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禅废除丞相制度

刘禅废除丞相制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武家新 访问量:775 更新时间:2024/1/29 21:42:50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没出意外,蒋琬成了丞相的法定接班人。不过,意外的是:刘禅任命他担任的官职是尚书令,而不再是丞相。从此以后,蜀汉政权也再不设丞相这个职位了。

更意外的是,接下来,刘禅的一系列人事安排,让人看的是眼花缭乱。这才感觉到:原来蜀汉后主并不简单。

那么,刘禅到底做了哪些人事安排,这又跟废除丞相有什么关系呢?

1、任命吴壹为车骑将军

吴壹是刘备入蜀设立的穆皇后吴氏的哥哥。与诸葛亮、蒋琬所在的荆州集团不同,他隶属于东州集团。在汉代,车骑将军是除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当时蜀国并未设置太尉一职)、骠骑将军外最高的军职。

这个用意很明显了,刘禅要利用不同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达到互相制衡的目的。

2、升迁蒋琬为大将军

蒋琬当尚书令不到一年后再次被提拔:大将军,录尚书事,领益州刺史,加行都户,假节。这基本相当于丞相了!

如果说当初封蒋琬为尚书令时,这算是打了一个“巴掌”的话。那么,这次加封就可以理解为,给个“甜枣”了。

废除丞相是刘禅向蜀汉臣民们表明的一种立场,这个家还是皇帝说了算。可是,做事也不能太激进。毕竟,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集团在朝中势力实在太大,想把权力收回来,得步步为营,蒋琬的这个大将军算是给荆州集团的一个安抚吧。

不过,蒋琬升职了,尚书令的职位就空下来了,任命谁当尚书令才是刘禅这次加封的最终目的。

3、任命费祎为尚书令

诸葛亮时期,军、政大权悉数在手,事无俱细。而现在通过这样的任命,丞相的职责被一分为二了。要么管军权,要么管内政。刘禅这样做就是要:稀释权力,防止又一个权臣出现!

而且,费祎和蒋琬虽说都出自荆州集团,但两个人的政见却不太相同。费祎坚决反对继续伐魏,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才是当前最迫切的事儿。

蒋琬也承认北伐给蜀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可他还是想完成诸葛亮的遗愿:休整一段时期后,继续北伐。

所以,当蒋琬在日后提出要以水路伐魏的主张后,费祎就跳出来反对,而且反对的人还不少。再加上蒋琬病情越来越重,这事儿最终也没有得以实施。

同一阵营里的两个人依然互相掣肘,刘禅看人也挺准呀!

从以上的官员任命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目的很明确: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这虽说是作为一个皇帝理所应该考虑的问题。但是,在势力强大的荆州集团面前,想废除丞相,也得找个合适的理由。

对于刘禅而言,理由非常充分!

1、早已到了可以亲政的年龄

刘禅十七岁继位,到诸葛亮去世这一年,已经二十八岁了。关键是:他始终没有亲政!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皇帝都没有不亲政的理由了。与他年龄相仿的魏文帝曹睿当时已经干得有模有样了。

2、收回人事大权,不再需要他人辅佐

这一点是诸葛亮当丞相时,最令刘禅不舒服的事儿。

360度无死角指派责任人。《出师表》中,共提到七个人:郭攸之、费祎、董允、陈震(丞相府尚书)、张裔(丞相府长史)、蒋琬(丞相府参军)、将军向宠

这是在给刘禅上“紧箍咒”呀,什么事儿用哪个人,竟然能细致到这个程度。更过分的是,人员全部来自是丞相府。到底是皇帝权力大,还是丞相权力大呀?

推荐蒋琬为丞相的继承人。诸葛亮曾经给刘禅写了封密信说:“如果有一天我有什么不测,可以把所有事儿都托付给蒋琬。”

这事儿的真伪现在有争议,如果是真的,那诸葛亮可真的有点越界了。刘备可以在永安将刘禅托付于诸葛亮,名正言顺。可是,你作为丞相要故伎重演这一幕,当皇帝的心里能舒服吗?

退一万步讲,当年刘备也是指派了两位辅政大臣,除了诸葛亮(荆州集团)还有李严(东州集团),至少可以相互制衡一下。现在,就指定一个接班人,不又是一个大权独揽的人吗?

这件事儿的结果就是:当蒋琬死后,刘禅立刻亲政!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对儿类似于刘禅和诸葛亮这样的君臣,那就是明朝的万历帝和首辅大臣张居正。虽然,张居正生前之于万历帝亦师亦父。可是,死了之后,万历帝“凶相毕露”,抄了张居正的家,如果不是大臣们拦着,恨不得将张居正挫骨扬灰。

这么对比一下,诸葛亮死后,刘禅已经是非常“善待”他了。

所以,刘禅收回人事大权是必须要做的事儿,任命吴壹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3、纪念诸葛亮,蜀国只有诸葛丞相

这是一个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刘备死前要刘禅“以父事之”,在诸葛亮辅政的这十一年里,刘禅对他也确实是毕恭毕敬。

