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刘表的算盘
虽然没有更多的记载,但是我相信刘备对博望坡之战的结果是满意的。不仅攻下或包围了宛城,并逼近许昌边界,最后还打败了夏侯惇援军。虽然占领的地都吐回去了,但是威慑和功劳是实实在在的。
威慑指的是对曹操,后来打乌桓前,曹操担心刘表不是没道理的——还记得上一次打袁尚,刘表派刘备,差点啃许昌的城墙了。
《三国志·魏·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而且,在博望坡之战后,袁尚和袁谭内斗前,曹操还专门想南下打一下刘表。目的也应该是为了让刘表老实一点。可惜这场战争没打起来,袁尚和袁谭就内斗了。
功劳指的是刘表。
作为客将,刘备的表现一向很活跃。依附公孙瓒时,帮着打了界桥之战;依附陶谦时,帮着抵抗曹操一会;依附吕布时,打了袁术;依附袁绍时,在汝南骚扰曹操;现在依附刘表了,他又有博望坡之战。
“无论我依附谁,我都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刘备有资格自豪地说出这句话,这也是他依附多人却一直能够独立的原因。然后,他被冷藏了。
对于刘表,这是个很难评价的人,主要是记载太少了。
官渡之战时,刘表和袁绍结盟,却不发兵帮助袁绍,当然也不帮曹操。要知道在孙策被刺杀后,江东势力就进入内部整理,将扩张的事放下了,即便连后来的噩梦合肥城被刘馥占领这事也放着不管(孙权后悔啊)。而孙权执政后初次攻打刘表是在建安八年(官渡是建安五年),也仅限骚扰江夏(没有破城),对荆州腹地没有威胁。
《三国志·魏·刘馥传》:馥既受命,单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
《三国志·吴·吴主传》八年,权西伐黄祖,破其舟军,惟城未克,而山寇复动。
所以,建安五年,官渡之战时刘表是完全有能力策应袁绍的。然而他没有。
《三国志·刘表传》太祖与袁绍方相持于官渡,绍遣人求助,表许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保江汉间,观天下变。
其实,刘表就是想维持局势平衡。于是就有了建安七年的“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
其实,官渡之战最大的赢家应该是刘表。按照袁绍的实力,他赢了曹操,就可以吞并曹操(曹操的大臣都准备投降了),最后南下灭了“我”(刘表)。
但是曹操赢了官渡之战,却无法一下子就吞并袁绍势力。那么,曹操就处于袁绍和自己(刘表)的夹击之下。即使这样,依旧无法消灭曹操,但是我(刘表)至少能够保住江汉诸侯地位。
好,我想有人会提出另一种说法——刘表偷袭许昌成功,迎回汉帝。我不否认刘表有机会成功,毕竟他也是坐拥十万的人,而曹操此时后方空虚,官渡决战时兵粮都要没了。但是我确实怀疑,迎回献帝的刘表有没有能力打败,在官渡之战取得胜利的袁绍。我想了很多次,个人的答案都是一个“没有”。(当然,如果刘表卡得刚刚好,在官渡之战决战那天前后打进许昌,那我没话说)
这就是《刘表传》中刘表打的算盘,所以官渡之战时,他没有策应袁绍。因为袁绍输,是他最想看到的。
二、刘表的犹豫
为了稳定局势,刘表给袁谭和袁尚分别写信劝和,但是他们都不听。我想,刘表一定气得跳脚“天杀的,袁家怎么老是出现这种事,袁绍和袁术,袁谭和袁尚。”
因为刘表知道,分裂的河北,一定抵抗不住曹操的进攻。于是,刘表沉吟了。倾尽荆州的兵力,能阻止曹操吞并河北吗?如果不能,荆州能否对抗拥有中原和河北的曹操?如果不能,我再继续进攻曹操,有意义吗?
乱世之中,利益是唯一的指导。如果袁氏注定灭亡,如果曹操一定统一北方,如果荆州早晚要步河北的后尘,那么有条件地妥协是最好的办法。于是,有了下一幕:
《汉晋春秋》:太祖之始征柳城,刘备说表使袭许,表不从。及太祖还,谓备曰:"不用君言,故失此大会也。"
还记得当年,刘表单骑入荆州,联盟荆州豪族蔡氏和蒯氏,一举平定荆州各地割据势力,赶走了袁术,坐拥荆襄九郡,北据汉川,南收零、桂,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这才是真正的“开局一坐骑,最后我为王”。
这样的人,你说他看不清机会,没有战略头脑?
我不信。
《三国志·刘表传》司马彪战略曰:刘表之初为荆州也,江南宗贼盛,袁术屯鲁阳,尽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表初到,单马入宜城,而延中庐人蒯良、蒯越、襄阳人蔡瑁与谋……袁术之在南阳也,与孙坚合从,欲袭夺表州,使坚攻表。坚为流矢所中死,军败,术遂不能胜表……张济引兵入荆州界,攻穰城,为流矢所中死。荆州官属皆贺,表曰:"济以穷来,主人无礼,至于交锋,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贺也。"使人纳其众;众闻之喜,遂服从……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馀万。
对于刘表来说,有两个问题:第一,偷袭成功,夺回汉帝就能统一天下了吗?
不一定,这不是任务类型游戏,只要达成任务,游戏就以你胜利结束。在夺回汉帝后,还要继续和曹操对战。有可能会得胜,有可能会失败。
第二,失败就不用说了,如果得胜,那么我(刘表)会是这场战争的最大受益者吗?
不一定。
迎回献帝后,献帝最感激的人是刘备;打败曹操后,兵力最强,天下归心的人是刘备。请问我(刘表)从中得到什么?对于我来说,打败曹操后的刘备,难道不是另一个曹操吗?我老了,刘备正当壮年。我在生时还可以和刘备保持平衡,我死后呢……谁是刘备的对手?
如果最后依旧要对刘备妥协,那么,为什么我不现在直接对曹操妥协?反正,杀了曹操儿子的张绣也被容纳了,我得到的会更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