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大军在赤壁遇险,徐庶看出来了,难道其他谋士看不出?

曹操大军在赤壁遇险,徐庶看出来了,难道其他谋士看不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增涛 访问量:2626 更新时间:2024/2/4 23:35:48

要说三国里最轰轰烈烈的大场面,那就是赤壁之战了,曹操八十万大军被周瑜烧得死伤无数,从此曹操再也不敢说能轻而易举一统天下了,但是我们都知道曹操的谋士有很多,徐庶是知道的,但是他绝不可能说出来,那么其他谋士呢?都没看出来吗?

每一股势力集团的谋士都特别重要,关系到集团的整体利益和方向,主要是给主公提供建议,主公采纳与否,下面的将士执行能力如何,这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事。胜败结果也是多方面原因的总,所以说曹操的谋士们背锅有点冤枉了。

曹操当时还是带了不少谋士去的,比如风烛残年都贾诩,还有忠心耿耿的程昱,要知道曹操南征荆州时,原以为将是一场大战,结果变成和平入驻荆州,是曹操预料之外的事,也让他惊喜不已。在这个时间点上,我们后人也不要认为曹操后来在赤壁吃败仗,就认为曹操在荆州时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这是不客观的。历史上真正是曹操在入驻荆州之后,就立刻派出曹纯率虎豹骑马不停蹄地去追击刘备,还有其他一些将领多线作战,收复荆州各地,曹操对战局形势判断是敏锐的,是有所为的。

曹操留在荆州筹备东征也是需要时间的,安抚荆州归附的士人也是需要时间的,曹操举荐归附的士人到许都朝廷当官,确实花费了不少时间,他也认为刘备如丧家之犬一样,其流亡势力是不会构成严重威胁。在刘备这边,他连地盘都没有,也不知道孙权的态度如何,刘备见到鲁肃时,都说准备往南投奔太守吴巨去了。这意思是,如果曹操再打过来,自己就准备找角落度过余生了。

对于曹操,他对形势的判断也会很乐观,例如他会认为江东孙权可能会是下一个刘琮,只要打个招呼,孙权就会卸甲归降,其实孙权方面,主张投降的人占大多数,曹操的幻想不是没有可能的。可惜历史是诸葛亮去东吴亲自会见了孙权,联盟,孙权也采纳了周瑜、鲁肃的抗曹主张。这一点,是曹操始料未及的事。曹操率军顺江而下,与周瑜、刘备的联军对峙于赤壁。

周瑜用黄盖诈降,骗取曹操的信任,在江中放火烧船,再发动总攻,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若真要说,曹操的谋士犯的错误,那就是确实是对水战不熟吧,之前曹操和袁绍都是步兵、骑兵对抗作战,贾诩、程昱这些谋士确实没有想到黄盖在水上能放火烧船这种骚操作了。

标签: 徐庶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徐庶的结局如何?为何诸葛亮知道后会不停地叹息?

    历史人物编辑:战史看客标签:徐庶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于徐庶的影响恐怕是少之又少,他也确实在书中作为了一个酱油角色,只不过还是干下了两件大事情,其一就是献上计划帮助刘备顺利把樊城握在手中,其二就是指点刘备去招徕诸葛亮,这才有了三顾茅庐的发生。不过徐庶也着实有些可怜,他本是刘备的手下,却因为母亲被曹操所挟持才不得不转投他营,其后更是

  • 徐庶回马为什么推荐了诸葛亮,自己却泯然于乱世之中?

    历史人物编辑:侯卫朝标签:徐庶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里,每天都上演着精彩的戏码,或南征北战,建功立业,或运筹帷幄,勾心斗角。在这诸多英雄中,有一个人的事迹却颇值一书,也许他算不得英雄,却让人毫不反感,因为他有弱点,有感情,很像我们这些普通人。他就是徐庶,诸葛亮的同学,也是影响了诸葛亮命运的人。徐庶是颍川人,没有什么背景,

  • 不献一计的徐庶,真的没有献计?他为何讨厌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电工与机械维修标签:徐庶

