈宫是同谋。恰好当时陈宫就坐在吕布旁边,脸憋得发红,旁人都察觉到了。

吕布虽然没有追究陈宫背叛,但自那以后两人就变得面合神离,要不是曹操的压力估计就要翻脸。随后这种合作关系,一直持续到了建安四年曹操击破徐州,捉拿吕布,两人都死在曹操手上为止。

(吕布之死)

尾声:

从上文,我们应该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陈宫。

没有那么伟光正,反而多了政客的算计在内,他的一切举动都是为了自家士族的利益,他利用曹操,利用吕布,背刺刘备,可说为达目的无所不用。

无论跟谁在一起,他都认为自己不是下属,反而是事业的合伙人!

一直以合伙人身份出现的他,才有了最后的孤傲。

我从未跟任何人低头,你曹操又如何能让我臣服?

这才是他主动求死的根源,也是他跟曹操到死结。

陈宫的后半生只为一件事而活,弄死曹操!

反观曹操,恰恰是这作恶多端之人,最后保全了他的老母幼子,让他们在乱世有立足之地。

这真是命运的反转和伏笔啊,不过有一说一,他也成就了曹操,要不是他引曹操进兖州,曹操最早的地盘估计都难得有。

这地盘没有,估计就没后来的曹操了,至于陈宫成功了会如何?按照他的算计能力,估计成就也不会低。

标签: 陈宫

更多文章

  • 陈宫曾是曹操的救命恩人,为何最后却被曹操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陈宫

    陈宫,字公台,最初乃是中牟县县令,当时董卓霸占京师,视皇帝为傀儡,独揽朝纲,祸乱宫廷,曹操畏惧其势力也早已拜投到了董卓门下,只是他并非真心效命,在与王允等一干忠于皇帝的老臣密谋策划后,决定行刺董卓,只是董卓老奸巨猾,曹操行刺失败,只得慌忙逃走,一路逃到了中牟县,此时关于他通缉令早已到达中牟,因此无奈

  • 三国时,陈宫为何投靠名声不好的吕布,而不投靠刘备呢?

    历史人物编辑:黎承龙标签:陈宫

    在三国前期时,各路大军师还没怎么登上历史舞台,陈宫就出场了。这可是曹操最倚重的谋臣,当时的曹操还不成气候,两人共同落难。 但是后来陈宫发现曹操枉杀吕伯奢一家,毫无愧疚之意。等曹操做大时,还干出屠城这种荒唐事,让陈宫难以忍受,一怒之下离开了曹操。 ▲于和伟饰演的曹操 不过,陈宫接下来选择的是武将吕布,

  • 为什么陈宫一直看不上刘备,明知吕布无能也不改投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爱雨一生标签:陈宫

    陈宫,是三国时期,比较有名的谋士。如果吕布能够完全听从陈宫的计策,说不定还真能成为雄踞一方的诸侯,多坚持几年。不过,有勇无谋的吕布,却屡屡不听陈宫的谋划,最终落了个身首异处,还牵连了陈宫。陈宫作为一个“聪明人”,自然可以看出吕布的弱点。那他为何不另寻明主,特别是投靠近在咫尺的刘备呢?这还要从陈宫的为

  • 陈宫为什么宁愿辅佐名声极差的吕布,也不愿意跟随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党荣刚标签:陈宫

    汉末时期的陈宫,他为人忠直,智谋出众,他开始是曹操账下的心腹谋士,为曹操入主兖州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他却背叛曹操,在曹操攻打徐州时引吕布攻打兖州,差一点就颠覆曹操在兖州的基业。最后和吕布一起在下邳被擒,宁死也不向曹操低头,最终被曹操杀掉。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陈宫宁愿辅佐名声极差的吕布,也不愿跟随曹操呢?

  • 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曹操更能哭:典韦、陈宫、袁绍、郭嘉

    历史人物编辑:黄静圆标签:陈宫

    有一个歇后语说的是,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在《三国演义》的刻画下,刘备似乎特别容易哭哭啼啼,其实刘备也是堂堂燕赵男儿,没那么容易哭。真实的历史上,曹操比刘备能哭多了!陈宫提起陈宫,大家就容易想起曹操的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史料中其实并没有曹操说过这句话的相关记载。陈宫这个人性情刚

  • 陈宫叛逃曹操后,选择投靠吕布而并非刘备,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刘奥迪标签:陈宫

    陈宫之智亦足与操相敌,但布不能用,亦未到出神入鬼妙处这是后人李贽对东汉末年名士陈宫的一段评价,点评得非常好。在本人看来陈宫的智谋确实能和曹操相提并论不分上下,但是作为他的主子吕布却对陈宫不是很信任,导致未能发挥出陈宫该有的能力。从《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熟知,陈宫原本和曹操相识并认为曹操有成大事的

  • 陈宫那么聪明,为何看不上曹操,反而死心塌地跟着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石华强标签:陈宫

    陈宫是兖州的士族名士,他足智多谋,帮助吕布多次打败曹操,深受吕布信任。不过,最开始他跟随的并不是吕布,而是曹操。在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天下大乱。兖州牧刘岱,与黄巾军战斗过程中,被黄巾军杀死,导致兖州一时无主。陈宫代表着兖州的士族,决定推选曹操成为兖州牧。在曹操得到兖州之后,曹操自然视陈宫为心腹之人

  • 陈宫和曹操是过命的交情,为何二人却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陈宫

    文/寂寞的红酒陈宫和曹操是一对令人纠结的人物。两人可以说是过命的交情,陈宫为了救曹操抛家舍业跟随他一同亡命天涯。而曹操对他信任有加,喜欢梦中杀人、对谁都没有安全感的曹操却在逃跑路上和陈宫“行数里”,共同“投宿”,并且“先睡”,把身家性命都交给了陈宫,可以看出陈宫和曹操关系有多铁。但就是那么一对过命的

  • 陈宫背叛曹操,而去追随吕布,是真心辅佐还是利用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陈宫

    陈宫追随吕布是真心辅佐的,同时也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才能,多少还有点对曹操的不满在里面。辅佐曹操智取兖州曹操任东郡太守时,陈宫前往辅佐。《世语》:岱既死,陈宫谓太祖曰:“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明府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业也。兖州刺史刘岱被青州黄巾杀死,陈宫此时自告奋勇替曹操说服

  • 陈宫为什么不选择刘备或者袁术,而偏偏选择吕布呢

    历史人物编辑:古藤枯树小桥标签:陈宫

    为什么陈宫不选刘备、袁术,而选吕布?Period是一位著名的辅导员。《三国演义》都说陈宫是个正直的人,但他并不在意汉朝的复兴,因为他有自己的判断力,对时局也有清醒的认识。同时,陈宫似乎也是那种喜欢让自己的师傅当自己的傀儡,喜欢凌驾于师傅之上的感觉。他的主人最好服从他。当时他可以选择的高手有很多,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