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禁止大臣奔丧?一细节体现刘禅的聪慧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禁止大臣奔丧?一细节体现刘禅的聪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土话汽车 访问量:438 更新时间:2024/1/28 1:30:32

据《三国志》记载:“亮卒于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诸葛亮病故时,刘禅下令禁止大臣前往奔丧,只有谯周动作快得以抵达。

那么刘禅为何要这么做呢?其实这恰好反映了刘禅的聪明之处。

历史上,我们对蜀汉后主刘禅有一个流传千年的评价:“扶不起的阿斗”。的确,蜀汉基业亡于刘禅之手,当魏军入境时,刘禅听信宦官黄皓所谓的鬼神巫术,结果错失了防御的最佳时机,导致国家灭亡。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刘禅的确算不上是明君,但说他“扶不起”则又有点过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诸葛亮对刘禅的评价还不错,史载,诸葛亮评价刘禅是“知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知识丰富,学习速度超过了他的预期),刘备知道后非常欣慰,说“审能如此,吾复何忧”。

如果说这里头可能有诸葛亮奉承的嫌疑的话,那么下面这段记载则坐实了诸葛亮的评价,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提到:“朝廷(刘禅)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诸葛亮当年力主杀掉养子刘封,也是为了确保刘禅的地位。

可见,诸葛亮对于刘禅的能力还是比较肯定的。此外,还有一件事也能看出刘禅的能力:司马懿夺权后,夏侯霸逃到了蜀汉,当时夏侯霸有个心结是自己的父亲夏侯渊被刘备阵营斩杀。但刘禅当时的处理方式非常聪明,他不但亲自出城相迎,还巧妙的说了句“卿父自遇害于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

接着他开玩笑的指着自己的儿子说“此夏侯氏之甥也”(我儿子还是你的外甥呢),刘禅的皇后是张飞女儿,而张飞之妻又是夏侯渊的堂妹。刘禅一句话就拉近了与夏侯霸的关系,自此,夏侯霸死心塌地效忠蜀汉。

所以,刘禅算不得是明主,但至少是个中庸的国君,而且政治能力和情商非常高,他懂得如何收拢人心,也懂得如何治国。

那么诸葛亮死后,为什么刘禅禁止奔丧呢?

很多人说那是因为诸葛亮辅政多年,刘禅大权旁落,好不容易等到诸葛亮死了,所以才用这种方式报复(正如明朝的万历报复张居正一样)。其实这种观点并不正确,因为刘禅始终对诸葛亮是“以父事之”。

此外还有一个细节,在诸葛亮灵位送回成都后,刘禅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然后又素服发哀三日。对于诸葛亮生前的人事安排,也未作任何否定和改动。这一细节足可看出刘禅的聪慧之处(知道诸葛亮留下的人才有用,也知道通过素服发哀收拢人心)

由此可见,刘禅对于诸葛亮也许不是真的有“父子”情义,但至少他很清楚诸葛亮的路线是对的,是能帮助他守好这份基业的。所以,禁止大臣奔丧,是刘禅的报复发泄完全是后人的主观臆测,否则后来他为何要素服发哀?

真正的原因是,诸葛亮作为蜀汉柱国,病故后,刘禅需要尽快稳定局势。早在诸葛亮病重时,刘禅就派尚书仆射孙德去前线向诸葛亮咨询后事安排,诸葛亮病故,刘禅哭倒在地,但同时,刘禅又紧急下令,在成都实行宵禁,这也是为了避免蜀汉主力大军在失去统帅后,朝廷局势发生大的动荡,导致蜀汉猝亡。

所以,诸葛亮刚死,刘禅即下令“禁止奔丧”,其实是国家处于动荡时采取的一种最聪明最冷静的选择。

标签: 刘禅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临终前,刘禅派人前去慰问,诸葛亮才醒悟:原来阿斗在装傻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刘禅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自立,成为了皇帝,完成了他父亲曹操一生都未敢尝试的事情。这个消息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引起了蜀地的波澜。蜀地的大臣们纷纷请求刘备称帝,刘备在群臣面前表现出了极大的为难。刘备的困扰,自然要找诸葛亮解决。诸葛亮的智谋和口才,使得他能够在短时间内说服刘备称帝。他引用了东汉的开国

  • 赵云为何只救刘禅却不救刘备的两个女儿?这是时代的必然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刘禅

