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大家伙,古往今来数不尽的忠臣良将为国尽心尽力,就是有这样的人存在,才使得国家脊梁不歪,民族精神犹在。然而相反的一面,这些人正直正义,也会得罪不少谄媚小人,而这些小人的心机钻营,也是很对执政一把手的胃口,使得这些忠臣良将蒙受不白之冤,到最后时刻仍不知自己到底输在哪里。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长史杨仪秘不发丧,将其灵柩及蜀汉大军安全带回成都。后主刘禅根据丞相诸葛亮遗嘱,亲自送灵柩至定军山安葬,谥号“忠武侯”。然而,民间却有传言,诸葛亮死后,刘禅在黄皓的挑唆下,下令清查其家产,得知真相后,还当场摔杯子。真有其事?还是以讹传讹?
首先,诸葛亮已经上报财产,刘禅没必要再次清查其财产,只需核对即可。诸葛亮自知大限已到,在卧榻之上,用颤抖的双手写下了留给刘禅的遗书,其中有这么几句说明自己有多少财产。臣家有桑八百株,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有外任,随身所需,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产。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余财,以负陛下也。
作为蜀汉的丞相,才有这么一点家产,当然是能引起别人的怀疑的了。毕竟诸葛亮当了蜀国几十年的丞相,不能说他是富可敌国吧,但是,在蜀国迈入富人圈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对于刘禅来说,他也想查诸葛亮的。说实话刘禅对诸葛亮还是有很多怨言的。原因就是诸葛亮对他的看管真的是太严了。
诸葛亮是234年死,黄皓是258年才开始专政,诸葛亮都死了24年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都已经三十多岁了。大家要知道,诸葛瞻在十七岁时,就娶了公主(刘禅的女儿)为妻,然后一直官运亨通,大家都对诸葛瞻的期望很高。在258年后,黄皓是与姜维关系不和,互相诋毁,诸葛亮和诸葛瞻在蜀中的名望很高,黄皓绝无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污蔑诸葛亮的。
刘禅见到了诸葛亮家中人的穿着和食物之后,感到十分不解,毕竟自己赏赐的东西,再加上诸葛亮的俸禄,已经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了,为何诸葛家如此清贫呢?疑惑之下,刘禅便问了诸葛家的人,得到的答案是,诸葛亮的俸禄除了留下少部分给家用之外,其它的都跟着赏赐一同赏给了伤残的将士们了。刘禅听闻之后,痛哭不止,又想到自己对诸葛亮的怀疑,自责不已,气得直拍桌子。
所以刘禅还生什么气呢?他是气自己冤枉了诸葛亮,还是气找不到诸葛亮一丝丝的污点,好在世人面前丑化他?可刘禅也曾任用过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杀了说诸葛亮专政的李邈,所以刘禅对诸葛亮绝不是简单的恨或者敬就能简单概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