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演义》张辽和太史慈作为有名上将,最后是怎么死的呢?

《三国演义》张辽和太史慈作为有名上将,最后是怎么死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杉石石 访问量:2649 更新时间:2024/1/18 8:07:18

《三国演义》里,张辽太史慈都是有名上将,这二人是怎么死的呢?

话说曹操为报父仇,派兵攻打徐州,一路上烧杀抢掠,所到之处,鸡犬不留,陶谦知道抵挡不住,派糜竺到北海求救,北海太守孔融刚要起兵援救徐州,他这也出事了。

黄巾首领管亥包围了北海,孔融带人出城迎战,被杀的大败,只好闭门不出。正发愁呢,见贼兵背后大乱,有一将杀入黄巾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很快杀到城下,贼兵追到城下,被来将连杀十数人,剩下的都退了回去,这员勇将就是太史慈,因为孔融救助过太史慈的母亲,所以听说北海有难,打发太史慈前来救援。

孔融见太史慈一人,无法打退贼兵,于是派太史慈杀出城,去平原县找刘备求援,太史慈单枪匹马,杀出城来,管亥带人围攻,太史慈张弓搭箭,四面射之,敌兵敌将纷纷中箭落马,太史慈趁机杀出重围,找来了援兵。这一战,太史慈展示了高超的箭法,但太史慈没想到,他最终死于乱箭之下。

太史慈后来酣战小霸王孙策,一战成名,成为了江东大将,赤壁之战后,太史慈跟随孙权攻取合肥,他单挑张辽,大战八十回合不分胜负,但和太史慈搭档的都是猪队友,被乐进偷袭,主公孙权陷入危险之中,太史慈只好回救孙权,张辽趁势掩杀,打了一场大败仗。

太史慈在败退之中,安排老乡戈定穿上魏军衣服,混入了合肥城中,联系城里的内应,趁夜里应外合,夺取合肥,计策很完美,却被张辽识破了。

张辽清理完内奸后,故意打开城门,按太史慈交代的联络信号,打开城门,诱使太史慈进城,太史慈还以为计策成功了,等他杀入城门,城里万箭齐发,一代名将就这样死在张辽手下。

张辽两战合肥,打得孙权狼狈不堪,留下了“张辽止啼”的典故,名震江东,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张辽打仗时总是一马当先,也埋下了危险的隐患,不过罗老先生安排张辽,死在东吴的弓箭之下,算一报还一报吧。

曹丕继承帝位后,亲统大军讨伐东吴,不过曹丕没有老子的军事能力,被东吴大将徐盛杀得没有一点脾气,败退途中,东吴老将丁奉催马追来,要活捉曹丕,张辽见了,飞马舞刀来迎,丁奉一箭射来正中张辽腰部,张辽回到许都,就死了,丁奉为东吴大将太史慈报了仇,也给东吴找回了面子。

不过正史上大将没有这么容易死,因为他们不会像演义里那样动不动就上阵厮杀,大将是在后方指挥军队的,你只有把他的兵将都杀败了,才有斩杀大将的机会,不过这时,大将早跑了,所以张辽和太史慈即使带兵有过交锋,也可能没见过面,所以正史上二人都是病死的。

标签: 太史慈

更多文章

  • 太史慈突出重围,为孔融向刘备求救,也是三国名场面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太史慈

    汉末三国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时代,有很多名场面,比如关羽万军中刺颜良于马下,张辽八百大破孙十万,张飞长坂坡据水断桥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太史慈的名场面之一,如何在重重包围下单人单骑突出重围。太史慈是青州东莱人,少年时代就志于学,担任本郡的奏曹史。当时青州和东莱郡就一件事产生分歧,同时向朝廷写奏章,按照惯例谁

  • 赵云vs吕布vs徐晃vs黄忠vs太史慈,到底谁才是三国第一神箭手?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太史慈

    三国的武将,除了能征惯战,备受称赞之外,他们的猿臂善射,也同样令人津津乐道。我们要从众多武将中选出那些一等一的神箭手,殊非易事。魏国方面有资格入选的,计有曹休、文聘、张郃、徐晃、夏侯渊等,具体战例参考《曹操大宴铜雀台》这个章节,蜀国方面有资格入选的只有赵云和魏延二人,吴国方面最有资格入选的非太史慈莫

