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嘉不死,便无三国!郭嘉真这么神?我看未必!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郭嘉真这么神?我看未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靠谱学 访问量:2673 更新时间:2024/2/14 3:07:38

有人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也有一种说法“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先来说后一种,郭嘉死于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回师途中,刘备三顾茅庐也在公元207年,其实我更认为这只是一个巧合而已。再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这种说法主要是曹操在赤壁之战后感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我认为郭嘉其实没那么神,即使他不死,三国仍然会存在!

首先我们需要肯定郭嘉在军事方面确实是个天才,也确实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很大功劳。郭嘉少年时就有卓识远见,早期曾经投靠过袁绍,但看到袁绍成不了大事便离开袁绍。公元196年,戏志才死后,曹操让荀彧再推荐一个谋士,荀彧向曹操推荐了郭嘉。曹操与郭嘉交谈很久,像极了三顾茅庐时的诸葛亮和刘备隆中对。交谈完,曹操赞叹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曹操则对,郭嘉则感叹说:“真吾主也。”从此以后,直到郭嘉207年去世,11年间郭嘉开始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扫除诸侯。

郭嘉提出“十胜十败论”坚定了曹操和袁绍决战的信心。曹操东征吕布,久攻下邳不下,便有意退兵,但郭嘉与荀攸都认为吕布强攻下必败,决沂、泗水灌城,终破城。官渡对峙时,孙策有袭击许昌之意,但是郭嘉分析认定孙策必为刺客所害,稳定了曹操的信心。袁绍死后,郭嘉建议曹操暂时退兵,让袁绍二子相残,后袁谭来投,曹军再次进击攻下袁尚的邺城。郭嘉在曹操北征乌桓的过程中大放异彩,当时很多人都不建议曹操北征乌桓。只有郭嘉力主彻底消灭袁绍势力,结果曹操大胜,北方基本全部落入了曹操的控制之下。可惜在回师途中,郭嘉因病去世,年仅38岁。

其实曹操阵营中的谋士很多,而且才能不在郭嘉之下的也不少,比如荀彧、荀攸、贾诩程昱等,但是曹操最喜欢也最信任郭嘉荀彧、荀攸等人并不仅仅是曹操的幕僚,而郭嘉确是死心塌地只为曹操一人服务。因为郭嘉出身不高,而且为人放荡不羁,品德方面有些问题,但是曹操毫不在意这些。而郭嘉是最了解曹操的,所以曹操和郭嘉可谓君臣相得。曹操在郭嘉死后说道“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郭嘉能够洞悉人心,不光是曹操的对手,也包括曹操,所以他能帮助曹操下决断。

虽然《三国志·郭嘉传》中确实记载了曹操在赤壁之战后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我认为其实这更可能是曹操的自我排解,因为在赤壁之战前,程昱曾经提醒曹操,孙权和刘备肯定会结盟,没有那么容易平定他们。贾诩则根本不建议曹操攻打江东,而是要先稳固在荆州的统治,等待时机,江东可以不用劳师动众就能平定。但是曹操对于程昱和贾诩的意见根本没有采纳,所以即使郭嘉能够参与赤壁之战,他就能够让曹操避免失败吗?我看未必!赤壁之战曹操失败更多的是客观原因,非是人力所能左右的。

再者来说,历史发展是有着客观规律的,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并不因为某个人的存在或者死亡而改变。汉末诸侯割据混战,最终只剩下曹操、孙权、刘备三家是各方面必然和偶然因素共同造成的。郭嘉是军事天才,善于出谋划策,出奇计险着,但是他并不能左右天下大势。所以我认为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没有什么道理。假如真的要把三国鼎立归到某个个人身上,我到更倾向于诸葛亮,卧龙不出,便无三国!您怎么看呢?

参考:《三国志·郭嘉传》、张大可《三国史》、吕思勉《三国史话》

标签: 郭嘉

更多文章

  • 曹魏肱骨-鬼才郭嘉

    历史人物编辑:摩擦知识火花标签:郭嘉

    如果说荀彧是曹操的老朋友,是跟随他多年,矢志不渝,不离不弃的张良,是鼓励与支持,更是一种安心的象征,那郭嘉,对于曹操来说更像是挚友,那种兴趣相投,思路相近而又能后畅所欲言的君臣,我想,曹操一直以来都很欣赏这个聪明机智的年轻人,郭嘉也从来不辜负曹操的信任,屡屡出谋划策改变战局,水淹下邳破吕布,十胜十负

  • 三国最强武将:砍颜良只是关羽一人功劳?你看张辽徐晃荀攸干啥了

    历史人物编辑:贺诗庆标签:荀攸

    有人说,关羽是靠偷袭才砍了颜良!还有砍颜良只是关羽一人的功劳?其实小编想说,不,不然你看看张辽徐晃荀攸都干了些啥。理由就是,你读过这样的事情,历史上有记载过几例?只此一例而已。你难道还真以为武侠小说有啥玄功秘籍可以力敌千人?项羽关羽这类人本就少有,千万人中冲杀有这样的情形是少见的。不开玩笑,什么张三

