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鱼腹浦黄承彦救陆逊出八卦阵的一幕,解密这背后暗藏的外交密码

从鱼腹浦黄承彦救陆逊出八卦阵的一幕,解密这背后暗藏的外交密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密记 访问量:1742 更新时间:2024/1/17 2:22:42

#三国风云录#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名作《八阵图》。在这首诗中提到的八阵图,也就是诸葛亮发明的八卦阵。诸葛亮用这种阵法训练自己的军队,作为他取胜的法宝。在《水经注》中提到,诸葛亮说,“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可见八阵图的威力何等巨大。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因此而演绎出一段情节,那就是陆逊在夷陵之战后,追击刘备来到鱼腹浦,在这里发现有杀气冲天而起,疑有伏兵,于是退兵扎营。但是,经过哨兵侦察,并没有发现伏兵,只有在江边的八九十堆乱石。

陆逊心生疑问,便亲自率领部下到那里探查。听当地人说这些石头堆是诸葛亮当年入川的时候,用石头布成的阵势。陆逊登高观望,发现这些石堆排列得错落有致,四面八方,各有门户。陆逊以为这是诸葛亮布下的惑人之术,不以为然。

于是陆逊率领几个部下到石阵中一探究竟。结果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陆逊竟然被困在了石阵之中,无法脱身。就在此时,有一位老人出现了,他将陆逊引出阵外。陆逊询问老人的名字,才知道他就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陆逊在感谢老人后便退兵了。

陆逊此人并非一般人物,他是当时东吴的都督,执掌着东吴的军权。他在吕蒙袭取荆州的时候,配合吕蒙完成了艰巨的任务。他先是接替吕蒙的职务,然后写信给关羽,在信中对关羽阿谀奉承,使得关羽丧失了警惕,抽调了防备东吴的军队到襄樊前线。

在为袭击荆州创造了有利条件后,陆逊又配合吕蒙完成了袭击荆州的行动。他率领军队,直插荆州的纵深,夺取宜都,封闭峡口。他的行动,使得关羽走投无路,最终在逃跑途中被东吴的伏兵擒杀。

在著名的夷陵之战中,陆逊更是显露了他的军事才能。他顶住内部的压力,坚持自己的战略。他将军队撤出山区,将几百里的山区留给刘备。这使得刘备进退两难,崎岖的山路更是加大了刘备的负担。

在经过长期对峙后,陆逊等到了刘备“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的时候,对刘备发起了反攻。他抓住刘备扎营在丛林之中的弱点,以火攻打破了刘备的连营。这一仗,使得刘备损失惨重,损失了大部分军队和多年积蓄的物资,大伤元气。

象陆逊这样一位将领,在夷陵之战后以战功一定会成为东吴军事统帅的人。在刘备和东吴还处于交战状态的时期,当然杀了他对蜀汉有益。但是,为什么黄承彦要救他呢?

因为这是诸葛亮的意思。虽然黄承彦口口声声说就陆逊是自己的个人行为。但是,他专门在陆逊的耳边多次提到诸葛亮的名字。陆逊也不是傻子,他一听就知道其中的含义。

作为蜀汉的丞相,自己的哥哥就在东吴任职,因此,在蜀汉和东吴发生冲突的时候,诸葛亮只有畏手畏脚,为了避嫌而不能明言。在发动夷陵之战的时候,虽然诸葛亮持反对态度,但是他只能让黄权赵云去发表反对意见,自己却无法发言。他只有在夷陵之战失败后,感慨法正死得早,要不法正能够阻止刘备。

在诸葛亮布下八阵图之后,他对岳父黄承彦说肯定能够困住东吴的大将,让黄承彦不要引他出来。这东吴大将就是陆逊,可是黄承彦却没有按照诸葛亮的嘱咐办事,将陆逊引出了八卦阵。

这是因为黄承彦听懂了诸葛亮话里的意思,那就是让他引东吴的大将出来。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他是不能说放东吴大将一条生路的。他只能着重对黄承彦说明这一点。这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正话反说。因为要是诸葛亮想让陆逊死在阵中,只要不理睬他就是了,又何必去叮嘱黄承彦呢?

