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庶走马荐诸葛,徐母书信有诈,诸葛亮是故意不言,还是妙算失灵

徐庶走马荐诸葛,徐母书信有诈,诸葛亮是故意不言,还是妙算失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图说不语 访问量:587 更新时间:2024/6/17 16:14:02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徐庶对天一歌:“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确不知吾……”吸引刘备相见,一番交谈,徐庶之言词令刘皇叔惊为王佐之才,当即委以军师重任。

徐庶上任后,尽职尽责,不负刘备厚望,一战计败曹将吕旷、吕翔兄弟,再战大破曹军第一守将曹仁摆下的八门金锁大阵,三战计取樊城。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正当徐庶星光渐显、锋芒初露之时,其身份被曹操手下谋士程昱识破,其母遂被“请”到了曹操的许昌。之后,程昱摹仿徐母笔迹,送信至徐庶处,劝说徐庶弃刘归曹。

不过,这也很符合曹操的本色,只要是人才,都想千方百计引为己用。

徐庶从小事母至孝,接信后心下大乱,不及细思,立即向刘备递交了辞呈,准备道别老板,前去曹营与母相见。

这时,当刘备突听此信,无异于晴天霹雳,难舍之情溢于言表。无奈以仁义著称的刘备也不好强留,只能心怀郁闷放其离去。当他率领众将送了一程又一程,依然不肯返回。一会儿功夫,徐庶的身影就渐渐消失在了远方,刘备泪眼婆娑,挥手大叫道:“给我将这片树林砍了。”众人不解,疑望之,刘备回道:“只因这片树林阻断了我看元直的身影。”

由此可见,徐庶在刘备心中的地位何其之高。

然而,就在这时,徐庶因感怀刘备仁德,又再打马复回,并向刘备推荐了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的卧龙诸葛亮,言其才胜自己百倍,提醒刘备若欲求之,必须亲往方可,同时向刘备承诺“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之后,徐庶果然重其诺,到曹营后没有为曹操设过一谋出过一策。如:看破赤壁大战周瑜之谋的他,也未曾向曹操提及只言片语,终由庞统为其出谋才早早安然脱身离去。也因此,后世才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谚俗。

当日,徐庶向刘备推荐完诸葛亮后,又恐其不肯出山相助刘备,所以打马亲至卧龙岗入草庐来见孔明,言明刘皇叔乃当世仁主,望其出山辅佐,共图霸业。

但是,诸葛亮听闻其言后,心中甚是不悦,出言不逊道:“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说毕,拂袖入内,不再理会。

徐庶见之,羞愧万分,只得打马赶赴许昌去见其母。

这时,诸君可能要问,既然徐庶已经将自己的情况讲明,以诸葛亮神机妙算之能,难道就不能推算出这其中有诈吗?

祥子以为,诸葛亮定然已知其中隐情,只是不愿言明罢了。为何会有此一说呢?

一是诸葛亮并非志向淡泊之人。如果没有宏图大志,为何那么关注天下大势,所以其不想出山只是个借口而已,目的是想借此提高自己出山时的任职筹码。

二是徐庶若在,其便是刘备身边的第一谋主,而自己最多只能算是第二谋主,根本就无法彰显出自己的真实才华,实现自己胸中的抱负。

三是诸葛亮的心眼有点小,对于徐庶之才很是令其忌惮,担心将来自己的光芒会被其所遮掩。如:刘备原手下的关羽、魏延李严陈到等大将都和诸葛亮的感情不咋地,反而隔阂很深。

四是诸葛亮的权力欲望比较重,自然不愿意留下一个强力的对手将来和自己进行争权。如:刘备托孤的重臣李严最后就被诸葛亮边缘化了。

由此可见,诸葛亮算到徐母书信有诈的可能性极大,只是不肯直言而已。其实,过后诸葛亮自己也向刘备说明了这一点。

对此,大家有何看法?

图片来源网络

标签: 徐庶

更多文章

  •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此事有人真的觉得合理吗?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徐庶

    上文小编说到,曹操率军南下攻打荆州,刘备及徐庶带上家属撤退,在长坂坡被曹军围困,刘备的妻儿及徐庶的母亲都被曹军俘虏到了许昌。曹操还借助徐母的名义给徐庶写信,要求徐庶弃刘投曹。徐庶也许知道此事有诈,但还是向刘备辞行,去到了许都。不过徐母也是大义之人,以为徐庶背叛了刘备,就自杀而死。徐庶进了曹营之后,曹

