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董卓真正重用的汉末名臣,只有这三位,其余都是浮云!

董卓真正重用的汉末名臣,只有这三位,其余都是浮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情怀历史号 访问量:1790 更新时间:2023/12/23 15:43:57

在三国历史上,一提起董卓,许多人对他的印象便是骄横残暴。然而,这样的印象是比较刻板的。作为手握东汉朝廷大权的诸侯,董卓也有爱惜人才的一面。公元189年,在来到都城洛阳后,董卓提拔了一批名士出任地方州牧郡守,如韩馥、孔伷、刘岱、张咨和张邈等,从而收揽人心,避免天下英雄豪杰讨伐自己。

在此基础上,有三位汉末名臣更是获得了董卓的充分信任,也即协助其处理东汉朝廷的事务。那么,问题来了,这三人分别是谁呢?

一、王允

王允(137年-192年7月4日),字子师,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王允出身太原王氏这一世家大族,世代官宦。东汉末年,王允举孝廉出身,司徒高第征为侍御史。王允出任豫州刺史,勤政爱民。但是,在和宦官的较量中,王允失败,被迫去官隐居。

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后,大将军何进执掌大权,于是征召王允为从事中郎,迁河南尹。不久之后,董卓来到都城洛阳,在董卓拥立汉献帝即位后,王允代替杨彪,拜太仆、尚书令、司徒。众所周知,司徒是三公之一,地位十分显赫,而董卓能够让王允担任这一官职,足以体现出他对于王允的器重。

董卓对王允的重用,体现在将处理朝政的大权交给了王允,正如《后汉书·王允传》所载:“时董卓尚留洛阳,朝政大小,悉委之于允。”

当然,虽然获得了董卓的充分信任,但是,王允在内心还是排斥董卓的。于是,在成功策反吕布后,二者在公元192年密谋刺死董卓。董卓被杀后,王允联合吕布共同执掌朝政,日益骄傲自满。同年,董卓旧部李傕郭汜、樊稠等人攻破长安。王允兵败而被处死,时年五十六岁。

二、蔡邕

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一说为河南尉氏县、也有说法为河南杞县)人。蔡邕是东汉时期名臣,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早年拒朝廷征召之命,后被征辟为司徒掾属,担任郎中、议郎等官职,曾参与续写《东观汉记》及刻印熹平石经。后因罪被流放朔方,几经周折,避难江南十二年。

公元189年,董卓执掌大权后,因为仰慕蔡邕的名气,所以强召蔡邕为祭酒。三日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侍中、左中郎将等职,封高阳乡侯,世称“蔡中郎”。董卓对蔡邕的重用,不仅体现在他官职的不断晋升上,还突出体现在令蔡邕起草各种诏令。根据《三国志·董卓传》注引张璠《汉纪》所载:“卓重其才,厚遇之。每有朝廷事,常令邕具草。”

初平元年(190年),蔡邕被董卓拜为左中郎将,随汉献帝迁都长安,被封为高阳乡侯。董卓的宾客部属想让朝廷尊崇董卓与太公相比,称尚父。董卓询问蔡邕的意见,蔡邕表达了反对的意见,对此,董卓听了他的话。

不过,公元192年,董卓被诛杀后,蔡邕因在王允座上感叹而被下狱,不久便死于狱中。蔡邕死后,王允也后悔了,想阻止杀他却来不及了。当时蔡邕六十岁(《后汉书》误作六十一岁)。群臣和士人没有不为他哭泣的。

三、周毖

周毖(?~190年),又名周珌,字仲远,凉州汉阳(治今甘肃甘谷县)人。周毖是东汉末年大臣,豫州刺史周慎之子。周毖举孝廉出身。公元189年,董卓篡夺朝廷大权后,周毖深得信任,担任吏部尚书,也即负责官吏选拔等事宜,这可谓是权力极大的官职了。

在此基础上,周毖推举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张邈等人治理州郡。之后,周毖又担任侍中、尚书、督军校尉等官职。不过,到了公元190年,周毖推荐的州牧、太守大多参与了讨伐董卓的战役,董卓认为周毖与他们串通,于是杀害了他。

标签: 董卓

更多文章

  •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为何最后没有铲除董卓这个奸臣?答案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董卓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一百零九讲: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为何最后没有铲除董卓这个奸臣?答案很简单。自从公元208年爆发了黄巾起义运动以后,汉王朝的统治逐渐日薄西山,皇帝渐渐成了权臣手里的“玩偶”,完全没有实权。暴虐的董卓从西凉回京,