    长坂坡战役的时候,赵云七进七出愣是把刘禅救出来了。可是有谁记得,刘备还有两个十六七的女儿被曹操抓了去呢!刘备这两个女儿命运悲惨,到最后也没能见上家里人一面,谁能想到一向仁义的刘备竟然对自己的女儿不管不顾。为什么赵云都七进七出了还是只救出了刘禅呢?既然已经如此拼命,为什么不都救出来呢?我觉得原因应该还

  • 司马昭两次试探刘禅,都被刘禅成功化解,得以保全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刘禅

    诸葛亮临终前,蜀汉后主刘禅的御前侍卫找到诸葛亮,问道:丞相大人如果您不在了,你的孩子们应该如何安排那?诸葛亮听完侍卫的问话,不由得感叹后主刘禅依然能够独当一面!说起蜀汉后主刘禅,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位没有作为的庸君,作为一个守成之君,他并没有将刘备传给他的基业守住,并且在施政时,非常没有主见。而诸葛亮作

  • 刘禅投降前后,蜀汉有十大悍将,为保卫蜀汉血战到底,最终殉国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刘禅

    (三聊天-第二百七十四/无常奉天插图/不眠的东方玉)东汉末年分三国,在这三国中,蜀汉是灭亡最早的一方,其亡国之君刘禅,更是因为一句“此间乐,不思蜀”,被嘲讽、鄙夷了近一千八百年。可是国主乐不思蜀,不代表蜀汉没有忠义之士,在灭蜀之战中,有十大悍将,用生命和鲜血,诠释了自己对蜀汉的忠义。他们分别是谁呢?

  • 后主刘禅是怎样的人:刘禅是真傻还是假傻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的趣味标签:刘禅

    世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看待三国时期的人物都多有偏颇。刘禅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后主,在演义之中,他的形象是庸碌无为的懦弱君主,一生毫无建树,亡国后还在洛阳安逸渡日,对于蜀国毫不怀念。他一直作为历史的反面教材,口口相传于世人之间。然而刘禅真的如此无用吗?他17岁登基为帝,在帝位42年,是三国时期为帝最久

  • 诸葛亮为何感动不了刘禅,反而遭到刘禅30年的报复

    历史人物编辑:念寒尘缘标签:刘禅

    刘禅即位时,已年满17岁。汉魏之际,年少英雄不少,孙策15岁即随父孙坚起兵讨伐董卓,20岁转战江东,立下赫赫战功;孙权继位时,只有18岁。刘备白帝城托孤时,让诸葛亮、李严、鲁王(刘备次子刘永)受遗诏为辅政大臣,但诸葛亮怀疑刘禅的能力,对刘禅不放心、不信任,同时又从忠于汉室的大局出发而为,违背了刘备的

  • 诸葛亮去世,刘禅马上查他的家产,气得狂拍桌子

    历史人物编辑:晓雨说娱乐标签:刘禅

    朋友们大家伙,古往今来数不尽的忠臣良将为国尽心尽力,就是有这样的人存在,才使得国家脊梁不歪,民族精神犹在。然而相反的一面,这些人正直正义,也会得罪不少谄媚小人,而这些小人的心机钻营,也是很对执政一把手的胃口,使得这些忠臣良将蒙受不白之冤,到最后时刻仍不知自己到底输在哪里。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

  • 刘禅废除丞相制度

    历史人物编辑:武家新标签:刘禅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没出意外,蒋琬成了丞相的法定接班人。不过,意外的是:刘禅任命他担任的官职是尚书令,而不再是丞相。从此以后,蜀汉政权也再不设丞相这个职位了。更意外的是,接下来,刘禅的一系列人事安排,让人看的是眼花缭乱。这才感觉到:原来蜀汉后主并不简单。那么,刘禅到底做

  • 内有粮草外有援兵,刘禅毫无危险,为何还要义无反顾的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刘禅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为了匡扶汉室付出了多大的困难,失去了诸多的士兵将领才建立了蜀国,而且在刘备死后,将不太争气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希望诸葛亮能够辅佐刘禅治理蜀国,当然诸葛亮不负众望,将蜀国治理的井井有条,那么诸葛亮死后,蜀国也是坚持了几十年,但是后来在有兵有将有援军的情况下,刘禅却开了

  • 刘禅去世后,司马炎送来三件陪葬品,其中每一件都让刘备难堪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刘禅

    自司马家发动政变,夺取曹魏领导权之后的十年时间里,司马昭两兄弟一直镇压国内叛乱,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大权在握的司马昭决定发动灭蜀战役,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威望,也彰显司马氏的合法性。在绝对的实力差距下,作战仅仅一年时间,蜀汉后主刘禅就在成都城外向邓艾投降,战后刘禅还有蜀汉众位高官也被迁到洛阳居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