现在,诸葛亮已故,让丞相一职和他一起作古,是对他最高的评价和肯定。即使荆州集团有多么的不情愿,也只能默认这个事实。

刘禅在诸葛亮死后,对这一系列官员的任命,废除丞相这个方法,完成了他加强皇权的目的。

从这里也看出,这位“扶不起的阿斗”能坐拥西蜀四十一年之久,虽然谈不下什么雄才大略的人主,也绝不简简单单地是“乐不思蜀”这样的平庸之辈。

这或许就是他最终能够善终的主要原因吧……

标签: 刘禅

更多文章

  • 内有粮草外有援兵,刘禅毫无危险,为何还要义无反顾的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刘禅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为了匡扶汉室付出了多大的困难,失去了诸多的士兵将领才建立了蜀国,而且在刘备死后,将不太争气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希望诸葛亮能够辅佐刘禅治理蜀国,当然诸葛亮不负众望,将蜀国治理的井井有条,那么诸葛亮死后,蜀国也是坚持了几十年,但是后来在有兵有将有援军的情况下,刘禅却开了

  • 刘禅去世后,司马炎送来三件陪葬品,其中每一件都让刘备难堪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刘禅

    自司马家发动政变,夺取曹魏领导权之后的十年时间里,司马昭两兄弟一直镇压国内叛乱,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大权在握的司马昭决定发动灭蜀战役,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威望,也彰显司马氏的合法性。在绝对的实力差距下,作战仅仅一年时间,蜀汉后主刘禅就在成都城外向邓艾投降,战后刘禅还有蜀汉众位高官也被迁到洛阳居住。作

  • 武侯祠原本有刘禅像,但朱元璋的儿子看不下去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刘禅

    刘禅,小名阿斗,是继刘备之后的蜀国皇帝,史称蜀后主。公元223年四月,刘备病逝白帝城(四川奉节),临死之前嘱托诸葛亮辅佐刘禅。同年,刘禅继承父位,十七岁便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直到公元263年,蜀汉灭亡,共做了四十年的皇帝。263年,刘禅降魏,举家迁徒洛阳,被封为安乐公。众所周知,成都武侯祠是与汉昭烈庙

  • 刘禅真的傻吗?其实刘禅很聪明,原因或许在这!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刘禅

    刘禅,小名阿斗,父亲是刘备,母亲是甘夫人,刘备驾崩后,将蜀汉大位传给了刘禅,刘禅从此成了蜀汉皇帝,自公元223年即位到公元263年蜀汉灭亡,刘禅一共在位40年,是三国君主中在位最长的一位,由于近代的一些影视作品的渲染,导致很多人认为刘禅有点傻,觉得他始终是扶不起的阿斗,然而事实上刘禅其实很聪明,他并

  • 司马炎在刘禅的墓中放了三样东西,抬高自己,使刘氏蒙羞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刘禅

    刘禅是三国时期蜀汉江山新任的掌舵人,最终也将整个国家葬送,不过这个“扶不起的阿斗”却在被俘之后,安稳的生活了数十年,直至西晋司马炎时期才死去,享年64岁,在古代医学不发达时期已是长寿之人。只是作为“亡国之君”的刘禅虽然受到优待,却也免不了被胜利者羞辱,甚至在他死后,司马炎还在他墓里放了三样东西,使刘

  • “扶不起来的阿斗”刘禅是真的扶不起来吗?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刘禅

    蜀汉王刘备,众所周知,他的一生都是充满了辉煌的,有如此强盛功绩的他共有三个儿子,其中刘禅最大,也是在刘备死后的继承者,人称“阿斗”。“扶不起的阿斗”这是一句话众人皆知的话,那“阿斗”刘禅是真的扶不起吗?那既然扶不起,刘备又为何会将皇位传给他呢?在刘禅继位的背后一共有三个原因原因一:那就是刘禅是刘备的

  • 诸葛亮长期控制朝政,刘禅心中有所不满吗?其实不见得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刘禅

    诸葛亮是蜀汉前期的真正的执政者,《魏略》中有这样一句话:''政由葛氏,祭则寡人(刘禅)。''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古代权臣与皇帝之间的关系大多数都是非常恶劣的,不过诸葛亮和刘禅的关系却非常和谐。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诸葛亮和刘禅的关系也没有表面上那么和谐,刘禅对诸葛亮还是有所不满,并且还有证据。那么这个

  • 一代英主——刘禅

    历史人物编辑:谢哈说娱乐标签:刘禅

    刘禅,卖草鞋的刘备的长子,刚出生的时候就多次经历死亡。在夷陵之战之后他爹死了,于是223年他成了蜀汉的老大。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叫汉国,并不是蜀国,因为主要统治区域在蜀地,所以别人称它为蜀国。别人叫它蜀国就和日本鬼子叫中国支那一样是蔑称。刘禅在蜀国当了41年老大,在哪个特殊的年代仅次于吴大帝孙权的在位

  • 刘备坚韧不拔,刘禅乐观豁达

    历史人物编辑:若木小刀标签:刘禅

    三国,是英雄建功立业的时代,是人才大展拳脚的时代,也是寒族鱼跃龙门的时代。刘备的成功得意于时代的造就,刘备的失败是天时的局限。刘备号称出生贵族,他家里却比较穷,年轻时以织席贩履为业。好在那是一个不问出生的年代,有特点、有个性、有才华的人都能出类拔萃。跟多数英雄一样,刘备人穷志不穷。他从小就喜欢贵族的

  • 刘备让自家兄弟的后代结拜,却不让刘禅参加,此举有何深意?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刘禅

    在《三国演义》中,关兴和张苞结义为兄弟,这是小说的安排。但在真实历史上,两人并没有结拜,这里简单说一下。那么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安排关兴和张苞结拜为异性兄弟,为什么却不让自己的儿子刘禅一起跟着结拜呢?如此一来,岂不又是一番美谈?结拜是为了团结需要刘备让关兴和张苞结拜是有原因的,当时刘备带着这两位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