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五虎上将中有个怪才,壮年不如太史慈,晚年却一战成名受人敬仰

五虎上将中有个怪才,壮年不如太史慈,晚年却一战成名受人敬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小建 访问量:4289 更新时间:2024/1/18 9:38:47

刘备手下有很多文臣武将,其中有几个人被人合成为五虎上将。在这些人中有个怪才,别人都是年少有为,此人却恰恰相反。他在壮年时不敌太史慈,晚年却一战成名受人敬仰。这个老当益壮的将军就是黄忠,他原本是刘表手下的中郎将。后来,跟着刘表是侄儿刘磐去长沙攸县驻扎。

公元199年,刘磐跟孙策交战,黄忠作为随从跟在刘磐身边。可惜,刘磐和黄忠这对组合,在孙策和太史慈的进攻下,根本无力抵抗。后来曹操带兵南下,顺利攻占荆州,将黄忠册封为代理裨将军。不过,曹操并没有把黄忠留在身边,而是让他继续在长沙郡做官,归属于长沙太守韩玄管理。

曹操虽然是个多疑的枭雄,但他对人才却很重视。如果黄忠那时候已经表现出了足够的能力,应该会被曹操留在身边,而不是被放在长沙。换句话说,黄忠那时候还没有被曹操重视。公元209年,刘备跟孙权组成联盟,打败了曹操的军队。紧接着,刘备趁机占领荆州,让赵云等人去攻占长沙四郡。

在这期间,黄忠跟随上司韩玄投降刘备,自此他正式成为蜀汉将领。公元211年,刘备在刘璋部下法正的引导下入驻葭萌关,黄忠只是随军前行,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公元213年,早已蓄势待发的刘备,跟益州牧刘璋公然决裂。随后,黄忠带兵从葭萌关出发,向成都地区发动进攻。

在这次战役中,黄忠经常冲到前线跟敌人浴血奋战,表现得格外勇猛。刘璋那边为保护自身地位和权益,接连派遣刘璝、冷苞、张任等人前来抵挡。不过这些人都没有拦住刘备等人,不久之后黄忠跟随刘备围困成都。过了几十天,刘璋无奈投降,让刘备带兵进入了成都。

大获全胜后,刘备对将士们论功行赏,黄忠因战功卓越被册封为讨虏将军。公元218年,刘备在汉中地区跟曹操对峙,随军出征的黄忠,在这期间推锋必进,带领手下战士斩杀曹魏名将个夏侯渊。俗话说,蛇无头而不行。曹军因失去主帅很快就乱作一团,黄忠趁机攻占曹军大营。刘备在汉中称王后,将黄忠任命为后将军,同时赐爵关内侯。

标签: 太史慈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中,江东猛将太史慈的武艺,和曹营之中哪些人水平相当

    历史人物编辑:谷新光标签:太史慈

    在《三国演义》中,东吴的戏份明显少于魏蜀两家,属于配角中的配角。相对的,东吴的武将出场机会自然也少得多,相对名气也差一些。而在江东诸将中,太史慈也算得上是猛将之一了。太史慈刚出场,就单身杀入被重兵包围的北海城,接着又奉太守孔融之命突围而出,去平原请来刘备,解了北海之围。这一战太史慈虽然没有和敌将单挑

  • 《三国演义》张辽和太史慈作为有名上将,最后是怎么死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杉石石标签:太史慈

    《三国演义》里,张辽和太史慈都是有名上将,这二人是怎么死的呢? 话说曹操为报父仇,派兵攻打徐州,一路上烧杀抢掠,所到之处,鸡犬不留,陶谦知道抵挡不住,派糜竺到北海求救,北海太守孔融刚要起兵援救徐州,他这也出事了。 黄巾首领管亥包围了北海,孔融带人出城迎战,被杀的大败,只好闭门不出。正发愁呢,见贼兵背

  • 太史慈突出重围,为孔融向刘备求救,也是三国名场面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太史慈

