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未卜先知?《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为何说诸葛亮“不得其时”?

未卜先知?《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为何说诸葛亮“不得其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侯卫朝 访问量:1924 更新时间:2024/1/3 20:31:05

“卧龙虽得明主,但不得其时”乃是《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司马徽所言。至于司马徽为何能做出如此精准的预判,是因为他开了上帝视角。没错,就这么简单!

《三国演义》是成书于元末明初的学作品,当时距离三国时期已经过去一千年,对于三国的历史,罗贯中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审视的,蜀汉被曹魏所灭,这对于他来说是既定事实。司马徽虽然历史上的确有此人,但并无记载他曾经说过这句话。因此,罗贯中“安排”司马徽说这句话,实际上是他本人对于魏蜀两国兴亡的看法。在已经熟知历史走向的罗贯中看来,蜀汉被消灭的原因在于诸葛亮出山过早。

当时的刘备可以用无立锥之地来形容,他空有廓清宇内之志,但只能窝在小小的新野城中。诸葛亮是个忠诚的人,他既然追随刘备,则必然会竭尽全力为刘备出谋划策,为了刘备的基业他不惜耗尽自己的精力。从无到有的过程,是最为艰难的,作为这个过程的经历者,诸葛亮的健康一定会受到损害。刘备的年龄比诸葛亮大二十多岁,刘备百年之后他的基业必须靠诸葛亮支撑,而健康状态不如人意的诸葛亮,一定难以支撑太久,一旦诸葛亮出现问题,则蜀汉危矣。

罗贯中的设想中,诸葛亮出山应当是在刘备至少取得一块基本盘的前提下,诸葛亮不必劳心劳神,可以顺利实现基业的平稳交接。

如果不是对历史开了上帝视角,仅仅按照《三国演义》的设定,司马徽是绝对不会说出这种话。因为《三国演义》中,兵力是无限的,区区蜀汉居然能在夷陵之战中发动七十万大军,而诸葛亮北伐次次出动的军队都在十万以上,这样的设定直接抹平了蜀汉和曹魏在经济、人口上的差距,如果真是这样,那诸葛亮北伐成功还真不是啥难事。司马徽也不会说出此言。

因此,司马徽说诸葛亮“不得其时”,实际上是罗贯中借助小说来阐述自己对正史的分析与理解。但因为时代的限制,罗贯中并没有能够以唯物史观去观察历史,他忽视了经济和资源对争霸战争的决定性作用,而将成败归因于某些重要历史人物身上。如果按照正史而论,诸葛亮如果晚出山,刘备很可能连一块根据地都拿不下来,因为在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虽然纵横天下多年,但没有形成一个理论化的发展规划,这对于逐鹿中原而言是致命的。

无论诸葛亮何时出山,只要他选择蜀汉,他的一生注定会经历“壮志难酬”的遗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标签: 水镜先生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中,让人捉摸不透的水镜先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水镜先生

    《三国演义》里,水镜先生司马徽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人物,表面看来深不可测,细想起来有装逼的嫌疑,他的神操作,让当时的中国多分裂了几十年,为司马氏篡位埋下了伏笔。 刘备被蔡冒追杀,马跳檀溪后,策马而行,路上遇到一个牧童,牧童看见刘备问道: “将军是刘备刘玄德吧?”刘备觉得奇怪,心想:我第一次来到这里,一

  • 同姓司马,三国水镜先生司马徽为什么不向刘备举荐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史学无涯标签:水镜先生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答“三国水镜先生为什么不向刘备举荐司马懿”,顿时奇了怪,仔细找了诸葛亮和司马懿的资料,这才明白水镜先生司马徽的“聪明”!司马懿和司马徽,虽然大家都是司马这个姓氏,但是并没有亲戚关系,一个是长期居住在河内郡温县(如今的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一个是居住在颍川郡阳翟(如今的河南省平顶山

