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曹操人们对他的评价各不相同,有的人觉得他是乱世英雄,因为他能够在那样混乱的年代里称霸一方,但是有的人却觉得他是一个奸雄,当初挟天子以令诸侯让很多人对他不满,但是不管评价如何他做出的成就我们都是不可否认的,他在军事和政治上体现出来的才能是当时很少人能匹敌的,他之所以能够有这么高的成就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懂得运用人才,他招募了不少能人志士到自己的麾下为他做事,一方面他赏识那些人的才能但是另一方面他对于这些人又很忌惮,毕竟人能力越大野心就越大,他时刻提防着这些人,很多人才都在他手中殒命,例如杨修和周不疑,但是曹操却放过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司马懿。
当时曹操并不是没有看到司马懿对他的威胁,但是却不知是因为心软或是惜才而放过了他,正是因为他的这个决定才使得自己的成果却司马家族窃取,曹氏家族被灭。很多人都怪曹操,因为他如果早点除掉司马懿,也就不会有后面发生的事情了。那么为何曹操最后会选择放过司马懿呢?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回味当时的那段历史就会发现,曹操放过司马懿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下面我们可以从这三点来分析。
第一点是因为司马懿足够低调,一般真正聪明的人都是懂得隐藏自己锋芒的,常年在曹操身边做事想必司马懿也是很熟悉他的为人秉性的,虽然在很多事情上司马懿都能给曹操献计献策但是在他面前却表现出足够的忠心让曹操信任他,这就是他的智慧所在,为人臣子就是需要收敛锋芒,在你没有强大到能够自立门派或者能够夺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否则最后的结果一定很惨。
第二点原因是因为司马懿懂得审时度势,没有随意站队,曹操当时儿子很多,把位置传给谁是一个大问题,当时很多人都自动站队分别选择了自己要支持的那一个,但是曹操个人是十分反对这件事情的,因为他知道兄弟夺权最后的结果一定很惨烈,不论最后是怎样的结果对于曹魏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因此就因为大臣站队这件事情他惩罚了不少人,杨修就是因为曹操怀疑他怂恿曹植夺权所以才被处死的,因此司马懿知道这一点之后他不轻易站队,这样的话也就没有把柄没抓到。
第三点原因是曹操过于相信曹丕,在曹操心里曹丕就是选定的接班人对于他费了很多心思去培养,曹操认为他已经为曹丕铺好了路,所有反对他的人已经被处死了,虽然司马懿有野心但是不能最后一个辅佐他的人都不留,那样日后也发展不好,因此才选择放过了司马懿,而且曹操也相信按照曹丕的能力只能够控制的住司马懿的。其实他的想法也没有错,毕竟在曹丕在位期间司马懿确实没有造反,只能说时机不对,曹丕和后面继位的曹睿在位时间都太短,才给了司马家族霸权的机会,所以并不能说曹丕没有能力控制他,只是老天爷没给他机会。
总之,司马懿最后能够夺权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各种原因凑在一起才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至于曹操,那是没有一点责任的。