    汉末三国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时代,有很多名场面,比如关羽万军中刺颜良于马下,张辽八百大破孙十万,张飞长坂坡据水断桥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太史慈的名场面之一,如何在重重包围下单人单骑突出重围。太史慈是青州东莱人,少年时代就志于学,担任本郡的奏曹史。当时青州和东莱郡就一件事产生分歧,同时向朝廷写奏章,按照惯例谁

  • 赵云vs吕布vs徐晃vs黄忠vs太史慈,到底谁才是三国第一神箭手?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太史慈

    三国的武将,除了能征惯战,备受称赞之外,他们的猿臂善射,也同样令人津津乐道。我们要从众多武将中选出那些一等一的神箭手,殊非易事。魏国方面有资格入选的,计有曹休、文聘、张郃、徐晃、夏侯渊等,具体战例参考《曹操大宴铜雀台》这个章节,蜀国方面有资格入选的只有赵云和魏延二人,吴国方面最有资格入选的非太史慈莫

  • 三国之十大武将权威排行榜:赵云第七,太史慈入榜

    历史人物编辑:孙婷婷标签:太史慈

    三国武将的排名,历来最有争议。按照民间的说法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之说。但是并没有给出依据,更无史料支持,想来也是古人的一厢情愿吧?我们抱着求真客观的态度,尽量按照演绎和史料记载,来给三国武将做一个最真实最权威的排名吧。第一名:温侯吕布虎牢关一役,虽然是演义的情节,但是演义既然流传如此

  • 《三国演义》中东吴第一猛将太史慈,和顶尖高手差距到底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太史慈

    太史慈是东吴的一员猛将,他曾经先后和“小霸王”孙策、程普、张辽等多员大将战平,没有败过一次,因此也有人把他称为东吴第一猛将。然而从太史慈的实战表看看,他的武艺水平和五虎上将、许褚这个级别的高手来说,还是要差得远。从太史慈曾经的对手来说,孙策虽然有“小霸王”之称,但是他得此名不过是挟死于糜,喝死樊能而

  • 越表现越受重用?三国太史慈又为何不受重用?历史给你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太史慈

    插科打诨说历史,有趣有料有态度,欢迎来到台台君说史。本期三国我们说一个有意思的点,当然,主要人物还是东吴头号猛将太史慈了,这位人物最初的出场就以勇武著称的,你看,为了恩义,不惜千里救援孔融,当然,他主要是刘繇手下的一员悍将。如果说我们给东吴的武将在勇武方面排出来一个排名,恐怕太史慈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 太史慈和孙策并列为江东第一勇士,所向无敌,真的是张辽所杀么?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太史慈

    太史慈,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建昌都尉,与江东小霸王孙策并列为“江东第一勇士”。其弓马纯熟、武艺高强。原为刘繇所部,后来与孙策大战棋逢对手,为孙策收服,后太史慈成了孙策手下大将,助孙策横扫江东。不过《三国演义》中却将太史慈描绘成被张辽射死的的悲剧下场。《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记载,“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

  • 江东第一武将太史慈武艺如何?如果与夏侯惇单挑谁会赢?

    历史人物编辑:顾维乾标签:太史慈

    矢志全忠孝,东莱太史慈。姓名昭远塞,弓马震雄师。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临终言壮志,千古共嗟咨!随着太史慈一声大叫:“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江东又损失了一员大将。孙权为太史慈之死也是痛哭流涕!太史慈字子义,是三国时北海人氏,因勇猛而闻名。因外出远行时,同郡长官

  • 太史慈为何在三国时名不见经传?实际上他非常厉害,却被孙权雪藏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领域标签: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义,东汉末年吴国名将,尤其弓术极为了得,历来箭不虚发。其为人信义双全,助小霸王孙策扫清江东。智截公文,名扬青州太史慈少年时候就博览群书,不到二十岁就在青州东莱郡担任官职,当时青州州府和东莱郡府之间起了冲突,州府抢先将弹劾奏折送往朝廷。当时朝廷处理两府之间的纷争,一般都是采取先到的奏折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