黄承彦立刻就明白了诸葛亮的真实用意,于是就在这里等待陆逊的到来,在陆逊走投无路的时候,救出了陆逊。当陆逊向黄承彦请教八卦阵的奥秘的时候,黄承彦一口就回绝了陆逊。陆逊也彻底明白,黄承彦并不是站在东吴的立场上救自己的,背后的知识人是诸葛亮。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布下八卦阵,而当八卦阵困住陆逊的时候,他又派自己的岳父黄承彦去救他脱困呢?

这是因为诸葛亮的战略的需要。在诸葛亮一出山的《隆中对》中,就始终将东吴的位置摆在盟友的位置上。在孙权联盟稳固的时期,刘备的势力有了强势的发展。但是,由于荆州的归属,使得刘备和孙权发生了剧烈的矛盾。

刘备需要荆州作为北伐的基地,而孙权需要荆州作为自己安全的保证。于是,在荆州的归属上,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裂痕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也无能为力,他只能尽力弥补双方的裂痕,静观事态的发展。

在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后,东吴夺取了荆州。在这个时候,东吴的战略意图得到了实现。以东吴的实力,想要一举消灭蜀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消除了蜀汉的威胁后,东吴和曹魏的矛盾也愈演愈烈。

东吴是想要割据自主,它投降曹魏只是权宜之计。曹魏是不可能对东吴坐视不理的。因此,东吴和曹魏直接的战争肯定会爆发。在这个时候,东吴和蜀汉再度盟好的基础还是存在的。为了将来两国共同的利益,蜀汉和东吴联盟,两弱共抗一强的战略是必然要实行的。

诸葛亮布下八卦阵,也是警告陆逊,如果继续深入,必定要遭到蜀汉的反击。而救出陆逊,则是告诉他自己的真实意图,为将来的下一步联合抗曹留有余地。

陆逊至此,已经对诸葛亮的意图心领神会。他回去之后就收兵回东吴了。当他的部下问他的时候,陆逊也明确地回答,我不是惧怕诸葛亮,而是为了防备曹魏的突袭。果然,陆逊回师,恰好赶上了抵抗曹魏三路大军的袭击。

结语:

看似简单的一个八卦阵,看似不经意的救陆逊的举动,背后隐含着无数的外交密码。诸葛亮用八卦阵引陆逊上钩,让自己的岳父就陆逊,就明明白白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他一要阻止陆逊进一步的攻击,二是不让陆逊死掉,为东吴保存实力,以免被曹魏灭掉。三是表露自己联合东吴共抗曹魏的战略意图。这样一来,心领神会的陆逊便撤兵回国,为下一步的战略行动留下了余地。

在诸葛亮执政之后,在外交上与东吴重新结盟,为北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诸葛亮去世之前,他和东吴多次配合北伐,给曹魏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这一切,都是从鱼腹浦这一幕开端的。

标签: 黄承彦

更多文章

  • “名成八阵图”出自哪个典故呢?黄承彦为何会出现在八阵图里?

    历史人物编辑:吴文磊标签:黄承彦

    “名成八阵图。”是我国诗圣杜甫《八阵图》一诗里诗句,称赞的便是我国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诸葛亮。拥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在刘备的三顾茅庐之后,杯刘备的诚意打动,以不出茅庐便知天下事的能力成为了刘备最大的助力。而诗句中的八阵图正是诸葛亮为了救下杯陆逊追击的刘备时,在江边设下的阵法,差点还让东吴名将陆逊葬身该阵

  • 黄承彦一再阻挠女婿诸葛亮,早在女儿下嫁于他时,就已经很明显了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黄承彦

    从传统意义上来看,诸葛家族在荆州还是有些势力的,诸葛亮的老爸虽然早就过世了,可是他家还有一个叔叔,诸葛玄。诸葛玄这个人的能力只能算是一般,不过因为稳当,所以也坐到了豫章太守的职位,算是光耀门楣了。可是在那个乱世,手里没有兵权和地盘,光有一个空官职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打个比方,司徒王允的官位够高了吧?