  • 三国之十大武将权威排行榜:赵云第七,太史慈入榜

    历史人物编辑:孙婷婷标签:太史慈

    三国武将的排名,历来最有争议。按照民间的说法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之说。但是并没有给出依据,更无史料支持,想来也是古人的一厢情愿吧?我们抱着求真客观的态度,尽量按照演绎和史料记载,来给三国武将做一个最真实最权威的排名吧。第一名:温侯吕布虎牢关一役,虽然是演义的情节,但是演义既然流传如此

  • 《三国演义》中东吴第一猛将太史慈,和顶尖高手差距到底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太史慈

    太史慈是东吴的一员猛将,他曾经先后和“小霸王”孙策、程普、张辽等多员大将战平,没有败过一次,因此也有人把他称为东吴第一猛将。然而从太史慈的实战表看看,他的武艺水平和五虎上将、许褚这个级别的高手来说,还是要差得远。从太史慈曾经的对手来说,孙策虽然有“小霸王”之称,但是他得此名不过是挟死于糜,喝死樊能而

  • 越表现越受重用?三国太史慈又为何不受重用?历史给你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太史慈

    插科打诨说历史,有趣有料有态度,欢迎来到台台君说史。本期三国我们说一个有意思的点,当然,主要人物还是东吴头号猛将太史慈了,这位人物最初的出场就以勇武著称的,你看,为了恩义,不惜千里救援孔融,当然,他主要是刘繇手下的一员悍将。如果说我们给东吴的武将在勇武方面排出来一个排名,恐怕太史慈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 太史慈和孙策并列为江东第一勇士,所向无敌,真的是张辽所杀么?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太史慈

    太史慈,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建昌都尉,与江东小霸王孙策并列为“江东第一勇士”。其弓马纯熟、武艺高强。原为刘繇所部,后来与孙策大战棋逢对手,为孙策收服,后太史慈成了孙策手下大将,助孙策横扫江东。不过《三国演义》中却将太史慈描绘成被张辽射死的的悲剧下场。《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记载,“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

  • 江东第一武将太史慈武艺如何?如果与夏侯惇单挑谁会赢?

    历史人物编辑:顾维乾标签:太史慈

    矢志全忠孝,东莱太史慈。姓名昭远塞,弓马震雄师。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临终言壮志,千古共嗟咨!随着太史慈一声大叫:“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江东又损失了一员大将。孙权为太史慈之死也是痛哭流涕!太史慈字子义,是三国时北海人氏,因勇猛而闻名。因外出远行时,同郡长官

  • 太史慈为何在三国时名不见经传?实际上他非常厉害,却被孙权雪藏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领域标签: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义,东汉末年吴国名将,尤其弓术极为了得,历来箭不虚发。其为人信义双全,助小霸王孙策扫清江东。智截公文,名扬青州太史慈少年时候就博览群书,不到二十岁就在青州东莱郡担任官职,当时青州州府和东莱郡府之间起了冲突,州府抢先将弹劾奏折送往朝廷。当时朝廷处理两府之间的纷争,一般都是采取先到的奏折为准

  • 同样是勇猛的悍将,刘备为什么能收服赵云,却只能错过太史慈?

    历史人物编辑:谭永来标签:太史慈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各路诸侯为了争夺天下霸主的地位,到处招兵买马。尤其是刘备这样根基浅薄,却野心勃勃的人,在崛起的过程中,想方设法招揽人才。比如刘备在荆州投靠刺史刘表的时候,就曾以自己没有子嗣为理由,将性格刚猛气力过人的刘封收为义子。从这件事不难看出,刘备当年对有才能的人,已经到了极其渴望的地步。不然

  • 《反三国演义》:太史慈、四大都督和十二虎臣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八点钟史纪标签:太史慈

    江东子弟多才俊。秦末之时,项羽带八千江东子弟起自江东,横扫天下,自称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个诸侯王,俨然一代帝王。汉末三国之时,孙家在江东成立东吴霸业,与曹魏、蜀汉鼎立三分天下。江东之地,自古多有英才。只是为人所熟知的《三国演义》中,孙吴势力一直被人所忽略,东吴的武将也没有蜀汉、曹魏出名。民间流传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