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最强武将:砍颜良只是关羽一人功劳?你看张辽徐晃荀攸干啥了

三国最强武将:砍颜良只是关羽一人功劳?你看张辽徐晃荀攸干啥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贺诗庆 访问量:1028 更新时间:2023/12/21 5:21:26

有人说,关羽是靠偷袭才砍了颜良!还有砍颜良只是关羽一人的功劳?其实小编想说,不,不然你看看张辽徐晃荀攸都干了些啥。

理由就是,你读过这样的事情,历史上有记载过几例?只此一例而已。你难道还真以为武侠小说有啥玄功秘籍可以力敌千人?项羽关羽这类人本就少有,千万人中冲杀有这样的情形是少见的。不开玩笑,什么张三丰之流千军万马中都是被碾压的局面。

其实吧,关羽万军中刺杀敌将并不是他自己的功劳,至少有张辽,徐晃,荀攸他们三个的功劳。

(1)荀攸的功劳

为啥这么说?因为荀攸是曹操的总参谋长,曹操每次出兵打仗,都爱带上荀攸为他参谋参谋,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

荀攸多谋深算,心思缜密,明智而能保守机密,自从随曹操四处征战,常常运筹帷幄,当时很少有人知道他说了些什么。曹操每每称赞他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炫耀自己的长处,不夸大自己的功劳;他的内智别人可以达到,他的外愚别人却达不到,即使是颜子、宁武也赶不上他。”

特别是官渡之战期间,荀攸多次出了奇谋巧计,解白马之围,皆是荀攸妙计连连,使得本来处于主动势大的袁绍军屡屡被曹军牵着鼻子走,屡屡出错,颜良被斩就是其中一个片段。

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绍首先派大将颜良围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四月,曹操亲自率军北上救白马之围。当部队正向前开进时,荀攸认为不能与实力悬殊的强大敌人正面对抗,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声东击西、解救白马的作战方略。

荀攸认为袁绍兵多,应设法分散其兵力,于是劝曹操引兵先到延津,伪装渡河攻袁绍后方,使袁绍分兵向西应战,然后再派轻骑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一定可以打败颜良,后来的结果和他预料的差不多。

(2)张辽徐晃的功劳

在《三国志》里面,是这样描述关羽刺杀颜良的: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在三国志关羽传里,重点提到了张辽,曹操让张辽和关羽为先锋去攻打颜良,注意了,这里划重点了,为何三国志说张辽和关羽为先锋,而不说关羽和张辽为先锋呢,那肯定是以张辽为主将,关羽为副将,原因这时候的关羽刚刚投降过来,而张辽早就在曹军中站稳了脚跟并立下过功劳,深得曹老板的信任,所以关羽为副将。

曹操听了荀攸的话之后,觉得十分有道理,就依计而行,袁绍果然分兵延津。曹操乘机,率轻兵袭击白马。曹操以中郎将张辽、偏将军关羽为前锋,曹操亲率裨将军徐晃等人紧随其后。颜良兵败,颜良本人也被关羽斩杀。

注意啦,这里又要划重点了,除了张辽关羽为前锋之外,徐晃是曹操中军出击的先行大将,也就是说,张辽关羽一旦冲锋,徐晃他们将会予以配合,机动找机会发起对袁绍的猛攻,全面进攻。

所以说,关羽虽一人冲过千军万马,杀了颜良,但也离不开张辽和徐晃的配合,吸引了袁绍军大部的部队,才让关羽从侧翼轻松得手,这就是总参谋长荀攸布置的灵巧战法。

(3)关羽刺杀颜良的总评

别说张辽有多猛,曹仁一样可以500冲20000。魏骑独步天下只有蜀国步兵能勉强抵挡,别忘了,当时张辽关羽带领的是曹魏精锐铁骑,张辽正攻,关羽侧翼奇袭了颜良,关羽冲入中军刺死了颜良并割去首级,颜良诸将莫当能挡。

在《三国演义》里面,是这样描述关羽刺杀颜良的: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河北兵将大惊不战自乱。曹军乘势攻击死者不可胜数;马匹器械抢夺极多。关公纵马上山众将尽皆称贺。公献级于操前。操曰:“将军真神人也!”

当然,关羽先胜在此时的他,正处于武将手艺的巅峰期,除了这点之外,更重要的是关羽的魄力和勇气。

有时候,不是因为你没有能力,也不是因为你缺少勇气,只是因为你付出的努力还太少,“吾观颜良如插标卖耳!”要的就是关羽这种魄力和勇气,所以,若想成功会走向你,而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坚定你的梦想,你的目标,你的未来,然后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那股劲,去付出你的努力,成功就会慢慢向你靠近。

标签: 荀攸

更多文章

  • 智谋不输于荀攸的曹魏四朝元老,晚年被司马懿当猴耍,最终被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安内史标签:荀攸

    在陈寿所著的正史《三国志》当中,曹操手下有五位大谋士,即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都被载入同一篇列传当中。陈寿称赞这五人“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然德行节操不如另一位大谋士荀攸,但就出谋划策的水平而言,则跟他不相伯仲。在这五人当中,尤其以蒋济为曹魏政权效力的时间最长,历事曹家四代主君,时间长达40