  • 明知董卓不是好鸟,袁绍为何要出馊主意引董卓入京

    历史人物编辑:韦继涛标签:董卓

    文/寂寞的红酒东汉末年,十常侍霍乱朝政,国家动荡不安,宦官与外戚争夺权势日趋激烈。为干掉大将军何进的外戚势力,十常侍欲图谋害何进,结果走漏风声让何进半路跑了。何进逃回去后,决定报复十常侍。司隶校尉袁绍向何进建言,可引西凉刺史董卓率领兵马入京铲除十常侍。董卓为人贪婪残暴,不讲信义,因此袁绍的建议遭到尚

  • 董卓三千人马进京挟天子,为何如此成功?京城数万禁军为何不抵抗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董卓

    董卓从一名地方官员,一夜间就成了玩弄天子于股掌的权臣。表面上看,董卓的成功是因为挟持了皇帝,运气太好,其实没那么简单,如果您了解董卓的发迹史,就会发现他的崛起有必然性。西凉枭雄董卓的早年经历 董卓是陇西临洮人,出身于一个士族家庭。陇西是个胡汉杂居的地方,羌人豪族与汉人士族集团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

  • 汉少帝哪里得罪了董卓?为什么董卓要坚持废掉少帝?

    历史人物编辑:郭永光标签:董卓

    汉少帝刘辩是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灵帝驾崩后继位为帝,是个可怜的傀儡,那么汉少帝到底哪里得罪了董卓?为什么董卓要坚持废掉少帝?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其实汉少帝作为一个傀儡,还是很合格的,董卓之所以想要废掉他,是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董卓作为一个权

  • 董卓“势力”-西凉军事集团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汪洋标签:董卓

    作为颠覆东汉的一个重要因素,董卓无疑在三国时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掌握朝政大权后不仅废立皇帝,还迁都长安,烧伤抢掠而且可以维系自己的统治,关东联军拿他无可奈何,最后是王允用计策反了他身边的心腹,方才终结了这位太师的一生。那,董卓为之倚仗的是什么?其西凉军事集团又有哪些人物可以帮助董卓在洛阳,长安为非

  • 《三国演义》中董卓残暴好色,历史上的董卓究竟有多么残暴?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董卓

    董卓是杀人不眨眼的魔王,是荒淫无道的军阀,也是残害百姓的恶魔。魔鬼的前半生竟是游侠董卓年轻时非常崇尚行侠仗义,由于和羌族聚居地很近,董卓经常与羌人打交道,加上自身性格豪爽的缘故,深受羌族首领的青睐。在《董卓传》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羌族首领前来看望在家耕地的董卓,为了招待远方来的朋友,董卓将耕地的牛杀

  • 董卓曾命令吕布去盗取汉武帝陵墓,挖出此物后,董卓就死于非命!

    历史人物编辑:安然谈史标签:董卓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连年征战不休。董卓率领西凉军攻破洛阳城后,大肆烧杀抢虐,无恶不作。其间还命令吕布去盗取汉武帝的陵墓。而就在挖取陵墓的时候,士兵找到一物,最后直接导致了董卓的死亡!事情是这样的。当天,吕布带领一群士兵来到汉武帝陵墓前,准备挖掘。正在挖掘途中,有一个士兵突然发现陵墓内有一“黄绢”,士

  • 东汉皇权的衰落,董卓余党的拼命反扑,一个乱世的开启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董卓

    前言:东汉末年,宦官当政,皇权受辱,百姓民不聊生,大将军何进为了帮助汉皇室夺回统治权,引西凉军统帅董卓进京,董卓凭借着其手中西凉军强大的战斗力帮助汉皇室打败宦官集团后,却霸占汉庭,挟天子以令诸侯,霍乱朝纲。司徒大人王允巧用美人计,令吕布斩杀董卓,董卓死后,西凉军一片哗然,董卓旧部将领李傕和郭汜趁机起

  • 他不畏强权,韬光养晦暗杀董卓,为什么还会被后世骂为大奸臣呢?

    历史人物编辑:王梓浩标签:董卓

    一说到他的名字就有很多人知道,而且连黄口小孩都知道,有这么一句俗话“说曹操,曹操到”。他就是曹操,曹阿瞒。曹操善于韬光养晦,而且目光远大,对于时局有自己的见解。曹操的爷爷姓曹是个太监,他的爸爸是养子,所以就姓了曹。曹操在家乡口碑很好,还被举为孝廉,到洛阳做了官。他一到任就来个下马威,,他找人弄了十几

  • 董卓逃往关中,讨董联军为何没有趁胜追击? 董卓控制西汉朝廷后,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共婵娟标签:董卓

    董卓逃往关中,讨董联军为何没有趁胜追击?董卓控制西汉朝廷后,把汉少帝给废掉,重新立汉献帝,之后更是大权独揽,专横跋扈,残害百姓。当时朝堂上的很多大臣士族集团眼看利益受损,于是公开推举袁绍为领袖,组成关东联军准备进京诛杀董卓。战争初期,关东军取得不少胜利占据上风,特别是猛将孙坚还斩杀了董卓手下大将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