    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句谚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估计大家也都是已经耳熟能详了,而这句话的主人公,就是我们今天要讲述的这个人徐庶,徐庶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绝对是一个人才,刚开始的时候帮助刘备,打败曹操南下,挫败了曹操的士气,接下来的事情,大家估计也都是耳熟能详,也就非常的了解了!因为徐庶的才能被曹操给看上

  • 徐庶试探刘备是否真的贤明,刘备这样对他说

    历史人物编辑:亮亮老唐标签:徐庶

    三国时期,有个非常有名的谋士徐庶。他听说刘备是一个为人宽厚仁慈的贤明之主,所以很想投靠他,但是又不知道刘备是否真的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贤明。于是,徐庶就想试探一下刘备的虚实。一天,徐庶去找刘备,碰巧见到刘备正专心致志地欣赏座下的战马,便走上前对刘备说:“我以前曾学过一点相马术,让我来看看您的马。”刘备叫

  • 徐庶降曹时向诸葛亮推荐刘备为何会被怼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徐庶

    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神一样的人物,在三国时代甚至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几乎无人能跟他相比,因为他是封建时代的一面忠诚和智慧的旗帜。在三国同一时期,曹操手下有很多了不起的人物,在诸葛亮的智慧和算计面前,黯然神伤;孙权手下也有很多英雄好汉,也被诸葛亮的心计折磨得咬牙切齿、恨之入骨。不过诸葛亮在择主的时候是

  • 河南焦作发现三国徐庶之墓,墓地打开,揭晓一个千年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何柳静标签:徐庶

    汉末三国诸多运筹帷幄的谋士中,“于新野高歌自荐,到曹营一言不发”,徐庶徐元直对蜀汉刘备来说至关重要,毕竟有了徐庶力荐好友孔明,刘备才能三顾茅庐问计天下,而离开蜀汉投身曹魏后,徐庶的才华却始终未得施展,生平远没有诸葛亮那般浓墨重彩,历史上真实的徐庶亦与演义中人相距甚远。《三国志》《魏略》记载,颍川人士

  • 徐庶离开刘备以后结局如何?为何诸葛亮听说以后连连叹息?

    历史人物编辑:叶银强标签:徐庶

    刘备属实可怜,自己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谋士,结果还被曹操这个家伙使用阴谋诡计给抢走了。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刘备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手底下谋士太少了,他也属实倒霉,到了后期好不容易有一个庞统,一个法正可以拿来撑场子。结果这两人寿命都不长,搞的整个蜀汉集团就只有一个诸葛亮在唱独角戏,诸葛亮也确实挺辛苦的。相

  • 徐庶谋略过人,却不愿再辅佐刘备,原因并非那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闲聊科技标签:徐庶

    徐庶不回刘营有三条理由徐庶是《三国演义》里的一个次要人物,是为诸葛亮的出山作铺垫的,但他的形象被写的十分生动,到现在还流传着一个关于他的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徐庶,字元直,化名单福,曾短暂辅佐刘皇叔,为其大破曹仁八门金锁阵。后曹操俘虏徐母到许昌,他不得不分手刘备,投入曹操阵营。那么,徐庶的

  • 谋士徐庶,他一面之词,为何会让刘备不辞辛苦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石庆松标签:徐庶

    谋士徐庶,他一面之词,为何会让刘备不辞辛苦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文|少年带你读历史在三国中,刘备三顾茅庐的事情是一件耳顺能详的事情,推荐刘备去请诸葛出山的就是谋士徐庶。那么为何他的一面之词,为何刘备不辞辛苦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其中原因究竟何在?其实这个原因也有两点。先来说第一点,在诸葛亮没有跟上刘备的

  • 徐庶为何不遵从母亲的遗言,弃暗投明回刘备身边呢?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徐庶

    建安十三年,徐庶在跟随刘备逃亡的过程,母亲被曹操劫持,徐庶向刘备辞行,刘备不忍,徐庶对刘备说道:“我本来想和主公一起创造王霸之业,所凭恃的就是这颗心,但是现在我的母亲被曹操抓去,方寸已经乱掉了,对主公也没什么帮助,所以我请求从此与你告别。”刘备只好答应,徐庶为了保全母亲前往曹营。到了许昌见到母亲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