  • 智谋不输于荀攸的曹魏四朝元老,晚年被司马懿当猴耍,最终被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安内史标签:荀攸

    在陈寿所著的正史《三国志》当中,曹操手下有五位大谋士,即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都被载入同一篇列传当中。陈寿称赞这五人“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然德行节操不如另一位大谋士荀攸,但就出谋划策的水平而言,则跟他不相伯仲。在这五人当中,尤其以蒋济为曹魏政权效力的时间最长,历事曹家四代主君,时间长达40

  • 三国第一猛将,箭射张辽、枪挑徐晃、力战赵云,被荀攸诱杀

    历史人物编辑:用哥说球标签:荀攸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为了报答曹操的厚待,先后斩杀了袁绍手下的颜良和文丑两位大将,之后才封金挂印,离开曹操去寻找刘备。说起文丑,南宋的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写过:“颜良文丑知何益,关羽张飞死可伤。等是人间号骁将,太山宁比一毫芒。”文丑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猛将,他曾经打败过张辽,与赵云战平,差点射死张辽,最终被

  • 三国志战略版:越级逆兵种,战顶配满红吴工具、社稷弓,荀攸五谋臣

    历史人物编辑:听风说雨标签:荀攸

    这半年来三战官方的一系列扶持五谋臣的力度之强大,当初的太尉盾比起现在的Sp五谋臣就像后妈生的。现在战场上的Sp五谋臣多是Sp荀彧+Sp郭嘉+贾诩的组合,这马上又到双十一了,可能绝版卡包又要来了,氪不氪绝版贾诩?如果没贾诩现在能不能玩Sp五谋臣?答案是用荀攸完全可以代替后续会分5期分享带荀攸的Sp五谋

  • 为何曹操谋士里明明荀攸最牛逼,怎么大家总是说郭嘉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骑着毛驴游山涧标签:荀攸

    ?那是因为郭嘉很厉害,死得太早,所以很遗憾,尤其是曹操跟他关系最好,死的时候很伤心。儿子们死了,曹操并没有哭成这样,但让他很难过的是,他手下有很多权势人物。一个是典韦,一个是郭嘉。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而且在赤壁之战中,如果郭嘉在的话,绝对能够劝阻曹操,给曹操一个好办法。说不定曹操就能够在赤壁之战中

  • 三国志战略版:荀攸白板Sp五谋46-47级全过程“撸串骑”(二)

    历史人物编辑:怎么你也一米五标签:荀攸

    有了Sp荀彧和Sp郭嘉后五谋臣不叫五谋臣了,也不叫Sp五谋臣了网友取名叫“富贵骑”就体现一个硬氪起来很难抽到,但不乏很多白嫖到的玩家,比如我,如果按谐音取名的话我觉得还能叫【富贵撸串队】:荀彧/熏鱼、荀攸/熏鱿、贾诩(xu)/甲鱼、程昱/秤鱼、郭嘉/锅架开个玩笑接上期《荀攸+Sp五谋臣45-46级全

  • 曹操礼贤下士爱惜人才,荀攸郭嘉皆为所用,为何不对诸葛亮动心?

    历史人物编辑:旧城闲谈标签:荀攸

    纵观三国历史,刘备,曹操,孙权三人都有一定的识才能力,就曹操个人而言,早在关羽温酒斩华雄时就发现后者的不凡,当时的关羽只是一个小卒,各路诸侯听闻关羽主动请缨没有一个看得起的,唯有曹孟德见关羽气宇轩昂,日后必成大器,主动安慰他。既然说到打仗,像关羽这样难得的人才定是各政权争夺的对象,曹操曾经为了拉拢关

  • 曹魏阵营最强预言家是谁?谋略比肩郭嘉荀攸,晚景却凄凉落寞!

    历史人物编辑:嘟嘟说电影标签:荀攸

    文:刀与笔(作者原创授权)刘晔作为辅佐曹魏三代的谋臣,对于势、事、人的精确把握难有人可与之匹敌,诸如:对曹操如若不乘攻占汉中之际进取巴蜀则之后不易取蜀的分析,对关羽败亡后刘备必定出兵伐吴的预测,对孙吴集团、孟达、公孙渊将降而复叛的判断,这些都显示出刘晔与众不同的预言家风范。但是,刘晔这位预言家纵然能

  • 一心光复汉室的荀攸,却辅佐曹操成了魏王,晚年不甘又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阅微文史堂标签:荀攸

    引言:关于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荀攸,世人知他大展宏图,凭借自身出众的谋略辅佐曹操称魏王;也知他"大智若愚",凭借自己的大智慧得以在曹操身边"善始善终"。可是却鲜有人荀攸最后的结局是忧愤而死,为什么他最后会落得这样的结局呢?光复汉室是荀攸的人生理想这首先要谈到荀攸的人生理想了,荀攸的人生理想是"想要光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