  • 三国那些事——司马懿居然是水镜先生侄子

    历史人物编辑:程洁旅游攻略标签:水镜先生

    司马懿竟然是水镜先生的侄子,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小编将为你讲解那些历史中有趣的小故事,别划走哦!首先来讲讲天下大势魏蜀吴三个国家,没有一家不希望永久地传承下去,乃至万子万孙。但是呢!天意不可违,三个国家都没有撑到60年一个甲子,就纷纷被其他势力吞并,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没有人能够改变这种趋

  • 水镜先生诸葛亮预测:一生惊险,终成神话

    历史人物编辑:贺诗庆标签:水镜先生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对中国古代文化与哲学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上,同时也表现在他的治国安邦、布局围棋和军事战略上。水镜先生是一个神秘的预言家,他擅长运用八字和飞星的知识,以水为媒介进行预言。在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水镜先生是一个神秘的人物,能够预测人们的命运和未来。

  • 刘备落魄时,水镜先生为何推荐诸葛亮,而隐藏自己侄子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水镜先生

    刘备落魄时,水镜先生为何推荐诸葛亮,而隐藏自己侄子司马懿东汉末年,汉室衰微,群雄四起,所谓乱世出英雄,在那个年代,出现了大量的人才,华夏大地成为了这些人才表演的舞台。历史上,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逐渐开始强大,而曹操和孙权也渐渐消灭了其他的势力,形成了天下三分的局势。经过数十年的争斗,蜀国灭亡

  • 三国时期的“水镜先生”,到底是何许人

    历史人物编辑:论史阁标签:水镜先生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人才辈出的风云变幻的时代,三国涌现了众多的人物,其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才子佳人;既有文臣武将,也有英雄豪杰;既有当世名人,也有山野之士。在这浩瀚的群星中,却有一位出场不多的人物,全书着墨也很少,这位人物就是三国时期的神秘大隐司马徽。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

  • 诸葛亮出山时,为何水镜先生会说“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水镜先生

    在三国中,诸葛亮多智而近妖,神机妙算,辅助刘备建立了蜀国。他虽然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终究的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当年水镜先生不是说“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那么为何诸葛亮就没有一统天下呢?那是因为水镜先生还说了一句话,一语道破天机。这个水镜先生,到底是何方神圣呢?这个水镜先生就是司马徽,可不是一

  • 为何三国里水镜先生说孔明虽得其主,却不得其时?其中有何蹊跷?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水镜先生

    从天下大势上看,此时曹操已经大败袁绍,统一北方,打败袁绍意味着曾经群雄割据,诸侯在战乱中的平衡已经被打破,成为曹操一家独大之势。南方各诸侯之力都不得与曹操抗衡。所谓不得其时,其意便是如果刘备与孔明或早相识几年,征伐天下就没有这么难了。试想假如刘备从陶谦提领徐州时,有诸葛亮在身旁,曹操能拿下徐州吗!此

  • 诸葛亮有没有拜“水镜先生”司马徽为师?

    历史人物编辑:捌斗藏书阁标签:水镜先生

    说起诸葛亮的老师,很多人都会想到“水镜先生”司马徽。司马徽本是豫州颍川人,为了躲避战乱而迁居荆州,与襄樊一带在野的名士交往甚密。例如:庞德公(荆州襄阳)、庞统(荆州襄阳)、诸葛亮(徐州琅邪)、石韬(豫州颍川)、徐庶(豫州颍川)、崔州平(冀州博陵)、孟建(豫州汝南)等人。其实在《三国演义》和《襄阳记》

  • 从鱼腹浦黄承彦救陆逊出八卦阵的一幕,解密这背后暗藏的外交密码

    历史人物编辑:史密记标签:黄承彦

    #三国风云录#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名作《八阵图》。在这首诗中提到的八阵图,也就是诸葛亮发明的八卦阵。诸葛亮用这种阵法训练自己的军队,作为他取胜的法宝。在《水经注》中提到,诸葛亮说,“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可见八阵图的威力何等巨大。在《三国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