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包括曹操马腾在内,讨董诸侯中的四位武功高手,哪几位能在单挑中击杀董卓?

包括曹操马腾在内,讨董诸侯中的四位武功高手,哪几位能在单挑中击杀董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 访问量:3259 更新时间:2024/2/12 9:53:31

我们细看三国史料,就会发现东汉初平元年春正月组成的讨董联军诸侯,既不是八位,也不是十八位。

《三国志》记载的讨董诸侯是十一路: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行奋武将军曹操。《后汉书》把张邈和弟弟广陵太守张超兄弟分开,讨董联军就成了十二路诸侯。

《三国演义》把在讨董战争中先来的后到的、站在哪边的诸侯都加了进去,凑成了“十八镇”。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不管是留在自己的地盘上坐山观虎斗,还是参加了却没有出现在虎牢关前线,也不管他们是不是跟董卓一伙,反正都是同时代的人,而且也都跟那场战争或多或少有一些关系,把他们列进来也不是完全不靠谱。

比如西凉太守马腾,当年是没少跟董卓、李傕郭汜打交道的:“初,卓之入关,要(邀)韩遂、马腾共谋山东。遂、腾见天下方乱,亦欲倚卓起兵。马腾私有求于李傕,不获而怒,欲举兵相攻;帝遣使者和解之,不从。”

没出现在《三国志》和《后汉书》罗列的讨董诸侯名单上,但却参加了讨董作战的是“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他也是在讨董作战中唯一遭遇大败后又大获全胜的诸侯:“坚移屯梁东,大为卓军所攻,坚与数十骑溃围而出……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

孙坚的战功,变成了“关云长温酒斩华雄”,不给刘协面子的马腾也成了“衣带诏”参与者,《三国演义》“七分实三分虚”可能是说多了,但是咱们不管那些,今天一股脑把“十八家诸侯”都拉出来搞一个“按武功排座次”,看看前四名都有谁:有资格争夺第一把交椅的可能是江东猛虎孙坚还是白马将军公孙瓒,手持格虎大戟的行奋武将军曹操能排第几,这四位高手哪一个单挑能击败董卓,那也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既然评选的是诸侯中的武功高手,从属于公孙瓒的刘备就不能算数了,关羽张飞从头到尾都不算一方诸侯,所以也不能参评,真正可以“抢椅子”的,是袁术、韩馥、孔伷(也有史料写成孔胄)、刘岱、王匡、张邈、乔瑁、袁遗、鲍信、孔融、张超、陶谦、马腾、公孙瓒、张杨、孙坚、袁绍、曹操。

这十八个人在正史中都有记载,所以咱们今天就可以根据《三国志》和《后汉书》等史料,给他们按武功排座次了。

即使仅论武功不比智谋,曹操在十八诸侯中,也是出类拔萃的,那杆格虎大戟是不是曹操用过的,大骸骨旁边的小骸骨是不是“小时候的曹操”,且都不去管他,咱们还是来看看三国史料对曹操武功的记载。

听过易中天先生品三国的读者诸君,当然都知道曹操跟袁绍合伙偷人家新娘子,又只身行刺张让,被发现后挥舞手戟突出重围翻墙逃跑,这两件事,都可以证明曹操身手矫健、胆大包天。

最能证明曹操武功的,还是他杀吕伯奢一家——当时陈宫并不在曹操身边,更没有被气得拂袖而去:曹操逃难是中平六年(189年),陈宫背叛曹操是兴平元年(194年)。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可能没杀吕伯奢,但是在战斗中,他也真表现出了不俗的武功:“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连杀吕家五兄弟,这难度肯定不小,如果吕家兄弟还勾结了几个外人,那就更难对付了。

曹操百战余生,逃跑的时候连吕布和马超都追之不及,许田围猎时又显示了高超的箭术,这样综合评定下来,在“讨董诸侯四高手”中占有一席之地,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曹操武功不错,但是比起另外三位,似乎还有些逊色,单打独斗,他可能不是西凉马腾的对手——身高没有优势,体力自然也要差一些。