  • 墨说三国:徐庶进曹营,真的是一言不发吗?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徐庶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欢迎来到本期《墨说三国》,在三国演义的故事中,徐庶是许多人都非常喜欢的一个配角。对于前期屡战屡败的刘备来说,徐庶的出现,恰如沙漠中的旅人得到了一碗救命的水。有了计谋出神入化的徐庶,刘备竟然凭借弱小的兵力,先后战胜了曹仁先锋吕旷、吕翔,名将李典,最后甚至击败了曹操集团排名第二的曹

  •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最后有无受到曹操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徐庶

    徐庶是大家熟悉且喜爱的三国谋士,他是诸葛亮出山前刘备最重要的谋士,后来还建议刘备亲自去招纳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徐庶最后的出场是在赤壁大战前夕,庞统过江巧献连环,徐庶识破却并未报告曹操,为了保命,徐庶听从庞统之计,在曹营散布西凉马腾、韩遂造反兵犯长安的谣言,然后主动讨令,与大将臧霸一起,脱离了赤壁

  • 徐庶:少年剑侠,中年儒士,一个大侠的成熟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徐庶

    徐庶以前的名字叫徐福,他字元直,原本是三国时期刘备的谋士,还为刘备举荐了自己的好友诸葛亮出山。因为母亲被曹操抓住的缘故,徐庶离开了刘备,在曹操处担任郡守(太守)、典农校尉一职,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还感叹道:“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但徐庶还有一段容易被大家忽视的过往,那发生在徐庶还没有认识刘备

  • 三国中徐庶忠孝仁厚,才华横溢,却为了信仰一言不发!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以降标签:徐庶

    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读者好,我是原创作者幽默的李雪,每天带你一起走进三国!欢迎阅读!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群雄并起。在这样一个军阀混战的时代里,耀眼的不只有武将,还有众多文人谋士。说起三国的谋士,那是浩如烟海。为人熟知的有诸葛亮,庞统,鲁肃,周瑜,郭嘉,荀彧等。然而还有一个人,他

  • 徐庶是刘备的心腹谋士,他投入曹军后,真是不为曹操出谋划策吗?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徐庶

    三国时期的人才辈出,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当属诸葛亮。他在没有出仕的时候,就自比管仲乐毅,以匡扶天下为己任。可惜当时的人们都不认可诸葛亮的看法,只有两个人认可诸葛亮的才能,一个是崔州平,另一个是徐庶。在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辅佐自己,开创了蜀汉江山。但是徐庶却半道离开了刘备,投到了曹操手下

  • 三国中,徐庶为什么要离开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徐庶

    徐庶作为刘备第一任军事,因为曹操以母亲作为要挟,去了曹操处,但是后期母亲去世,徐庶本可以回来,但因为怕天下舆论的问题,自己现在是曹操的幕僚了,不能够在朝三暮四,其次,好友诸葛亮已经在哪了,自己再回去,多少有点鸠占鹊巢的意思。第一,徐庶的母亲被曹军掳走,自己思母心切,所以才会孤身入曹营。曹操率军追击刘

  • 司马徽与司马懿是叔侄吗?为何当初只把徐庶、卧龙、凤雏介绍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徐庶

    水镜先生司马徽,三国时期的名士,中国道家的代表人物,他曾经把徐庶徐元直、凤雏庞统、卧龙诸葛先生介绍给刘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说刘备如果能得到这些人物,必成大事。结果这几个人刘备都得到了,到最后也没有成大事。有人认为这一句话后面还有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如果结合后一句话来看,也

  • 三国演义中,徐庶的母亲死后,徐庶为何不去辅佐刘备?利欲熏心?

    历史人物编辑:土话汽车标签:徐庶

    三国志里提到,只是简单一句“破获庶母”,这就不是刻意的,而是曹操南下,徐庶的母亲和其他难民都做了俘虏。这消息传来,徐庶才方寸大乱,急奔曹营去了。徐庶本来就是想投靠曹操的,帮刘备打赢曹仁,就是徐庶给曹操的投名状,让曹操看到他的能力,徐庶都叫关羽不要杀曹仁,就是因为曹仁是曹操的兄弟。那曹操手下为什么那么

  • 徐庶之母,值得我们敬重的母亲

    历史人物编辑:滕飞说历史文化标签:徐庶

    三国是男人的世界,在读者眼中里面充满了尔虞我诈,阴谋诡计。不,三国也有女人,如貂蝉、甄姬、孙尚香等国色天姿,还有伟大的母亲,如徐庶之母、阿斗之母甘糜二位夫人、曹丕之母甄姬、孙权与孙尚香之母吴国太等。那么三国中最深明大义的是哪一位母亲呢?答案是徐庶之母,虽然并未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却遮挡不住她的光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