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字公台,最初乃是中牟县县令,当时董卓霸占京师,视皇帝为傀儡,独揽朝纲,祸乱宫廷,曹操畏惧其势力也早已拜投到了董卓门下,只是他并非真心效命,在与王允等一干忠于皇帝的老臣密谋策划后,决定行刺董卓,只是董卓老奸巨猾,曹操行刺失败,只得慌忙逃走,一路逃到了中牟县,此时关于他通缉令早已到达中牟,因此无奈被中牟县军士擒获,关入大牢。陈宫此时虽然官卑位小,但他素有报国志向,听闻曹操刺董事迹,便觉得曹操是个英雄,英雄不该末路,于是找机会将曹操放了出来,自己则跟随一起逃亡,陈宫与曹操的缘分就这样结下。
只是不久之后两人便因吕伯奢之事,分道扬镳,吕伯奢乃曹操叔父,当时曹操与陈宫逃到了吕伯奢家里,吕伯奢非常热情,欲杀猪宰羊招待他们,不料被曹操误会以为吕伯奢要杀他领赏,便提剑杀了吕伯奢一家老小,等最终发现自己的误会,竟不思悔改说出了那句脍炙人口的狠辣名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自此陈宫便对曹操改观了,不愿再与其同行,独自离去。此后陈宫隐藏行迹竟混入了皇城之中,躲于王允府上,为王允出谋划策,以美人计破吕布与董卓的关系,最终得以除掉董卓。后来陈宫便做了吕布手下的第一谋士,征战各地,期间数次与曹操交手,互有胜负,只是吕布有勇无谋,又刚愎自用,数次不听陈宫谏言,导致最终于下邳彻底兵败被擒,陈宫自然也遭受牵连。
按理说陈宫曾是曹操救命恩人,没有当初陈宫的舍命搭救,就没有曹操后来的偌大功业,且陈宫学富五车,腹有韬略,智计出众,想来曹操定会留他性命,揽为己用,为何最终曹操还是杀了陈宫?只因为文人的傲骨不许陈宫继续活下去,陈宫当初离开曹操时便已注定了他不会再回头辅佐曹操,否则岂不是默认自己当初离开曹操的行为是错误的?在大是大非面前,文人宁可断头,也不会低头!或有人问,陈宫就算不愿辅佐曹操,曹操就不能将其软禁起来么?答案是不能,陈宫非常重声名,此次彻底败于自己并不认同的曹操,早已无面目再活下去,而曹操也知道如果硬要留下他的性命,无异于是对陈宫的羞辱,曹操不愿自己的救命恩人在羞辱痛苦中度过余生,也只能杀了他。陈宫死后,曹操念其恩,其家族一直由曹操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