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曹操每逢宴会,必令曹植当场作诗赋助兴,曹植不仅出口成章,‘援笔立成’,更是“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每次都赢得满堂彩,让曹操觉得倍有面子。这足以看出曹植的才华是多么高超,也让同是文学家的曹操惊喜不已,而且放荡不羁的三儿子曹植身上仿佛看到了曹操自己的年轻时的样子,这种怜爱之心自然是显得更深厚,所以与沉稳教练,波澜不惊的二儿子曹丕一比,曹操自然是喜欢更像自己的曹植。
曹操
那么问题来了,曹操如此喜欢自己小儿子曹植,为什么把皇位传给曹丕?其实有以下两点原因:
立长不立幼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对于继承人一事,还咨询一向受他尊重的尚书崔琰。崔琰答曰:“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意思是说曹丕仁孝聪慧,又是长子,当立为继承人,他必以死坚守这个道义。曹操听罢,也是认可这种“立长不立幼”的说法。这也是曹操把皇位传给曹丕的主要原因。
曹植
治国能力欠缺
虽说曹植在诗词方面造诣很高,但对治国方面远远比不上曹丕,而且曹植任性妄为,只知道游戏宴饮,心里并没有天下苍生,显然是非常不合格的继承人。曹丕不光长年追随曹操平定天下,在军事上很有统兵作战的能力,另外他一直在朝中任副丞相一职,处理政务相当娴熟。再加上他心思缜密,更适合作为曹魏事业的继承人。所以曹操再喜欢曹植,也不会把皇位传给任性妄为、只会玩乐的曹植。
曹丕
总结:古代皇位继承人除了嫡长子的身份,还要继承人具有仁爱之心、心系天下,对于治理国家大事能力必须出众,才能成为合格的皇位继承人。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