  • 三国第一猛将,箭射张辽、枪挑徐晃、力战赵云,被荀攸诱杀

    历史人物编辑:用哥说球标签:荀攸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为了报答曹操的厚待,先后斩杀了袁绍手下的颜良和文丑两位大将,之后才封金挂印,离开曹操去寻找刘备。说起文丑,南宋的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写过:“颜良文丑知何益,关羽张飞死可伤。等是人间号骁将,太山宁比一毫芒。”文丑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猛将,他曾经打败过张辽,与赵云战平,差点射死张辽,最终被

  • 三国志战略版:越级逆兵种,战顶配满红吴工具、社稷弓,荀攸五谋臣

    历史人物编辑:听风说雨标签:荀攸

    这半年来三战官方的一系列扶持五谋臣的力度之强大,当初的太尉盾比起现在的Sp五谋臣就像后妈生的。现在战场上的Sp五谋臣多是Sp荀彧+Sp郭嘉+贾诩的组合,这马上又到双十一了,可能绝版卡包又要来了,氪不氪绝版贾诩?如果没贾诩现在能不能玩Sp五谋臣?答案是用荀攸完全可以代替后续会分5期分享带荀攸的Sp五谋

  • 为何曹操谋士里明明荀攸最牛逼,怎么大家总是说郭嘉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骑着毛驴游山涧标签:荀攸

    ?那是因为郭嘉很厉害,死得太早,所以很遗憾,尤其是曹操跟他关系最好,死的时候很伤心。儿子们死了,曹操并没有哭成这样,但让他很难过的是,他手下有很多权势人物。一个是典韦,一个是郭嘉。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而且在赤壁之战中,如果郭嘉在的话,绝对能够劝阻曹操,给曹操一个好办法。说不定曹操就能够在赤壁之战中

  • 三国志战略版:荀攸白板Sp五谋46-47级全过程“撸串骑”(二)

    历史人物编辑:怎么你也一米五标签:荀攸

    有了Sp荀彧和Sp郭嘉后五谋臣不叫五谋臣了,也不叫Sp五谋臣了网友取名叫“富贵骑”就体现一个硬氪起来很难抽到,但不乏很多白嫖到的玩家,比如我,如果按谐音取名的话我觉得还能叫【富贵撸串队】:荀彧/熏鱼、荀攸/熏鱿、贾诩(xu)/甲鱼、程昱/秤鱼、郭嘉/锅架开个玩笑接上期《荀攸+Sp五谋臣45-46级全

  • 曹操礼贤下士爱惜人才,荀攸郭嘉皆为所用,为何不对诸葛亮动心?

    历史人物编辑:旧城闲谈标签:荀攸

    纵观三国历史,刘备,曹操,孙权三人都有一定的识才能力,就曹操个人而言,早在关羽温酒斩华雄时就发现后者的不凡,当时的关羽只是一个小卒,各路诸侯听闻关羽主动请缨没有一个看得起的,唯有曹孟德见关羽气宇轩昂,日后必成大器,主动安慰他。既然说到打仗,像关羽这样难得的人才定是各政权争夺的对象,曹操曾经为了拉拢关

  • 曹魏阵营最强预言家是谁?谋略比肩郭嘉荀攸,晚景却凄凉落寞!

    历史人物编辑:嘟嘟说电影标签:荀攸

    文:刀与笔(作者原创授权)刘晔作为辅佐曹魏三代的谋臣,对于势、事、人的精确把握难有人可与之匹敌,诸如:对曹操如若不乘攻占汉中之际进取巴蜀则之后不易取蜀的分析,对关羽败亡后刘备必定出兵伐吴的预测,对孙吴集团、孟达、公孙渊将降而复叛的判断,这些都显示出刘晔与众不同的预言家风范。但是,刘晔这位预言家纵然能

  • 一心光复汉室的荀攸,却辅佐曹操成了魏王,晚年不甘又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阅微文史堂标签:荀攸

    引言:关于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荀攸,世人知他大展宏图,凭借自身出众的谋略辅佐曹操称魏王;也知他"大智若愚",凭借自己的大智慧得以在曹操身边"善始善终"。可是却鲜有人荀攸最后的结局是忧愤而死,为什么他最后会落得这样的结局呢?光复汉室是荀攸的人生理想这首先要谈到荀攸的人生理想了,荀攸的人生理想是"想要光复

  • 荀彧、诸葛亮是曹刘的萧何,荀攸、法正才是曹刘的“谋主”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荀攸

    “谋主”说白了就是首席谋士,比如刘邦的谋主是张良。那么曹操、刘备的谋主分别是谁呢?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想到荀彧、诸葛亮,但其实荀彧、诸葛亮并不算曹刘的谋主。曹操的谋主——荀攸《三国志·荀彧传》记载:是时荀攸常为谋主。由此可见,曹操的谋主是荀攸。许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是荀彧?刚开始荀彧的确是曹操的谋

  • 曹操的谋主是荀攸,为何很多人却说郭嘉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微聊历史标签:荀攸

    因为荀攸太低调了,低调到把他放在人群中别人都不会多看他一眼的那种,低调到连曹操都对他刮目相看,并说道:“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意思是:“公达虽然外表愚钝怯懦,但内心却充满了智慧与勇敢,他从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他的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