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曹操的父亲曹嵩,行路经过徐州附近。太守陶谦一心想和丞相搞好关系,派了手下前去沿途保护。结果派去的安保队伍,领头的见财起意,把曹嵩给谋害了。惹得曹操大怒,引大军前来兴师问罪,要屠了徐州。
陶谦也是后悔不迭,本是好心却办了坏事,自问无力阻挡这场大灾祸。便邀请北海孔融、青州田楷前来解围,刘备兄弟也欣然前往。当时陶谦就有让徐州之心,一来自己年老德薄,两个儿子才能平庸。二是刘备素来有仁厚之名,徐州交给他,百姓也能过上好日子。谁料刘备只是推托,一直苦口婆心让了三次,刘备方才“勉强接受”。
在刘表这里,情况完全不同。虽说两人沾亲带故,荆州毕竟是刘表多年苦心经营之地,那么大的家产,岂能甘心让给别人?非但如此,刘表对刘备还有些提防之心。
刘备这人,别个可能会被他忠厚的外表迷惑,会认为他是位仁德君子。但刘表何等精明?多年摸爬滚打于乱世,阅人无数。早就看出刘备并非甘居人下之辈,是位实打实的“枭雄”。对此说法,有充分的根据能够证明。刘备前来投奔,刘表得了这么位大才,理应好吃好喝委以重任。结果呢?刘备兄弟被派去守新野,此处正是曹魏攻打荆州的第一线,刘表是让这位亲戚和曹操血拼去了。
在刘表临终前,确实表达过把荆州托付给刘备的意思。不过此举和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用意,如出一辙。都有这么几层意思:
第一、试探一下。当表露托付之意后,看看对方反应如何。还好刘备是个明白人,明白刘表此举充满虚情假意,应对得比较得体。要是稍微表示出一些兴奋、或是贪婪之意,很有可能就是杯子一摔,帐后刀斧手冲出,然后刘备就没有然后了。
第二、想以此举感动对方。正常人要是听到刘表如此说,自然是感激涕零,欲以死相报知遇之恩。刘备不会,心里可能还在嘀咕:“这老匹夫又在试探我”。当然了,刘表如此做作,也没报什么希望让刘备感激涕零。真实用意是:“我要给你,是你自己不要的,等老夫去后,你刘备也不会好意思再抢我儿的荆州吧!”
即使刨去刘表这几层意思,荆州也不能要。为什么呢?刘表小儿子刘琮背后的蔡家,极为难惹。蔡瑁是荆州水军都督,家族势力在荆州根深蒂固。就算刘表是真心托付,自己坐上大位后能稳吗?光凭着关、张两位兄弟拼死效力和手下那点人马,根本不具备和蔡家抗衡的实力。
综上,荆州坚决不能要!
然而,赤壁之战后曹操败退,荆州又成为“无主之地”。此时和东吴分荆州,理所应当,各方面条件都已成熟。
曹操是孙刘两家合力赶走的,荆州作为战利品,本应平分,这没什么好说的。即使孙权力量强些,也不能好意思独吞,这会被天下人所耻笑。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刘备羽翼渐丰,诸葛亮已归入麾下,底气足了。荆州本就是《隆中对》里谋取天下的重要一步。这么关键的地方,即使和孙权翻脸,刘备也是在所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