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谋士群成员众多。除了荀彧、郭嘉、荀攸、贾诩、程昱五大谋士外,还有刘晔、董昭、蒋济、司马懿等。在郭嘉、荀彧、荀攸等去世后,蒋济、司马懿等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蒋济长期在对吴国前线任职,他足智多谋,为曹操提出过很多重要建议。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围樊城,中原震动,曹操打算迁都以避关羽锋芒。蒋济、司马懿认为,蜀汉势力发展过快,孙权必定心中不安。他们建议曹操将江南封给孙权,拉拢他偷袭关羽后方。曹操听从了二人的建议。孙权果然派兵偷袭荆州,杀死了关羽。曹魏的危机顿时解除。
魏文帝曹丕时代,蒋济继续受重用。他担任东中郎将,负责对吴国用兵。魏明帝时,蒋济又升为护军将军。
曹芳继位后,四朝元老蒋济升职为太尉。此时,大多数开国元老都已去世,蒋济、司马懿是还活着的资历最高的元老大臣。皇帝曹芳年少,由曹真之子、大将军曹爽执政。曹爽独揽大权,只重用族人、亲信,大肆排挤元老大臣。蒋济等老臣对曹爽非常不满。曹爽及亲信还屡次行为不轨,更引起了蒋济等大臣的警觉。
公元249年,曹爽兄弟与皇帝曹芳一起去高平陵扫墓。司马懿趁机在京城洛阳发动了政变。蒋济是政变的核心成员之一。司马懿、蒋济的人马控制了京城,曹爽则调兵自卫。双方在洛水浮桥紧张对峙。蒋济只是想扳倒专权误国的曹爽而已,他不希望政变流血。蒋济亲自给曹爽写信,以保证其人身安全、家族富贵为条件,劝他放弃抵抗。司马懿也发誓,表示只免掉曹爽官职即可,不会追究他的罪责。最终曹爽屈服了,辞去了大将军之职。
但是在政变成功之后,司马懿却丝毫不顾之前的誓言,开始对曹爽治罪。蒋济极力反对,却无济于事。曹爽及其亲信全部被灭族。
司马懿夺权成功后,开始对政变参与者论功行赏。蒋济坚决辞掉了封赏,以示抗议。蒋济参与高平陵之变本是出于公心。但他没想到司马懿的野心比曹爽还要大。蒋济觉得自己被愚弄了,心里非常郁闷,很快他就病死了。可惜,蒋济能看懂战场上的风云变幻,却看不出奸臣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