曹操的相貌并不威武,这一点他自己也清楚,而马腾则是一位彪形大汉:“腾字寿成,马援后也。桓帝时,其父字子硕,尝为天水兰干尉。后失官,因留陇西,与羌错居。家贫无妻,遂娶羌女,生腾。腾少贫无产业,常从彰山中斫材木,负贩诣城市,以自供给。腾为人长八尺馀,身体洪大,面鼻雄异,而性贤厚,人多敬之。”

马腾是名将之后,汉羌混血,在凉州是有名的勇士,久经沙场积功历任军从事、军司马、偏将军、征西将军、征东将军,是一步一个血脚印杀出来的高级将领,跟纨绔子弟、街头霸王曹操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马腾悍勇,但却没有斩杀过一位名将,最后还输给了盟友韩遂,所以在“讨董诸侯四高手”中,他应该位列孙坚和公孙瓒之后。

孙坚带兵斩华雄,这件事大家都知道,此人不但武功高强,胆量和智谋也都过人一等:“年十七,与父共载船至钱唐,会海贼胡玉等从匏里上掠取贾人财物,方於岸上分之,坚行操刀上岸,以手东西指麾,若分部人兵以罗遮贼状。贼望见,以为官兵捕之,即委财物散走。坚追,斩得一级以还。”

孙坚十七岁就敢提刀杀贼,后世称其为“江东猛虎”,还真不是毫无依据。

孙权之所以能三分天下有其一,那全是父亲孙坚给他打下的基础,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对孙坚也是不吝溢美之词:“孙坚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

孙坚指挥水平和近战能力都不错,但是跟公孙瓒谁高谁低,可就很难说了:“瓒乃自持矛,两头施刃,驰出刺胡,杀伤数十人,亦亡其从骑半,遂得免。鲜卑惩艾,后不敢复入塞。”

公孙瓒威震边陲,亲自调教出来的“白马义从”,杀得乌桓闻风丧胆,“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乃画作瓒形,驰骑射之,中者咸称万岁。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

《三国演义》让公孙瓒单挑吕布而不死,也是对他武功的一种肯定,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最后讨董联军是失败了,在曹操中伏几乎全军覆没后,诸侯一哄而散,各自回到自己的地盘上互相撕咬,要没有王允与董卓里应外合,董卓还不知道要嚣张到什么时候呢。

董卓的嚣张,也是有资本的,他进京后重用门阀士族,包括蔡邕在内的许多大儒都真心归附,这说明董卓还是有一些人格魅力的。

董卓慷慨豪迈勇悍,在西凉的时候就很有名:“卓有才武,膂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胡尝出钞,多虏民人,凉州刺史成就辟卓为从事,使领兵骑讨捕,大破之,斩获千计。”

孟德献刀刺董卓是小说虚构,曹操应该知道自己手中有刀也打不过董卓,他绝不会冒险送死,于是我们最后的问题就出来了:袁绍一时冲动在董卓面前拔刀,最后被吓得连夜出逃,他肯定不是董卓的对手,那么在讨董诸侯四高手中,有谁能单挑战胜董卓?马腾未必有那个本事,换了公孙瓒和孙坚出手,结果会如何?

标签: 董卓

更多文章

  • 董卓到底有多残暴?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董卓

    陈寿说得很清楚:“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意思是说,自从人类社会有了文字,就没人比董卓更残暴。虽说陈寿没机会见后人之恶,但董卓的暴行确实是“前无古人”,这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喜怒无常,擅杀君臣董卓出身于边僻之地,久习夷风,还是在长期的对外战争中成长。这样的人,本就杀伐果

  • 董卓被杀之后,吕布为什么没有继承和控制董卓的西凉军?

