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有没有拜“水镜先生”司马徽为师?

诸葛亮有没有拜“水镜先生”司马徽为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捌斗藏书阁 访问量:4415 更新时间:2024/2/3 22:58:53

说起诸葛亮的老师,很多人都会想到“水镜先生”司马徽。

司马徽本是豫州颍川人,为了躲避战乱而迁居荆州,与襄樊一带在野的名士交往甚密。例如:庞德公(荆州襄阳)、庞统(荆州襄阳)、诸葛亮(徐州琅邪)、石韬(豫州颍川)、徐庶(豫州颍川)、崔州平(冀州博陵)、孟建(豫州汝南)等人。其实在《三国演义》和《襄阳记》上,司马徽从来都是诸葛亮的介绍人而已(向刘备介绍诸葛亮、庞统二人),并没有说他是诸葛亮的恩师。

《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那司马徽有徒弟吗?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也只是借程昱之口,说“徐庶游学时,曾拜会司马徽”,而在刘备与司马徽谈话时,司马徽又称徐庶为朋友。可见,彼此之间,友情的成分更多一些。

在历史上,比如《襄阳记》的记载,司马徽虽然比庞德公小十岁,但对庞德公以兄长相称,司马徽到庞德公家里,就跟回自己家一样。有一次,庞德公外出扫墓,司马徽直接到庞德公家里,喊庞德公的妻子先去做饭,因为等会徐庶也要来庞德公家,大家一起吃饭。等庞德公扫墓回来,看到妻子和家人忙着做饭,还不知道家里来了什么客人。

诸葛亮早些时候拜会庞德公,都在床下行拜礼,后来,可能是因为两家结亲的缘故(诸葛亮的姐姐嫁给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庞德公便不让诸葛亮如此行礼了。

诸葛亮的“卧龙”,庞统的“凤雏”,司马徽的“水镜”,这三个称号,都是庞德公取的。可以看出,当时襄樊一带的在野名士中,庞德公的名望是最高的。

《后汉书·庞德公传》还说荆州牧刘表曾经多次请庞德公出山,庞德公不予理会,刘表为了表示诚意,还亲自“一顾茅庐”去请。当时,庞德公在田地里干活,刘表也屈尊站在田埂上找他聊天。

刘表指着田地说:“先生宁可务农而不肯做官,后世拿什么留给子孙?”庞德公说:“世上多数人都给子孙留下危险,现在只有我留给后代平安,只是留的东西不同,也不是什么都没有留下。”刘表无法说服庞德公,只能叹息而去。

所以,归根结底,确实看不出来这些在野名士之间有何师承关系,《三国志》及《襄阳记》中,他们互相交往的故事很多,仅此而已。

诸葛亮游学

诸葛亮的学问是师从何人?在《魏略》中,提到“亮在荊州,以建安初與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所以,诸葛亮确实去“游学”了。

那么在建安初,诸葛亮会去哪里游学呢?

按照当时的形势看,曹操还在跟张绣交战,诸葛亮是不可能去许都那边拜会名士的,当时的公车令谢该(荆州南阳章陵人)也不想做官,但是由于战事的缘故,道路隔绝,无法回乡。

曹操和刘表的关系也一直没有得到缓和,包括在官渡之战时(220年),韩嵩出使许都,回来劝刘表“交出质子,与曹操结盟”,刘表大怒,差点要把韩嵩给杀了。次年(221年),刘备入荆州投奔刘表,也是成为刘表北藩,与曹操军对抗。

所以,诸葛亮游学最可能去的地方,也就是刘表治下的襄阳了。

在范书《刘表传》中,说刘表治理下的荆州“遂起立学校,博求儒术,綦母、宋忠等撰立《五经章句》,谓之后定。爱民养士,从容自保。”可谓例证。

这里提到的两位大儒是綦母闿、宋忠(字仲子);綦母没有更多记载,宋忠倒是有些故事:刘表死后,刘琮决定向曹操投降,便派宋忠去通知屯兵樊城的刘备,刘备当时想杀宋忠泄愤,想想还是算了。后来,宋忠跟了曹操,宋忠的儿子是在魏讽案中被牵连诛杀的,后面就没了记载。

蜀志《尹默传》提到,尹默为了学古学,也曾到荆州游学,师从司马徽和宋忠。还有河东人乐详,也曾到荆州拜师谢该(可惜没碰到,然后又辗转去了许都),可见荆州的学术风气还是很浓厚的。

蜀志《尹默传》:益部多贵今文而不崇章句,默知其不博,乃远游荆州,从司马德操、宋仲子等受古学。

如此看来,诸葛亮要游学的话,肯定是在襄阳一带,跟司马徽、宋忠这些人学习,只是没有明文说诸葛亮师从司马徽、宋忠罢了。这就好比,陈群这类人不用记载师从一样;因为当一个人的人脉关系达到了一定高度的时候,身边交往的都是名士,平时聊天吃饭都能涨知识、加名望,拜师那大都是寒门子弟的事好吧。

我为什么要说诸葛亮的人脉关系有一定高度呢?可以简单列一下:

庞德公是诸葛亮姐姐的公公;庞统是庞德公的从子,司马徽把庞德公当成兄长侍奉,司马徽夸赞庞统是“南州士之冠冕”,司马徽与徐庶是好友,徐庶、崔州平、石韬、孟建都是诸葛亮好友,诸葛亮的丈人黄承彦与刘表是连襟。

如果那时候有微信的话,可想而知诸葛亮的朋友圈里都是些什么人。而在乱世中,冒着生命危险,长途跋涉求学的是尹默、乐详这些寒门子弟了。

标签: 水镜先生

更多文章

  • 从鱼腹浦黄承彦救陆逊出八卦阵的一幕,解密这背后暗藏的外交密码

    历史人物编辑:史密记标签:黄承彦

    #三国风云录#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名作《八阵图》。在这首诗中提到的八阵图,也就是诸葛亮发明的八卦阵。诸葛亮用这种阵法训练自己的军队,作为他取胜的法宝。在《水经注》中提到,诸葛亮说,“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可见八阵图的威力何等巨大。在《三国演

  • “名成八阵图”出自哪个典故呢?黄承彦为何会出现在八阵图里?

