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刘表好像存在感很低,除了一开始听从谋士的计策杀死了孙坚之后,就一直无所作为,接纳了刘备之后对刘备也颇为不错,最后在继承人问题上摇摆不定,最终匆匆离世。那,历史上的刘景升呢?那个敢于和太学生一同游街;面对八郡乱像敢于单骑入城,以一己之力平定荆州;才华横溢而能宽己待人的刘表,真的就那样不堪?那怎么能和孙策孙权对峙十几年,怎么能坐稳荆州四战之地,又能让百姓保持相对安稳的生活呢?这位荆州之主,想来也是故事颇多。
刘表,字景升,作为宗室出生,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又因为参加过太学生的运动,被时人列为“八骏”之一,后来在党人禁锢中被迫害,被迫逃亡,当然作为刘姓子孙,他的生命安全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只是不能做官而已,不过声名在外,还怕没有机会吗?184年,党禁解除,迅速被大将军何进征辟,随后直接举荐入朝,担任了北军中候。190年,传来荆州刺史被孙坚杀死的消息,为了安定地方,董卓上书让刘表接任荆州刺史,这可不是个容易的差事,当时的荆州乱像丛生,袁术囤兵鲁阳,占据南阳,更有长沙孙坚为其部众,各地县令,太守也都称王称霸,刘表无法直接上任,于是他匿名单骑入荆州,颇废了一番波折。当时荆州有影响力的世家大族很多,蒯,蔡,庞,黄等力量庞大,刘表到任后和蒯越,蔡瑁等协商,其实就是变相的和他们利益达成一致,随后刘表问计他们,表示想在这里征兵。蒯越认为只要行仁义之举,百姓自然会来归附,长此以往,自然有可战之兵。慢慢先安定一州,吸引百姓,人心思定后练兵,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襄八郡即可安定。刘表依计而行,先是引诱宗贼五十五人来赴宴,将他们诛杀,对于剩下的两个,派出使臣招安,一举震慑各地独立的县令,之后各地郡守大多逃亡,刘表因此控制了除南阳之外的七郡之地。之后的讨伐董卓,刘表选择了置身事外,并上书推荐袁术为南阳太守,向其示好。191年,孙坚奉袁术之命进攻荆州,刘表派出黄祖抵抗,双方就不在一个重量级,黄祖被打的溃不成军,不断撤退,不过荆州实力强大庞大,黄祖不断整军备战,调动各地援军也是屡战屡败,最终孙坚轻敌冒进(一说中了蒯越诱敌之计),乘胜追击时在树林中了埋伏,被射杀而死。之后袁术就不是刘表的对手,被刘表断了粮道后被迫撤出荆州的势力范围,和北方曹操大战,既保护了荆州,又削弱了曹操和袁术,刘表这一举动尽显示睿智之风。192年,董卓身死,李傕郭汜入长安后把刘表作为拉拢对象,因为他是董卓举荐的人,讨伐之战也没有参与,因此刘表被封为征南将军,荆州牧,更是有了开府的权利。随后刘表乘益州刘鄢病故,策反了部分益州将领,可惜他们最后都被驱赶出了益州。之后汉献帝东迁,曹操迎接而刘表为了自己诸侯身份而没有前去迎接,反而接纳了张济的部众,张绣和贾诩暂时寄居刘表麾下。
197年,曹操南征张绣,张绣本来都打算投降了,因为婶婶的事儿又对曹操不满,因此在贾诩计划下夜袭曹操,曹操损失惨重而撤兵,张绣再次和刘表结盟。之后双方合力抵抗曹操,中间有长沙太守联合零陵(上将邢道荣),桂阳叛逆,刘表久攻不下,不久之后张羡病故,其子守不住长沙被扑灭了叛乱,刘表顺势稳固了荆州,当时地广兵多,带甲之士十几万。刘表这个人又有名士风范,在荆州和几大世家关系不错,迎娶了蔡瑁的妹妹,又注重文化的修养和百姓的安居乐业,几年的修整后荆州人心归附而百姓安稳。在199到203年,刘表和交州刺史也是战火不断,在交州刺史病故后迅速派人前去交州发展自己的势力,和曹操派去的士家(交州第一家族)争夺在交州的地盘,200年,刘表和张绣合力进攻曹操,双方互有胜负,这时候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贾诩认为可以下重注,最终投降了曹操,刘表因此失去了在南阳的影响力。之后袁绍请求刘表增援,刘表口头答应而不派一兵一卒,曹操也派人招降刘表,而刘表也只是口头承诺,毕竟荆襄八郡在手,他也是一方诸侯,何必仰人鼻息?派去和曹操谈判的使者回来劝说刘表,曹操大势已成,不如投降,却被刘表怀疑,而官渡之战的观望更是将刘表的优柔寡断表现的淋漓尽致。201年,要看袁绍不行的刘备再次离开旧主,打着皇叔,汉室宗亲的名义来投奔刘表,刘表表面上对他客客气气的,实质也是看不起他,不久之后就把他放到了新野作为抵抗曹操的北藩。207年,曹操远征乌恒,刘备就想突袭许昌(说实话,民族情节不重),刘表却认为不行,之后曹操班师刘表才后悔(感觉突袭许昌更像是刘备挖给刘表的一个坑),总而言之,在诸侯之战中始终不偏不倚,保持中立的刘景升给荆州带来了不错的发展,江夏的黄祖偶尔和孙权交锋也保持着水军的战斗力,所以刘表仍然是一个很有实力的军阀。不仅如此,在鲁肃的三分天下中,就是刘表取益州,和江东孙,北方曹操三足鼎立的局势,可见刘表在荆州的根基和其野心,也是有目共睹的。可惜这时候刘表已经年纪大了,英雄迟暮而雄心不再,再加上继承人的问题,立嫡还是立长,这也是一个大问题,最终到死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长公子刘琦没什么外戚支持,但是受刘表喜欢。小公子刘综是迎娶了蔡夫人侄女,得到了蔡家支持,而蔡瑁和曹操又关系不错,所以,刘表又害怕长子掌握不了荆州,又害怕蔡瑁丢了基业,最终蔡瑁张允掌握了荆州水军,刘琦以替黄祖守江夏而离开荆州逃的一劫。不久后,刘表病故,荆州归降了曹操,曹操南下引发了赤壁大战。
可以说,刘表的一生都离不开荆州,他的大致方针就是治理好荆州,相应的对外扩张,因此更加安稳,甚至在官渡之战都能保持中立,和孙权等人不同,荆州如果出兵,能够明显的改变官渡的战场局势,可惜刘表还是选择了观望,那统一北方的那个,下一个目标肯定是他,可能他觉得荆州精锐,足够击败那个已经元气大伤的北方诸侯吧?谁又清楚呢?作为汉室掌权的两大宗室之一,他也野心勃勃,我想,东汉真的就是回天无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