    历史人物编辑:电工与机械维修标签:董卓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吕布所杀。很多人都以为汉朝会迎来复兴。但董卓被杀后,原本群龙无首的西凉军发动了叛乱。杀死董卓的两大主谋王允被迫自杀,而吕布则逃离长安。让人觉得奇怪的是,逃出长安的吕布,很快就成为了割据一方的大军阀,一时间让曹操和刘备十分尴尬。既然如此,为什么董卓死后,他的干儿子吕布没有继

  • 董卓真正重用的汉末名臣,只有这三位,其余都是浮云!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董卓

    在三国历史上,一提起董卓,许多人对他的印象便是骄横残暴。然而,这样的印象是比较刻板的。作为手握东汉朝廷大权的诸侯,董卓也有爱惜人才的一面。公元189年,在来到都城洛阳后,董卓提拔了一批名士出任地方州牧郡守,如韩馥、孔伷、刘岱、张咨和张邈等,从而收揽人心,避免天下英雄豪杰讨伐自己。在此基础上,有三位汉

  •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为何最后没有铲除董卓这个奸臣?答案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董卓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一百零九讲: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为何最后没有铲除董卓这个奸臣?答案很简单。自从公元208年爆发了黄巾起义运动以后,汉王朝的统治逐渐日薄西山,皇帝渐渐成了权臣手里的“玩偶”,完全没有实权。暴虐的董卓从西凉回京,

  • 明知董卓不是好鸟,袁绍为何要出馊主意引董卓入京

    历史人物编辑:韦继涛标签:董卓

    文/寂寞的红酒东汉末年,十常侍霍乱朝政,国家动荡不安,宦官与外戚争夺权势日趋激烈。为干掉大将军何进的外戚势力,十常侍欲图谋害何进,结果走漏风声让何进半路跑了。何进逃回去后,决定报复十常侍。司隶校尉袁绍向何进建言,可引西凉刺史董卓率领兵马入京铲除十常侍。董卓为人贪婪残暴,不讲信义,因此袁绍的建议遭到尚

  • 董卓三千人马进京挟天子,为何如此成功?京城数万禁军为何不抵抗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董卓

    董卓从一名地方官员,一夜间就成了玩弄天子于股掌的权臣。表面上看,董卓的成功是因为挟持了皇帝,运气太好,其实没那么简单,如果您了解董卓的发迹史,就会发现他的崛起有必然性。西凉枭雄董卓的早年经历 董卓是陇西临洮人,出身于一个士族家庭。陇西是个胡汉杂居的地方,羌人豪族与汉人士族集团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

  • 汉少帝哪里得罪了董卓?为什么董卓要坚持废掉少帝?

    历史人物编辑:郭永光标签:董卓

    汉少帝刘辩是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灵帝驾崩后继位为帝,是个可怜的傀儡,那么汉少帝到底哪里得罪了董卓?为什么董卓要坚持废掉少帝?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其实汉少帝作为一个傀儡,还是很合格的,董卓之所以想要废掉他,是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董卓作为一个权

  • 董卓“势力”-西凉军事集团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汪洋标签:董卓

    作为颠覆东汉的一个重要因素,董卓无疑在三国时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掌握朝政大权后不仅废立皇帝,还迁都长安,烧伤抢掠而且可以维系自己的统治,关东联军拿他无可奈何,最后是王允用计策反了他身边的心腹,方才终结了这位太师的一生。那,董卓为之倚仗的是什么?其西凉军事集团又有哪些人物可以帮助董卓在洛阳,长安为非

  • 《三国演义》中董卓残暴好色,历史上的董卓究竟有多么残暴?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董卓

    董卓是杀人不眨眼的魔王,是荒淫无道的军阀,也是残害百姓的恶魔。魔鬼的前半生竟是游侠董卓年轻时非常崇尚行侠仗义,由于和羌族聚居地很近,董卓经常与羌人打交道,加上自身性格豪爽的缘故,深受羌族首领的青睐。在《董卓传》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羌族首领前来看望在家耕地的董卓,为了招待远方来的朋友,董卓将耕地的牛杀

  • 董卓曾命令吕布去盗取汉武帝陵墓,挖出此物后,董卓就死于非命!

    历史人物编辑:安然谈史标签:董卓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连年征战不休。董卓率领西凉军攻破洛阳城后,大肆烧杀抢虐,无恶不作。其间还命令吕布去盗取汉武帝的陵墓。而就在挖取陵墓的时候,士兵找到一物,最后直接导致了董卓的死亡!事情是这样的。当天,吕布带领一群士兵来到汉武帝陵墓前,准备挖掘。正在挖掘途中,有一个士兵突然发现陵墓内有一“黄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