    历史人物编辑:吴文磊标签:黄承彦

    “名成八阵图。”是我国诗圣杜甫《八阵图》一诗里诗句,称赞的便是我国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诸葛亮。拥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在刘备的三顾茅庐之后,杯刘备的诚意打动,以不出茅庐便知天下事的能力成为了刘备最大的助力。而诗句中的八阵图正是诸葛亮为了救下杯陆逊追击的刘备时,在江边设下的阵法,差点还让东吴名将陆逊葬身该阵

  • 黄承彦一再阻挠女婿诸葛亮,早在女儿下嫁于他时,就已经很明显了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黄承彦

    从传统意义上来看,诸葛家族在荆州还是有些势力的,诸葛亮的老爸虽然早就过世了,可是他家还有一个叔叔,诸葛玄。诸葛玄这个人的能力只能算是一般,不过因为稳当,所以也坐到了豫章太守的职位,算是光耀门楣了。可是在那个乱世,手里没有兵权和地盘,光有一个空官职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打个比方,司徒王允的官位够高了吧?

  • 黄承彦为何救陆逊出八卦阵,把陆逊困死在里面不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小摸说历史标签:黄承彦

    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中,吕蒙袭取荆州,关羽败走麦城,后来被捉,孙权劝降不成后,将关羽父子杀掉。刘备在败退的时候,陆逊带着大军,继续往西追杀。 在离夔关不远处,陆逊发现一处地方有杀气。于是,他派人去打探,探马去后说并没有一兵一卒。再派人去看,只说有一堆乱石头,没有伏兵。陆

  • 大名鼎鼎,足智多谋的卧龙诸葛亮,竟然娶了黄承彦家的丑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撩剧妹妹标签:黄承彦

    身高1.8米,仪表堂堂,足智多谋的山东大汉诸葛亮竟然娶了荆州四大名望贵族黄承彦的女儿,按现在的话说,傍上大款,吃上软饭了,也不为过。面对种种非议,其实,诸葛亮有自己考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见证,诸葛亮远大抱负和雄才伟略一步步展现出来。诸葛亮家族原籍山东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西汉汉元帝

  • 此人打败刘备,自己深陷八卦阵即将败亡时,为何被黄承彦所救!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黄承彦

    八卦阵学名为九宫八卦阵,是一种古代的汉族军事阵法,相传为诸葛亮发明。九为数之极,取六爻三三衍生之数,易有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有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而变六十四爻,从此周而复始变化无穷。在三国中,陆逊火烧连营,使刘备大败,在刘备大败逃亡的时候,陆逊刚好进入诸葛亮的埋伏

  • 诸葛亮岳父黄承彦为何要放走陆逊,这一切都是老爷子的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不沉的经远标签:黄承彦

    在陆逊火烧连营之后,刘备的军队被陆逊杀的大败而归,陆逊的大军乘胜追击,但是让陆逊没有想到的是,他和他的大军却落入了诸葛亮之前早已设好的八阵图当中。陆逊带着大军一路狂追,到了江边的时候,看到了好多乱石堆,这些乱石很有规律的摆放着,陆逊在询问了旁边的百姓之后得到的回答是这些乱石是诸葛亮设下的阵法。陆逊在

  • 《三国演义》中黄承彦为什么要从八阵图中救出陆逊

    历史人物编辑:刘帅说历史标签:黄承彦

    《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打得刘备溃不成军,最后追刘备时陷入诸葛亮预先布下八阵图,险些丧命,幸得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彦引陆逊的军队走出八阵图。大家不禁好奇,吴蜀当时是敌对双方,黄承彦作为蜀国丞相的老丈人理应站在蜀国这边,为什么还会救下陆逊等人呢?更何况诸葛亮当初也叮嘱他的老丈人此后有吴

  • 三国此人战斗力不亚周泰,曾射伤虎将张辽?他力助诸葛恪大破曹魏!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诸葛恪

    文:刀与笔(作者原创授权)丁奉是汉末三国时期孙吴的一员骁将,小说中,丁奉可谓见证了整个汉末三国时期各方势力的兴衰,在孙吴参与的各大重要战役中也几乎能够见到其身影。丁奉登场于小说第三十八回,是孙权执掌东吴后招募的武人。赤壁之战前后,即小说第四十九至五十一回,丁奉和徐盛一同担任周瑜的护卫,参与了赤壁大战

  • 十分伶俐都使尽,难逃悲剧在己身,诸葛恪死于不懂职场生存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诸葛恪

    公元252年,与曹刘争雄一生的孙权,终于也走到了生命的终点。此时,太子孙亮年仅9岁,肯定无法独立掌控朝政,东吴也不得不进入辅政时代。孙权为儿子挑选的首席辅臣,是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在后世,诸葛恪并不知名,但在职场中,他这类人并不少见,且并不讨喜。诸葛恪从小就很聪明,却锋芒毕露,几乎跟所有同事关系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