  • 黄承彦为何救陆逊出八卦阵,把陆逊困死在里面不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小摸说历史标签:黄承彦

    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中,吕蒙袭取荆州,关羽败走麦城,后来被捉,孙权劝降不成后,将关羽父子杀掉。刘备在败退的时候,陆逊带着大军,继续往西追杀。 在离夔关不远处,陆逊发现一处地方有杀气。于是,他派人去打探,探马去后说并没有一兵一卒。再派人去看,只说有一堆乱石头,没有伏兵。陆

  • 大名鼎鼎,足智多谋的卧龙诸葛亮,竟然娶了黄承彦家的丑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撩剧妹妹标签:黄承彦

    身高1.8米,仪表堂堂,足智多谋的山东大汉诸葛亮竟然娶了荆州四大名望贵族黄承彦的女儿,按现在的话说,傍上大款,吃上软饭了,也不为过。面对种种非议,其实,诸葛亮有自己考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见证,诸葛亮远大抱负和雄才伟略一步步展现出来。诸葛亮家族原籍山东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西汉汉元帝

  • 此人打败刘备,自己深陷八卦阵即将败亡时,为何被黄承彦所救!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黄承彦

    八卦阵学名为九宫八卦阵,是一种古代的汉族军事阵法,相传为诸葛亮发明。九为数之极,取六爻三三衍生之数,易有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有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而变六十四爻,从此周而复始变化无穷。在三国中,陆逊火烧连营,使刘备大败,在刘备大败逃亡的时候,陆逊刚好进入诸葛亮的埋伏

  • 诸葛亮岳父黄承彦为何要放走陆逊,这一切都是老爷子的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不沉的经远标签:黄承彦

    在陆逊火烧连营之后,刘备的军队被陆逊杀的大败而归,陆逊的大军乘胜追击,但是让陆逊没有想到的是,他和他的大军却落入了诸葛亮之前早已设好的八阵图当中。陆逊带着大军一路狂追,到了江边的时候,看到了好多乱石堆,这些乱石很有规律的摆放着,陆逊在询问了旁边的百姓之后得到的回答是这些乱石是诸葛亮设下的阵法。陆逊在

  • 《三国演义》中黄承彦为什么要从八阵图中救出陆逊

    历史人物编辑:刘帅说历史标签:黄承彦

    《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打得刘备溃不成军,最后追刘备时陷入诸葛亮预先布下八阵图,险些丧命,幸得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彦引陆逊的军队走出八阵图。大家不禁好奇,吴蜀当时是敌对双方,黄承彦作为蜀国丞相的老丈人理应站在蜀国这边,为什么还会救下陆逊等人呢?更何况诸葛亮当初也叮嘱他的老丈人此后有吴

  • 三国此人战斗力不亚周泰,曾射伤虎将张辽?他力助诸葛恪大破曹魏!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诸葛恪

    文:刀与笔(作者原创授权)丁奉是汉末三国时期孙吴的一员骁将,小说中,丁奉可谓见证了整个汉末三国时期各方势力的兴衰,在孙吴参与的各大重要战役中也几乎能够见到其身影。丁奉登场于小说第三十八回,是孙权执掌东吴后招募的武人。赤壁之战前后,即小说第四十九至五十一回,丁奉和徐盛一同担任周瑜的护卫,参与了赤壁大战

  • 十分伶俐都使尽,难逃悲剧在己身,诸葛恪死于不懂职场生存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诸葛恪

    公元252年,与曹刘争雄一生的孙权,终于也走到了生命的终点。此时,太子孙亮年仅9岁,肯定无法独立掌控朝政,东吴也不得不进入辅政时代。孙权为儿子挑选的首席辅臣,是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在后世,诸葛恪并不知名,但在职场中,他这类人并不少见,且并不讨喜。诸葛恪从小就很聪明,却锋芒毕露,几乎跟所有同事关系都

  • 诸葛恪的败亡告诉我们,家世、才华很重要,但更要经得起挫折磨难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诸葛恪

    诸葛家族,为汉末三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笔迹。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流芳千古;诸葛瑾在东吴官至大将军,深受孙权信任;诸葛诞在曹魏官至征东将军,镇守淮南。今天我们来聊聊,诸葛家二代的代表人物诸葛恪,看他如何崛起并败亡的……才思敏捷,年少知名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权见而奇之,谓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